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63
|
勇冠三军
|
勇
|
yǒng guàn sān jūn
|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Y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勇者无惧
|
畏敌如虎
|
./MnFpbw==.html
|
yong guan san jun
|
|
25549
|
永垂青史
|
永
|
yǒng chuí qīng shǐ
|
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在历史上。
|
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
YC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流芳百世
|
遗臭万年
|
./NXM5cw==.html
|
yong chui qing shi
|
|
25776
|
永垂千古
|
永
|
yǒng chuí qiān gǔ
|
垂:流传后世。永远流传于后世
|
《一次难忘的航行》:“他的光辉形象如同高耸入云的秦岭雄峰,气贯长虹,永垂千古。”
|
YCQ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永垂不朽
|
遗臭万年
|
./NzhhMA==.html
|
yong chui qian gu
|
|
25548
|
永垂不朽
|
永
|
yǒng chuí bù xiǔ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
YCB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名垂青史、永不磨灭
|
遗臭万年
|
./NXM5aQ==.html
|
yong chui bu xiu
|
|
25547
|
永不磨灭
|
永
|
yǒng bù mó miè
|
永远不会消灭。常指光辉事迹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
|
郭沫若《创造者》:“你们是永不磨灭的太阳,永远高照着时间的大海。”
|
YB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永垂不朽
|
烟消云散、荡然无存
|
./NXM4eQ==.html
|
yong bu mo mie
|
|
25226
|
影影绰绰
|
影
|
yǐng yǐng chuò chuò
|
模模糊糊,不真切。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前一般。”...
|
YY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模模糊糊
|
清清楚楚
|
./MnRscw==.html
|
ying ying chuo chuo
|
|
25540
|
影形不离
|
影
|
yǐng xíng bù lí
|
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
|
老舍《赵子曰》:“他的面貌、服装比赵子曰的好看的不止十倍,可是他们两个是影形不离的好朋友。”
|
YX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形影不离
|
|
./NXMzNA==.html
|
ying xing bu li
|
|
25538
|
颖悟绝伦
|
颖
|
yǐng wù jué lún
|
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
|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
YWJ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颖悟绝人
|
|
./NXMwdw==.html
|
ying wu jue lun
|
|
25537
|
颖脱而出
|
颖
|
yǐng tuō ér chū
|
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
YTEC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脱颖而出
|
不露锋芒
|
./NXMwbQ==.html
|
ying tuo er chu
|
|
24961
|
引而不发
|
引
|
yǐn ér bù fā
|
引:拉引;发:射箭。拉长了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比喻作好一切准备;等待时机;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
YE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枕戈待旦
|
盘马弯弓
|
./MnA4aw==.html
|
yin er bu fa
|
|
25193
|
隐恶扬善
|
隐
|
yǐn è yáng shàn
|
隐:隐匿;隐瞒;扬:宣扬。隐蔽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
YE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人弃我取
|
红口白牙
|
./MnNyOA==.html
|
yin e yang shan
|
|
24931
|
饮鸩止渴
|
饮
|
yǐn zhèn zhǐ kě
|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YZZ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饥不择食、急功近利
|
从长计议
|
./Mm90YQ==.html
|
yin zhen zhi ke
|
|
25684
|
隐隐约约
|
隐
|
yǐn yǐn yuē yuē
|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
YY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隐绰绰
|
|
./Nmx3Zw==.html
|
yin yin yue yue
|
|
25526
|
引以为荣
|
引
|
yǐn yǐ wéi róng
|
以此事为光荣
|
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
YYW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JqZQ==.html
|
yin yi wei rong
|
|
25068
|
引以为戒
|
引
|
yǐn yǐ wéi jiè
|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
YY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殷鉴不远
|
不足为训
|
./MnFrMg==.html
|
yin yi wei jie
|
|
25004
|
引玉之砖
|
引
|
yǐn yù zhī zhuān
|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YY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抛砖引玉
