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5
|
目动言肆
|
目
|
mù dòng yán sì
|
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
MDY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Y5Mg==.html
|
mu dong yan si
|
|
4134
|
目定口呆
|
目
|
mù dìng kǒu dāi
|
同“目瞪口呆”。
|
《说唐》第二一回:“惊得王小二目定口呆,眼巴巴看他把三十枝毛竹拖去了。”
|
MD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睁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4cw==.html
|
mu ding kou dai
|
|
3465
|
木雕泥塑
|
木
|
mù diāo ní sù
|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
MDN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泥塑木雕
|
|
./MXFoNg==.html
|
mu diao ni su
|
|
4133
|
目瞪心骇
|
目
|
mù dèng xīn hài
|
见“目眐心骇”。
|
《轰天雷》第十回:“当时土木工匠们弄得目瞪心骇,不知所为,都停着工看。”
|
MDX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眐心骇
|
|
./NGY4aQ==.html
|
mu deng xin hai
|
|
4229
|
目瞪神呆
|
目
|
mù dèng shén dāi
|
瞪:眼睛发愣。眼睛发愣,神情呆滞。形容吃惊的样子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
MD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N2FkMA==.html
|
mu deng shen dai
|
|
4654
|
目瞪舌强
|
目
|
mù dèng shé qiáng
|
同“目瞪口呆”。
|
宋·陈亮《众祭潘用和文》:“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强,不知所以为策。”
|
MDS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目瞪舌挢
|
|
./NGY4OA==.html
|
mu deng she qiang
|
|
4653
|
目瞪舌挢
|
目
|
mù dèng shé jiǎo
|
同“目瞪口呆”。
|
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
MDS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舌强
|
|
./NGY3eQ==.html
|
mu deng she jiao
|
|
4192
|
目瞪舌彊
|
目
|
mù dèng shé jiàng
|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同“目瞪口呆”。
|
|
MDSJ
|
一般成语
|
|
|
|
./NmRwNg==.html
|
mu deng she jiang
|
|
4132
|
目瞪口张
|
目
|
mù dèng kǒu zhāng
|
同“目瞪口呆”。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
MDK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3bw==.html
|
mu deng kou zhang
|
|
4131
|
目瞪口歪
|
目
|
mù dèng kǒu wāi
|
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
MDK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NGY3ZQ==.html
|
mu deng kou wai
|
|
4130
|
目瞪口结
|
目
|
mù dèng kǒu jié
|
同“目瞪口呆”。
|
王以仁《流浪》:“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
|
MD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张、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3NA==.html
|
mu deng kou jie
|
|
4129
|
目瞪口僵
|
目
|
mù dèng kǒu jiāng
|
同“目瞪口呆”。
|
郁达夫《迟桂花》:“我那忠厚老实的娘……一听了媒人的这一番说话,目瞪口僵,立刻就滚下了几颗眼泪来。”
|
MDK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结、目瞪口呆、目定口呆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
./NGY2dQ==.html
|
mu deng kou jiang
|
|
4690
|
目瞪口哆
|
目
|
mù dèng kǒu duō
|
瞪:眼睛发愣;哆:张口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
宋·洪迈《夷坚丁志·荆山客邸》:“翻揭席荐,无所见而出,面色如墨,目瞪口哆,不能复言。”
|
MDK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呆
|
|
./N2FkYQ==.html
|
mu deng kou duo
|
|
3439
|
目瞪口呆
|
目
|
mù dèng kǒu dāi
|
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
|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
MD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瞠目结舌
|
从容不迫
|
./MXBpcQ==.html
|
mu deng kou dai
|
|
4691
|
目呆口咂
|
目
|
mù dāi kǒu zā
|
咂:用舌头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声。形容吃惊的样子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
|
MDK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瞪口哆、目瞪口呆
|
|
./N2Fkaw==.html
|
mu dai kou za
|
|
4128
|
目达耳通
|
目
|
mù dá ěr tōng
|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
MD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聪目明
|
|
./NGY2aw==.html
|
mu da er tong
|
|
4230
|
目大不睹
|
目
|
mù dà bù dǔ
|
睹:看。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东西。形容徒具形式
|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
MD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有眼无珠
|
|
./N2FkdQ==.html
|
mu da bu du
|
|
4127
|
暮翠朝红
|
暮
|
mù cuì cháo hóng
|
形容爱情不专一。
|
清·徐瑶《太恨生传》:“余非登徒子,誓不效杂情奴态,暮翠朝红。”
|
MCC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三暮四
|
|
./NGY2YQ==.html
|
mu cui chao hong
|
|
4652
|
暮爨朝舂
|
暮
|
mù cuàn cháo chōng
|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
金·元好问《后平湖曲》:“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
MCC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Y2MA==.html
|
mu cuan chao chong
|
|
3663
|
母慈子孝
|
母
|
mǔ cí zǐ xiào
|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MC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Y1cQ==.html
|
mu ci zi xiao
|
|
4126
|
暮楚朝秦
|
暮
|
mù chǔ cháo qín
|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暮楚朝秦”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物的归属变换不定。...
