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6
|
排除万难
|
排
|
pái chú wàn nán
|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
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
PCW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誓死不二、矢志不移
|
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
./MXNhZw==.html
|
pai chu wan nan
|
|
2995
|
排愁破涕
|
排
|
pái chóu pò tì
|
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
《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
PCP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涕为笑
|
|
./OHIxeQ==.html
|
pai chou po ti
|
|
2454
|
排斥异己
|
排
|
pái chì yì jǐ
|
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 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
|
《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
PC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排除异己
|
|
./MXRraw==.html
|
pai chi yi ji
|
|
2996
|
排兵布阵
|
排
|
pái bīng bù zhèn
|
指排列队伍,布设阵势
|
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
PB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IyOA==.html
|
pai bing bu zhen
|
|
2665
|
爬耳搔腮
|
爬
|
pá ěr sāo sāi
|
急切无奈貌。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热刺刺的觉得他的世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东西之流开开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热刺刺的觉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
PES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抓耳挠腮、扒耳搔腮
|
|
./NGhlMA==.html
|
pa er sao sai
|
|
2669
|
歠菽饮水
|
歠
|
pá shū yǐn shuǐ
|
喝豆粥饮白水。喻生活清苦。
|
汉·桓宽《盐铁论·孝养》:“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
|
PS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啜菽饮水
|
|
./NGhmeQ==.html
|
pa shu yin shui
|
|
2668
|
爬梳洗剔
|
爬
|
pá shū xǐ tī
|
见“爬梳剔抉”。
|
清·卢文弨《〈履斋示儿编〉跋》:“怡谷,学人也。宜其视此无难焉。爬梳洗剔,视元本不可以道里计。”
|
PSX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爬梳剔抉
|
|
./NGhmbw==.html
|
pa shu xi ti
|
|
2667
|
爬梳剔抉
|
爬
|
pá shū tī jué
|
整理选择。
|
《宋史·律历志》:“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朱熹称其超然远览,奋其独见,爬梳剔抉,参互考寻。”
|
PS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爬罗剔抉、爬梳洗剔
|
|
./NGhmZQ==.html
|
pa shu ti jue
|
|
2894
|
爬山越岭
|
爬
|
pá shān yuè lǐng
|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4回:“吓得邓艾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
|
PS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山越岭
|
|
./NnNtNA==.html
|
pa shan yue ling
|
|
2895
|
爬山越岭
|
爬
|
pá shān yuè lǐng
|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4回:“吓得邓艾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
|
PS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山越岭
|
|
./NnNwZw==.html
|
pa shan yue ling
|
|
2541
|
爬山涉水
|
爬
|
pá shān shè shuǐ
|
形容路途艰辛。
|
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 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
|
PS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跋山涉水
|
一帆风顺
|
./NGhmNA==.html
|
pa shan she shui
|
|
3051
|
爬罗剔抉
|
爬
|
pá luó tī jué
|
爬罗:搜集;剔抉:筛选。指广泛地搜罗,精细地选择。
|
唐 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唐 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
PLT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挑细选
|
|
./MXN0bQ==.html
|
pa luo ti jue
|
|
3113
|
杷罗剔抉
|
杷
|
pá luó tī jué
|
谓搜罗挑选人材。
|
《新唐书·韩愈传》:“杷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
PLT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爬罗剔抉
|
|
./NGhldQ==.html
|
pa luo ti jue
|
|
2708
|
炮龙烹凤
|
炮
|
pào lóng pēng fèng
|
见“炮凤烹龙”。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堂上堂下,皆列位次,大设筵宴,轮番把盏。厅前大吹大擂。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
|
PLP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烹龙炮凤
|
|
./NGh1bw==.html
|
pao long peng feng
|
|
2872
|
砲龙烹凤
|
砲
|
pào lóng pēng fèng
|
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砲凤烹龙”。
|
|
PLPF
|
一般成语
|
|
|
|
./NmUzdw==.html
|
pao long peng feng
|
|
2452
|
炮火连天
|
炮
|
pào huǒ lián tiān
|
炮火:战场上发射出的炮弹在爆炸后产生的火焰;连天:连接着天空。形容枪炮声、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战争十分 炮火:战场上发射出的炮弹在爆炸后产生的火焰;连天:连接着天空。形容枪炮声、光焰等与天空相接;战争十分激烈。...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就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就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
