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76
|
前倨后卑
|
前
|
qián jù hòu bēi
|
倨:傲慢。卑:谦卑,恭顺。先傲慢后恭顺。亦作“前倨后恭”、“后恭前倨”。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
QJH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倨后恭
|
|
./NG0yMg==.html
|
qian ju hou bei
|
|
16883
|
前脚后脚
|
前
|
qián jiǎo hòu jiǎo
|
|
|
QJ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IzZQ==.html
|
qian jiao hou jiao
|
|
17286
|
前街后巷
|
前
|
qián jiē hòu xiàng
|
指各处的街巷。
|
《三国志平话》卷上:“[董卓]方欲兴兵,忽听得城内大喊声,闭了城门,急点军数千余人,前街后巷,罗纹结 《三国志平话》卷上:“[董卓]方欲兴兵,忽听得城内大喊声,闭了城门,急点军数千余人,前街后巷,罗纹结角,军兵都把了。”...
|
QJ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NGx5cQ==.html
|
qian jie hou xiang
|
|
17285
|
潜蛟困凤
|
潜
|
qián jiāo kùn fèng
|
喻被埋没的贤才。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有日皇风动,黎民欢颂。那时呵,看潜蛟困凤,终须腾踊。”
|
QJK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x5Zw==.html
|
qian jiao kun feng
|
|
16621
|
前呼后拥
|
前
|
qián hū hòu yōng
|
前面的人喝道;后面的人簇拥着。形容权贵们的气势。
|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为荣矣。”...
|
QH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呼后应、一呼百诺
|
轻车简从
|
./MXl0Ng==.html
|
qian hu hou yong
|
|
17279
|
前合后仰
|
前
|
qián hé hòu yǎng
|
前合:身体向前弯曲。后仰:身体往后仰。指身体前后晃动。形容身体站立不稳。亦作“前仰后合”。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可惜玉山颓,尽教恁金波漾,拼了个前合后仰。”
|
QH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合后偃、前仰后合
|
|
./NGx3aQ==.html
|
qian he hou yang
|
|
17274
|
前古未闻
|
前
|
qián gǔ wèi wén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赞》:“西域风土之载,前古未闻也。”
|
QGW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所未闻
|
史不绝书
|
./NGx0Zw==.html
|
qian gu wei wen
|
|
16597
|
前功尽弃
|
前
|
qián gōng jìn qì
|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
QGJ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灭
|
大功告成
|
./MXk3aQ==.html
|
qian gong jin qi
|
|
16765
|
前功尽灭
|
前
|
qián gōng jìn miè
|
见“前功尽弃”。
|
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
QGJ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功尽弃
|
大功告成
|
./NGxxeQ==.html
|
qian gong jin mie
|
|
17267
|
前功尽废
|
前
|
qián gōng jìn fèi
|
以前的一切努力完全白费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64回:“倘或为其所破,则内外相合,粮一入城,前功尽废矣。”
|
QGJ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前功尽弃、前功尽灭
|
大功告成
|
./NGxxbw==.html
|
qian gong jin fei
|
|
17266
|
前功皆弃
|
前
|
qián gōng jiē qì
|
功:功绩。皆:全部。弃:丢掉。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亦作“前功尽弃”、“前功尽灭”。
|
|
QGJQ
|
一般成语
|
|
|
|
./NGxxZQ==.html
|
qian gong jie qi
|
|
17276
|
潜光隐耀
|
潜
|
qián guāng yǐn yào
|
隐藏光采。常指隐居。
|
《后汉书·郑玄传》:“又南山四皓有园公、夏黄公,潜光隐耀,世嘉其高,皆悉称公。”
|
QG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潜光隐德、潜光匿曜
|
|
./NGx2ZQ==.html
|
qian guang yin yao
|
|
16514
|
前俯后仰
|
前
|
qián fǔ hòu yǎng
|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一章:“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
|
QF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仰后合、前俯后合
|
|
./MXd4bw==.html
|
qian fu hou yang
|
|
16571
|
前赴后继
|
前
|
qián fù hòu jì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QF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仆后继、一往无前
|
临阵脱逃、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MXhxdQ==.html
|
qian fu hou ji
|
|
17265
|
前覆后戒
|
前
|
qián fù hòu jiè
|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
QFH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xxNA==.html
|
qian fu hou jie
|
|
17071
|
前度刘郎
|
前
|
qián dù liú láng
|
度:次,回。上次去过的刘郎又到了。泛指去了又来的人。
|
唐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今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
QD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刘郎前度
|
|
./MjA0NA==.html
