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29
|
悃质无华
|
悃
|
kǔn zhì wú huá
|
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诚意,毫不虚假
|
明·艾南英《答夏彝仲文书》:“独取太史公所自为赞论序略者读之,其句字可谓悃质无华矣。”
|
KZW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悃愊无华
|
|
./OGtzbw==.html
|
kun zhi wu hua
|
|
13348
|
困知勉行
|
困
|
kùn zhī miǎn xíng
|
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KZM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困勉下学
|
|
./MW1uNA==.html
|
kun zhi mian xing
|
|
13428
|
捆载而归
|
捆
|
kǔn zǎi ér guī
|
形容带回的东西很多
|
明·冯梦龙《精忠旗·北朝复地》:“垂纛而入,转眼捆载而归。”
|
KZE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载而归
|
|
./OGtzZQ==.html
|
kun zai er gui
|
|
13255
|
稇载而归
|
稇
|
kǔn zài ér guī
|
稇载:满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诸侯之使垂橐而入,稇载而归。”
|
KZE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载而归、捆载而归
|
|
./OHgzZw==.html
|
kun zai er gui
|
|
13282
|
琨玉秋霜
|
琨
|
kūn yù qiū shuāng
|
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
KYQ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nZp.html
|
kun yu qiu shuang
|
|
13323
|
困心衡虑
|
困
|
kùn xīn héng lǜ
|
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KXH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困心横虑
|
|
./MWtvaw==.html
|
kun xin heng lu
|
|
13283
|
困心横虑
|
困
|
kùn xīn héng lǜ
|
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
|
KXH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困心衡虑
|
|
./YnZz.html
|
kun xin heng lu
|
|
12924
|
困兽犹斗
|
困
|
kùn shòu yóu dòu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
KS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铤而走险、狗急跳墙
|
放下屠刀、自行灭亡
|
./MWx0ZQ==.html
|
kun shou you dou
|
|
13169
|
昆山之玉
|
昆
|
kūn shān zhī yù
|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
KS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昆山片玉、昆仑之球琳
|
|
./NDRscQ==.html
|
kun shan zhi yu
|
|
13059
|
昆山片玉
|
昆
|
kūn shān piàn yù
|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KSP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奇珍异宝
|
|
./MWtpNg==.html
|
kun shan pian yu
|
|
13439
|
鹍鹏得志
|
鹍
|
kūn péng dé zhì
|
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
|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
|
KPD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FneQ==.html
|
kun peng de zhi
|
|
13406
|
困勉下学
|
困
|
kùn miǎn xià xué
|
指克服困难才能求得知识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
KMX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困知勉行
|
|
./N3RsOA==.html
|
kun mian xia xue
|
|
13063
|
困而学之
|
困
|
kùn ér xué zhī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不学
|
./MW00OA==.html
|
kun er xue zhi
|
|
12895
|
困而不学
|
困
|
kùn ér bù xué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KE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困而学之
|
./MWttMg==.html
|
kun er bu xue
|
|
13333
|
昆弟之好
|
昆
|
kūn dì zhī hǎo
|
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
KDZ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兄弟之好
|
|
./MWxpaw==.html
|
kun di zhi hao
|
|
13315
|
悃愊无华
|
悃
|
kǔn bì wú huá
|
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
|
《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
KBW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悃质无华
|
|
./MWs2OA==.html
|
kun bi wu hua
|
|
13181
|
亏于一篑
|
亏
|
kuī yú yī kuì
|
亏:缺,欠;篑:装土的竹筐。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成功
|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KYY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功亏一篑
|
|
./Nnh2MA==.html
|
kui yu yi kui
|
|
13440
|
窥觎非望
|
窥
|
kuī yú fēi wàng
|
窥觎:窥伺可乘之隙;非望:非分之想。指伺隙谋夺帝位
|
《晋书·桓温传》:“然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
|
KYF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FoaQ==.html
|
kui yu fei wang
|
|
13392
|
窥牖小儿
|
窥
|
kuī yǒu xiǎo ér
|
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
晋·张华《博物志》第三卷:“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 晋·张华《博物志》第三卷:“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
|
KYX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梁上君子
|
|
./NDRsZw==.html
|
kui you xiao er
|
|
12974
|
亏心短行
|
亏
|
kuī xīn duǎn xíng
|
亏损天良,行为恶劣。
|
《琵琶记·伯谐夫妻分别》:“我无奈何分情破爱,谁下得亏心短行?”