|
|
./MnBxYw==.html
|
yin yu zhi zhuan
|
|
25683
|
引喻失义
|
引
|
yǐn yù shī yì
|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Y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x2dw==.html
|
yin yu shi yi
|
|
25868
|
隐隐绰绰
|
隐
|
yǐn yìn chuò chuò
|
隐隐约约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8回:“那云气如飞而至,隐隐绰绰。”
|
YY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影影绰绰、隐隐约约
|
|
./OG52aQ==.html
|
yin yin chuo chuo
|
|
25527
|
隐约其辞
|
隐
|
yǐn yuē qí cí
|
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
YY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闪烁其辞、支吾其辞
|
直言不讳
|
./NXJqeQ==.html
|
yin yue qi ci
|
|
25973
|
隐约其词
|
隐
|
yǐn yuē qí cí
|
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隐约其辞”。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刁迈彭隐约其词,似乎嫌张太太一个钱不肯放松,这事总不会了。”
|
YY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约其辞、含糊其辞
|
|
./MzBzeQ==.html
|
yin yue qi ci
|
|
25101
|
隐姓埋名
|
隐
|
yǐn xìng mái míng
|
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作庄家学耕稼。”
|
YX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遮人耳目
|
抛头露面
|
./MnI1cQ==.html
|
yin xing mai ming
|
|
25049
|
饮血茹毛
|
饮
|
yǐn xuè rú máo
|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
YXR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茹毛饮血
|
|
./MnFiZw==.html
|
yin xue ru mao
|
|
25523
|
引线穿针
|
引
|
yǐn xiàn chuān zhēn
|
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 周楫《西湖二集》卷一 汉 刘向《说苑 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 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
YX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穿针引线
|
|
./NXJmaQ==.html
|
yin xian chuan zhen
|
|
25516
|
饮食起居
|
饮
|
yǐn shí qǐ jū
|
指人的日常生活。
|
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公为辅弼,饮食起居,如陋巷之士。”
|
YS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活起居
|
|
./NXJiMg==.html
|
yin shi qi ju
|
|
25188
|
饮食男女
|
饮
|
yǐn shí nán nǚ
|
泛指人的本性。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YSN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NvcQ==.html
|
yin shi nan nu
|
|
24889
|
引绳排根
|
引
|
yǐn shéng pái gēn
|
指勾结起来排斥异己。
|
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
|
YSP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引绳批根
|
|
./Mm9jbQ==.html
|
yin sheng pai gen
|
|
25763
|
引蛇出洞
|
引
|
yǐn shé chū dòng
|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
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
YS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打草惊蛇
|
./Nnp2aQ==.html
|
yin she chu dong
|
|
25520
|
饮水思源
|
饮
|
yǐn shuǐ sī yuán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YS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追本穷源
|
翻身忘本
|
./NXJkaw==.html
|
yin shui si yuan
|
|
25519
|
引水入墙
|
引
|
yǐn shuǐ rù qiáng
|
比喻自招灾祸。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
YSR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引狼入室
|
|
./NXJkMA==.html
|
yin shui ru qiang
|
|
24870
|
饮水啜菽
|
饮
|
yǐn shuǐ chuò shū
|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
YS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水食菽
|
|
./Mm80dQ==.html
|
yin shui chuo shu
|
|
25075
|
隐忍不言
|
隐
|
yǐn rěn bù yán
|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
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
YR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忍不发
|
|
./MnFwMg==.html
|
yin ren bu yan
|
|
25764
|
引入歧途
|
引
|
yǐn rù qí tú
|
歧途:岔路。带到错误的道路上
|
王朔《我是你爸爸》:“尤其是你又知道什么是对?没叫她引入歧途,你替她着什么急?”
