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87
|
东西南北
|
东
|
dōng xī nán běi
|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
DXN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西北
|
|
./eDg0.html
|
dong xi nan bei
|
|
7393
|
东曦既驾
|
东
|
dōng xī jì jià
|
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
|
DXJJ
|
一般成语
|
|
|
|
./M2d5Yw==.html
|
dong xi ji jia
|
|
6257
|
东寻西觅
|
东
|
dōng xún xī mì
|
指到处张罗
|
《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
DX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搜西罗
|
|
./NWI0.html
|
dong xun xi mi
|
|
7394
|
东挦西撦
|
东
|
dōng xián xī là
|
谓到处张罗。
|
|
DXXL
|
一般成语
|
|
|
|
./M2d5dw==.html
|
dong xian xi la
|
|
6593
|
冬温夏凊
|
冬
|
dōng wēn xià jìng
|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
DW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冬温夏清
|
|
./eGJn.html
|
dong wen xia jing
|
|
6256
|
东歪西倒
|
东
|
dōng wāi xī dǎo
|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
DW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倒西歪、横七竖八
|
整然有序、整整齐齐
|
./NWF1.html
|
dong wai xi dao
|
|
7391
|
东完西缺
|
东
|
dōng wán xī quē
|
谓短缺,不完备。
|
|
DWXQ
|
一般成语
|
|
|
|
./M2d4aQ==.html
|
dong wan xi que
|
|
7392
|
东望西观
|
东
|
dōng wàng xī guān
|
同“东张西望”。
|
《再生缘》第十一回:“这边受专心等,东望西观只候临。”
|
DWX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张西望、东瞧西望
|
|
./M2d4cw==.html
|
dong wang xi guan
|
|
7389
|
东讨西征
|
东
|
dōng tǎo xī zhēng
|
同“东征西讨”。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
DT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讨西伐、东征西讨
|
|
./M2d3bw==.html
|
dong tao xi zheng
|
|
7388
|
东讨西伐
|
东
|
dōng tǎo xī fá
|
同“东征西讨”。
|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
DT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讨西征、东征西讨
|
|
./M2d3ZQ==.html
|
dong tao xi fa
|
|
6255
|
东偷西摸
|
东
|
dōng tōu xī mō
|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
DTX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小偷小摸
|
|
./NWFr.html
|
dong tou xi mo
|
|
6962
|
东涂西抹
|
东
|
dōng tú xī mǒ
|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
DT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抹西涂、擦脂抹粉、胡写乱画
|
一丝不苟
|
./eDd1.html
|
dong tu xi mo
|
|
7390
|
东投西窜
|
东
|
dōng tóu xī cuàn
|
同“东奔西走”。
|
|
DTXC
|
一般成语
|
|
|
|
./M2d3eQ==.html
|
dong tou xi cuan
|
|
6254
|
东逃西窜
|
东
|
dōng táo xī cuàn
|
四处逃亡与逃避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
DTX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落荒而逃
|
乘胜追击
|
./NWFh.html
|
dong tao xi cuan
|
|
6253
|
东谈西说
|
东
|
dōng tán xī shuō
|
指议论的面很宽
|
鲁迅《书信集 致金肇野》:“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
DT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东说西
|
|
./NWEw.html
|
dong tan xi shuo
|
|
7608
|
东推西阻
|
东
|
dōng tuī xī zǔ
|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
DT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推三阻四
|
|
./N2Nldw==.html
|
dong tui xi zu
|
|
6252
|
东搜西罗
|
东
|
dōng sōu xī luó
|
指到处寻找与搜集
|
许地山《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 许地山《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
DS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寻西觅
|
|
./NTlx.html
|
dong sou xi luo
|
|
7385
|
东闪西挪
|
东
|
dōng shǎn xī nuó
|
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
DS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闪西躲、躲躲闪闪
|
|
./M2d1cQ==.html
|
dong shan xi nuo
|
|
6791
|
东闪西躲
|
东
|
dōng shǎn xī duǒ
|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
DS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闪西挪、东躲西藏
|
|
./N2NmNg==.html
|
dong shan xi duo
|
|
6586
|
东施效颦
|
东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DSXP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邯郸学步、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亦步亦趋
|
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
|
./eDdr.html
|
dong shi xiao pin
|
|
7387
|
东声西击
|
东
|
dōng shēng xī jī
|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
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
|
DS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东击西
|
|
./M2d2aw==.html
|
dong sheng xi ji
|
|
6585
|
东山再起
|
东
|
dōng shān zài qǐ
|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 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
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
DS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
风流云散、一去不返、过眼烟云
|
./eDdh.html
|
dong shan zai qi
|
|
7386
|
东山之志
|
东
|
dōng shān zhī zhì
|
指隐居的念头。
|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DS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d2MA==.html
|
dong shan zhi zhi
|
|
7384
|
东山复起
|
东
|
dōng shān fù qǐ
|
同“东山再起”。
|
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
DSF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山再起
|
|
./M2d1Zw==.html
|
dong shan fu qi
|
|
6260
|
冬扇夏炉
|
冬
|
dōng shàn xià lú
|
比喻不合时宜
|
东汉 王充《论衡 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 东汉 王充《论衡 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
DS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合时宜
|
|
./NWJ5.html
|
dong shan xia lu
|
|
6592
|
冬日可爱
|
冬
|
dōng rì kě ài
|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DRK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和蔼可亲
|
|
./eGF3.html
|
dong ri ke ai
|
|
7382
|
东敲西逼
|
东
|
dōng qiāo xī bī
|
各处敲诈逼迫。
|
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
DQ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d0Mg==.html
|
dong qiao xi bi
|
|
7381
|
东迁西徙
|
东
|
dōng qiān xī xǐ
|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
DQ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徙、东徙西迁
|
|
./M2dzcw==.html
|
dong qian xi xi
|
|
6251
|
东瞧西望
|
东
|
dōng qiáo xī wàng
|
指到处乱看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
DQ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张西望
|
|
./NTk2.html
|
dong qiao xi wang
|
|
6584
|
东跑西颠
|
东
|
dōng pǎo xī diān
|
比喻到处奔走。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四:“他和他的那个组,打地,评等级,品好赖,劈青苗,东跑西颠,整整地忙了五天。”...
