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53
|
欺天罔人
|
欺
|
qī tiān wǎng rén
|
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
QTW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t6cQ==.html
|
qi tian wang ren
|
|
17193
|
欺天罔地
|
欺
|
qī tiān wǎng dì
|
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QTW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天诳地
|
|
./NGt6Zw==.html
|
qi tian wang di
|
|
16482
|
欺天诳地
|
欺
|
qī tiān kuāng dì
|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QTK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天罔地
|
|
./MXcxNg==.html
|
qi tian kuang di
|
|
17192
|
七损八益
|
七
|
qī sǔn bā yì
|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
|
QSBY
|
一般成语
|
|
|
|
./NGt5bQ==.html
|
qi sun ba yi
|
|
17191
|
七损八伤
|
七
|
qī sǔn bā shāng
|
形容损伤惨重。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
QS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完好无损
|
./NGt5Yw==.html
|
qi sun ba shang
|
|
17190
|
七死七生
|
七
|
qī sǐ qī shēng
|
亦作“七生七死”。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
|
QSQS
|
一般成语
|
|
|
|
./NGt4cw==.html
|
qi si qi sheng
|
|
16433
|
欺三瞒四
|
欺
|
qī sān mán sì
|
一再欺骗隐瞒。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
QS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欺上瞒下
|
|
./MXVvMA==.html
|
qi san man si
|
|
16416
|
七手八脚
|
七
|
qī shǒu bā jiǎo
|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
Q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
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
./MXR3cw==.html
|
qi shou ba jiao
|
|
17187
|
七首八脚
|
七
|
qī shǒu bā jiǎo
|
形容慌张乱闯。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
QS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t3eQ==.html
|
qi shou ba jiao
|
|
17186
|
七生七死
|
七
|
qī shēng qī sǐ
|
见“七死七生”。
|
|
QSQS
|
一般成语
|
|
|
|
./NGt3ZQ==.html
|
qi sheng qi si
|
|
16419
|
七十二行
|
七
|
qī shí èr háng
|
泛指各行各业。
|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
QSE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行各业、三十六行
|
|
./MXU4Ng==.html
|
qi shi er hang
|
|
16881
|
七十二变
|
七
|
qī shí èr biàn
|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 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
|
QSE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化多端
|
一成不变
|
./NnIxNg==.html
|
qi shi er bian
|
|
17026
|
欺世乱俗
|
欺
|
qī shì luàn sú
|
乱:迷惑。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
宋·陈亮《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给事中王时升似朴实诈,足以欺世乱俗。”
|
QSL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世惑俗
|
|
./OHduYw==.html
|
qi shi luan su
|
|
17027
|
欺世惑众
|
欺
|
qī shì huò zhòng
|
欺骗世人,迷惑大众。指坏人以欺骗手段博得信任
|
|
QSH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dubQ==.html
|
qi shi huo zhong
|
|
17028
|
欺世惑俗
|
欺
|
qī shì huò sú
|
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世惑俗,乃至处于极刑呢?”...