|
qian du liu lang
|
|
17261
|
潜德隐行
|
潜
|
qián dé yǐn xíng
|
谓不为人知的德行。
|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
QD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潜德秘行
|
|
./NGxwMA==.html
|
qian de yin xing
|
|
17260
|
潜德秘行
|
潜
|
qián dé mì xíng
|
见“潜德隐行”。
|
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
QDM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潜德隐行
|
|
./NGxvcQ==.html
|
qian de mi xing
|
|
17662
|
乾端坤倪
|
乾
|
qián duān kūn ní
|
指天地显示的征兆。
|
|
QDKN
|
一般成语
|
|
|
|
./NmVvZw==.html
|
qian duan kun ni
|
|
16699
|
前车之鉴
|
前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
QC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可鉴、殷鉴不远
|
重蹈覆辙
|
./MjBtNg==.html
|
qian che zhi jian
|
|
16763
|
前车可鉴
|
前
|
qián chē kě jiàn
|
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
《清史稿 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复性成,前车可鉴。”
|
QC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
重蹈覆辙
|
./NGxrdQ==.html
|
qian che ke jian
|
|
16981
|
前程远大
|
前
|
qián chéng yuǎn dà
|
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先生前程远大,宜择高枝栖止,以图上进。”
|
QC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程万里
|
死路一条
|
./OGIxaw==.html
|
qian cheng yuan da
|
|
16536
|
前程万里
|
前
|
qián chéng wàn lǐ
|
形容前程远大。比喻前途。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第51卷:“此儿可谓前程万里也。”
|
QCW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途无量、前程似锦
|
死路一条、碌碌无为
|
./MXg4OA==.html
|
qian cheng wan li
|
|
17243
|
前跋后疐
|
前
|
qián bá hòu máo
|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
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 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
|
QBH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进退两难、跋前疐后
|
|
./NGxpbQ==.html
|
qian ba hou mao
|
|
17399
|
鞘里藏刀
|
鞘
|
qiào lǐ cáng dāo
|
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
|
QL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笑里藏刀
|
|
./NG5kYQ==.html
|
qiao li cang dao
|
|
16793
|
峭论鲠议
|
峭
|
qiào lùn gěng yì
|
指议论严正刚直。
|
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
QLG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5kdQ==.html
|
qiao lun geng yi
|
|
16784
|
堑山堙谷
|
堑
|
qiàn shān yīn gǔ
|
指挖山填谷。亦作“堙谷堑山”。
|
《史记 秦始皇本记》:“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直通之。”
|
QS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堙谷堑山
|
|
./NG1lMA==.html
|
qian shan yin gu
|
|
16444
|
恰如其分
|
恰
|
qià rú qí fèn
|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
QR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恰到好处、毫发不爽
|
离题万里、毫厘千里
|
./MXV6eQ==.html
|
qia ru qi fen
|
|
16574
|
恰到好处
|
恰
|
qià dào hǎo chù
|
恰:正好。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
|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
QD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
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大相径庭
|
./MXh0Yw==.html
|
qia dao hao chu
|
|
17242
|
洽博多闻
|
洽
|
qià bó duō wén
|
指知识和见闻广博。
|
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玄敬当时最以洽博多闻称,不知何所据而云然。”
|
QB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洽闻博见
|
|
./NGxpMg==.html
|
qia bo duo wen
|
|
17088
|
情在骏奔
|
情
|
qing zhai jun ben
|
一心急着去奔丧。
|
|
QZJB
|
一般成语
|
|
|
|
./MjFkbw==.html
|
qing zhai jun ben
|
|
17050
|
请由此亡
|
请
|
qing you chi wang
|
请允许我从此离开您。
|
|
QYCW
|
一般成语
|
|
|
|
./MXdyYQ==.html
|
qing you chi wang
|
|
17538
|
清莹秀澈
|
清
|
qing yin xou che
|
清洁光亮、秀丽澄澈。
|
|
QYXC
|
一般成语
|
|
|
|
./NG96dw==.html
|
qing yin xou che
|
|
17056
|
穷亡解沮
|
穷
|
qing wang jie ju
|
困窘逃亡,瓦解丧败。
|
|
QWJJ
|
一般成语
|
|
|
|
./MXllNg==.html
|
qing wang jie ju
|
|
17080
|
千金比屋
|
千
|
qian jing bi wu