|
KXD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问心无愧
|
./MXA0MA==.html
|
kui xin duan xing
|
|
13391
|
魁梧奇伟
|
魁
|
kuí wǔ qí wěi
|
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
|
《史记 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
KWQ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大魁梧
|
|
./NDRsNg==.html
|
kui wu qi wei
|
|
13168
|
揆文奋武
|
揆
|
kuí wén fèn wǔ
|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
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
KWF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Rrdw==.html
|
kui wen fen wu
|
|
13355
|
愧天怍人
|
愧
|
kuì tiān zuò rén
|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
《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
KTZR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不愧不怍
|
./MW42MA==.html
|
kui tian zuo ren
|
|
13441
|
窥伺效慕
|
窥
|
kuī sì xiào mù
|
窥:从小孔中偷看;伺:探察。偷看观察而仿效
|
唐·柳宗元《种树郭櫜驼传》:“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 唐·柳宗元《种树郭櫜驼传》:“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
KSX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Focw==.html
|
kui si xiao mu
|
|
13167
|
揆时度势
|
揆
|
kuí shí dù shì
|
审度时势。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掌故·陈侍御奏折》:“林则徐不能揆时度势,妥善办理,致夷人激而用兵。”
|
KS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揆情审势、审时度势
|
|
./NDRrbQ==.html
|
kui shi du shi
|
|
13442
|
窥涉百家
|
窥
|
kuī shè bǎi jiā
|
窥涉:关涉,关系;百家:各种学术流派。指广泛地学习,多方地汲取
|
汉·王充《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叩贯,不能宙知。”
|
KS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FpMg==.html
|
kui she bai jia
|
|
13040
|
喟然叹息
|
喟
|
kuì rán tàn xī
|
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
KR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喟然长叹、喟然而叹
|
|
./OHg0YQ==.html
|
kui ran tan xi
|
|
13433
|
喟然太息
|
喟
|
kuì rán tài xī
|
喟然:叹气的样子;太息:大声叹气。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
KRT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喟然而叹
|
|
./OHg0aw==.html
|
kui ran tai xi
|
|
13256
|
喟然而叹
|
喟
|
kuì rán ér tàn
|
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上,喟然而叹。”
|
KR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喟然叹息
|
|
./OHg0dQ==.html
|
kui ran er tan
|
|
13300
|
岿然独存
|
岿
|
kuī rán dú cún
|
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
KRD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piZQ==.html
|
kui ran du cun
|
|
12917
|
喟然长叹
|
喟
|
kuì rán cháng tàn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KR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喟然太息
|
|
./MWxoNg==.html
|
kui ran chang tan
|
|
12955
|
岿然不动
|
岿
|
kuī rán bù dòng
|
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
KR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纹丝不动、巍然不动
|
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
./MW16Mg==.html
|
kui ran bu dong
|
|
13257
|
葵倾向日
|
葵
|
kuí qīng xiàng rì
|
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抚兵》:“谁知俺一片葵倾向日花。”
|
KQ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葵花向日
|
|
./OHg1NA==.html
|
kui qing xiang ri
|
|
13166
|
揆情审势
|
揆
|
kuí qíng shěn shì
|
估量情况审察形势。
|
清·陈炽《盛世危言>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 清·陈炽《盛世危言>叙》:“我恶西人,我思古道,礼失求野,择善而从,以渐复虞、夏、商、周之盛轨,揆情审势,旦暮之间耳。”...
