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3367 眠花宿柳 mián huā sù liǔ 比喻狎妓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 MHS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眠花藉柳 ./ZmJl.html mian hua su liu
4566 眠花藉柳 mián huā jiè liǔ 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 清李渔《闲情偶寄 声容 选姿》:“予一介寒生,终身落魄……而敢谬次音容,侈谈歌舞,贻笑于眠花藉柳之人 ... MHJL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眠花卧柳、眠花醉柳 ./NDU0bQ==.html mian hua jie liu
4565 面红面绿 miàn hóng miàn lǜ 见“面红面赤”。 《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MHM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面红面赤 ./NDU0Yw==.html mian hong mian lu
3856 面红面赤 miàn hóng miàn chì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 ... MHM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红面绿 ./NDU0Mg==.html mian hong mian chi
3855 面红颈赤 miàn hóng jǐng chì 见“面红耳赤”。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MHJ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红耳赤 ./NDUzcw==.html mian hong jing chi
4724 面红过耳 miàn hóng guò ěr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MHGE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面红耳热、面红耳赤、面红颈赤 ./OGJvbQ==.html mian hong guo er
3854 面红耳热 miàn hóng ěr rè 见“面红耳赤”。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 MHER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面红耳赤、面红过耳 ./NDUzaQ==.html mian hong er re
3437 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MHE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羞愧满面 面不改色 ./MXBncw==.html mian hong er chi
4367 绵裹秤锤 mián guǒ chèng chuí 丝绵里裹着秤锤。比喻深藏不露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大沩果禅师法嗣》:“兴化道:‘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师曰:‘绵 ... MGC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深藏不露 ./OHI5Ng==.html mian guo cheng chui
3853 偭规越矩 miǎn guī yuè jǔ 偭:违背;越:逾越;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违反正常的法则。 战国 楚 屈原《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MGY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偭规错矩 ./NDUzOA==.html mian gui yue ju
4449 偭规错矩 miǎn guī cuò jǔ 偭:违背;规、矩:标准、法则和习惯。指违背改变正常的法则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MGC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偭规越矩 ./ZmNz.html mian gui cuo ju
4472 面缚舆榇 miàn fù yú chèn 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MFY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负荆请罪 ./MXBweQ==.html mian fu yu chen
3852 面缚衔璧 miàn fù xián bì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MFX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缚舆榇 ./NDUyeQ==.html mian fu xian bi
4313 面从后言 miàn cóng hòu yán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MCH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从背言 ./OGJwcQ==.html mian cong hou yan
4314 面从腹非 miàn cóng fù fēi 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3回:“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非。” MCF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从后言 ./OGJxMA==.html mian cong fu fei
4182 面从腹诽 miàn cóng fù fěi 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三回:“世兄果为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诽。” MCFF 一般成语 ./NmRqdw==.html mian cong fu fei
4315 面从背言 miàn cóng bèi yán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 MCB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面从后言 ./OGJxYQ==.html mian cong bei yan
3851 渑池之功 miǎn chí zhī gōng 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 ...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MCZG 一般成语 ./NDUybw==.html mian chi zhi gong
3371 面不改色 miàn bù gǎi sè 面:颜面;色:颜色。颜容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毫不畏惧的神态。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MB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神色自若 大惊失色、惊惶失措 ./ZmQy.html mian bu gai se
3850 面不改容 miàn bù gǎi róng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MBG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面不改色 大惊失色 ./NDUyZQ==.html mian bu gai rong
4725 面壁虚构 miàn bì xū gòu 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凭空捏造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2章:“这位名震一时的北洋派勇将,完全变成了一个面壁虚构的神话家。 ... MBX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乡壁虚造、凭空捏造、向壁虚构 真凭实据 ./OGJxaw==.html mian bi xu gou
4181 面壁磨砖 miàn bì mó zhuān 比喻事不能成功。 《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 ... MBM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mRqbQ==.html mian bi mo zhuan
4551 面壁功深 miàn bì gōng shēn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MBG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XUybQ==.html mian bi gong shen
3849 面北眉南 miàn běi méi nán 谓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既然是你为我来,须回避,且做个面北眉南,你东咱西。” MBM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UyNA==.html mian bei mei nan
