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97
|
一脉相承
|
一
|
yī mài xiāng chéng
|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YM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脉相通
|
中西合璧
|
./NW5rYw==.html
|
yi mai xiang cheng
|
|
25398
|
一脉相传
|
一
|
yī mài xiāng chuán
|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
|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
YM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脉相承
|
|
./NW5rbQ==.html
|
yi mai xiang chuan
|
|
25741
|
一面儿理
|
一
|
yī miàn ér lǐ
|
|
|
YME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Uwbw==.html
|
yi mian er li
|
|
25404
|
一面之缘
|
一
|
yī miàn zhī yuán
|
见一面的缘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
YM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面之交、点头之交
|
生死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
|
./NW5wdw==.html
|
yi mian zhi yuan
|
|
25403
|
一面之识
|
一
|
yī miàn zhī shí
|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
《宋史·范纯仁传》:“范纯仁,得一面识足矣。”
|
YM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面之交、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
|
./NW5wYw==.html
|
yi mian zhi shi
|
|
25030
|
一面之交
|
一
|
yī miàn zhī jiāo
|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
|
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
YM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萍水相逢
|
莫逆之交、情深谊厚、一见钟情
|
./MnEzbw==.html
|
yi mian zhi jiao
|
|
24636
|
一面之词
|
一
|
yī miàn zhī cí
|
单方面的言辞;即某一个方面的意见。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
YM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偏听偏信、一面之辞
|
兼听则明
|
./Mmtsdw==.html
|
yi mian zhi ci
|
|
24801
|
一面如旧
|
一
|
yī miàn rú jiù
|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
《晋书 张华传》:“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
|
YMR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见如故
|
|
./Mm5iZQ==.html
|
yi mian ru jiu
|
|
25056
|
一览无余
|
一
|
yī lǎn wú yú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YL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
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
./MnFmMg==.html
|
yi lan wu yu
|
|
25018
|
一路顺风
|
一
|
yī lù shùn fēng
|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
YLSF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路平安、一帆风顺
|
|
./MnB3cQ==.html
|
yi lu shun feng
|
|
24738
|
一路平安
|
一
|
yī lù píng ān
|
旅途上平安顺利。
|
明 范受益《寻亲记》:“大王爷,保佑弟子一路平安,脚轻手健。”
|
YLP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路顺风、安然无恙、安如泰山
|
艰难险阻、风尘仆仆、饱经风霜
|
./Mm1sMA==.html
|
yi lu ping an
|
|
25395
|
一路货色
|
一
|
yī lù huò sè
|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
YL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物以类聚、一丘之貉
|
截然不同
|
./NW5mbQ==.html
|
yi lu huo se
|
|
24907
|
一路福星
|
一
|
yī lù fú xīng
|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
YLF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路顺风、福星高照
|
|
./Mm9qaw==.html
|
yi lu fu xing
|
|
25394
|
一龙一猪
|
一
|
yī lóng yī zhū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YLY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天壤之别
|
|
./NW5lcw==.html
|
yi long yi zhu
|
|
24675
|
一龙一蛇
|
一
|
yī lóng yī shé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YL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或隐或显
|
|
./MmxrMg==.html
|
yi long yi she
|
|
24678
|
一鳞一爪
|
一
|
yī lín yī zhǎo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鳞半爪
|
|
./MmxsZw==.html
|
yi lin yi zhao
|
|
24886
|
一鳞半爪
|
一
|
yī lín bàn zhǎo
|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露出部分鳞片和几只爪。
|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L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
完美无缺、十全十美
|
./Mm9hbw==.html
|
yi lin ban zhao
|
|
24885
|
一力承当
|
一
|
yī lì chéng dāng
|
独自负责。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1回:“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
|
YL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力承担
|
|
./Mm9hZQ==.html
|
yi li cheng dang
|
|
25926
|
一雷二闪
|
一
|
yī léi èr shǎn
|
形容躲避迅速。
|
|
YLES
|
一般成语
|
|
|
|
./Mm9scw==.html
|
yi lei er shan
|
|
24840
|
一劳永逸
|
一
|
yī láo yǒng yì
|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
东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
YL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了百了、一了百当
|
劳而无功、徒劳无功、事倍功半
|
./Mm5zbQ==.html
|
yi lao yong yi
|
|
25742
|
一来二往
|
一
|
yī lái èr wǎng
|
来来往往次数多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只因路上种种劳苦波折,常需互相照应,一来二往,也就近乎起来。”
|
YLE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你来我往、来来往往
|
|
./NnUzZw==.html
|
yi lai er wang
|
|
25051
|
一来二去
|
一
|
yī lái èr qù
|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
|
YL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久而久之
|
不相往来
|
./MnFkZQ==.html
|
yi lai er qu
|
|
25390
|
一来一往
|
一
|
yī lái yī wǎng
|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
|
YLY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45aQ==.html
|
yi lai yi wang
|
|
24788
|
一落千丈
|
一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YLQ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泻千里、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
一步登天、一往无前、突飞猛进
|
./Mm41dQ==.html
|
yi luo qian zhang
|
|
24906
|
一了百了
|
一
|
yī liǎo bǎi liǎo
|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
YL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笔勾销、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
依然如故
|
./Mm9qYQ==.html
|
yi liao bai liao
|
|
25014
|
一了百当
|
一
|
yī liǎo bǎi dàng
|
指办事妥当、彻底。
