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06
|
言听计用
|
言
|
yán tīng jì yòng
|
同“言听计从”。
|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YT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听计从
|
|
./NWpyNA==.html
|
yan ting ji yong
|
|
24817
|
言听计从
|
言
|
yán tīng jì cóng
|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
《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
YT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依百顺、深信不疑、言听计用
|
一意孤行、疑神疑鬼、疑团满腹
|
./Mm5pYw==.html
|
yan ting ji cong
|
|
25305
|
言谈举止
|
言
|
yán tán jǔ zhǐ
|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
YT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音容笑貌
|
|
./NWpxYQ==.html
|
yan tan ju zhi
|
|
24650
|
严丝合缝
|
严
|
yán sī hé fèng
|
指缝隙严密闭合。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
YS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漏洞百出
|
./MmwzZQ==.html
|
yan si he feng
|
|
25823
|
言甚详明
|
言
|
yán shèn xiáng míng
|
论述很详尽明了
|
|
YS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zdQ==.html
|
yan shen xiang ming
|
|
24836
|
言人人殊
|
言
|
yán rén rén shū
|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
YR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执一词、各抒己见
|
众口一词
|
./Mm5xZQ==.html
|
yan ren ren shu
|
|
24605
|
延年益寿
|
延
|
yán nián yì shòu
|
延:延长;益:增加。 延长寿命;增加岁数。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
YN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生不老、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
苟延残喘、贫病交迫、啼饥号寒
|
./Mmp3dw==.html
|
yan nian yi shou
|
|
24800
|
沿门托钵
|
沿
|
yán mén tuō bō
|
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
YM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沿门持钵
|
|
./Mm5hdQ==.html
|
yan men tuo bo
|
|
24726
|
颜面扫地
|
颜
|
yán miàn sǎo dì
|
比喻面子丧失干净。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戴过一次高帽子的,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
|
YM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威风扫地
|
趾高气扬
|
./Mm1ldw==.html
|
yan mian sao di
|
|
25301
|
言来语去
|
言
|
yán lái yǔ qù
|
指谈笑时你一言我一语,彼此应对。
|
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
|
YLY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pmZw==.html
|
yan lai yu qu
|
|
25302
|
炎凉世态
|
炎
|
yán liáng shì tài
|
炎:指亲热。凉:指冷淡。世态:人情世故。指有的人得势时就巴结奉迎,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那三夫人是个女流之辈,只晓得炎凉世态,那里管甚幺大道理?”
|
YL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世态炎凉
|
|
./NWpnMA==.html
|
yan liang shi tai
|
|
24630
|
延颈鹤望
|
延
|
yán jǐng hè wàng
|
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
《三国志·蜀书》:“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汉之士,延颈鹤望。”
|
YJH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tnMg==.html
|
yan jing he wang
|
|
25299
|
岩居穴处
|
岩
|
yán jū xué chǔ
|
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
语出《韩非子 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穴处,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
YJ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岩栖穴处
|
|
./NWpkOA==.html
|
yan ju xue chu
|
|
24669
|
言近旨远
|
言
|
yán jìn zhǐ yuǎn
|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
Y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语重心长、微言大义、回味无穷
|
言之无物、言不及义、空洞无物
|
./MmxlOA==.html
|
yan jin zhi yuan
|
|
25298
|
言简意少
|
言
|
yán jiǎn yì shǎo
|
简:简练;简洁。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
|
YJY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
洋洋万言
|
./NWo3NA==.html
|
yan jian yi shao
|
|
24638
|
言简意赅
|
言
|
yán jiǎn yì gāi
|
简:简洁;简练;赅:完备。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简言赅”。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
YJ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要言不烦、言近旨远、简明扼要
|
长篇大论、连篇累牍、空洞无物
|
./Mmtuaw==.html
|
yan jian yi gai
|
|
25297
|
炎黄子孙
|
炎
|
yán huáng zǐ sūn
|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
YH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州华胄
|
|
./NWo0dw==.html
|
yan huang zi sun
|
|
25292
|
言高语低
|
言
|
yán gāo yǔ dī
|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
YG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语高低
|
|
./NWl4bw==.html
|
yan gao yu di
|
|
24596
|
言归正传
|
言
|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
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正题上来。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
YG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闲话少说、闲话休说
|
离题万里、不着边际、言不及义
|
./Mmpvaw==.html
|
yan gui zheng zhuan
|
|
25295
|
言归于好
|
言
|
yán guī yú hǎo
|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
YG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
话不投机
|
./NWoxMA==.html
|
yan gui yu hao
|
|
25296
|
言过其实
|
言
|
yán guò qí shí
|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
YGQ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夸大其辞、夸夸其谈、名不副实
|
言必有信、恰如其分、名副其实
|
./NWoxaw==.html
|
yan guo qi shi
|
|
25828
|
严父慈母
|
严
|
yán fù cí mǔ
|
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
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
YF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6aQ==.html
|
yan fu ci mu
|
|
25824
|
言多语失
|
言
|
yán duō yǔ shī
|
话说多了就难免有说错的地方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7回:“贤弟,你的言多语失,怎么拜把子?”
