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5441 绝处逢生 jué chù féng shēng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JCF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起死回生、死里逃生、转危为安 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走投无路 ./MWlqYw==.html jue chu feng sheng
15645 绝长续短 jué cháng xù duǎn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JCX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绝长继短 ./NDM1aQ==.html jue chang xu duan
15644 绝长继短 jué cháng jì duǎn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墨子 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绝长继短。” JCJ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绝长补短 ./NDM1OA==.html jue chang ji duan
15715 绝不轻饶 jué bù qīng ráo 指对违背意志的事情或行为不轻易放过 JB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放任自流、姑息养奸 ./OGN6MA==.html jue bu qing rao
15716 绝不护短 jué bù hù duǎn 护短:自讳过失。指丝毫不护着自己的短处或过失 明·吕坤《呻吟语》第二卷:“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至矣。” JBH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GN6YQ==.html jue bu hu duan
16378 决不待时 jué bù dài shí 谓对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封建时代处决死囚多在秋后,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处决,故谓。 JBDS 一般成语 ./NDM0eQ==.html jue bu dai shi
16377 抉奥阐幽 jué ào chǎn yōu 剖析奥秘,阐发隐微。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纪昀》:“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其评论抉奥阐幽,词明理正。 ... JAC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M0bw==.html jue ao chan you
16376 卷席而葬 juàn xí ér zàng 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 ... JXE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M0ZQ==.html juan xi er zang
15366 卷土重来 juǎn tǔ chóng lái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JTC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死灰复燃、东山再起、重起炉灶 偃旗息鼓、万劫不复、一蹶不振 ./MWd4aw==.html juan tu chong lai
15867 捐躯殉国 juān qù xùn guó 殉国:为国家的利益而牺牲生命。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 北魏·杨衒兺《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既见义忘家,捐生殉国,永言忠烈何日忘之!” JQX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捐生殉国、捐躯报国 贪生怕死 ./MWp4Yw==.html juan qu xun guo
15512 捐躯赴难 juān qū fù nàn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JQF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慷慨就义 贪生怕死 ./MWsyYw==.html juan qu fu nan
15128 捐躯报国 juān qū bào guó 捐躯:舍弃生命。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报效国家。 《元史 王戢传》:“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偾军,得死为幸!” JQBG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尽忠报国、为国捐躯、精忠报国 卖国求荣 ./YmZv.html juan qu bao guo
15393 捐弃前嫌 juān qì qián xián 抛弃旧有的嫌隙。 汉 王褒《九怀 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JQQ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宽大为怀、宽宏大量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不共戴天 ./MWhqcw==.html juan qi qian xian
15843 倦鸟知还 juàn niǎo zhī huán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JN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WhscQ==.html juan niao zhi huan
15534 眷眷之心 juàn juàn zhī xīn 眷眷:爱恋。依恋不舍之心。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既定汉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岂有异哉。” JJ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w4aw==.html juan juan zhi xin
16375 捐金抵璧 juān jīn dǐ bì 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JJD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MzMA==.html juan jin di bi
16374 卷甲束兵 juàn jiǎ shù bīng 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JJSB 一般成语 ./NDMxdw==.html juan jia shu bing
15358 娟好静秀 juān hǎo jìng xiù 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 JHJX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秀丽大方 ./MWdzdQ==.html juan hao jing xiu
15643 涓滴之劳 juān dī zhī láo 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 唐 李世民《赐刘洎自尽诏》:“刘洎出自闾武,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在朕匪粉榆之旧。” JD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尺寸之功 ./NDMxYw==.html juan di zhi lao
15642 涓滴微利 juān dī wēi lì 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新编五代史评话 晋史》卷上:“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 JDW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蝇头小利 ./NDMxMg==.html juan di wei li
15410 涓滴归公 juān dī guī gōng 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JDG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颗粒归公、点滴归公 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MWh0OA==.html juan di gui gong
15874 涓滴成河 juān dī chéng hé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无。” JDC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积少成多 ./MWw3Zw==.html juan di cheng he
16373 涓滴不漏 juān dī bù lòu 涓滴:小水珠,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一点儿也不遗漏。亦作“涓滴不留”、“涓滴不遗”。 JDBL 一般成语 ./NDMwaQ==.html juan di bu lou
