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93
|
入土为安
|
入
|
rù tǔ wéi ān
|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
清 吴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 清 吴趼人《胡涂世界》:“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入土为安。”...
|
RTW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弃尸荒野
|
./NHNraQ==.html
|
ru tu wei an
|
|
20061
|
入铁主簿
|
入
|
rù tiě zhǔ bù
|
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
《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
RTZ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M1YQ==.html
|
ru tie zhu bu
|
|
19883
|
入死出生
|
入
|
rù sǐ chū shēng
|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
清·夏燮《中西纪事》第八卷:“某经历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
R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生入死
|
|
./NHNqNA==.html
|
ru si chu sheng
|
|
19486
|
入室操戈
|
入
|
rù shǐ cāo gē
|
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RSC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
./MjJvMg==.html
|
ru shi cao ge
|
|
19882
|
入室升堂
|
入
|
rù shì shēng táng
|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
《孔子家语·弟子行》:“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 《孔子家语·弟子行》:“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其孰为贤?”...
|
RSS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升堂入室、登堂入室
|
|
./NHNpdQ==.html
|
ru shi sheng tang
|
|
19945
|
入室昇堂
|
入
|
rù shì shēng táng
|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
|
RSST
|
一般成语
|
|
|
|
./NmZ2aQ==.html
|
ru shi sheng tang
|
|
19960
|
入室弟子
|
入
|
rù shì dì zǐ
|
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RS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V0aw==.html
|
ru shi di zi
|
|
19592
|
入圣超凡
|
入
|
rù shèng chāo fán
|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
唐 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
RS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超凡入圣
|
|
./NHNpYQ==.html
|
ru sheng chao fan
|
|
19413
|
入情入理
|
入
|
rù qíng rù lǐ
|
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
|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
RQ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公地道、天经地义
|
不近人情、强词夺理
|
./MjBiYw==.html
|
ru qing ru li
|
|
19590
|
入幕之宾
|
入
|
rù mù zhī bīn
|
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
《晋书 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 《晋书 郗超传》:“谢安与王坦之尝诣温论事,温令超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
RM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幕宾
|
|
./NHNnbQ==.html
|
ru mu zhi bin
|
|
19431
|
入木三分
|
入
|
rù mù sān fēn
|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
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
RM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
略见一斑
|
./MjB5bw==.html
|
ru mu san fen
|
|
19521
|
入门问讳
|
入
|
rù mén wèn huì
|
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
RM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Q3Yw==.html
|
ru men wen hui
|
|
19873
|
入理切情
|
入
|
rù lǐ qiē qíng
|
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
清·恽敬《与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
|
RL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Nlbw==.html
|
ru li qie qing
|
|
20142
|
缛礼烦仪
|
缛
|
rù lǐ fán yí
|
指烦琐的礼仪。
|
明 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
RLF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Z2cw==.html
|
ru li fan yi
|
|
19702
|
入井望天
|
入
|
rù jǐng wàng tiān
|
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RJWT
|
一般成语
|
|
|
|
./MjUyZw==.html
|
ru jing wang tian
|
|
19588
|
入境问俗
|
入
|
rù jìng wèn sú
|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以免违犯。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RJ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竟问禁、因地制宜
|
|
./NHNkaw==.html
|
ru jing wen su
|
|
19587
|
入竟问禁
|
入
|
rù jìng wèn jìn
|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
|
RJ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境问俗
|
|
./NHNkYQ==.html
|
ru jing wen jin
|
|
19693
|
入境问禁
|
入
|
rù jìng wèn jìn
|
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
|
《礼记·曲礼上》:“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RJWJ
|
一般成语
|
|
|
|
./MjI4cw==.html
|
ru jing wen jin
|
|
19861
|
入海算沙
|
入
|
rù hǎi suàn shā
|
①到海底数沙子。喻白费功夫。②又喻用力精勤。
|
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
RH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NhaQ==.html
|
ru hai suan sha
|
|
19866
|
入火赴汤
|
入
|
rù huǒ fù tāng