|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
|
QJBW
|
一般成语
|
|
|
|
./MjBuMA==.html
|
qian jing bi wu
|
|
3189
|
朴斫之材
|
朴
|
pǔ zhuó zhī cái
|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
PZZ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1dw==.html
|
pu zhuo zhi cai
|
|
3188
|
普天匝地
|
普
|
pǔ tiān zā dì
|
满天遍地,普天下。
|
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
PTZ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1Mg==.html
|
pu tian za di
|
|
2579
|
普天之下
|
普
|
pǔ tiān zhī xià
|
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
《诗经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PT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1Yw==.html
|
pu tian zhi xia
|
|
2530
|
普天同庆
|
普
|
pǔ tiān tóng qìng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
PT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庆、拍手称快
|
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
./MXhtZQ==.html
|
pu tian tong qing
|
|
2866
|
溥天同庆
|
溥
|
pǔ tiān tóng qìng
|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
PTT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天同庆
|
|
./NGp0cw==.html
|
pu tian tong qing
|
|
3110
|
普天率土
|
普
|
pǔ tiān shuài tǔ
|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
《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PTS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溥天率土
|
|
./MXozcQ==.html
|
pu tian shuai tu
|
|
3187
|
溥天率土
|
溥
|
pǔ tiān lǜ tǔ
|
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语本《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PTL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天率土
|
|
./NGp0aQ==.html
|
pu tian lu tu
|
|
2578
|
朴素无华
|
朴
|
pǔ sù wú huá
|
俭朴:不浮华。
|
《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 《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
PSWH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朴实无华
|
|
./NGpzeQ==.html
|
pu su wu hua
|
|
2577
|
朴实无华
|
朴
|
pǔ shí wú huá
|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
PSWH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朴素无华
|
|
./NGpzZQ==.html
|
pu shi wu hua
|
|
2632
|
普普通通
|
普
|
pǔ pǔ tōng tōng
|
指平常的,一般的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
PP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平常常
|
出类拔萃
|
./OHdxeQ==.html
|
pu pu tong tong
|
|
2864
|
朴讷诚笃
|
朴
|
pǔ nè chéng dǔ
|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
《聊斋志异 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
PN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pyaw==.html
|
pu ne cheng du
|
|
2576
|
普济众生
|
普
|
pǔ jì zhòng shēng
|
同“普度众生”。
|
唐·法琳《辨正论》:“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做佛事。’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 唐·法琳《辨正论》:“妻曰:‘我本佛家女,为我做佛事。’应即往精舍中,见竺昙镜,镜曰:‘普济众生,但君当一心受持耳。”...
|
P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济群生
|
|
./NGpxZw==.html
|
pu ji zhong sheng
|
|
2862
|
普济群生
|
普
|
pǔ jì qún shēng
|
同“普度众生”。
|
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灾障,普济群生佑下方。”
|
PJQ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济众生
|
|
./NGpxNg==.html
|
pu ji qun sheng
|
|
2422
|
普渡众生
|
普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
PD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救苦救难、博施济众
|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
./ZmFr.html
|
pu du zhong sheng
|
|
2435
|
普度众生
|
普
|
pǔ dù zhòng shēng
|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
《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
PD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普渡众生
|
|
./MXNhNg==.html
|
pu du zhong s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