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96
|
碌碌无为
|
碌
|
lù lù wú wéi
|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
LL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碌碌无能、无所作为
|
大有可为、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
./MXBnOA==.html
|
lu lu wu wei
|
|
10949
|
碌碌无奇
|
碌
|
lù lù wú qí
|
平凡,无特殊才能。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
LLW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无才
|
|
./NGMydw==.html
|
lu lu wu qi
|
|
10232
|
碌碌无能
|
碌
|
lù lù wú néng
|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
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
|
LLW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碌碌无为、无所作为
|
大有可为、大显身手
|
./MXFvbw==.html
|
lu lu wu neng
|
|
11228
|
碌碌寡合
|
碌
|
lù lù guǎ hé
|
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
|
清 林则徐《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结保无人。”
|
LLG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落落寡合
|
同舟共济
|
./ZDB3.html
|
lu lu gua he
|
|
9972
|
绿林强盗
|
绿
|
lù lín qiáng dào
|
指山林的强盗
|
鲁迅《书信集 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
LL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林大盗
|
|
./ZG84.html
|
lu lin qiang dao
|
|
9971
|
绿林好汉
|
绿
|
lù lín hǎo hàn
|
绿林:古代山名;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带。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
LL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杀富济贫、绿林豪客
|
打家劫舍
|
./ZG55.html
|
lu lin hao han
|
|
10577
|
绿林豪士
|
绿
|
lù lín háo shì
|
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大岚山,连结绿林 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许振鹏……去之宁波,由王金发介绍,因得入大岚山,连结绿林豪士。”...
|
LL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林豪杰
|
|
./NDZ5cQ==.html
|
lu lin hao shi
|
|
10157
|
绿林豪客
|
绿
|
lù lín háo kè
|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
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
LLH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林豪杰
|
|
./MW9tcw==.html
|
lu lin hao ke
|
|
9970
|
绿林豪杰
|
绿
|
lù lín háo jié
|
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
清 李渔《玉搔头 逼氛》:“有谁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两个绿林豪杰率众来归,要助我力图大事。”
|
LL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林豪客、绿林好汉
|
|
./ZG5v.html
|
lu lin hao jie
|
|
9969
|
绿林大盗
|
绿
|
lù lín dà dào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
LL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绿林强盗
|
|
./ZG5l.html
|
lu lin da dao
|
|
9920
|
陆离光怪
|
陆
|
lù lí guāng guài
|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
LL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怪陆离
|
|
./ZDBt.html
|
lu li guang guai
|
|
9919
|
陆离斑驳
|
陆
|
lù lí bān bó
|
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
清 梁廷柟《曲话》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
LL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斑驳陆离、光怪陆离
|
黯然失色
|
./ZDBj.html
|
lu li ban bo
|
|
9923
|
戮力一心
|
戮
|
lù lì yī xīn
|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
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 边防》:“中国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
|
LL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戮力同心
|
同床异梦
|
./ZDIw.html
|
lu li yi xin
|
|
10519
|
戮力同心
|
戮
|
lù lì tóng xīn
|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LLTX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同心同德、同心协力、齐心协力
|
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同床异梦
|
./MXQxeQ==.html
|
lu li tong xin
|
|
10580
|
戮力齐心
|
戮
|
lù lì qí xīn
|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
《梁书 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
LL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戮力同心
|
同床异梦
|
./NDcwNA==.html
|
lu li qi xin
|
|
9921
|
路见不平
|
路
|
lù jiàn bù píng
|
指见到不平的事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
LJB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ZDE2.html
|
lu jian bu ping
|
|
10945
|
露红烟紫
|
露
|
lù hóng yān zǐ
|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
宋·曾巩《芍药厅》诗:“小碧阑于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
LH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露红烟绿