PH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战火纷飞、烽烟遍地
|
国泰民安、河清海晏
|
./MXRpbQ==.html
|
pao huo lian tian
|
|
2871
|
砲凤烹龙
|
砲
|
pào fèng pēng lóng
|
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
|
PFPL
|
一般成语
|
|
|
|
./NmUzbQ==.html
|
pao feng peng long
|
|
2890
|
判冤决狱
|
判
|
pàn yuān jué yù
|
判:评判;决:判决;狱:案件。评判冤案,判决官司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回目:“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
PY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5ZQ==.html
|
pan yuan jue yu
|
|
2685
|
判然不同
|
判
|
pàn rán bù tóng
|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
《朱子语类》卷二十:“若不先见得此仁,则心术上言仁,与事物上言仁,判然不同了。”
|
PRBT
|
一般成语
|
|
|
|
./NGhtdw==.html
|
pan ran bu tong
|
|
2437
|
判若云泥
|
判
|
pàn ruò yún ní
|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
PRY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判若天渊
|
相差无几
|
./MXNiYQ==.html
|
pan ruo yun ni
|
|
2460
|
判若天渊
|
判
|
pàn ruò tiān yuān
|
相差悬殊;像天上和深渊那样不同。
|
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
PR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判若云泥、天差地别、截然不同
|
大同小异、相去无几、等量齐观
|
./MXR3aQ==.html
|
pan ruo tian yuan
|
|
2537
|
判若水火
|
判
|
pàn ruò shuǐ huǒ
|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
PR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水火不容、截然不同
|
水乳交融
|
./MnhxZQ==.html
|
pan ruo shui huo
|
|
2517
|
判若两人
|
判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
PR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判若鸿沟、迥然不同
|
一如既往、半斤八两
|
./MXduZQ==.html
|
pan ruo liang ren
|
|
2604
|
判若黑白
|
判
|
pàn ruò hēi bái
|
判:区别。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
PR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黑白分明
|
黑白不分
|
./N3Nhaw==.html
|
pan ruo hei bai
|
|
2438
|
判若鸿沟
|
判
|
pàn ruò hóng gōu
|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
PRH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判若黑白
|
|
./MXNobw==.html
|
pan ruo hong gou
|
|
3115
|
泮林革音
|
泮
|
pàn lín gé yīn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
PLG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htMg==.html
|
pan lin ge yin
|
|
3230
|
畔道离经
|
畔
|
pàn dào lí jīng
|
畔:通“叛”,违背。违背道德,脱离经典。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
|
清·洪昇《》序:“开人心狙诈之端,启风俗陵傲之习,不至于畔道离经不止。”
|
PDL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离经叛道
|
循规蹈矩
|
./OGp0bw==.html
|
pan dao li jing
|
|
2671
|
怕硬欺软
|
怕
|
pà yìng qī ruǎn
|
害怕强硬的,欺负软弱的。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PYQ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软怕硬
|
不卑不亢
|
./NGhncw==.html
|
pa ying qi ruan
|
|
2542
|
怕痛怕痒
|
怕
|
pà tòng pà yǎng
|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
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 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
PTP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怕三怕四
|
|
./NGhnaQ==.html
|
pa tong pa yang
|
|
2670
|
怕死贪生
|
怕
|
pà sǐ tān shēng
|
同“贪生怕死”。
|
《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佯)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
PST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贪生怕死
|
视死如归
|
./NGhnOA==.html
|
pa si tan sheng
|
|
2614
|
怕三怕四
|
怕
|
pà sān pà sì
|
这也怕,那也怕。比喻顾虑太多,不能做出决定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李昌叫你写,就是说你行,叫你拿主张。你怕三怕四干什么。”
|
PS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小怕事
|
胆大妄为
|
./ODFhZw==.html
|
pa san pa si
|
|
2540
|
怕鬼有鬼
|
怕
|
pà guǐ yǒu guǐ
|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1回:“我最恶的是虫名,他偏要钻出来,真是‘怕鬼有鬼’。”
|
PG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怕处有鬼
|
|
./NGhlaw==.html
|
pa gui you gui
|
|
2666
|
怕风怯雨
|
怕
|
pà fēng qiè yǔ
|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
|
PFQ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hlYQ==.html
|
pa feng qie yu
|
|
2615
|
怕处有鬼
|
怕
|
pà chù yǒu guǐ
|
越是害怕的地方越是有鬼出现。比喻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出现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二章:“正如俗话所说:怕处有鬼。”