|
清·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平泉木石多暮楚朝秦,故园亭亦聊为之。”
|
MCC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朝秦暮楚
|
|
./NGY1Zw==.html
|
mu chu chao qin
|
|
4125
|
目成心许
|
目
|
mù chéng xīn xǔ
|
目成:以目传情,心意相通。许:允许;许诺。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亦作“ 目成:以目传情,心意相通。许:允许;许诺。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亦作“目成眉语”、“目成心授”。...
|
明·梅鼎祚《玉合记·缘合》:“罗敷知他有夫,不着紧目成心许,虽多梦见,此生应见稀。”
|
MC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窕心与
|
|
./NGY1Ng==.html
|
mu cheng xin xu
|
|
4231
|
目不转视
|
目
|
mù bù zhuǎn shì
|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
清·黄宗羲《张南垣传》:“某树下某石可置某所,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在冶,不假斧凿。”
|
MB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转睛
|
左顾右盼
|
./N2FlNA==.html
|
mu bu zhuan shi
|
|
3557
|
目不转睛
|
目
|
mù bù zhuǎn jīng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M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左顾右盼
|
./MXNwZw==.html
|
mu bu zhuan jing
|
|
4124
|
目不知书
|
目
|
mù bù zhī shū
|
见“目不识书”。
|
清·侯方域《豫省试第一》:“后赵石勒目不知书,然常使人读《汉书》,勒卧听之。”
|
MB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识书
|
满腹经纶
|
./NGY0dw==.html
|
mu bu zhi shu
|
|
3618
|
目不邪视
|
目
|
mù bù xié shì
|
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妇人请竺同载。竺上车端坐,目不邪视。”
|
MB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左顾右盼
|
./MXZ5ZQ==.html
|
mu bu xie shi
|
|
3399
|
目不斜视
|
目
|
mù bù xié shì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
MB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转睛
|
左顾右盼
|
./Zm4y.html
|
mu bu xie shi
|
|
3616
|
目不暇接
|
目
|
mù bù xiá jiē
|
暇:闲暇;接:接收。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
|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
MB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应接不暇
|
目不忍睹
|
./MXZnYw==.html
|
mu bu xia jie
|
|
4123
|
目不暇给
|
目
|
mù bù xiá gěi
|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
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 清·吴璿《飞龙全传》序:“于是检向时所鄙之《飞龙传》,为之删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训之格,间以清隽之辞,传神写物,尽态极妍,庶足令阅者惊奇拍案,目不暇给矣!”...