|
|
./NGMwbw==.html
|
lu hong yan zi
|
|
10944
|
露红烟绿
|
露
|
lù hóng yān lǜ
|
见“露红烟紫”。
|
宋·晏幾道《泛清波摘遍》词:“催花雨小,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侯好。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
LH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露红烟紫
|
|
./NGMwZQ==.html
|
lu hong yan lu
|
|
11158
|
鹿伏鹤行
|
鹿
|
lù fú hè xíng
|
|
|
LF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JpYw==.html
|
lu fu he xing
|
|
10941
|
露胆披肝
|
露
|
lù dǎn pī gān
|
披露肝胆。比喻待人坦诚之至。
|
唐·李远《蝉蜕赋》:“擘肌分理,有谢于昔时;露胆披肝,请从于今日。”
|
LDP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露胆披诚
|
|
./NGJ6YQ==.html
|
lu dan pi gan
|
|
10940
|
露胆披诚
|
露
|
lù dǎn pī chéng
|
同“露胆披肝”。
|
《梁书·王僧孺传》:“露胆披诚,何能以酬屡顾。”
|
LDP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胆忠心、露胆披肝
|
|
./NGJ6MA==.html
|
lu dan pi cheng
|
|
10490
|
路断人稀
|
路
|
lù duàn rén xī
|
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
LDR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路绝人稀
|
|
./MW9ocw==.html
|
lu duan ren xi
|
|
9916
|
露餐风宿
|
露
|
lù cān fēng sù
|
在露天中吃饭,在风中住宿。形容旅途艰辛
|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33回:“沿途露餐风宿,到了汛地,驻扎数月。”
|
LC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餐风露宿
|
|
./Y3l5.html
|
lu can feng su
|
|
11293
|
露才扬己
|
露
|
lù cái yáng jǐ
|
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汉 班固《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
LCY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露己扬才
|
|
./MW1jMA==.html
|
lu cai yang ji
|
|
10461
|
鹿车共挽
|
鹿
|
lù chē gòng wǎn
|
鹿车:古时的一种小车;挽:拉。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
《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
LC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共挽鹿车
|
|
./MW1jYQ==.html
|
lu che gong wan
|
|
10248
|
路不拾遗
|
路
|
lù bù shí yí
|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
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
LBS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夜不闭户
|
世风日下
|
./MXJ4NA==.html
|
lu bu shi yi
|
|
11197
|
蝼蚁之诚
|
蝼
|
lóu yǐ zhī chéng
|
|
|
LY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Vtbw==.html
|
lou yi zhi cheng
|
|
10509
|
蝼蚁贪生
|
蝼
|
lóu yǐ tān shēng
|
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蛄和蚂蚁那样的小虫也贪恋生命。旧指乞求活命的话,有时也用以劝人不可轻生自杀。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万望大圣慈悲,可怜蝼蚁贪生之意,饶了我命,愿送你师父过山。”
|
LY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ExMg==.html
|
lou yi tan sheng
|
|
10399
|
蝼蚁得志
|
蝼
|
lóu yǐ dé zhì
|
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比喻小人得志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
|
LYD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小人得志
|
|
./OTVteQ==.html
|
lou yi de zhi
|
|
10393
|
楼堂馆所
|
楼
|
lóu táng guǎn suǒ
|
楼:高楼大厦;堂:殿堂;馆:宾馆;所:处所。泛指一切高档建筑物
|
邓小平《军队整顿的任务》:“有的部队请客送礼,修建楼堂馆所。”
|
LT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Fjcw==.html
|
lou tang guan suo
|
|
10219
|
楼台亭阁
|
楼
|
lóu tái tíng gé
|
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统指多种供休息 楼:多层建筑物;台:高而平,可供眺望的建筑物;亭: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阁:楼房一种。统指多种供休息、游赏的建筑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5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
LTT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楼阁亭台
|
|
./MXE2dw==.html
|
lou tai ting ge
|
|
10928
|
楼阁亭台
|
楼
|
lóu gé tíng tái
|
泛指高大富丽的建筑群。亭,有顶无墙的建筑物。
|
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煇幼年亦得一诗云:‘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数十重。’”
|
LGT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楼台亭阁
|
|
./NGJ1aw==.html
|
lou ge ting tai
|
|
9913
|
楼阁台榭
|
楼
|
lóu gé tái xiè
|
楼:高楼;阁:架空的楼;台:土筑的高坛;榭:台上的房屋。泛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群
|
晋 葛洪《西京杂志》第四卷:“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
LG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亭台楼阁
|
|
./Y3k0.html
|
lou ge tai xie
|
|
11161
|
隆恩旷典
|
隆
|
lóng ēn kuàng diǎn
|
隆:浑厚;旷:空绝。稀有难逢的厚恩和礼遇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6回:“老爷隆恩旷典,着众婢子出来择配,以了终身,也是千古奇逢,难得的快事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6回:“老爷隆恩旷典,着众婢子出来择配,以了终身,也是千古奇逢,难得的快事。”...