|
KQ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审时度势、揆时度势
|
|
./NDRrYw==.html
|
kui qing shen shi
|
|
12916
|
揆情度理
|
揆
|
kuí qíng duó lǐ
|
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
宋 彭龟年《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
KQ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详情度理
|
|
./MWxnbQ==.html
|
kui qing duo li
|
|
13263
|
窥窃神器
|
窥
|
kuī qiè shén qì
|
神器:帝位、政权。窥伺机会,窃取帝位
|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
KQ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篡位夺权
|
|
./OTFpYw==.html
|
kui qie shen qi
|
|
13182
|
亏名损实
|
亏
|
kuī míng sǔn shí
|
亏:损耗。名和实都受到损失
|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
|
KM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名利双收
|
./Nnh2YQ==.html
|
kui ming sun shi
|
|
13432
|
溃冒冲突
|
溃
|
kuì mào chōng tū
|
溃:水冲破堤防;冒:冲犯;冲突:急奔猛闯。形容危险的祸患
|
宋·苏轼《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宋·苏轼《晁错论》:“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
|
KMCT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gzcQ==.html
|
kui mao chong tu
|
|
13447
|
夔龙礼乐
|
夔
|
kuí lóng lǐ yuè
|
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
KLL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kxNg==.html
|
kui long li yue
|
|
12831
|
揆理度情
|
揆
|
kuí lǐ duó qíng
|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
明 刘若愚《酌中志 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
KLD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揆情度理
|
|
./Yzlv.html
|
kui li duo qing
|
|
13165
|
揆理度势
|
揆
|
kuí lǐ dù shì
|
衡量道理,揣度情势。
|
清·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
KL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RrMg==.html
|
kui li du shi
|
|
13039
|
傀儡登场
|
傀
|
kuǐ lěi dēng chǎng
|
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头人。比喻受人操纵的人上台执政
|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亲日派大资产阶级早日彻底投降日本,准备傀儡登场。”
|
KLD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Jwaw==.html
|
kui lei deng chang
|
|
13285
|
窥见一斑
|
窥
|
kuī jiàn yī bān
|
指只了解一二
|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
KJY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窥豹一斑
|
|
./Yzll.html
|
kui jian yi ban
|
|
13390
|
窥间伺隙
|
窥
|
kuī jiàn sì xì
|
窥:暗中观察;伺:守候,等待机会。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
汉 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秦)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间伺隙,既并海内之后, 汉 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秦)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间伺隙,既并海内之后,以威力为至道,以权诈为要术。”...
|
KJ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Rqcw==.html
|
kui jian si xi
|
|
13258
|
葵藿之心
|
葵
|
kuí huò zhī xīn
|
葵:葵花;藿:藿香。葵花和藿香倾向太阳。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
唐·白居易《谢清明日赐新火状》:“仰之如日,空倾葵藿之心。”
|
KH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g1ZQ==.html
|
kui huo zhi xin
|
|
13310
|
葵藿倾阳
|
葵
|
kuí huò qīng yáng
|
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
KHQ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p3aQ==.html
|
kui huo qing yang
|
|
12814
|
愧悔无地
|
愧
|
kuì huǐ wú dì
|
指羞惭悔恨得无地自容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姑娘,你问到这里,我安骥诚惶诚恐,愧悔无地。”
|
KHW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懊悔无极
|
|
./YnY4.html
|
kui hui wu di
|
|
13172
|
葵花向日
|
葵
|
kuí huā xiàng rì
|
向:朝着。形容下级对上级表示忠诚与仰慕。
|
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
KH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葵花倾日
|
|
./NDducQ==.html
|
kui hua xiang ri
|
|
12971
|
跬步千里
|
跬
|
kuǐ bù qiān lǐ
|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KB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92ZQ==.html
|
kui bu qian li
|
|
12813
|
愧不敢当
|
愧
|
kuì bù gǎn dāng
|
感到惭愧;承当不起。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称赞或物品受之有愧。
|
清 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 清 郑燮《刘柳村册子》:“紫琼崖道人,慎郡王也,赠诗:‘按拍遥传月殿曲,走盘乱泻蛟宫珠。’愧不敢当,然亦佳句。”...
|
KBG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担当不起、受之有愧
|
名副其实、受之无愧
|
./YnV5.html
|
kui bu gan d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