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73
|
立人达人
|
立
|
lì rén dá rén
|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LRD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xrcw==.html
|
li ren da ren
|
|
11028
|
力软筋麻
|
力
|
lì ruǎn jīn má
|
|
|
LRJ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Y3Zw==.html
|
li ruan jin ma
|
|
11029
|
力屈势穷
|
力
|
lì qū shì qióng
|
屈:竭,穷尽;穷:尽。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
|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亡家徇国,方寸不乱。力屈势穷,排空落翰。”
|
LQ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Y3cQ==.html
|
li qu shi qiong
|
|
10674
|
力屈计穷
|
力
|
lì qū jì qióng
|
屈:穷尽。力量智谋都已用完。
|
《纪闻·吴保安》:“吾今在厄,力屈计穷。”
|
LQJ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屈道穷
|
|
./NDh1cw==.html
|
li qu ji qiong
|
|
10175
|
力排众议
|
力
|
lì pái zhòng yì
|
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
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
|
LP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可争辩、一言为定、一手包办
|
心猿意马、人云亦云、三心二意
|
./MW95Ng==.html
|
li pai zhong yi
|
|
10457
|
力能扛鼎
|
力
|
lì néng gāng dǐng
|
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
LNG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x0eQ==.html
|
li neng gang ding
|
|
10672
|
粒米束薪
|
粒
|
lì mǐ shù xīn
|
粮柴少得可怜。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无备,妻子只是怨怅啼哭。”
|
LM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h0ZQ==.html
|
li mi shu xin
|
|
11232
|
粒米狼戾
|
粒
|
lì mǐ láng lì
|
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
LML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ZDdr.html
|
li mi lang li
|
|
10670
|
立马万言
|
立
|
lì mǎ wàn yán
|
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文公集 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
|
LM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倚马千言
|
|
./NDhzdQ==.html
|
li ma wan yan
|
|
10446
|
立木南门
|
立
|
lì mù nán mén
|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 《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LMN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徙木为信
|
|
./MWwxYw==.html
|
li mu nan men
|
|
11281
|
立命安身
|
立
|
lì mìng ān shēn
|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LMA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身立命
|
|
./MW0xNg==.html
|
li ming an shen
|
|
11049
|
立眉竖眼
|
立
|
lì méi shù yǎn
|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警备队员们被他立眉竖眼地一吆唤,都像夹尾巴狗似的溜逃了。”
|
LM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横眉竖眼
|
喜眉笑脸、和颜悦色
|
./N2FyZw==.html
|
li mei shu yan
|
|
10327
|
立眉瞪眼
|
立
|
lì méi dèng yǎn
|
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
LM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立眉横眼、立眉竖眼
|
和颜悦色
|
./N2FycQ==.html
|
li mei deng yan
|
|
10667
|
利令志惛
|
利
|
lì lìng zhì zào
|
见“利令智昏”。
|
《镜花缘》第九二回:“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所谓‘利令志惛’能不浩叹!”
|
LLZZ
|
一般成语
|
|
|
|
./NDhzMA==.html
|
li ling zhi zao
|
|
10010
|
利令智昏
|
利
|
lì lìng zhì hūn
|
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志不清楚。形容因贪图私利;使人头脑发昏;甚至失去理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
LLZ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利忘义、利欲熏心
|
见利思义、舍生取义
|
./MWw1OA==.html
|
li ling zhi hun
|
|
9873
|
历历在耳
|
历
|
lì lì zài ěr
|
形容听到的某种声音清清楚楚地盘旋在耳边
|
宋 陈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暂违,今焉永诀,历历在耳,言犹未绝。”
|
LL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2hn.html
|
li li zai er
|
|
10042
|
历历在目
|
历
|
lì lì zài mù
|
历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
LL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清二楚、历历可数
|
漆黑一团、昏天黑地
|
./MW1hMg==.html
|
li li zai mu
|
|
10354
|
利利索索
|
利
|
lì lì suǒ suǒ
|
干脆利落
|
萧红《旷野的呼喊》:“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
LL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干脆利落
|
啰啰嗦嗦、婆婆妈妈
|
./N3Rncw==.html
|
li li suo suo
|
|
9872
|
历历落落
|
历
|
lì lì luò luò
|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
LL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清清楚楚
|
|
./Y2g2.html
|
li li luo luo
|
|
10103
|
历历可数
|
历
|
lì lì kě shǔ
|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
LLK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屈指可数、历历在目、一清二楚
|
漆黑一团、昏天黑地
|
./MW5uOA==.html
|
li li ke shu
|
|
11014
|
历历可考
|
历
|
lì lì kě kǎo
|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据所在。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皆历历可考,不能尽数。”...