|
DP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走
|
|
./eDZn.html
|
dong pao xi dian
|
|
7609
|
东跑西奔
|
东
|
dōng pǎo xī bēn
|
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4章:“逃难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炮火下东跑西奔。”
|
DP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奔西跑
|
|
./N2NmZw==.html
|
dong pao xi ben
|
|
6250
|
东拼西凑
|
东
|
dōng pīn xī còu
|
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
DP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拼八凑、东挪西借
|
足足有余
|
./NTh3.html
|
dong pin xi cou
|
|
6248
|
东碰西撞
|
东
|
dōng pèng xī zhuàng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
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
DPX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东奔西撞
|
|
./NThj.html
|
dong peng xi zhuang
|
|
6249
|
东飘西荡
|
东
|
dōng piāo xī dàng
|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
DP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泊
|
|
./NTht.html
|
dong piao xi dang
|
|
7380
|
东飘西泊
|
东
|
dōng piāo xī bó
|
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 《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
|
DP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飘西荡、东飘西徙
|
|
./M2dyeQ==.html
|
dong piao xi bo
|
|
7376
|
东南之秀
|
东
|
dōng nán zhī xiù
|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
DN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美、东南竹箭
|
|
./M2dxdQ==.html
|
dong nan zhi xiu
|
|
7375
|
东南之美
|
东
|
dōng nán zhī měi
|
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
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
DN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宝、东南之秀
|
|
./M2dxaw==.html
|
dong nan zhi mei
|
|
7374
|
东南之宝
|
东
|
dōng nán zhī bǎo
|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DN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美、东南之秀、东南竹箭
|
|
./M2dxYQ==.html
|
dong nan zhi bao
|
|
7377
|
东南竹箭
|
东
|
dōng nán zhú jiàn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
DN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之秀、东南之宝、东南之美
|
|
./M2dyNA==.html
|
dong nan zhu jian
|
|
6961
|
东南雀飞
|
东
|
dōng nán què fēi
|
比喻夫妻分离。
|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
DNQF
|
一般成语
|
|
|
|
./eDV3.html
|
dong nan que fei
|
|
6583
|
东南半壁
|
东
|
dōng nán bàn bì
|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
DN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壁河山
|
|
./eDVt.html
|
dong nan ban bi
|
|
6247
|
东挪西借
|
东
|
dōng nuó xī jiè
|
指到处挪借款项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
DN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挪西凑
|
|
./NTgy.html
|
dong nuo xi jie
|
|
6246
|
东挪西凑
|
东
|
dōng nuó xī còu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
|
DN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挪西借
|
|
./NTdz.html
|
dong nuo xi cou
|
|
7379
|
东挪西撮
|
东
|
dōng nuó xī cuō
|
同“东挪西凑”。
|
《水浒传》第九四回:“我这里正项钱粮,兀自起解不足,东挪西撮。你这项信赏钱,依着我,权且存置库内。”
|
DNX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挪西凑、东挪西借
|
|
./M2dybw==.html
|
dong nuo xi cuo
|
|
6792
|
东扭西歪
|
东
|
dōng niǔ xī wāi
|
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
柯岗《逐鹿中原》第四章:“只因年深日久水分充足,也就东扭西歪枝桠交错地长了起来。”
|
DN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倒西歪
|
|
./N2NnMA==.html
|
dong niu xi wai
|
|
7378
|
东扭西捏
|
东
|
dōng niǔ xī niē
|
扭捏作态,不爽快。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
DNX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扭扭捏捏、装腔作势
|
|
./M2dyZQ==.html
|
dong niu xi nie
|
|
7373
|
东抹西涂
|
东
|
dōng mò xī tú
|
见“东涂西抹”。
|
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
DMX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涂西抹
|
|
./M2dxMA==.html
|
dong mo xi tu
|
|
7372
|
东鸣西应
|
东
|
dōng míng xī yīng
|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 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
DM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dwcQ==.html
|
dong ming xi ying
|
|
7371
|
东门逐兔
|
东
|
dōng mén zhú tù
|
见“东门黄犬”。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DM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门黄犬
|
|
./M2dwZw==.html
|
dong men zhu tu
|
|
7364
|
东捞西摸
|
东
|
dōng lāo xī mō
|
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
DL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dtbw==.html
|
dong lao xi 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