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7414 挈瓶之智 qiè píng zhī zhì 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亦作“智类挈瓶”、“挈瓶之知”。 QPZZ 一般成语 ./NG5sbQ==.html qie ping zhi zhi
17413 挈领提纲 qiè lǐng tí gāng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清·陶澍《重刻序》:“江陵张文忠公起而振之,挈领提纲,综核名实,法肃于庙堂之上,而令行于万里之外。” QLT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提纲挈领 ./NG5sYw==.html qie ling ti gang
16690 窃据要津 qiè jù yào jīn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QJY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拱手相让 ./MjBkYQ==.html qie ju yao jin
17755 切合时宜 qiè hé shí yí 十分符合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QH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合时宜 ./NzMyOA==.html qie he shi yi
17756 切骨之寒 qiè gǔ zhī hán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南朝·梁·萧统《黄钟十一月启》:“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 QGZ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MyaQ==.html qie gu zhi han
16598 切骨之仇 qiè gǔ zhī chóu 形容仇恨极深。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文秀乃切骨之仇,日夜在心,故此一经眼,即便认得。” QGZ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深仇大恨、刻骨仇恨 ./MXk3cw==.html qie gu zhi chou
16472 窃钩窃国 qiè gōu qiè guó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QGQ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窃钩盗国 ./MXZ0bw==.html qie gou qie guo
16486 切肤之痛 qiè fū zhī tòng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QFZ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同感身受、痛定思痛 不关痛痒 ./MXczZQ==.html qie fu zhi tong
16957 妾妇之道 qiè fù zhī dào 妾妇:指妇女。指对上司或同僚绝对服从的卑劣作风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QF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ODBvcw==.html qie fu zhi dao
17757 切齿咬牙 qiè chǐ yǎo yá 切齿:咬紧牙关,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QCY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咬牙切齿、咬牙恨齿 ./NzMycw==.html qie chi yao ya
16870 切齿痛心 qiè chǐ tòng xīn 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QCT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切齿痛恨 ./NmVyOA==.html qie chi tong xin
16678 切齿痛恨 qiè chǐ tòng hèn 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俱有切齿之恨。” QCT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关心倍至 ./MjA0eQ==.html qie chi tong hen
17758 切齿愤盈 qiè chǐ fèn yíng 切齿:齿相磨切,愤恨。紧咬牙齿十分愤怒。形容非常愤怒 东汉·班固《汉书·张奂传论》:“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 QC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切齿愤恨 ./NzMzMg==.html qie chi fen ying
16489 翘足而待 qiáo zú ér dài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QZE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转瞬之间 ./MXc0OA==.html qiao zu er dai
17408 乔妆改扮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乔:做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化妆改变形象,掩饰本来的身份。亦作“乔装打扮”、“乔装改扮”。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乔妆改扮访民情。” QZG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乔装改扮 ./NG5pMA==.html qiao zhuang gai ban
17409 乔装改扮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改变原来外形,使人不认识他 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QZG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乔装打扮、乔妆改扮 ./NG5pYQ==.html qiao zhuang gai ban
16452 乔装打扮 qiáo zhuāng dǎ bàn 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却乔装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带了两个家丁,沿路私访而来。” QZD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改头换面、涂脂抹粉 本来面目、原形毕露 ./MXZjZw==.html qiao zhuang da ban
17407 乔妆打扮 qiáo zhuāng dǎ bàn 见“乔装打扮”。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串店的妓女,乔妆打扮的来给强盗作眼线儿看道儿,不可不防。” QZD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乔装打扮、乔装改扮 ./NG5ocQ==.html qiao zhuang da ban
17403 乔文假醋 qiáo wén jiǎ cù 假斯文;假道学。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兄弟,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 ... QWJC 一般成语 ./NG5nbQ==.html qiao wen jia cu
17666 乔松之寿 qiáo sōng zhī shòu 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汉书 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 QS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mVxNA==.html qiao song zhi shou
17017 翘首以待 qiáo shǒu yǐ dài 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QS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翘首跂踵、翘首引领 ./OHdkdw==.html qiao shou yi dai
17103 翘首企足 qiáo shǒu qǐ zú 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内响应。” QSQ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翘首以待、翘足企首 ./MzFkcw==.html qiao shou qi zu
16797 憔神悴力 qiáo shén cuì lì 谓竭尽心力。 清·曾国藩《送刘椒云南归序》:“又将有他说者出,为群意气之所会,则又憔神悴力而趋之。” QSC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尽心尽力 ./NG5maQ==.html qiao shen cui li
16692 乔迁之喜 qiáo qiān zhī xǐ 乔:乔木;枝干高大的树木;乔迁:指鸟儿飞离幽谷;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去。祝贺别人迁居或升官的话。原指鸟 ... 《诗经 小雅 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QQZ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喜迁新居 ./MjBlNA==.html qiao qian zhi xi
17797 乔模乔样 qiáo mú qiáo yàng 乔:假装。装模作样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此乔模乔样,委的我家住不了。” QMQ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装模作样 ./N2pnOA==.html qiao mu qiao yang
