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6547 沁人心脾 qìn rén xīn pí 沁:渗入;心脾: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 ... 清 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QRXP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感人肺腑、沁人肺腑 空气污染 ./MXhlbQ==.html qin ren xin pi
17428 沁人心腑 qìn rén xīn fǔ 同“沁人心脾”。 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时尚小令》:“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QR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沁人心脾 ./NG50eQ==.html qin ren xin fu
17427 沁人心肺 qìn rén xīn fèi 同“沁人心脾”。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各式各样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肺啊!” QRX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沁人心脾、沁入心脾 ./NG50bw==.html qin ren xin fei
16807 沁人肺腑 qìn rén fèi fǔ 吸入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饮料;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 明 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 QRF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感人肺腑、沁人心脾 ./NG50NA==.html qin ren fei fu
16733 弃恶从善 qì è cóng shàn 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愿意和韩劲合作,使吴迪弃恶从善。” QEC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迁恶向善 ./NGs1cQ==.html qi e cong shan
16924 气傲心高 qì ào xīn gāo 傲:骄傲,轻慢。志气十分高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 QAX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高气傲 ./NzNhdQ==.html qi ao xin gao
16582 弃暗投明 qì àn tóu míng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QATM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弃恶从善、改过自新 弃明投暗、死不改悔 ./MXh3NA==.html qi an tou ming
17868 弃子逐妻 qì zǐ zhú qī 弃:抛弃;逐:驱赶。抛弃子女赶走妻子。形容百姓生活困苦,妻离子散 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上恩虽宏,下困犹甚,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 QZZQ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抛妻弃子 ./N3MxeQ==.html qi zi zhu qi
16665 弃之可惜 qì zhī kě xī 扔掉它未免可惜。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 ... QZK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津津有味 ./MXp1NA==.html qi zhi ke xi
17228 弃之度外 qì zhī dù wai 谓根本不放在心上。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周孔之业,弃之度外。” QZD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置之度外 ./NGxkdw==.html qi zhi du wai
17869 弃重取轻 qì zhòng qǔ qīng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中原乃海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 ... QZQ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舍本逐末 ./N3MyOA==.html qi zhong qu qing
17229 弃智遗身 qì zhì yí shēn 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QZY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xlNg==.html qi zhi yi shen
16595 气壮山河 qì zhuàng shān hé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QZ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冲霄汉、气势磅礴 气息奄奄、奄奄一息 ./MXk2ZQ==.html qi zhuang shan he
16762 气壮如牛 qì zhuàng rú niú 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十章:“‘我园艺场是书记的十大台柱子之一!’他会气壮如牛地告诉你。” QZR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色厉内荏、装腔作势 胆小如鼠、死气沉沉 ./NGxmaw==.html qi zhuang ru niu
17233 气壮理直 qì zhuàng lǐ zhí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 QZL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理直气壮 理屈词穷 ./NGxmYQ==.html qi zhuang li zhi
17232 气壮河山 qì zhuàng hé shān 同“气壮山河”。 唐·张说《序》:“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QZH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壮山河 ./NGxmMA==.html qi zhuang he shan
17231 气壮胆粗 qì zhuàng dǎn cū 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 ... QZD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胆大气粗 ./NGxlcQ==.html qi zhuang dan cu
17759 气宇昂昂 qì yǔ áng áng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QYA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宇轩昂、气宇不凡 ./NzMzdw==.html qi yu ang ang
16412 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QYXA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精神抖擞、英姿焕发 没精打采、垂头丧气、唯唯诺诺 ./MXRnNA==.html qi yu xuan ang
16919 气宇不凡 qì yǔ bù fán 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2回:“圣上见他有三旬以内年纪,气宇不凡,举止合宜。” QYB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度不凡 ./NzMzbQ==.html qi yu bu fan
17657 器宇不凡 qì yǔ bù fán 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视其人,松形鹤骨,器宇不凡。” QY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宇不凡 ./NmVrYQ==.html qi yu bu fan
17760 气噎喉堵 qì yē hóu dǔ 喉咙被堵噎了。形容喘不过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QYH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zM0Ng==.html qi ye hou du
16920 气压山河 qì yā shān hé 气:气势。气势宏大,可以压倒山河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 QY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盖山河 ./NzM0cQ==.html qi ya shan he
17220 气义相投 qì yì xiāng tóu 谓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 QY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谊相投 ./NGxhdQ==.html qi yi xiang tou