|
MBX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暇接
|
|
./NGY0bQ==.html
|
mu bu xia gei
|
|
4232
|
目不妄视
|
目
|
mù bù wàng shì
|
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
《仙传拾遗·杨通幽》:“护气希言,目不妄视,绝声利,远嚣尘,则可以凌三届,登太清矣。”
|
MB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
./N2FlZQ==.html
|
mu bu wang shi
|
|
4233
|
目不识字
|
目
|
mù bù shí zì
|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
MB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识丁
|
满腹经纶
|
./N2Flbw==.html
|
mu bu shi zi
|
|
4122
|
目不识书
|
目
|
mù bù shí shū
|
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第16卷:“目不识书,而能口占作诗,颇有才思。”
|
MB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知书
|
学富五车
|
./NGY0Yw==.html
|
mu bu shi shu
|
|
3619
|
目不识丁
|
目
|
mù bù shí dīng
|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MB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
./MXdtaw==.html
|
mu bu shi ding
|
|
3621
|
目不忍视
|
目
|
mù bù rěn shì
|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钦宗听罢,不好回言,只是暗暗泪落,目不忍视。”
|
MBR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忍见、惨不忍睹
|
赏心悦目
|
./MzBwYw==.html
|
mu bu ren shi
|
|
3845
|
目不忍见
|
目
|
mù bù rěn jiàn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
MBR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忍视
|
赏心悦目
|
./MzBwMg==.html
|
mu bu ren jian
|
|
3398
|
目不忍睹
|
目
|
mù bù rěn dǔ
|
睹:看。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
MBR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惨不忍睹
|
赏心悦目
|
./Zm1z.html
|
mu bu ren du
|
|
4234
|
目不旁视
|
目
|
mù bù páng shì
|
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
MBP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别视、目不斜视
|
瞻前顾后
|
./N2FmaQ==.html
|
mu bu pang shi
|
|
4543
|
目不窥园
|
目
|
mù bù kuī yuán
|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
MBK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专心致志
|
心猿意马
|
./MXRubQ==.html
|
mu bu kui yuan
|
|
3528
|
目不交睫
|
目
|
mù bù jiāo jié
|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上》:“陛下在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
MB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夜不眠
|
|
./MXJ6Mg==.html
|
mu bu jiao jie
|
|
3794
|
目不见睫
|
目
|
mù bù jiàn jié
|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
MBJ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空一切
|
谦虚谨慎
|
./Zm1p.html
|
mu bu jian jie
|
|
4692
|
目不给视
|
目
|
mù bù jǐ shì
|
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
宋·周邦彦《汴都赋》:“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
|
MB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给赏、目不暇接
|
|
./N2Fmcw==.html
|
mu bu ji shi
|
|
4651
|
目不苟视
|
目
|
mù bù gǒu shì
|
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
明·李贽《卓吾论略》:“吾大人何如人哉?身长七尺,目不苟视。”
|
MBG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邪视、目不斜视
|
左顾右盼
|
./NGY0Mg==.html
|
mu bu gou shi
|
|
4650
|
目不给赏
|
目
|
mù bù gěi shǎng
|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
清·戴名世《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
MBG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给视
|
|
./NGYzcw==.html
|
mu bu gei shang
|
|
4121
|
目不别视
|
目
|
mù bù bié shì
|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
MB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斜视
|
|
./NGYzaQ==.html
|
mu bu bie shi
|
|
4454
|
目别汇分
|
目
|
mù bié huì fēn
|
指分门别类
|
明 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
|
MBH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门别类
|
|
./Zm04.html
|
mu bie hui fen
|
|
4512
|
木本水源
|
木
|
mù běn shuǐ yuán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
MBS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JzZQ==.html
|
mu ben shui yuan
|
|
4649
|
谋无遗谞
|
谋
|
móu wú yí ér
|
遗谞:才智不足之处。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形容计谋周密,十分稳妥。
|
晋·陆机《辩士论》:“骆统、刘基强谏以补过,谋无遗谞,举不失策。”
|
MWY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谋无遗策
|
|
./NGYzOA==.html
|
mou wu yi er
|
|
4120
|
谋无遗策
|
谋
|
móu wú yí cè
|
谓谋划时没有遗漏的计策。形容谋划周密。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蜀之豪帅,面缚归命,谋无遗策,举无废功。”
|
MW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谋无遗谞、算无遗策
|
|
./NGYyeQ==.html
|
mou wu yi ce
|
|
4560
|
谋为不轨
|
谋
|
móu wéi bù guǐ
|
指准备做违反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
|
《魏书 任城王澄传》:“适得阳平表曰:穆泰谋为不轨,招诱宗室。”
|
MWBG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谋图不轨
|
|
./MXZ4YQ==.html
|
mou wei bu gui
|
|
4119
|
谋图不轨
|
谋
|
móu tú bù guǐ
|
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
《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
MTB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谋逆不轨、谋为不轨
|
|
./NGYybw==.html
|
mou tu bu g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