|
LEK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JqZw==.html
|
long en kuang dian
|
|
10317
|
龙子龙孙
|
龙
|
lóng zǐ lóng sūn
|
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
|
LZ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枝玉叶
|
|
./N2FraQ==.html
|
long zi long sun
|
|
10924
|
龙姿凤采
|
龙
|
lóng zī fèng cǎi
|
形容姿态风采非凡。
|
明·郭勋《英烈传》第15回:“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也自羡得所主。”
|
LZ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Jzdw==.html
|
long zi feng cai
|
|
10250
|
笼中之鸟
|
笼
|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
《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
LZ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笼中穷鸟
|
|
./MXNkaQ==.html
|
long zhong zhi niao
|
|
11162
|
笼中穷鸟
|
笼
|
lóng zhōng qióng niǎo
|
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
明·许自昌《水浒传·义什》:“那人呵,好似笼中穷鸟,釜底枯鱼,顷刻成擒。”
|
LZQ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笼中之鸟
|
|
./OHJqcQ==.html
|
long zhong qiong niao
|
|
10922
|
聋者之歌
|
聋
|
lóng zhě zhī gē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 《淮南子 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
LZZG
|
一般成语
|
|
|
|
./NGJzMg==.html
|
long zhe zhi ge
|
|
10923
|
龙睁虎眼
|
龙
|
lóng zhēng hǔ yǎn
|
形容蛮横霸道。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5回:“他家一门都是龙睁虎眼的脚色,只有三老还是个盛德人。”
|
LZH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JzYw==.html
|
long zheng hu yan
|
|
10212
|
龙争虎斗
|
龙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LZH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鹿死谁手、明争暗斗、钩心斗角
|
团结友爱、和平共处
|
./MXEzMA==.html
|
long zheng hu dou
|
|
10921
|
挦章撦句
|
挦
|
lóng zhāng zōng jù
|
犹寻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断辞句。
|
|
LZZJ
|
一般成语
|
|
|
|
./NGJyaQ==.html
|
long zhang zong ju
|
|
10920
|
龙章麟角
|
龙
|
lóng zhāng lín jiǎo
|
比喻珍希,不凡。
|
元·杨应登《寄赵梅州》诗:“天下规矩见卓绝,龙章麟角诸公子。”
|
LZ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JxeQ==.html
|
long zhang lin jiao
|
|
10919
|
龙章凤函
|
龙
|
lóng zhāng fèng hán
|
喻文采炳焕。
|
明·李东阳《赠太子太保缜远侯顾公合葬墓志铭》:“龙章凤函,天子有诰。”
|
LZ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Jxbw==.html
|
long zhang feng han
|
|
10918
|
龙章凤彩
|
龙
|
lóng zhāng fèng cǎi
|
不凡的仪表风采。
|
唐·邵混之《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君纯德天资,大材灵降,龙章凤彩,凝脂点漆。”
|
LZF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JxZQ==.html
|
long zhang feng cai
|
|
10917
|
龙战虎争
|
龙
|
lóng zhàn hǔ zhēng
|
同“龙争虎斗”。
|
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
LZ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争虎斗
|
和平共处
|
./NGJwaw==.html
|
long zhan hu zheng
|
|
10915
|
龙驭上宾
|
龙
|
lóng yù shàng bīn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LY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御上宾
|
|
./NGJvZw==.html
|
long yu shang bin
|
|
10916
|
龙御上宾
|
龙
|
lóng yù shàng bīn
|
见“龙驭上宾”。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
LYS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驭上宾
|
|
./NGJvcQ==.html
|
long yu shang bin
|
|
10221
|
龙吟虎啸
|
龙
|
lóng yín hǔ xiào
|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 吟:鸣、叫;啸:兽类长声吼叫。像龙一样长鸣;像虎一样咆哮。原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现多比喻吟诵的声音抑扬顿挫。也用以形容响声洪大;气势盛大。...
|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LY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
不绝如缕
|
./MXFjZw==.html
|
long yin hu xiao
|
|
11025
|
龙吟凤哕
|
龙
|
lóng yín fèng huì
|
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哕,鸟鸣声。
|
|
LYFH
|
一般成语
|
|
|
|
./NnN5bQ==.html
|
long yin feng 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