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95
|
末节细行
|
末
|
mò jié xì xíng
|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
|
MJX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yaw==.html
|
mo jie xi xing
|
|
4635
|
默换潜移
|
默
|
mò huàn qián yí
|
暗中转换移易。
|
清·李渔《奈何天·闹封》:“喜得男儿争气,把红颜命格,默换潜移。”
|
MHQ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默化潜移、潜移默化、默转潜移
|
无动于衷
|
./NGVxcQ==.html
|
mo huan qian yi
|
|
4092
|
默化潜移
|
默
|
mò huà qián yí
|
同“潜移默化”。
|
明·吕坤《呻吟语·治道》:“然后民知善之当为,恶之可耻,默化潜移,而服从乎圣人。”
|
MH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潜移默化、默换潜移
|
无动于衷
|
./NGVxZw==.html
|
mo hua qian yi
|
|
3827
|
莫敢谁何
|
莫
|
mò gǎn shuí hé
|
没有谁敢怎么样。
|
汉·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MG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莫之谁何
|
|
./MXNoZQ==.html
|
mo gan shui he
|
|
4091
|
抹粉施脂
|
抹
|
mò fěn shī zhī
|
见“搽脂抹粉”。
|
|
MFSZ
|
一般成语
|
|
|
|
./NGVxNg==.html
|
mo fen shi zhi
|
|
4087
|
末大不掉
|
末
|
mò dà bù diào
|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
|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
MD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尾大不掉
|
|
./NGVvaQ==.html
|
mo da bu diao
|
|
4086
|
末大必折
|
末
|
mò dà bì shé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MD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vOA==.html
|
mo da bi she
|
|
4488
|
莫此为甚
|
莫
|
mò cǐ wéi shèn
|
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
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四:“名不雅古,莫此为甚。”
|
MCW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莫此之甚、莫斯为甚、莫兹为甚
|
|
./MXFxbQ==.html
|
mo ci wei shen
|
|
3576
|
莫测高深
|
莫
|
mò cè gāo shēn
|
莫:不能。无法测量出多高多深。形容人或事难以揣测其高深奥妙。也可以讽刺故弄玄虚以迷惑别人者。
|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延年传》:“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
|
MC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故弄玄虚、高深莫测
|
胸无城府
|
./MXQ2NA==.html
|
mo ce gao shen
|
|
3551
|
没齿无怨
|
没
|
mò chǐ wú yuàn
|
比喻永无怨言。
|
《论语·宪问》:“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
MC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而无憾
|
|
./MXNsdQ==.html
|
mo chi wu yuan
|
|
3318
|
没齿难忘
|
没
|
mò chǐ nán wàng
|
终身不能忘记
|
明 无名氏《四贤记 出家》:“修行报德,慨从我志,没齿难忘。”
|
MCN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没齿不忘、铭心刻骨
|
忘恩负义
|
./ZWd1.html
|
mo chi nan wang
|
|
4265
|
没齿难泯
|
没
|
mò chǐ nán mǐn
|
没齿:终身。终身不能忘记
|
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MCN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没齿难忘、没世难泯
|
忘恩负义
|
./N3N3OA==.html
|
mo chi nan min
|
|
3564
|
没齿不忘
|
没
|
mò chǐ bù wàng
|
没齿终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
汉 张衡《同声歌》:“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
MC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
忘恩负义
|
./MXN4cw==.html
|
mo chi bu wang
|
|
3659
|
默不作声
|
默
|
mò bù zuò shēng
|
一句话也不说
|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时也可以‘默不作声’,有时也可以老实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
MB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默寡言、默不做声
|
口若悬河
|
./NGVuZQ==.html
|
mo bu zuo sheng
|
|
3758
|
默不做声
|
默
|
mò bù zuò shēng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
MB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默不作声
|
滔滔不绝
|
./OTZ3aQ==.html
|
mo bu zuo sheng
|
|
4498
|
漠不相关
|
漠
|
mò bù xiāng guān
|
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
清·严复《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间,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关也者。”
|
MBX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毫不相干
|
密切相关
|
./MXJhbQ==.html
|
mo bu xiang guan
|
|
3610
|
漠不关心
|
漠
|
mò bù guān xīn
|
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
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