|
QSH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世乱俗
|
|
./OHdudw==.html
|
qi shi huo su
|
|
16549
|
欺世盗名
|
欺
|
qī shì dào míng
|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
QSD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盗名欺世、欺世惑众
|
名副其实
|
./MXhmNg==.html
|
qi shi dao ming
|
|
16415
|
七事八事
|
七
|
qī shì bā shì
|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家中正七事八事,听见薛嫂来说此话,唬得慌了手脚。”
|
QS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R2eQ==.html
|
qi shi ba shi
|
|
17185
|
七舌八嘴
|
七
|
qī shé bā zuǐ
|
同“七嘴八舌”。
|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
QS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嘴八舌
|
|
./NGt3NA==.html
|
qi she ba zui
|
|
17029
|
欺上压下
|
欺
|
qī shàng yā xià
|
欺骗上级,压制下级
|
|
QS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瞒上欺下
|
|
./OHdvZw==.html
|
qi shang ya xia
|
|
16548
|
欺上罔下
|
欺
|
qī shàng wǎng xià
|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
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QSW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上瞒下
|
|
./MXhldw==.html
|
qi shang wang xia
|
|
16451
|
欺上瞒下
|
欺
|
qī shàng mán xià
|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
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QSM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上罔下
|
上下不欺
|
./MXY4MA==.html
|
qi shang man xia
|
|
16503
|
七上八下
|
七
|
qī shàng bā xià
|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
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
QSB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
|
心安理得、若无其事
|
./MXdqaQ==.html
|
qi shang ba xia
|
|
16749
|
七上八落
|
七
|
qī shàng bā luò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
Q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上八下
|
|
./NGt2dQ==.html
|
qi shang ba luo
|
|
16471
|
欺善怕恶
|
欺
|
qī shàn pà è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 明 杨柔胜《玉环记 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
QSPE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欺弱怕强
|
|
./MXZ0ZQ==.html
|
qi shan pa e
|
|
17189
|
欺霜傲雪
|
欺
|
qī shuāng ào xuě
|
欺:欺凌。傲:傲视,傲岸。霜雪本是寒冷之物,而对此敢于欺凌傲视。比喻坚贞不屈、气势非凡的精神。
|
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
QSA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傲雪欺霜
|
|
./NGt4aQ==.html
|
qi shuang ao xue
|
|
17183
|
妻荣夫贵
|
妻
|
qī róng fū guì
|
荣:荣耀。贵:显贵。指因妻子的显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处。参见“夫贵妻荣”。
|
|
QRFG
|
一般成语
|
|
|
|
./NGt2MA==.html
|
qi rong fu gui
|
|
17648
|
欺人自欺
|
欺
|
qī rén zì qī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
QRZ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
实事求是
|
./NmVibw==.html
|
qi ren zi qi
|
|
16508
|
欺人之谈
|
欺
|
qī rén zhī tán
|
骗人的话。也作“欺人之论”。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可晓得老爷是讲理学的人,凡事有则有,无则无,从不作欺人之谈的。”
|
QR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迷人眼目、弥天大慌
|
肺腑之言、金玉良言
|
./MXdyaw==.html
|
qi ren zhi tan
|
|
17707
|
欺人眼目
|
欺
|
qī rén yǎn mù
|
|
|
QRY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IxZw==.html
|
qi ren yan mu
|
|
16511
|
欺人太甚
|
欺
|
qī rén tài shèn
|
甚: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
QRT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
童叟无欺、与人为善
|
./MXd2Ng==.html
|
qi ren tai shen
|
|
17650
|
凄然泪下
|
凄
|
qī rán lèi xià
|
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
QRLX
|
一般成语
|
|
|
|
./NmVjaQ==.html
|
qi ran lei xia
|
|
16592
|
欺软怕硬
|
欺
|
qī ruǎn pà yìng
|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
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
QRP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重富欺贫、厚此薄彼、畏强欺弱
|
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不卑不亢
|
./MXk0Ng==.html
|
qi ruan pa ying
|
|
16440
|
期期艾艾
|
期
|
qī qī ài ài
|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
QQA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支吾吾
|
油嘴滑舌
|
./MXV0aw==.html
|
qi qi ai ai
|
|
16403
|
嘁嘁喳喳
|
嘁
|
qī qī zhā zhā
|
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
鲁迅《准风月谈 归厚》:“小妇人的嘁嘁喳喳,又何尝不可以消闲。”
|
QQ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嘁嘁嚓嚓
|
|
./ZnVh.html
|
qi qi zha zha
|
|
17000
|
凄凄楚楚
|
凄
|
qī qī chǔ chǔ
|
指十分凄凉悲哀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7回:“凄凄楚楚又哭起来;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把当初分别的话,一一诉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7回:“凄凄楚楚又哭起来;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把当初分别的话,一一诉将出来。”...