|
喻不避艰险。
|
《四游记·老君道教源流》:“入火赴汤,下地上天,灰身没命,愿随大仙。”
|
RHF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
|
|
./NHNjNg==.html
|
ru huo fu tang
|
|
19858
|
入骨相思
|
入
|
rù gǔ xiāng sī
|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
五代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五代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 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RG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M5ZQ==.html
|
ru gu xiang si
|
|
20115
|
入阁登坛
|
入
|
rù gé dēng tán
|
犹命相拜将。谓荣任高官显爵。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列公,你只看他这点遭际,我觉得比入阁登坛金闺紫诰还胜几分。”
|
RGD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登坛拜将
|
|
./NHM5NA==.html
|
ru ge deng tan
|
|
19531
|
入国问俗
|
入
|
rù guó wèn sú
|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RG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邦问俗、入境问俗
|
|
./MjUyNg==.html
|
ru guo wen su
|
|
19618
|
入国问禁
|
入
|
rù guó wèn jìn
|
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
|
|
RG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境问俗
|
毫不忌讳
|
./NnV1NA==.html
|
ru guo wen jin
|
|
19855
|
入地无门
|
入
|
rù dì wú mén
|
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RDW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上天无路
|
|
./NHM4YQ==.html
|
ru di wu men
|
|
19849
|
入邦问俗
|
入
|
rù bāng wèn sú
|
见“入国问俗”。
|
叶圣陶《席间》:“‘入邦问俗,古之道也。’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
|
RB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国问俗
|
|
./NHM2Mg==.html
|
ru bang wen su
|
|
19619
|
入不支出
|
入
|
rù bù zhī chū
|
支:付出。收入不够支付用度
|
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贫……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重折价钱,尚且入 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贫……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重折价钱,尚且入不支出,公私俱困。”...
|
RB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不敷出、入少出多
|
|
./NnV1ZQ==.html
|
ru bu zhi chu
|
|
19525
|
入不敷出
|
入
|
rù bù fū chū
|
敷:足够;出:支出。收入的不够开支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
RBF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捉襟见肘
|
绰绰有余
|
./MjRkZw==.html
|
ru bu fu chu
|
|
20148
|
入鲍忘臭
|
入
|
rù bào wàng chòu
|
鲍鱼:咸鱼。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入鲍忘臭,效尤至祸。”
|
RBW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
./NnV1bw==.html
|
ru bao wang chou
|
|
19928
|
柔而不犯
|
柔
|
róu ér bù fàn
|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
《后汉书 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
REB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Zwbw==.html
|
rou er bu fan
|
|
19617
|
柔中有刚
|
柔
|
róu zhōng yǒu gāng
|
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
|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泼泼的神态,柔中有刚的清脆声音,是谁也无法招架的。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泼泼的神态,柔中有刚的清脆声音,是谁也无法招架的。”...
|
RZ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
|
./NnI4ZQ==.html
|
rou zhong you gang
|
|
19848
|
柔枝嫩叶
|
柔
|
róu zhī nèn yè
|
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
明·郑若庸《玉玦记·忆夫》:“绿茵尽摘不留,且莫惜明年难茂,柔枝嫩叶,多应人采揪。轻舒手,罗裙宽褪腰 明·郑若庸《玉玦记·忆夫》:“绿茵尽摘不留,且莫惜明年难茂,柔枝嫩叶,多应人采揪。轻舒手,罗裙宽褪腰肢瘦。”...
|
RZ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枝嫩条
|
枯木朽株
|
./NHM1cw==.html
|
rou zhi nen ye
|
|
19847
|
柔枝嫩条
|
柔
|
róu zhī nèn tiáo
|
柔嫩的枝条。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
RZN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枝嫩叶
|
枯木朽株
|
./NHM1aQ==.html
|
rou zhi nen tiao
|
|
19846
|
柔远镇迩
|
柔
|
róu yuǎn zhèn ěr
|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移帝伊、洛、定都酆、镐,柔远镇迩,实敬攸考。”
|
RYZ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远怀迩
|
|
./NHM1OA==.html
|
rou yuan zhen er
|
|
20112
|
柔远绥怀
|
柔
|
róu yuǎn suí huái
|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
清·林则徐《喻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虽以天朝柔远绥怀,亦不能任其藐玩,应即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 清·林则徐《喻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虽以天朝柔远绥怀,亦不能任其藐玩,应即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
|
RYS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M0eQ==.html
|
rou yuan sui huai
|
|
19845
|
柔远能迩
|
柔
|
róu yuǎn néng ěr
|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
RYN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远怀迩
|
|
./NHM0bw==.html
|
rou yuan neng er
|
|
19843
|
柔远怀迩
|
柔
|
róu yuǎn huái ěr
|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诛利口》:“岂谓蜀国皇帝,柔远怀迩,居安虑危?”
