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79
|
战战惶惶
|
战
|
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
|
戒慎畏惧貌。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
ZZH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战战兢兢
|
|
./NXltbw==.html
|
zhan zhan huang huang
|
|
20934
|
站稳脚跟
|
站
|
zhàn wěn jiǎo gēn
|
指在一地站稳或指占有一席之地
|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
|
ZW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站不住脚
|
./OGdvYw==.html
|
zhan wen jiao gen
|
|
20282
|
战无不胜
|
战
|
zhàn wú bù shèng
|
每次打仗没有不获胜的。形容军队每战必胜;战斗力极强。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
ZWB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攻无不克、百战百胜
|
一触即溃、不堪一击、望风披靡
|
./MnUzMA==.html
|
zhan wu bu sheng
|
|
21078
|
战无不克
|
战
|
zhàn wú bù kè
|
见“战无不胜”。
|
清·昭梿《啸亭续录·转庵和尚》:“将军之事吴王亦至矣,为之辟地攻城,战无不克,数月之间招徕数郡。”
|
ZWB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战无不胜
|
|
./NXlsdQ==.html
|
zhan wu bu ke
|
|
20829
|
占为己有
|
占
|
zhàn wéi jǐ yǒu
|
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占为自己所有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
|
ZW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据为己有
|
舍己为人
|
./Nzd4aQ==.html
|
zhan wei ji you
|
|
20329
|
战天斗地
|
战
|
zhàn tiān dòu dì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
ZT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V0ZQ==.html
|
zhan tian dou di
|
|
20785
|
占山为王
|
占
|
zhàn shān wéi wáng
|
占:占据,霸占;王:统治者。占据山头,自称为王。比喻独霸一方,称王称霸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69回:“第二件是我也不占山为王,不过是与你比并武艺,也就算完了。”
|
ZS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NhcQ==.html
|
zhan shan wei wang
|
|
20916
|
战略战术
|
战
|
zhàn lüè zhàn shù
|
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红军的战略战术,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
|
ZL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ZxdQ==.html
|
zhan lüe zhan shu
|
|
20624
|
战火纷飞
|
战
|
zhàn huǒ fēn fēi
|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
浩然《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经过了这场灾祸的考验,好像当年跟着担架队闯了一趟战火纷飞的疆场回来。”
|
ZH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lpcw==.html
|
zhan huo fen fei
|
|
20935
|
站不住脚
|
站
|
zhàn bù zhù jiǎo
|
比喻观点等经不起推敲与反驳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不过同伙当中都同他不对,因此我这里他站不住脚,所以太太亦只好让他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不过同伙当中都同他不对,因此我这里他站不住脚,所以太太亦只好让他走了干净。”...
|
Z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站稳脚跟、颠扑不破
|
./OGdvbQ==.html
|
zhan bu zhu jiao
|
|
20232
|
债台高筑
|
债
|
zhài tái gāo zhù
|
筑起很高的债务台。形容欠债很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有逃责(债)之台。”唐 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债),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
ZTG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家徒四壁、民劣财尽
|
绰有余裕、金玉满堂
|
./MnQ4Zw==.html
|
zhai tai gao zhu
|
|
20262
|
债多不愁
|
债
|
zhài duō bù chóu
|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
ZDB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虱多不痒
|
|
./MnRxOA==.html
|
zhai duo bu chou
|
|
21620
|
乍雨乍晴
|
乍
|
zhà yǔ zhà qíng
|
乍:忽然。指忽儿下雨,忽儿天晴。比喻人心情不定,变化多端,也比喻时局变化莫测
|
宋·欧阳修《浣溪沙》:“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昼偏长,为谁消瘦损容光。”
|
ZY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d4cw==.html
|
zha yu zha qing
|
|
21063
|
乍暖还寒
|
乍
|
zhà nuǎn hái hán
|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
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 ·刘清夫《 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
ZNHH
|
一般成语
|
|
|
|
./NXlidQ==.html
|
zha nuan hai han
|
|
21062
|
乍毛变色
|
乍
|
zhà máo biàn sè
|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
|
ZMBS
|
一般成语
|
|
|
|
./NXliaw==.html
|
zha mao bian se
|
|
21061
|
诈痴不颠
|
诈
|
zhà chī bù diān
|
谓假装痴呆。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方明白前日卖酒歌诗,诈痴不颠的老儿,正是他所差之人。”
|
ZC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诈痴佯呆