17389 强自取折 qiáng zì qǔ shé 见“强自取柱”。 《大戴礼记·劝学》:“强自取折,柔自取束。” QZ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自取柱 ./NG44YQ==.html qiang zi qu she
16791 强嘴硬牙 qiáng zuǐ yìng yá 谓能说善辩。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 QZ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能说会道 ./NG45NA==.html qiang zui ying ya
17390 强嘴拗舌 qiáng zuǐ niù shé 说话倔强的样子。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十一:“谢庆元倒了威了,但还是强嘴拗舌:‘我家里的事,要你们管吗?’” QZN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44dQ==.html qiang zui niu she
17387 强枝弱本 qiáng zhī ruò běn 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玄宗》:“强枝弱本,千古同患。同姓犹然,况犬羊乎?” QZR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尾大不掉 强本弱枝 ./NG43cQ==.html qiang zhi ruo ben
17022 强者反己 qiáng zhě fǎn jǐ 强者:有权势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权有势的人自我反省 《雪涛谐史》:“乡绅此语,足令强者反己,殊为可传。” QZF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HdnNA==.html qiang zhe fan ji
17388 强直自遂 qiáng zhí zì suí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 《东观汉记·朱晖传》:“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绝邪,岁常丰熟,吏民畏而爱之, ... QZZ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44MA==.html qiang zhi zi sui
17385 强文浉醋 qiáng wén jiǎ cù 同“强文假醋”。 QWJC 一般成语 ./NG42dw==.html qiang wen jia cu
17384 强死赖活 qiáng sǐ lài huó 同“强死强活”。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QSL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死强活 ./NG42Yw==.html qiang si lai huo
17383 强食自爱 qiáng shí zì ài 劝慰人的话。谓努力加餐,保重身体。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专精神,近医药,强食自爱。” QSZ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42Mg==.html qiang shi zi ai
17382 强食弱肉 qiáng shí ruò ròu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食弱肉。” QSR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弱肉强食 和平共处 ./NG41cw==.html qiang shi ruo rou
17381 强识博闻 qiáng shí bó wén 同“强记博闻”。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 QSB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记博闻、博闻强记 ./NG41OA==.html qiang shi bo wen
17023 强取豪夺 qiáng qǔ háo duó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强取豪夺。’谢庆元嘶声地说。” QQH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乐善好施 ./OHdnZQ==.html qiang qu hao duo
16564 强弩之末 qiáng nǔ zhī mò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QNZ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师老兵疲、罢夫羸老 势不可挡、势如破竹 ./MXhteQ==.html qiang nu zhi mo
17378 强弩之极 qiáng nǔ zhī jí 犹强弩之末。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QNZ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强弩之末、强弩末矢 ./NG40ZQ==.html qiang nu zhi ji
17377 强弩末矢 qiáng nǔ mò shǐ 同“强弩之末”。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QNM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强弩之末、强弩之极 ./NG40NA==.html qiang nu mo shi
17375 强记博闻 qiáng jì bó wén 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陆游《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于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于古训。” QJB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博闻强记、洽闻强记 ./NG4yNg==.html qiang ji bo wen
16523 强奸民意 qiáng jiān mín yì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QJ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人所难 顺天应人 ./MXgyZQ==.html qiang jian min yi
16789 强加于人 qiáng jiā yú rén 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王朔《过把瘾就死》:“你就是这么霸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强加于人,而我不吃这一套!” QJY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G4yZw==.html qiang jia yu ren
17374 墙花路柳 qiáng huā lù liǔ 喻娼妓。 明·高明《二郎神·秋怀》套曲:“风流。恩情怎比,墙花路柳?记待月西厢,和你携素手。” QHLL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路柳墙花、墙花路草 ./NG4xdw==.html qiang hua lu liu
17373 墙花路草 qiáng huā lù cǎo 见“墙花路柳”。 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 ... QHL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墙花路柳 ./NG4xbQ==.html qiang hua lu cao
16552 强弓劲弩 qiáng gōng jìn nǔ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QGJ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强弓硬弩 ./MXhnYQ==.html qiang gong jin nu
17372 墙高基下 qiáng gāo jī xià 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北史·序传·李僧伽》:“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 ... QGJ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G4xYw==.html qiang gao ji xia
17371 强凫变鹤 qiáng fú biàn hè 语本《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强凫变鹤”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 ... 语出《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QFB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G4xMg==.html qiang fu bian he
17370 强得易贫 qiáng dé yì pín 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 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QDYP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4waQ==.html qiang de yi pin
17369 强词夺正 qiáng cí duó zhèng 同“强词夺理”。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但酒醒,硬打挣,强词夺正,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 QCD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强词夺理 ./NG4wOA==.html qiang ci duo 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