15852 涓埃之力 juān āi zhī lì 比喻微小的力量。 宋·岳珂《金佗粹编》第九卷:“念臣寒陋无堪,上感圣恩,备员军事,未有涓埃之力,以报国家。” JA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WltNA==.html juan ai zhi li
15518 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JZQ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关重大 无足轻重、无关大局 ./MWs5aw==.html ju zu qing zhong
16390 聚族而居 jù zú ér jū 聚:聚集;族:家族。同族人聚集一起居住 鲁迅《故乡》:“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 JZE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drNA==.html ju zu er ju
15126 聚众滋事 jù zhòng zī shì 聚集了一伙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挟制官长!” JZ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聚众闹事 ./YmVr.html ju zhong zi shi
16372 居重驭轻 jū zhòng yù qīng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 ... JZY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J6bw==.html ju zhong yu qing
15489 举重若轻 jǔ zhòng ruò qīng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 ... JZR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精明强干、轻而易举、游刃有余 心余力绌、力不胜任、力不从心 ./MWpsZQ==.html ju zhong ruo qing
15641 举止自若 jǔ zhǐ zì ruò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JZ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止自如、镇定自若 惊慌失措 ./NDJ6ZQ==.html ju zhi zi ruo
15488 举止言谈 jǔ zhǐ yán tán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 ... JZY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言谈举止 ./MWpsNA==.html ju zhi yan tan
15473 举止娴雅 jǔ zhǐ xián yǎ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JZ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止文雅 举止粗野 ./MWo2bw==.html ju zhi xian ya
15327 举止失措 jǔ zhǐ shī cuò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JZS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手足无措 举止大方 ./MWdhcw==.html ju zhi shi cuo
15354 拒之门外 jù zhī mén wài 拒:拒绝。把人挡在门外,不让其进入,形容拒绝协商或共事。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3章:“看来贾老师念过去的一面交情,还不准备把他拒之门外。” JZM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吃闭门羹 ./MWdwaQ==.html ju zhi men wai
15640 举止大方 jǔ zhǐ dà fāng 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 ... JZDF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止不凡 举止失措 ./NDJ5dQ==.html ju zhi da fang
15873 具自陈道 ju zhi cheng dao 自己详尽地述说。 JZCD 一般成语 ./MWt4cQ==.html ju zhi cheng dao
15639 举止不凡 jǔ zhǐ bù fán 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 ... JZ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度翩翩 ./NDJ5YQ==.html ju zhi bu fan
15509 龃龉不合 jǔ yǔ bù hé 龃龉:上下牙齿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宋·陆游《贺吏部陈侍郎启》:“然贤能之进,常龃龉而不合,亦稀阔而难遭。” JYB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MWswbw==.html ju yu bu he
16371 据义履方 jù yì lǚ fāng 根据正道立身行事。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 JYL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J4cQ==.html ju yi lu fang
15476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JYF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MWo5Ng==.html ju yi fan san
15381 举要删芜 jǔ yào shān wú 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 ... JYS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Wg4ZQ==.html ju yao shan wu
15435 居心险恶 jū xīn xiǎn è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JXXE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居心不良 ./MWllYw==.html ju xin xian e
15448 居心叵测 jū xīn pǒ cè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JXP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人面兽心、佛口蛇心、别有用心 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MWlvbQ==.html ju xin po ce
15700 居心何在 jū xīn hé zài 居心:存心,用意。到底有什么用意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而且散布到南方各省,到处这么散布,居心何在?” JXH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DJiZQ==.html ju xin he zai
15638 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JXB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存心不良、居心叵测 心地善良 ./NDJ4Ng==.html ju xin bu liang
15406 举贤使能 jǔ xián shǐ néng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JXS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贤任能 任人唯亲 ./MWhyYQ==.html ju xian shi neng
15637 举贤任能 jǔ xián rèn néng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JXR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举贤使能 任人唯亲 ./NDJ3dw==.html ju xian ren neng
15118 巨细无遗 jù xì wú yí 大的小的都没有遗漏。 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然后急不可待地像倒水一般,把所知道的一切,巨细无遗地告诉给刘黑塔他们。” JXW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所不包、应有尽有 残缺不全、东鳞西爪 ./YmJp.html ju xi wu yi
16370 居无求安 jū wú qiú ān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JWQ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J3bQ==.html ju wu qiu an
16369 拘文牵义 jū wén qiān yì 拘泥于字义、文义。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3回:“非素臣侃侃而谈,若任彼俗吏拘文牵义,其能免乎?” JWQ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DJ3Yw==.html ju wen qian 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