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22
|
领异标新
|
领
|
lǐng yì biāo xīn
|
指与众不同,独创一格
|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商战上》:“下至淫巧奇技,亦领异标新,锥刀竞逐。”
|
LY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
平平淡淡
|
./Y3Mw.html
|
ling yi biao xin
|
|
10787
|
凛如霜雪
|
凛
|
lǐn rú shuāng xuě
|
同“凛若冰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是她那艳如桃李之中却又凛如霜雪,对了光儿好似照着了那秦宫宝镜一般,晃得人胆气生寒,眼光不定。”...
|
LR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凛若冰霜、凛若秋霜
|
|
./NGE4cw==.html
|
lin ru shuang xue
|
|
11198
|
凛然正气
|
凛
|
lǐn rán zhèng qì
|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然,眉宇间凛然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然,眉宇间凛然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
LR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浩然正气
|
|
./OTVuOA==.html
|
lin ran zheng qi
|
|
10788
|
凛若秋霜
|
凛
|
lǐn ruò qiū shuāng
|
同“凛若冰霜”。
|
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上》:“谈恩惠是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
|
LR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凛若冰霜
|
平易近人
|
./NGE5Mg==.html
|
lin ruo qiu shuang
|
|
11219
|
凛若冰霜
|
凛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
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
LRB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冷若冰霜、凛如霜雪
|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Y3Fj.html
|
lin ruo bing shuang
|
|
11199
|
凛凛威风
|
凛
|
lǐn lǐn wēi fēng
|
凛凛: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有一个守旗壮士,冠簪鱼尾,甲皱龙鳞,身长一丈,凛凛威风,便是险道神郁保四。”...
|
LL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威风凛凛
|
|
./OTVuaQ==.html
|
lin lin wei feng
|
|
10415
|
理之当然
|
理
|
lǐ zhī dāng rán
|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此原是君家之物,今日来取,理之当然。”
|
LZD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所当然
|
|
./Y2Zp.html
|
li zhi dang ran
|
|
9868
|
理直气壮
|
理
|
lǐ zhí qì zhuàng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
LZ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振振有词、义正言辞
|
强词夺理、理屈词穷
|
./Y2Zz.html
|
li zhi qi zhuang
|
|
10700
|
理正词直
|
理
|
lǐ zhèng cí zhí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LZC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k2cQ==.html
|
li zheng ci zhi
|
|
9856
|
蠡酌管窥
|
蠡
|
lǐ zhuó guǎn kuī
|
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三卷:“蠡酌管窥,一至于此。”
|
LZGK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蠡测管窥、孤陋寡闻
|
见多识广
|
./YzRl.html
|
li zhuo guan kui
|
|
9866
|
礼仪之邦
|
礼
|
lǐ yí zhī bāng
|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
LY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友好邻邦
|
|
./Y2V5.html
|
li yi zhi bang
|
|
10015
|
里应外合
|
里
|
lǐ yìng wài hé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
|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
LY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通外国
|
孤军深入、孤立无援
|
./MWxjZw==.html
|
li ying wai he
|
|
10387
|
理应如此
|
理
|
lǐ yìng rú cǐ
|
指按理应该这样
|
老舍《有了小孩以后》:“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肥肥胖胖,整整齐齐,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
|
LY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所当然
|
|
./OHJtOA==.html
|
li ying ru ci
|
|
10030
|
礼义廉耻
|
礼
|
lǐ yì lián chǐ
|
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
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
LY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从四德
|
|
./MWxvbw==.html
|
li yi lian chi
|
|
10699
|
理冤摘伏
|
理
|
lǐ yuān zhāi fú
|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
|
LYZF
|
一般成语
|
|
|
|
./NDk1bQ==.html
|
li yuan zhai fu
|
|
10691
|
礼先壹饭
|
礼
|
lǐ xiān yī fàn
|
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 谓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韦昭注:“言己年长于越王,觉...
|
《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亦作“礼先一饭”。...