|
LLKK
|
一般成语
|
|
|
|
./NjZjZw==.html
|
li li ke kao
|
|
9871
|
历历可见
|
历
|
lì lì kě jiàn
|
历历: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
宋 洪迈《夷坚甲志 郑邻再生》:“殿前挂大镜,照人心腑,历历可见。”
|
LL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历历可辨
|
|
./Y2d3.html
|
li li ke jian
|
|
10666
|
历历可辨
|
历
|
lì lì kě biàn
|
历历:分明,清楚。可以清晰地辨别清楚。
|
唐·张读《宣室志·韩生》:“圉人因寻马踪,以天雨新霁,历历可辨。”
|
LLK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历历可见
|
|
./NDhycQ==.html
|
li li ke bian
|
|
11038
|
历练老成
|
历
|
lì liàn lǎo chéng
|
历练:长久从事而有经验;老成:阅历多。指阅历丰富,练达世事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如今公子也不知添几位了!定要历练老成,才寻这个门路。”
|
LL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成历练
|
|
./NzN1MA==.html
|
li lian lao cheng
|
|
11030
|
力困筋乏
|
力
|
lì kùn jīn fá
|
困:劳倦;乏:疲乏。用尽了全力
|
元·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如今容颜瘦,倒不如辛勤还家罢,我如今力困筋乏。”
|
LKJ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筋疲力尽
|
精神抖擞
|
./NnY4YQ==.html
|
li kun jin fa
|
|
11216
|
历井扪天
|
历
|
lì jǐng mén tiān
|
井:星宿名。手能触天,形容极高
|
宋 苏辙《卜居赋》:“诸子送我,历井扪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
LJM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Y2dt.html
|
li jing men tian
|
|
10653
|
利己损人
|
利
|
lì jǐ sǔn rén
|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君当传与世人,广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损人。”
|
LJS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损人利己
|
大公无私
|
./NDhuaw==.html
|
li ji sun ren
|
|
10663
|
力均势敌
|
力
|
lì jūn shì dí
|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
《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
LJ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均力敌、力钧势敌
|
天差地别
|
./NDhxdw==.html
|
li jun shi di
|
|
10664
|
力钧势敌
|
力
|
lì jūn shì dí
|
同“力均势敌”。
|
《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
|
LJ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均势敌
|
|
./NDhyNg==.html
|
li jun shi di
|
|
10659
|
历精为治
|
历
|
lì jīng wéi zhì
|
振奋精神,治理好国家。
|
|
LJWZ
|
一般成语
|
|
|
|
./NDhwcw==.html
|
li jing wei zhi
|
|
10169
|
励精图治
|
励
|
lì jīng tú zhì
|
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
《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LJT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雄才大略
|
丧权辱国、祸国殃民
|
./MW91YQ==.html
|
li jing tu zhi
|
|
10657
|
历精图治
|
历
|
lì jīng tú zhì
|
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
《宋史·神宗纪赞》:“历精图治,将大有为。”
|
LJTZ
|
一般成语
|
|
|
|
./NDhwOA==.html
|
li jing tu zhi
|
|
10658
|
厉精图治
|
厉
|
lì jīng tú zhì
|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
LJ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
|
./NDhwaQ==.html
|
li jing tu zhi
|
|
10656
|
励精求治
|
励
|
lì jīng qiú zhì
|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擢御史中丞,帝方励精求治。”
|
LJ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厉精求治、励精图治
|
|
./NDhveQ==.html
|
li jing qiu zhi
|
|
11053
|
厉精求治
|
厉
|
lì jīng qiú zhì
|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
《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