|
|
./NXlhZw==.html
|
zha chi bu dian
|
|
20392
|
诈败佯输
|
诈
|
zhà bài yáng shū
|
诈、佯:假装。假装败阵,引人上当。
|
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被他诈败佯输,添兵减灶,在马陵山下,削木为号。”
|
ZB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xcQ==.html
|
zha bai yang shu
|
|
21399
|
转灾为福
|
转
|
zhuǎn zāi wéi fú
|
见“转祸为福”。
|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
ZZ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祸为福
|
|
./NjQwYQ==.html
|
zhuan zai wei fu
|
|
20423
|
转战千里
|
转
|
zhuǎn zhàn qiān lǐ
|
形容连续作战,经历了很长的历程。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
|
ZZ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战
|
|
./Mnc2dQ==.html
|
zhuan zhan qian li
|
|
20776
|
转眼之间
|
转
|
zhuǎn yǎn zhī jiān
|
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葛衣记 荐之知信》:“无端平地起波涛,转眼之间忘久要。”
|
ZY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瞬之间
|
长年累月
|
./Nm5teQ==.html
|
zhuan yan zhi jian
|
|
20884
|
转眼即逝
|
转
|
zhuǎn yǎn jí shì
|
过得很快
|
|
ZY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稍纵即逝
|
|
./N3cyNA==.html
|
zhuan yan ji shi
|
|
20777
|
转忧为喜
|
转
|
zhuǎn yōu wéi xǐ
|
由忧愁转为欢喜。
|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
ZY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愁为喜
|
|
./Nm5uOA==.html
|
zhuan you wei xi
|
|
20238
|
转危为安
|
转
|
zhuǎn wēi wéi ān
|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 汉 刘向《战国策>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
ZWW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败为胜、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
得而复失
|
./MnRiOA==.html
|
zhuan wei wei an
|
|
21397
|
转弯磨角
|
转
|
zhuǎn wān mó jiǎo
|
见“转弯抹角”。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
ZW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弯抹角、转湾抹角
|
|
./NjN6Ng==.html
|
zhuan wan mo jiao
|
|
20476
|
转弯抹角
|
转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比喻说话、做事绕弯子;不直截了当。抹角:挨着墙角绕过。
|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ZWM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迂回曲折、隐晦曲折、闪烁其辞
|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直言不讳
|
./Mnd5dw==.html
|
zhuan wan mo jiao
|
|
21398
|
转湾抹角
|
转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见“转弯抹角”。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转湾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
ZW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弯磨角、转弯抹角
|
|
./NjN6Zw==.html
|
zhuan wan mo jiao
|
|
20715
|
转瞬之间
|
转
|
zhuǎn shùn zhī jiān
|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转瞬:转眼;一眨眼。
|
清 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
ZS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眼之间、霎那之间
|
遥遥无期
|
./NjN5Yw==.html
|
zhuan shun zhi jian
|
|
21396
|
转日回天
|
转
|
zhuǎn rì huí tiān
|
见“转日回天”。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
ZRH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海回天
|
|
./NjN5Mg==.html
|
zhuan ri hui tian
|
|
20885
|
转面无情
|
转
|
zhuǎn miàn wú qíng
|
翻脸不认人
|
|
ZMW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脸无情
|
|
./N3czOA==.html
|
zhuan mian wu qing
|
|
21394
|
转海回天
|
转
|
zhuǎn hǎi huí tiān
|
同“转日回天”。
|
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
ZHH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日回天
|
|
./NjN3eQ==.html
|
zhuan hai hui tian
|
|
21395
|
转喉触讳
|
转
|
zhuǎn hóu chù huì
|
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ZHC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N4OA==.html
|
zhuan hou chu hui
|
|
20438
|
转祸为福
|
转
|
zhuǎn huò wéi fú
|
把灾祸转变为幸福。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
ZH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危为安、转灾为福
|
转福为祸
|
./MndlYw==.html
|
zhuan huo wei fu
|
|
21393
|
转斗千里
|
转
|
zhuǎn dòu qiān lǐ
|
谓长途转辗作战。
|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刘良注:“转谓相驰逐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刘良注:“转谓相驰逐;斗,战也。”...