4202 弥足珍贵 mí zú zhēn guì 弥和足都是满的意思,加一起就是十分的意思。弥足珍贵是指某样东西十分珍贵。 MZZG 一般成语 一文不值 ./NnN4aQ==.html mi zu zhen gui
3848 迷踪失路 mí zōng shī lù 迷失了道路。 MZSL 一般成语 ./NDUxdQ==.html mi zong shi lu
3500 米珠薪桂 mǐ zhū xīn guì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MZX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食玉炊桂、桂薪玉粒 ./MXJiZw==.html mi zhu xin gui
4564 靡知所措 mí zhī suǒ cuò 靡:无、不。措:处理。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晋·元帝《改元赦令》:“京都倾覆,宗庙为墟,孤悼心失图,靡知所措。” MZSC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所措 从容自若 ./NDUxaw==.html mi zhi suo cuo
4368 密针细缕 mì zhēn xì lǚ 缕:线。缝制得十分细密。比喻考虑事情极为周到 茅盾《夜读偶记》:“曹雪芹的这种密针细缕、曲曲折折表达出来的向前看的态度,在后四十回中却被高鹗发挥为 ... MZX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细针密缕、密针细线 粗心大意、粗枝大叶 ./OHI5Zw==.html mi zhen xi lu
4483 密云不雨 mì yún bù yǔ 满天乌云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酝酿,一时还没有发作。 《周易 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MYB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密云无雨 ./MXFiMg==.html mi yun bu yu
3832 密约偷期 mì yuē tōu qī 指相爱的男女秘密相会。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 MYT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XRhaw==.html mi yue tou qi
4403 蜜语甜言 mì yǔ tián yán 蜜:比喻甘美。说的话像蜜一样甜。形容说的话好听 《白雪遗音·劝嫖》:“他生就能为将人哄,蜜语甜言会装腔。” MYT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甜言蜜语、蜜语甘言 冷嘲热讽、恶言恶语 ./OTNyZw==.html mi yu tian yan
4548 靡有孑遗 mǐ yǒu jié yí 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诗经 大雅 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MYJ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荡然无存 ./MXRzbQ==.html mi you jie yi
4563 靡衣玉食 mí yī yù shí 美衣美食。 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MYY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锦衣玉食 粗衣粝食 ./NDUxYQ==.html mi yi yu shi
4440 靡衣偷食 mǐ yī tōu shí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偷食,倾耳以待命者。” MYT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ZW15.html mi yi tou shi
3817 靡衣媮食 mǐ yī tōu shí 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 《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MYTS 一般成语 ./MXJxZw==.html mi yi tou shi
4300 觅衣求食 mì yī qiú shí 觅:寻找。寻找穿的和吃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看你既不是官员赴任,又不是买卖经商,更不是觅衣求食,究竟有什么要紧的 ... MY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衣食无忧 ./ODFwNg==.html mi yi qiu shi
4052 米已成炊 mǐ yǐ chéng chuī 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MYCC 一般成语 ./NGU1dw==.html mi yi cheng chui
4515 靡颜腻理 mǐ yán nì lǐ 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MYN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XJ3dQ==.html mi yan ni li
4579 米盐博辩 mǐ yán bó biàn 比喻议论广博细杂。 《韩非子 说难》:“米盐博辩 ,则以为多而交之。” MYB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DdheQ==.html mi yan bo bian
4051 迷涂知反 mí tú zhī fǎn 见“迷途知反”。 MTZF 一般成语 ./NGU1bQ==.html mi tu zhi fan
3412 迷途知返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MT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悬崖勒马 执迷不悟 ./MW5tZQ==.html mi tu zhi fan
3335 迷途知反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南史 陈伯之传》:“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 MTZ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迷途知返、迷而知返 迷而不返 ./ZW1l.html mi tu zhi fan
4317 迷途失偶 mí tú shī ǒu 迷途:迷失道路;偶:伴侣。迷失了道路,丢失了朋友。指遭到不幸或陷于孤独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慌若迷途失偶,黡如深夜撤烛。” MTSO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OGJzOA==.html mi tu shi ou
4546 迷头认影 mí tóu rèn yǐng 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言经》:“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MTRY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认影迷头 ./MXRwaw==.html mi tou ren ying
4301 弥天亘地 mí tiān gèn dì 弥:满;亘:横贯。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很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MTG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弥山亘野 ./ODFwcQ==.html mi tian gen di
3649 迷天大罪 mí tiān dà zuì 形容极大的罪恶。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难赎。” MT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弥天大罪 盖世之功 ./NGU1Yw==.html mi tian da zui
3507 弥天大罪 mí tiān dà zuì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天大的罪过。 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MTD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滔天罪行 丰功伟绩 ./MXJmMg==.html mi tian da zui
3329 弥天大祸 mí tiān dà huò 弥:满。天大的灾祸。 元 无名氏《盆儿鬼》:“这都是你不合自揽着这场弥天大祸。” MTD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灭顶之灾 吉星高照 ./ZWs2.html mi tian da huo
3462 弥天大谎 mí tiān dà huǎng 弥:充满。天大的谎话。mí弥迷 元 王伯成《李太白贬夜郎》:“那厮主置定乱宫心,酝酿着漫天谎。” MTDH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欺人之谈 肺腑之言 ./MXFmOA==.html mi tian da 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