LJQ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厉精图治、励精求治
|
|
./N2F1OA==.html
|
li jing qiu zhi
|
|
10448
|
励精更始
|
励
|
lì jīng gēng shǐ
|
振作精神,从事革新。
|
《汉书·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
LJGS
|
一般成语
|
|
|
|
./MWw1aQ==.html
|
li jing geng shi
|
|
10654
|
历精更始
|
历
|
lì jīng gèng shǐ
|
振奋精神,从事革新。
|
|
LJGS
|
一般成语
|
|
|
|
./NDhvNA==.html
|
li jing geng shi
|
|
10661
|
丽句清词
|
丽
|
lì jù qīng cí
|
华丽清新的辞句。
|
|
LJQC
|
一般成语
|
|
|
|
./NDhxYw==.html
|
li ju qing ci
|
|
10662
|
丽句清辞
|
丽
|
lì jù qīng cí
|
见“丽句清词”。
|
|
LJQC
|
一般成语
|
|
|
|
./NDhxbQ==.html
|
li ju qing ci
|
|
11031
|
力尽神危
|
力
|
lì jìn shén wēi
|
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3回:“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得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替他捶着。”
|
LJS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筋疲力尽、精疲力竭
|
|
./NnY4aw==.html
|
li jin shen wei
|
|
11131
|
郦寄卖友
|
郦
|
lì jì mài yǒu
|
郦寄出卖朋友
|
南朝·齐·巨源《为尚书符荆州》:“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
LJM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卖友求荣
|
|
./OGNsZQ==.html
|
li ji mai you
|
|
10660
|
历久弥坚
|
历
|
lì jiǔ mí jiān
|
弥:越,更加。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
|
|
LJMJ
|
一般成语
|
|
|
|
./NDhxMg==.html
|
li jiu mi jian
|
|
10141
|
力竭声嘶
|
力
|
lì jié shēng sī
|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结论》:“度未有不索然气沮,力竭声嘶,一蹶再蹶,而吾丧我者。”
|
L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声嘶力竭
|
|
./MW9hMA==.html
|
li jie sheng si
|
|
10122
|
利害攸关
|
利
|
lì hài yōu guān
|
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
LH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利害相关
|
互不相干
|
./MW51Zw==.html
|
li hai you guan
|
|
10056
|
利害相关
|
利
|
lì hài xiāng guān
|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
LH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利害攸关
|
|
./MW1xcQ==.html
|
li hai xiang guan
|
|
9997
|
利害得失
|
利
|
lì hài dé shī
|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
|
LH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成败得失
|
|
./MWtzcQ==.html
|
li hai de shi
|
|
10018
|
立功赎罪
|
立
|
lì gōng shú zuì
|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
LG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将功补过、将功折罪
|
罪上加罪
|
./MWxlZQ==.html
|
li gong shu zui
|
|
10059
|
立竿见影
|
立
|
lì gān jiàn yǐng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
LG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马到成功、立见成效
|
旷日持久、劳而无功
|
./MW1zbw==.html
|
li gan jian ying
|
|
10649
|
立国安邦
|
立
|
lì guó ān bāng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
LGA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立业安邦
|
|
./NDhsdw==.html
|
li guo an bang
|
|
11032
|
力分势弱
|
力
|
lì fēn shì ruò
|
分:分开。力量分散势力就减弱
|
《旧唐书·杜伏威传》:“今同若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
|
LF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Y5NA==.html
|
li fen shi r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