|
明 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
YL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了百了
|
依然如故
|
./MnB2Yw==.html
|
yi liao bai dang
|
|
25000
|
一口咬定
|
一
|
yī kǒu yǎo dìng
|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
YK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不置可否
|
./MnBveQ==.html
|
yi kou yao ding
|
|
25054
|
一口三舌
|
一
|
yī kǒu sān shé
|
比喻唠叨、话多。
|
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
YK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唠唠叨叨
|
|
./MnFlaQ==.html
|
yi kou san she
|
|
24753
|
一口两匙
|
一
|
yī kǒu liǎng chí
|
比喻贪多。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
YK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口不能著两匙
|
|
./Mm1yeQ==.html
|
yi kou liang chi
|
|
24963
|
一孔之见
|
一
|
yī kǒng zhī jiàn
|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
YKZ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得之见、坐井观天、管见所及
|
高瞻远瞩
|
./MnA5bw==.html
|
yi kong zhi jian
|
|
24850
|
一刻千金
|
一
|
yī kè qiān jīn
|
一刻:指极短的时间。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
YK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分秒必争
|
度日如年
|
./Mm53aQ==.html
|
yi ke qian jin
|
|
24682
|
一举一动
|
一
|
yī jǔ yī dòng
|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
YJ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
|
./MmxuNA==.html
|
yi ju yi dong
|
|
24930
|
一举千里
|
一
|
yī jǔ qiān lǐ
|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YJ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举万里
|
|
./Mm9zcQ==.html
|
yi ju qian li
|
|
25743
|
一举两失
|
一
|
yī jǔ liǎng shī
|
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
《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
YJ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不偿失
|
一举两得
|
./NnU0dQ==.html
|
yi ju liang shi
|
|
24635
|
一举两得
|
一
|
yī jǔ liǎng dé
|
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
《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
YJL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
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
./MmtsbQ==.html
|
yi ju liang de
|
|
24673
|
一举成名
|
一
|
yī jǔ chéng míng
|
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
唐 韩愈《国子监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
|
YJC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鸣惊人
|
徒劳无功、名落孙山、榜上无名
|
./Mmxpbw==.html
|
yi ju cheng ming
|
|
24865
|
一己之私
|
一
|
yī jǐ zhī sī
|
指个人的私心、私利。
|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
Y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己之见
|
|
./Mm8zNg==.html
|
yi ji zhi si
|
|
24822
|
一技之长
|
一
|
yī jì zhī cháng
|
技:技能;本领;长:擅长、专长。有某一种专长。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4回:“凡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长者,前来进谒,莫不优礼以待。”
|
YJ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有所长
|
一无所长
|
./Mm5rYQ==.html
|
yi ji zhi chang
|
|
24664
|
一决雌雄
|
一
|
yī jué cí xióng
|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
YJ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决一死战、背水一战、群雄角逐
|
握手言欢、和平共处、和睦相处
|
./MmxjMA==.html
|
yi jue ci xiong
|
|
24918
|
一蹶不振
|
一
|
yī jué bù zhèn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
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
YJ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败涂地、一败如水
|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方兴未艾
|
./Mm9vYQ==.html
|
yi jue bu zhen
|
|
25385
|
一家之作
|
一
|
yī jiā zhī zuò
|
自成一家的著作。
|
《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15eQ==.html
|
yi jia zhi zuo
|
|
25703
|
一家之主
|
一
|
yī jiā zhī zhǔ
|
家庭的当家人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秦重道:‘妈妈是一家之主,有甚烦难?’”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长
|
|
./NnMzcw==.html
|
yi jia zhi zhu
|
|
25744
|
一家之长
|
一
|
yī jiā zhī zhǎng
|
家庭的当家人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六章:“一家之长冒起宗就断然决定:所有男丁立即剃掉头发。”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主
|
|
./NnU3bQ==.html
|
yi jia zhi zhang
|
|
25384
|
一家之言
|
一
|
yī jiā zhī yán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Y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家之辞
|
|
./NW15bw==.html
|
yi jia zhi yan
|
|
25910
|
一家之计
|
一
|
yī jiā zhī jì
|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
|
|
YJZJ
|
一般成语
|
|
|
|
./MmxpZQ==.html
|
yi jia zhi ji
|
|
24643
|
一家眷属
|
一
|
yī jiā juàn shǔ
|
眷属:家属,亲属。比喻出于同一流派。
|
清·康有为《广艺双楫·本汉》:“《孔庙》、《曹全》是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
|
YJ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mt3Ng==.html
|
yi jia juan shu
|
|
25387
|
一介之士
|
一
|
yī jiè zhī shì
|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
Y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4zNA==.html
|
yi jie zhi shi
|
|
24877
|
一介书生
|
一
|
yī jiè shū shēng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阁饯别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
Y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介儒生
|
|
./Mm83Mg==.html
|
yi jie shu sheng
|
|
24633
|
一见钟情
|
一
|
yī jiàn zhōng qíng
|
钟:集中;专注。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
|
清 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
YJ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见倾心、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
无动于衷、行同陌路、视同路人
|
./Mmtrcw==.html
|
yi jian zhong qing
|
|
25957
|
一箭之遥
|
一
|
yī jiàn zhī yáo
|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
YJZY
|
一般成语
|
|
|
|
./Mnl1bw==.html
|
yi jian zhi y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