|
YRQ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误入歧途
|
|
./Nnp2cw==.html
|
yin ru qi tu
|
|
25765
|
引入迷途
|
引
|
yǐn rù mí tú
|
带进虚假之中
|
|
YRM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引入歧途
|
|
./Nnp3Mg==.html
|
yin ru mi tu
|
|
25057
|
引人注目
|
引
|
yǐn rén zhù mù
|
引起别人的注意。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
YR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有目共睹
|
隐姓埋名
|
./MnFmYw==.html
|
yin ren zhu mu
|
|
25270
|
引人入胜
|
引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
YR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令人神往
|
味同嚼蜡
|
./MzAwbQ==.html
|
yin ren ru sheng
|
|
25069
|
饮泣吞声
|
饮
|
yǐn qì tūn shēng
|
泣:无声的哭;吞声:不敢出声。不敢放声大哭。
|
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怅然惨,娇魂怨,饮泣吞声。”
|
YQT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
|
./MnFrYw==.html
|
yin qi tun sheng
|
|
25512
|
引类呼朋
|
引
|
yǐn lèi hū péng
|
引:招来;类:同类;呼:叫。指招引志趣相同的人。
|
宋 欧阳修《憎苍蝇赋》:“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
|
YLH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呼朋引类
|
|
./NXIzMA==.html
|
yin lei hu peng
|
|
25019
|
引狼入室
|
引
|
yǐn láng rù shì
|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
元 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
YL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开门揖盗
|
拒之门外
|
./MnB4YQ==.html
|
yin lang ru shi
|
|
25815
|
饮流怀源
|
饮
|
yǐn liú huái yuán
|
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
|
北周·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YL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水知源、饮水思源
|
|
./N3Brcw==.html
|
yin liu huai yuan
|
|
25261
|
引颈受戮
|
引
|
yǐn jǐng shòu lù
|
引:伸长;拉长;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任何抵抗;甘愿等死。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天兵到日,尚不引颈受戮,乃敢拒敌大兵。”
|
YJS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手待毙
|
揭竿而起
|
./MnlobQ==.html
|
yin jing shou lu
|
|
25190
|
隐居求志
|
隐
|
yǐn jū qiú zhì
|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YJ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Nwaw==.html
|
yin ju qiu zhi
|
|
24724
|
引经据典
|
引
|
yǐn jīng jù diǎn
|
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
YJ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旁征博引
|
信口开河
|
./Mm1kaQ==.html
|
yin jing ju dian
|
|
25511
|
隐迹埋名
|
隐
|
yǐn jì mái míng
|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
|
YJ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隐迹藏名
|
|
./NXIxMg==.html
|
yin ji mai ming
|
|
25176
|
引咎自责
|
引
|
yǐn jiù zì zé
|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
YJ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严以律己
|
以邻为壑
|
./MnNpYw==.html
|
yin jiu zi ze
|
|
25132
|
引虎自卫
|
引
|
yǐn hǔ zì wèi
|
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
YHZ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引狼自卫
|
|
./MnJucw==.html
|
yin hu zi wei
|
|
25155
|
饮河满腹
|
饮
|
yǐn hé mǎn fù
|
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
YHM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偃鼠饮河
|
|
./MnMzdw==.html
|
yin he man fu
|
|
25816
|
饮恨而死
|
饮
|
yǐn hèn ér sǐ
|
饮:含忍。指含恨而死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他平日也常以岳少保自期,可是岳少保饮恨而死,并未能挽既倒之狂澜!”
|
YHE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恨而终
|
|
./N3BsMg==.html
|
yin hen er si
|
|
25220
|
饮恨吞声
|
饮
|
yǐn hèn tūn shēng
|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
YHT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气吞声
|
|
./MnRkcQ==.html
|
yin hen tun sheng
|
|
25187
|
引吭高歌
|
引
|
yǐn háng gāo gē
|
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噪子;大声歌唱。
|
晋 张华注《离经》:“搏则利嘴,呜则引吭。”
|
YH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声歌唱
|
默不做声、浅酌低吟
|
./MnNvZw==.html
|
yin hang gao ge
|
|
24905
|
引火烧身
|
引
|
yǐn huǒ shāo shēn
|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
YH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作自受、玩火自焚
|
漠不关心
|
./Mm9pcQ==.html
|
yin huo shao s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