|
LX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先一饭
|
|
./NDkydQ==.html
|
li xian yi fan
|
|
11054
|
礼贤远佞
|
礼
|
lǐ xián yuǎn nìng
|
礼:表示敬意;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
LX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亲贤远佞
|
|
./N2F1cw==.html
|
li xian yuan ning
|
|
10078
|
礼贤下士
|
礼
|
lǐ xián xià shì
|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LXX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彬彬有礼、以礼待人
|
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
./MW45Mg==.html
|
li xian xia shi
|
|
11055
|
礼贤接士
|
礼
|
lǐ xián jiē shì
|
礼:表示敬意;接:接纳。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去结交或接纳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三年为蜀帅,惠化大行,不事威仪,礼贤接士。”
|
LX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贤下士
|
盛气凌人
|
./N2F2Mg==.html
|
li xian jie shi
|
|
10286
|
李下瓜田
|
李
|
lǐ xià guā tián
|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北史 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
LX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瓜田李下
|
|
./NDkyYQ==.html
|
li xia gua tian
|
|
10688
|
礼为情貌
|
礼
|
lǐ wéi qíng mào
|
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
LWQ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kxNg==.html
|
li wei qing mao
|
|
10314
|
里外夹攻
|
里
|
lǐ wài jiā gōng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
LW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内外夹攻
|
|
./NmRqMg==.html
|
li wai jia gong
|
|
10073
|
里通外国
|
里
|
lǐ tōng wài guó
|
里通:暗中勾结。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
|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
|
LTW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卖国求荣、里应外合
|
大义灭亲、大义凛然
|
./MW40Yw==.html
|
li tong wai guo
|
|
10355
|
里挑外撅
|
里
|
lǐ tiǎo wài juē
|
阳奉阴违,搬弄是非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成团体。”...
|
LT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
|
|
./N3RoYw==.html
|
li tiao wai jue
|
|
10111
|
理所当然
|
理
|
lǐ suǒ dāng rán
|
当然:应当如此。从道理上讲应当这样。
|
隋 王通《文中子 魏相篇》:“非辩也,理当然耳。”
|
LSD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
不以为然、岂有此理
|
./MW5yNA==.html
|
li suo dang ran
|
|
10687
|
理所不容
|
理
|
lǐ suǒ bù róng
|
道理所不能允许。
|
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
LS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合情合理
|
./NDkwMg==.html
|
li suo bu rong
|
|
9867
|
理所必然
|
理
|
lǐ suǒ bì rán
|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
《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
LS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所当然
|
|
./Y2Y4.html
|
li suo bi ran
|
|
10677
|
礼奢宁俭
|
礼
|
lǐ shē níng jiǎn
|
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
LSN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h3Ng==.html
|
li she ning jian
|
|
10285
|
礼顺人情
|
礼
|
lǐ shùn rén qíng
|
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
LSR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h6cw==.html
|
li shun ren qing
|
|
11056
|
礼士亲贤
|
礼
|
lǐ shì qīn xián
|
礼:表示敬意。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
LSQX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亲贤礼士、礼贤下士
|
|
./N2F2Yw==.html
|
li shi qin xian
|
|
10164
|
礼尚往来
|
礼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尚:注重。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对你就怎么样。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LS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互通有无、有来有往
|
一厢情愿、来而不往
|
./MW9xbw==.html
|
li shang wang lai
|
|
10675
|
礼让为国
|
礼
|
lǐ ràng wéi guó
|
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LR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h2Mg==.html
|
li rang wei guo
|
|
10019
|
理屈词穷
|
理
|
lǐ qū cí qióng
|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LQC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
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
./MWxnMg==.html
|
li qu ci qiong
|
|
10356
|
里里外外
|
里
|
lǐ lǐ wài wài
|
里面和外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
LLW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上上下下
|
|
./N3RobQ==.html
|
li li wai wai
|
|
11284
|
澧兰沅芷
|
澧
|
lǐ lán yuán zhǐ
|
沅、澧:都是水名;兰、芷: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兰。”
|
LL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00aQ==.html
|
li lan yuan zhi
|
|
10388
|
理亏心虚
|
理
|
lǐ kuī xīn xū
|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
|
LKX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理直气壮
|
./OHJtcw==.html
|
li kui xin xu
|
|
10207
|
礼坏乐崩
|
礼
|
lǐ huài yuè bēng
|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
LHY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礼崩乐坏、礼乐崩坏
|
|
./MXB5YQ==.html
|
li huai yue beng
|
|
10027
|
里勾外连
|
里
|
lǐ gōu wài lián
|
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厅上梁中书大喝道:‘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如今倒来里勾外连,要打北京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厅上梁中书大喝道:‘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如今倒来里勾外连,要打北京。”...