MBG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漠然置之
|
关怀备至
|
./MXV1NA==.html
|
mo bu guan xin
|
|
4389
|
漠不关情
|
漠
|
mò bù guān qíng
|
漠:冷淡。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清·林则徐《请定乡试……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与多士何异?乃于落卷漠不关情,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清·林则徐《请定乡试……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与多士何异?乃于落卷漠不关情,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
MBG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漠不关心
|
|
./OTEyaQ==.html
|
mo bu guan qing
|
|
4502
|
莫辨楮叶
|
莫
|
mò biàn chǔ yè
|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
MBC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JpNA==.html
|
mo bian chu ye
|
|
3352
|
名噪一时
|
名
|
míng zào yī shí
|
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
M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震一时
|
默默无闻
|
./ZXJ5.html
|
ming zao yi shi
|
|
4242
|
名纸生毛
|
名
|
míng zhǐ shēng máo
|
名片纸磨得生了毛,字迹模糊了。比喻人的声誉下降,今不如昔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刘鲁风投谒所知,为典谒所阻,因有诗曰:‘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生毛不为通。’”...
|
MZ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p1ZQ==.html
|
ming zhi sheng mao
|
|
3510
|
明珠暗投
|
明
|
míng zhū àn tóu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
MZA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弃明投暗、明珠投暗
|
弃暗投明
|
./MXJoMA==.html
|
ming zhu an tou
|
|
4707
|
明珠按剑
|
明
|
míng zhū àn jiàn
|
按:用手抚着。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
|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
MZA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qYw==.html
|
ming zhu an jian
|
|
4287
|
明珠夜投
|
明
|
míng zhū yè tóu
|
投:抛掷,丢弃。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也。”
|
MZY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明珠暗投、明珠投暗
|
弃暗投明
|
./ODFpcw==.html
|
ming zhu ye tou
|
|
4081
|
明珠投暗
|
明
|
míng zhū tóu àn
|
见“明珠暗投”。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鱼肉。”
|
MZTA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明珠暗投
|
弃暗投明
|
./NGVtYQ==.html
|
ming zhu tou an
|
|
3479
|
明珠弹雀
|
明
|
míng zhū tán què
|
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
汉 扬雄《太玄 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
MZT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材小用、得不偿失
|
|
./MXFyZw==.html
|
ming zhu tan que
|
|
4288
|
明珠生蚌
|
明
|
míng zhū shēng bàng
|
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
|
《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
MZSB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
|
./ODFqMg==.html
|
ming zhu sheng bang
|
|
3804
|
铭诸肺腑
|
铭
|
míng zhū fèi fǔ
|
比喻永记不忘。
|
宋·王偁《东都事略·富弼传》:“敢不置之枕席,铭诸肺腑,终老是戒。”
|
MZF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铭记不忘、刻骨铭心
|
|
./MXBxcw==.html
|
ming zhu fei fu
|
|
4631
|
鸣钟食鼎
|
鸣
|
míng zhōng shí dǐng
|
见“鸣钟列鼎”。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
MZS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鸣钟列鼎
|
|
./NGVscQ==.html
|
ming zhong shi ding
|
|
4630
|
鸣钟列鼎
|
鸣
|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因用“鸣钟列鼎”或“鸣钟食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
MZL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鸣钟食鼎
|
|
./NGVsZw==.html
|
ming zhong lie ding
|
|
3584
|
明知故问
|
明
|
míng zhī gù wèn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
MZG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此一举
|
不闻不问
|
./MXRjaQ==.html
|
ming zhi gu wen
|
|
3525
|
明知故犯
|
明
|
míng zhī gù fàn
|
明知不对;却故意违犯。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
MZG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知法犯法
|
知过必改
|
./MXJ3MA==.html
|
ming zhi gu fan
|
|
3495
|
明争暗斗
|
明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
MZA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枪暗箭