|
YD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多必失
|
|
./N3B1aQ==.html
|
yan duo yu shi
|
|
26014
|
言多伤行
|
言
|
yán duō shāng xíng
|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
|
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
YD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多伤幸
|
|
./NWlzZQ==.html
|
yan duo shang xing
|
|
24584
|
言多必失
|
言
|
yán duō bì shī
|
言:话;失:失误;错误。话说得多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
|
《鬼谷子 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
YD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直言贾祸、祸从口出
|
谨小慎微、少说为妙、守口如瓶
|
./Mml1aw==.html
|
yan duo bi shi
|
|
26011
|
言颠语倒
|
言
|
yán diān yǔ dǎo
|
说话颠三倒四。
|
《群音类选·〈绣襦记·蝎蛇炽恶〉》:“他是老年人,言颠语倒,不可认为闻言心旆摇。”
|
YD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lyYQ==.html
|
yan dian yu dao
|
|
26010
|
言从计行
|
言
|
yán cóng jì xíng
|
见“言行计从”。
|
《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
|
YC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从计纳
|
|
./NWlxcQ==.html
|
yan cong ji xing
|
|
26009
|
言从计听
|
言
|
yán cóng jì tīng
|
见“言听计从”。
|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
YC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听计从、言从计纳、言从计行
|
|
./NWlxZw==.html
|
yan cong ji ting
|
|
26008
|
言从计纳
|
言
|
yán cóng jì nà
|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
YCJ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从计听、言听计从
|
|
./NWlxNg==.html
|
yan cong ji na
|
|
25829
|
严词厉色
|
严
|
yán cí lì sè
|
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
|
YC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6cw==.html
|
yan ci li se
|
|
25830
|
严词拒绝
|
严
|
yán cí jù jué
|
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同时老段又借题发挥,要求黎元洪总统解散国会,黎严词拒绝之。”
|
YC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EwMg==.html
|
yan ci ju jue
|
|
26007
|
言出祸随
|
言
|
yán chū huò suí
|
见“言出祸从”。
|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
YC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出祸从
|
|
./NWlwYw==.html
|
yan chu huo sui
|
|
26006
|
言出祸从
|
言
|
yán chū huò cóng
|
话刚出口,祸患就降临头上。
|
《后汉书·宦者传论》:“虽忠良怀愤,时或愤发,而言出祸从,旋见拏戮。”
|
YCH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出祸随
|
|
./NWlwMg==.html
|
yan chu huo cong
|
|
24600
|
言出法随
|
言
|
yán chū fǎ suí
|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律就跟在后面。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
|
清 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
YCF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秉公执法、令行禁止、执法如山
|
徇私舞弊、言而无信、贪赃枉法
|
./MmpyMg==.html
|
yan chu fa sui
|
|
25825
|
言差语错
|
言
|
yán chā yǔ cuò
|
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骂。”...
|
YC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2Yw==.html
|
yan cha yu cuo
|
|
24703
|
严惩不贷
|
严
|
yán chéng bù dài
|
惩:处罚;惩处;贷:宽恕。严厉惩办;决不宽容。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
YC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惩前毖后、绳之以法、杀一儆百
|
放任自流、姑息养奸、包庇纵容
|
./Mm0xaw==.html
|
yan cheng bu dai
|
|
26004
|
严陈以待
|
严
|
yán chén yǐ dài
|
见“严阵以待”。
|
|
YCYD
|
一般成语
|
|
|
|
./NWlueQ==.html
|
yan chen yi dai
|
|
24749
|
言传身教
|
言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
YC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
言而无信、言行不一
|
./Mm1xYQ==.html
|
yan chuan shen jiao
|
|
24705
|
沿波讨源
|
沿
|
yán bō tǎo yuán
|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晋 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
YB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藤摸瓜、追本溯源
|
|
./Mm0yNA==.html
|
yan bo tao yuan
|
|
26000
|
言不二价
|
言
|
yán bù èr jià
|
见“言无二价”。
|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
YBE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无二价
|
|
./NWlrdw==.html
|
yan bu er jia
|
|
25290
|
言不由衷
|
言
|
yán bù yóu zhōng
|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
YB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
|
由衷之言、言之有信、出自肺腑
|
./NWltYQ==.html
|
yan bu you zhong
|
|
24567
|
言不及义
|
言
|
yán bù jí yì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YB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
|
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
|
./Mmg5dw==.html
|
yan bu ji yi
|
|
26002
|
言不及行
|
言
|
yán bù jí xíng
|
谓言行不一。
|
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
YB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不顾行
|
|
./NWlsZw==.html
|
yan bu ji xing
|
|
25826
|
言不及私
|
言
|
yán bù jí sī
|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
YB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心为公
|
自私自利
|
./N3B3Ng==.html
|
yan bu ji si
|
|
25289
|
言不尽意
|
言
|
yán bù jìn yì
|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
|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YB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外之意、词不尽意、意味深长
|
言之无物、言讷词直、空洞无物
|
./NWlscQ==.html
|
yan bu jin yi
|
|
26001
|
言不顾行
|
言
|
yán bù gù xíng
|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
YBGX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
|
./NWlsNg==.html
|
yan bu gu xing
|
|
25288
|
言不达意
|
言
|
yán bù dá yì
|
亦作“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
|
YB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不逮意
|
|
./NWlrYw==.html
|
yan bu da yi
|
|
24728
|
言必有中
|
言
|
yán bì yǒu zhòng
|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YBY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语破的、击中要害、言不虚发
|
漫无边际、废话连篇、语无伦次
|
./Mm1mZw==.html
|
yan bi you zhong
|
|
25997
|
言必有物
|
言
|
yán bì yǒu wù
|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
清·方苞《进〈四书〉〈文选〉表》:“故凡所录取,皆以发明义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为宗。”
|
YB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lqaQ==.html
|
yan bi you wu
|
|
24790
|
言必有据
|
言
|
yán bì yǒu jù
|
言: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说话必定有依据。
|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
YBY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之成理、有案可稽、有凭有据
|
牵强附会、言过其实、捕风捉影
|
./Mm42bw==.html
|
yan bi you j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