|
ZD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战千里
|
|
./NjN3bw==.html
|
zhuan dou qian li
|
|
20383
|
转嗔为喜
|
转
|
zhuǎn chēn wéi xǐ
|
由生气转为喜欢。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徐大军机一看,数目却比别的门生不同,因此方转嗔为喜,解释前嫌。”
|
ZC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
|
|
./MnZuZQ==.html
|
zhuan chen wei xi
|
|
21571
|
转愁为喜
|
转
|
zhuǎn chóu wéi xǐ
|
由忧愁转为欢喜。
|
明 陆采《怀香记 池塘唔语》:“解双眉转愁为喜,订芳期欢声和气。”
|
ZC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忧为喜
|
|
./Nm5tbw==.html
|
zhuan chou wei xi
|
|
20264
|
转悲为喜
|
转
|
zhuǎn bēi wéi xǐ
|
转悲哀为喜悦。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良箴听了,不觉转悲为喜,再三道谢。”
|
ZB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
|
|
./MnRybQ==.html
|
zhuan bei wei xi
|
|
20713
|
转败为胜
|
转
|
zhuǎn bài wéi shèng
|
变失败为胜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
ZBW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反败为胜、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
大势已去、大厦将倾、栋析榱崩
|
./NjN3ZQ==.html
|
zhuan bai wei sheng
|
|
20303
|
转败为功
|
转
|
zhuǎn bài wéi gōng
|
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
ZBW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转败为胜、转败为成
|
|
./MnVnYw==.html
|
zhuan bai wei gong
|
|
21392
|
转败为成
|
转
|
zhuǎn bài wéi chéng
|
见“转败为功”。
|
《云笈七签》卷九:“径直易行,由之得进,常通不塞,正以治邪,转败为成,经纬相会也。”
|
ZB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转败为胜、转败为功
|
|
./NjN3NA==.html
|
zhuan bai wei cheng
|
|
20381
|
捉贼捉赃
|
捉
|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ZZ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奸捉双
|
|
./MnZtMA==.html
|
zhuo zei zhuo zang
|
|
21447
|
捉贼捉脏
|
捉
|
zhuō zéi zhuō zāng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宋朝胡太初《昼帘绪论 治狱》:“谚曰:‘捉贼捉脏,捉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
ZZZZ
|
一般成语
|
|
|
|
./NjR0Ng==.html
|
zhuo zei zhuo zang
|
|
20726
|
捉贼见赃
|
捉
|
zhuō zéi jiàn zāng
|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
元 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 元 李文尉《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脏,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
|
ZZJ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奸见双
|
|
./NjRzdw==.html
|
zhuo zei jian zang
|
|
21449
|
拙嘴笨腮
|
拙
|
zhuō zuǐ bèn sāi
|
见“拙嘴笨舌”。
|
刘厚明《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
|
ZZ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拙口笨腮、拙嘴笨舌、拙口钝腮
|
能说会道
|
./NjR1YQ==.html
|
zhuo zui ben sai
|
|
20728
|
拙嘴笨舌
|
拙
|
zhuō zuǐ bèn shé
|
嘴舌笨拙。形容不善于讲话。拙:笨;不灵。
|
清 随缘下士《林兰香》:“我亦并非处处都去留心,只是嘴拙舌钝,不敢轻易开口。”
|
ZZ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拙口钝辞、笨口拙舌、张口结舌
|
巧舌如簧、油嘴滑舌、口若悬河
|
./NjR1aw==.html
|
zhuo zui ben she
|
|
20525
|
卓有成效
|
卓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
|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
ZYC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立竿见影、行之有效
|
无济于事、杯水车薪、劳而无功
|
./MnhuMg==.html
|
zhuo you cheng xiao
|
|
21446
|
捉影捕风
|
捉
|
zhuō yǐng bǔ fēng
|
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沙弄汞,捉影捕风。”
|
ZYB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捕风捉影、捉风捕影、捉影追风
|
|
./NjRzYw==.html
|
zhuo ying bu feng
|
|
21445
|
捉鼠拿猫
|
捉
|
zhuō shǔ ná māo
|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
ZSN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RyaQ==.html
|
zhuo shu na mao
|
|
21444
|
捉生替死
|
捉
|
zhuō shēng tì sǐ
|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
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
|
ZS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RyOA==.html
|
zhuo sheng ti si
|
|
20725
|
捉摸不定
|
捉
|
zhuō mō bù dìng
|
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却说朱武、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捉摸不定。”
|
ZM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莫测
|
|
./NjRxeQ==.html
|
zhuo mo bu ding
|
|
20591
|
拙口钝腮
|
拙
|
zhuō kǒu dùn sāi
|
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
ZK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拙口钝辞、笨口拙舌、拙嘴笨舌
|
伶牙俐齿
|
./MnlyMg==.html
|
zhuo kou dun s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