|
PC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怕鬼有鬼
|
|
./ODFhcQ==.html
|
pa chu you gui
|
|
2788
|
撇呆打堕
|
撇
|
piě dāi dǎ duò
|
装呆作痴。
|
明 高明《琵琶记 牛小姐谏父》:“撇呆打堕,早被那人瞧破。要同归知爹肯幺?料他每,不见许。”
|
PDDD
|
一般成语
|
|
|
|
./NGl1cw==.html
|
pie dai da duo
|
|
2787
|
飘茵随溷
|
飘
|
piāo yīn suí hùn
|
见“飘茵堕溷”。
|
清·吴梅《风洞山·殉烈》:“虽然是苦结局伤心断魂,煞强如没收煞飘茵随溷。”
|
PY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飘茵堕溷、飘茵落溷
|
|
./NGl1aQ==.html
|
piao yin sui hun
|
|
3052
|
飘茵落溷
|
飘
|
piāo yīn luò hùn
|
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也指女子堕落风尘 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也指女子堕落风尘。...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
PYL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飘茵随溷
|
|
./MXQ2eQ==.html
|
piao yin luo hun
|
|
2786
|
飘茵堕溷
|
飘
|
piāo yīn duò hùn
|
《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竟陵王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缜答 《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竟陵王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
|
《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竟陵王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缜答 《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竟陵王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
|
PY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飘茵落溷、飘茵随溷
|
|
./NGl1OA==.html
|
piao yin duo hun
|
|
2785
|
飘洋航海
|
飘
|
piāo yáng háng hǎi
|
同“飘洋过海”。
|
|
PYHH
|
一般成语
|
|
|
|
./NGl0eQ==.html
|
piao yang hang hai
|
|
2560
|
飘洋过海
|
飘
|
piāo yáng guò hǎi
|
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
PY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远涉重洋、漂洋过海
|
|
./NGl0bw==.html
|
piao yang guo hai
|
|
2464
|
飘瓦虚舟
|
飘
|
piāo wǎ xū zhōu
|
比喻凭空加害于人而又无从追究的事物。
|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
PWX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U0YQ==.html
|
piao wa xu zhou
|
|
3010
|
飘如游云
|
飘
|
piāo rú yóu yún
|
飘:飘逸;游云:流动的云彩。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PR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VlYw==.html
|
piao ru you yun
|
|
3011
|
飘然欲仙
|
飘
|
piāo rán yù xiān
|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也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
宋·邓牧《伯牙琴·续补·自陶山游云门》:“奇诡万状,使人飘然欲仙,不知在人间世。”
|
PR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飘飘欲仙
|
|
./OTVldw==.html
|
piao ran yu xian
|
|
3252
|
飘然远翥
|
飘
|
piāo rán yuǎn zhù
|
翥:向高处飞。轻快地向高处飞去。比喻放弃权利之争,远离庸俗的官场
|
蔡锷《致唐继尧皓电》:“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飘然远翥,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 蔡锷《致唐继尧皓电》:“侪辈中果有三数人身先引退,飘然远翥,实足以对于今日号称伟人志士、英雄豪杰一流直接下一针砭,为后来留一榜样。”...
|
PRY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VlbQ==.html
|
piao ran yuan zhu
|
|
2644
|
飘然若仙
|
飘
|
piāo rán ruò xiān
|
飘然:神形潇洒的样子。神形潇洒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
|
|
PR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飘然欲仙
|
|
./OTVmNg==.html
|
piao ran ruo xian
|
|
2784
|
飘萍浪迹
|
飘
|
piāo píng làng jì
|
飘泊无定。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
|
PP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l0NA==.html
|
piao ping lang ji
|
|
2783
|
飘萍断梗
|
飘
|
piāo píng duàn gěng
|
随波逐流的浮萍和植物的断茎。比喻飘泊无定的身世。
|
宋·周行己《再和文叔》:“契阔十年才道旧,问关千里又言旋。飘萍断梗无根柢,愁唤羸童理破鞯。”
|
PPD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lzdQ==.html
|
piao ping duan geng
|
|
2656
|
漂蓬断梗
|
漂
|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
比喻生活不安定,到处漂泊。
|
|
PPDG
|
一般成语
|
|
|
|
./MXVybQ==.html
|
piao peng duan geng
|
|
3035
|
飘蓬断梗
|
飘
|
piāo péng duàn gěng
|
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比喻到处漂泊,行踪无定
|
宋 宗泽《上郑龙图求船书》:“全家百指,如飘蓬断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
PPD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飘泊无定、飘萍断梗
|
安居乐业
|
./Zjhj.html
|
piao peng duan geng
|
|
2416
|
飘飘欲仙
|
飘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
PP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尘出世、得意洋洋、沾沾自喜
|
|
./Zjht.html
|
piao piao yu x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