|
LG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里应外合
|
|
./MWxuMA==.html
|
li gou wai lian
|
|
11168
|
理固当然
|
理
|
lǐ gù dāng rán
|
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
宋·苏轼《始皇论中》:“始皇既平天下,分都邑,置守宰,理固当然。”
|
LGD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所当然
|
|
./OHJuYw==.html
|
li gu dang ran
|
|
10648
|
李广未封
|
李
|
lǐ guǎng wèi fēng
|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
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
LG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广难封
|
|
./NDhsbQ==.html
|
li guang wei feng
|
|
10647
|
李广难封
|
李
|
lǐ guǎng nán fēng
|
见“李广未封”。
|
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LGN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广难封
|
|
./NDhsYw==.html
|
li guang nan feng
|
|
10646
|
李广不侯
|
李
|
lǐ guǎng bù hòu
|
见“李广未封”。
|
徐夤《赠杨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
LGB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广未封
|
|
./NDhsMg==.html
|
li guang bu hou
|
|
10651
|
李郭同舟
|
李
|
lǐ guō tóng zhōu
|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
LG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郭同船、李郭仙舟
|
|
./NDhtZw==.html
|
li guo tong zhou
|
|
10650
|
李郭同船
|
李
|
lǐ guō tóng chuán
|
见“李郭同舟”。
|
宋·吕渭老《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
LGT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李郭同舟、李郭仙舟
|
|
./NDhtNg==.html
|
li guo tong chuan
|
|
11167
|
理过其辞
|
理
|
lǐ guò qí cí
|
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
|
南朝·梁·钟嵘《诗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
LG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理不胜词
|
./OHJuMg==.html
|
li guo qi ci
|
|
11169
|
理纷解结
|
理
|
lǐ fēn jiě jié
|
理:整治;解:解开。整治纷乱,解开疙瘩
|
朱自清《山野掇拾》:“什么纠纷,什么葛藤,到了他手里,都是一刀两断;正眼也不去瞧,不用说靠他理纷解结 朱自清《山野掇拾》:“什么纠纷,什么葛藤,到了他手里,都是一刀两断;正眼也不去瞧,不用说靠他理纷解结了!”...
|
LF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JubQ==.html
|
li fen jie jie
|
|
10214
|
李代桃僵
|
李
|
lǐ dài táo jiāng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
LD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代人受过
|
嫁祸于人
|
./MXE0bw==.html
|
li dai tao jiang
|
|
10113
|
里出外进
|
里
|
lǐ chū wài jìn
|
出:突出的一部分;进:凹进的一部分。形容物体的表面排列不整齐;表面凸凹不平或参差不齐。
|
|
LC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参差不齐
|
平平整整
|
./MW5ybw==.html
|
li chu wai jin
|
|
11213
|
礼崩乐坏
|
礼
|
lǐ bēng yuè huài
|
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
清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
LBY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礼坏乐崩
|
|
./YzRv.html
|
li beng yue huai
|
|
10642
|
理不胜辞
|
理
|
lǐ bù shèng cí
|
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
|
LB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不胜词
|
|
./NDhpYQ==.html
|
li bu sheng c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