|
RYH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远镇迩
|
|
./NHM0NA==.html
|
rou yuan huai er
|
|
19844
|
柔远怀来
|
柔
|
róu yuǎn huái lái
|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
唐·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
|
RYH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M0ZQ==.html
|
rou yuan huai lai
|
|
19687
|
柔心弱骨
|
柔
|
róu xīn ruò gǔ
|
形容性情柔和。
|
《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
RXR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Fjaw==.html
|
rou xin ruo gu
|
|
19842
|
柔声下气
|
柔
|
róu shēng xià qì
|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
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
|
RSX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低声下气
|
|
./NHMzaw==.html
|
rou sheng xia qi
|
|
20060
|
柔茹刚吐
|
柔
|
róu rú gāng tǔ
|
软的吃下去,硬的吐出来。比喻欺软怕硬。
|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惟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
RRG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欺软怕硬
|
|
./MjM1MA==.html
|
rou ru gang tu
|
|
19840
|
柔茹寡断
|
柔
|
róu rú guǎ duàn
|
柔茹:柔软。指处事软弱,不果断。亦作“柔懦寡断”。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
RRG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柔懦寡断、优柔寡断
|
当机立断
|
./NHMzMA==.html
|
rou ru gua duan
|
|
19839
|
柔情侠骨
|
柔
|
róu qíng xiá gǔ
|
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只有秋痕韵致天然,虽肌理莹洁,不及我那红卿,而一种柔情侠骨真与红卿一模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只有秋痕韵致天然,虽肌理莹洁,不及我那红卿,而一种柔情侠骨真与红卿一模一样。”...
|
RQX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MycQ==.html
|
rou qing xia gu
|
|
19653
|
柔情似水
|
柔
|
róu qíng sì shuǐ
|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
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RQ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凶神恶煞
|
./OGFoaw==.html
|
rou qing si shui
|
|
19584
|
柔情密意
|
柔
|
róu qíng mì yì
|
谓温柔亲密的情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密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密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RQM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情似水、情意绵绵
|
无情无义、冷酷无情
|
./NHMyNg==.html
|
rou qing mi yi
|
|
19585
|
柔情蜜意
|
柔
|
róu qíng mì yì
|
温柔甜蜜的情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蜜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如今悬空在宝玉屋内,虽说宝玉仍是柔情蜜意,究竟算不得什么,于是更哭得哀切。”...
|
RQM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情似水、情意绵绵
|
冷酷无情
|
./NHMyZw==.html
|
rou qing mi yi
|
|
19931
|
柔情媚态
|
柔
|
róu qíng mèi tài
|
指柔美的情态。同“柔情绰态”。
|
清 李心衡《金川锁记 陈生》:“[陈生]见一女子,年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辗转昏愦中,忽忆柔 清 李心衡《金川锁记 陈生》:“[陈生]见一女子,年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辗转昏愦中,忽忆柔情媚态,则哑然笑;又忆浮萍断梗,何处追寻,则啜以泣。”...
|
RQM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情绰态
|
|
./NmZxaQ==.html
|
rou qing mei tai
|
|
19838
|
柔情绰态
|
柔
|
róu qíng chuō tai
|
柔美的情态。
|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瑰恣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预言。”
|
RQC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情媚态
|
|
./NHMxdw==.html
|
rou qing chuo tai
|
|
19583
|
柔能制刚
|
柔
|
róu néng zhì gāng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亦作“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
《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 《后汉书·臧宫传》:“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
|
RN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柔能克刚
|
|
./NHMxbQ==.html
|
rou neng zhi gang
|
|
19929
|
柔能克刚
|
柔
|
róu néng kè gāng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
RNK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柔克刚
|
|
./NmZweQ==.html
|
rou neng ke g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