|
QQC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凄凄惨惨
|
|
./OGpiMg==.html
|
qi qi chu chu
|
|
16747
|
七七八八
|
七
|
qī qī bā bā
|
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7回:“说那寄姐的不贤良处,也就跟的素姐七七八八的了。”
|
QQ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txMA==.html
|
qi qi ba ba
|
|
16411
|
七情六欲
|
七
|
qī qíng liù yù
|
泛指人的情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至求仙一事,无非远离红尘,断绝七情六欲,一意静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
QQ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情六欲
|
四大皆空
|
./MXQwdQ==.html
|
qi qing liu yu
|
|
16459
|
七擒七纵
|
七
|
qī qín qī zòng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
QQ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纵七擒
|
|
./MXZndw==.html
|
qi qin qi zong
|
|
17178
|
栖丘饮谷
|
栖
|
qī qiū yǐn gǔ
|
指隐逸山林。
|
《宋书·隐逸传·宗炳》:“辟宗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对。”
|
QQ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饮谷栖丘
|
|
./NGt0Mg==.html
|
qi qiu yin gu
|
|
17174
|
七郄八手
|
七
|
qī qiè bā shǒu
|
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
|
QQBS
|
一般成语
|
|
|
|
./NGtyZQ==.html
|
qi qie ba shou
|
|
16561
|
七窍生烟
|
七
|
qī qiào shēng yān
|
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形容气愤至极;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忽闻此言,吓得三尺神散,七窍生烟。”
|
QQ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愤然作色、怒形于色
|
心平气和
|
./MXhsYQ==.html
|
qi qiao sheng yan
|
|
17173
|
七窍冒火
|
七
|
qī qiào mào huǒ
|
同“七窍生烟”。
|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说的好,真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一天两天还好受,等到第三天,真受不得了!怎么还没有信呢?俗语说的好,真是七窍冒火,五脏里生烟。”...
|
QQM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窍生烟
|
|
./NGtyNA==.html
|
qi qiao mao huo
|
|
17172
|
七窍玲珑
|
七
|
qī qiào líng lóng
|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
老舍《赵子曰》:“鹰鼻、狗眼、猪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窍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
|
QQ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聪明伶俐、心灵手巧
|
|
./NGtxdQ==.html
|
qi qiao ling long
|
|
17713
|
七窍流血
|
七
|
qī qiào liú xuè
|
七窍:指人头上的七个孔,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口鼻等处往外流血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那妇人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怕将起来。”
|
QQ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Yzaw==.html
|
qi qiao liu xue
|
|
16423
|
七拼八凑
|
七
|
qī pīn bā còu
|
指把零碎的东西拼凑起来。形容随意拼凑;多而杂乱。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41回:“我殡葬婆婆,是我替俺家男人行一辈子的大事,我不心疼钱。况且这织布机,纺花车儿,一个箱子,一张抽斗桌,七拼八凑,卖了也值两千多钱。”...
|
QP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拼西凑、东拉西扯
|
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
./MXVlYQ==.html
|
qi pin ba cou
|
|
16891
|
七平八稳
|
七
|
qī píng bā wěn
|
十分稳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
QP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四平八稳
|
|
./NnYzdQ==.html
|
qi ping ba wen
|
|
16402
|
欺贫爱富
|
欺
|
qī pín ài fù
|
欺侮贫穷;喜爱富有。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
QPA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嫌贫爱富
|
劫富济贫
|
./ZnUw.html
|
qi pin ai fu
|
|
17714
|
七扭八拗
|
七
|
qī niǔ bā ào
|
拗:拗口。形容十分别扭不通顺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六回:“拿起读了两遍,虽不深知其味,念来却十分顺口,不似自家的七扭八拗。”
|
QNB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Y0NA==.html
|
qi niu ba ao
|
|
17049
|
七扭八歪
|
七
|
qī niǔ bā wāi
|
形容不端正。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
|
QNBW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七歪八扭、歪歪扭扭
|
端端正正
|
./MXdoYQ==.html
|
qi niu ba wai
|
|
17158
|
七满八平
|
七
|
qī mǎn bā píng
|
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
|
清·赵翼《锦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刺瑞刻猴地几多,七满八平何处可施巧?”
|
QMB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沟满壕平
|
|
./NGtsMA==.html
|
qi man ba p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