|
肝胆相照、同心协力
|
./MXI4ZQ==.html
|
ming zheng an dou
|
|
4078
|
冥昭瞢闇
|
冥
|
míng zhāo méng zǒu
|
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
|
|
MZMZ
|
一般成语
|
|
|
|
./NGVrdw==.html
|
ming zhao meng zou
|
|
4193
|
明昭昏蒙
|
明
|
míng zhāo hūn méng
|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
MZHM
|
一般成语
|
|
|
|
./NmRwcQ==.html
|
ming zhao hun meng
|
|
4706
|
明烛天南
|
明
|
míng zhú tiān nán
|
烛:照耀。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
清·姚鼐《登泰山记》:“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MZT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paQ==.html
|
ming zhu tian nan
|
|
4080
|
名重一时
|
名
|
míng zhòng yī shí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MZ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倾一时、名噪一时
|
|
./NGVtMA==.html
|
ming zhong yi shi
|
|
4241
|
名重当时
|
名
|
míng zhòng dāng shí
|
重:敬重,器重。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名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茂与孔休,蔡勋、刘宣、龚胜、鲍宣六人同志,不仕王莽,并名重当时。”...
|
MZ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重一时
|
|
./N2p1NA==.html
|
ming zhong dang shi
|
|
3594
|
明哲保身
|
明
|
míng zhé bǎo shēn
|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
《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
MZ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洁身自好
|
同流合污
|
./MXRuYw==.html
|
ming zhe bao shen
|
|
3379
|
名正言顺
|
名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
|
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M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理直气壮
|
理屈词穷
|
./ZmZ1.html
|
ming zheng yan shun
|
|
4079
|
名正理顺
|
名
|
míng zhèng lǐ shùn
|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
MZ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正言顺
|
|
./NGVsNg==.html
|
ming zheng li shun
|
|
4499
|
明正典刑
|
明
|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
MZD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JlOA==.html
|
ming zheng dian xing
|
|
3603
|
名震一时
|
名
|
míng zhèn yī shí
|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
《新唐书 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
MZ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噪一时
|
默默无闻
|
./MXU0aw==.html
|
ming zhen yi shi
|
|
4484
|
鸣野食苹
|
鸣
|
míng yě shí píng
|
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
《诗经 小雅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
MYSP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FiYw==.html
|
ming ye shi ping
|
|
4708
|
明于治乱
|
明
|
míng yú zhì luàn
|
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
MY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rNg==.html
|
ming yu zhi luan
|
|
4077
|
鸣于乔木
|
鸣
|
míng yú qiáo mù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鸣于乔木”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
MYQ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qaQ==.html
|
ming yu qiao mu
|
|
4629
|
鸣玉曳组
|
鸣
|
míng yù yè zǔ
|
佩玉饰曳印组。谓任高官。
|
《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 《新唐书·李纲传》:“今新造天下,开太平之基,功臣赏未及遍,高才犹伏草茅,而先令舞胡鸣玉曳组,位五品,趋丹地,殆非创业垂统,贻子孙之道也。”...
|
MY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rYw==.html
|
ming yu ye zu
|
|
4628
|
鸣玉曳履
|
鸣
|
míng yù yè lǚ
|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
MY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rMg==.html
|
ming yu ye lu
|
|
3688
|
名誉扫地
|
名
|
míng yù sǎo dì
|
指彻底失去声誉
|
王朔《过把瘾就死》:“我也在一边坐下,喘出一口气,感到名誉扫地,威信扫地。”
|
MYS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声名狼籍
|
名扬天下
|
./N2p1bw==.html
|
ming yu sao di
|
|
4627
|
劚玉如泥
|
劚
|
míng yù rú ní
|
形容刀刃极其锋利。
|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劚玉如泥。”
|
MYR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Vqcw==.html
|
ming yu ru 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