17221 气谊相投 qì yì xiāng tóu 见“气义相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太史慈……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 ... QYX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义相投 ./NGxiNA==.html qi yi xiang tou
17219 弃易求难 qì yì qiú nán 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 QYQ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xhaw==.html qi yi qiu nan
17218 弃义倍信 qì yì bèi xìn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QYB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背信弃义 ./NGxhYQ==.html qi yi bei xin
17761 气咽声丝 qì yè shēng sī 咽:阻塞。呼吸困难,声音细微。形容极度虚弱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的你气咽声丝。” QYS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NzM0Zw==.html qi ye sheng si
16475 气焰熏天 qì yàn xūn tiān 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群音类选 》:“独不见气焰熏天谁敢当。” QYX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气焰嚣张 ./MXZ2Yw==.html qi yan xun tian
16761 气焰嚣张 qì yàn xiāo zhāng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QYXZ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肆无忌惮 心平气和 ./NGw5cQ==.html qi yan xiao zhang
16562 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 ...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QX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MXhsaw==.html qi xi yan yan
17870 弃信违义 qì xìn wéi yì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清·陈确《分三秦论》:“弃信违义,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以自行其智,虽得天下,其亡益违。” QXW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背信弃义、弃信忘义、背信负义 ./N3MyaQ==.html qi xin wei yi
17871 弃信忘义 qì xìn wàng yì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QXW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背信弃义、背信负义、弃信违义 ./N3Mycw==.html qi xin wang yi
17216 气血方刚 qì xuè fāng gāng 犹血气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 ... QXF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血气方刚、血气方盛、血气方壮 ./NGw4Yw==.html qi xue fang gang
16757 器小易盈 qì xiǎo yì yíng 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QX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智若愚 ./NGw2NA==.html qi xiao yi ying
17210 气消胆夺 qì xiāo dǎn duó 形容畏惧到极点。 《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QXD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冲牛斗 ./NGw1dQ==.html qi xiao dan duo
16758 弃邪归正 qì xié guī zhèng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清 钮琇《觚剩 舒氏义烈》:“今公已弃邪归正,承袭王封。” QXG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弃邪从正、改邪归正 死不改悔 ./NGw2bw==.html qi xie gui zheng
17211 弃邪从正 qì xié cóng zhèng 谓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QXC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弃邪归正 ./NGw2ZQ==.html qi xie cong zheng
17207 弃瑕忘过 qì xiá wàng guò 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QXW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计前嫌 ./NGw1MA==.html qi xia wang guo
17206 弃瑕取用 qì xiá qǔ yòng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取用。” QXQ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弃瑕录用 ./NGw0cQ==.html qi xia qu yong
16921 气象一新 qì xiàng yī xīn 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忽然看见三官气象一新,唬了一跳,飞风报与老鸨。” QXY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焕然一新、面貌一新 ./NzM1MA==.html qi xiang yi xin
16477 气象万千 qì xiàng wàn qiān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QXW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波澜壮阔、云蒸霞蔚 百孔千疮、每况愈下、一成不变 ./MXZ3Ng==.html qi xiang wan qian
17872 弃武修文 qì wǔ xiū wén 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 QWX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弃武就文 弃文就武、投笔从戎 ./N3MzMg==.html qi wu xiu wen
17201 弃伪从真 qì wěi cóng zhēn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于弃伪从真, ... QWC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wzMg==.html qi wei cong zhen
17100 弃文就武 qì wén jiù wǔ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QWJ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投笔从戎 弃武修文 ./MnpzYQ==.html qi wen jiu wu
17099 弃文存质 qì wén cún zhì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 ... QWC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npzMA==.html qi wen cun zhi
16687 气味相投 qì wèi xiāng tóu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QWX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投意合、志同道合 格格不入、针锋相对 ./MjBibQ==.html qi wei xiang tou
16933 迄未成功 qì wèi chéng gōng 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成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QWC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2pobQ==.html qi wei cheng gong
17197 气吞宇宙 qì tūn yǔ zhòu 犹气吞山河。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QTY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吞万里 ./NGwxNA==.html qi tun yu zhou
17762 气吞万里 qì tūn wàn lǐ 气:气势;吞:吞掉。形容气魄宏大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QTW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吞宇宙 ./NzM1YQ==.html qi tun wan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