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5
|
如火燎原
|
如
|
rú huǒ liáo yuán
|
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RH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星火燎原
|
|
./MjM2eQ==.html
|
ru huo liao yuan
|
|
19466
|
如花似玉
|
如
|
rú huā sì yù
|
像花一样艳丽;像玉一样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
RH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容月貌、仪容俊秀
|
面目狰狞
|
./MjF3YQ==.html
|
ru hua si yu
|
|
19865
|
如花似月
|
如
|
rú huā sì yuè
|
见“如花似玉”。
|
《四游记·华光与铁扇公主成亲》:“凤凰山玉环圣母有一女儿,名叫铁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
|
RH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花似玉、如花似朵
|
|
./NHNidw==.html
|
ru hua si yue
|
|
19453
|
如花似锦
|
如
|
rú huā sì jǐn
|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自从嫁了周庸佑,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
RH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花似玉
|
暗淡无光
|
./MjFpZQ==.html
|
ru hua si jin
|
|
19864
|
如花似朵
|
如
|
rú huā sì duǒ
|
犹言如花似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轿子里面,如花似朵的一个年少女子。”
|
RH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花似月、如花似玉
|
|
./NHNibQ==.html
|
ru hua si duo
|
|
19983
|
如花如锦
|
如
|
rú huā rú jǐn
|
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华彩绚丽,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恰好凑着吉日良时,两对小夫妻,如花如锦,拜堂合卺。”
|
RH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花似锦
|
|
./N2o1NA==.html
|
ru hua ru jin
|
|
19984
|
如花美眷
|
如
|
rú huā měi juàn
|
眷:亲属。形容爱人美丽,可爱如花
|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梦自怜。”
|
RH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娇妻美妾
|
|
./N2o1ZQ==.html
|
ru hua mei juan
|
|
19867
|
如获至珍
|
如
|
rú huò zhì zhēn
|
见“如获至宝”。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
RH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获至宝
|
|
./NHNjZw==.html
|
ru huo zhi zhen
|
|
19529
|
如获至宝
|
如
|
rú huò zhì bǎo
|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
RH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
如丧考妣
|
./MjR0dQ==.html
|
ru huo zhi bao
|
|
19639
|
如获石田
|
如
|
rú huò shí tián
|
石田:指有石头的田地,借指没用的东西。指得到不可耕种的田地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大王如获石田。”
|
RH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如获至宝
|
./N2o0dQ==.html
|
ru huo shi tian
|
|
19944
|
茹古涵今
|
茹
|
rú gǔ hán jīn
|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
RGH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古通今
|
|
./NmZ1eQ==.html
|
ru gu han jin
|
|
19701
|
如鲠在喉
|
如
|
rú gěng zài hóu
|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
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 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
|
RG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骨鲠在喉
|
一吐为快
|
./MjRtbQ==.html
|
ru geng zai hou
|
|
19985
|
如珪如璋
|
如
|
rú guī rú zhāng
|
珪:玉器;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成帝纪述》:“孝成煌煌,临朝有光,威仪之盛,如珪如璋。”
|
RG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圭如璋
|
|
./N2o1bw==.html
|
ru gui ru zhang
|
|
19986
|
如圭如璋
|
如
|
rú guī rú zhāng
|
璋:古代贵重的礼器。比喻人品质高尚,气宇轩昂
|
《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
RG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珪如璋
|
|
./N2o1eQ==.html
|
ru gui ru zhang
|
|
19522
|
如法炮制
|
如
|
rú fǎ páo zhì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
RFP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依样葫芦
|
独树一帜、别出心裁
|
./MjQ5MA==.html
|
ru fa pao zhi
|
|
19857
|
如法泡制
|
如
|
rú fǎ pào zhì
|
见“如法炮制”。
|
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 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如法泡制,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
RFP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法炮制
|
别出心裁
|
./NHM4dQ==.html
|
ru fa pao zhi
|
|
19936
|
如法砲制
|
如
|
rú fǎ pào zhì
|
依照成法,砲制中药。比喻照样仿做。
|
|
RFPZ
|
一般成语
|
|
|
|
./NmZzNg==.html
|
ru fa pao zhi
|
|
19449
|
如风过耳
|
如
|
rú fēng guò ěr
|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RFG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秋风过耳
|
|
./MjFiNg==.html
|
ru feng guo er
|
|
20038
|
如蹈汤火
|
如
|
rú dǎo tāng huǒ
|
蹈:踩;汤:滚水。如同在滚水、烈火中行走一样。比喻处境艰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命入朝廷,如赴汤火。”
|
RDT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蹈水火
|
|
./MjE4NA==.html
|
ru dao tang huo
|
|
19854
|
如蹈水火
|
如
|
rú dǎo shuǐ huǒ
|
比喻处境艰难。
|
《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
RDS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如蹈汤火
|
|
./NHM4MA==.html
|
ru dao shui huo
|
|
20067
|
如登春台
|
如
|
rú dé chūn tái
|
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
《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
RDC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Q4Zw==.html
|
ru de chun tai
|
|
19856
|
如堕烟雾
|
如
|
rú duò yān wù
|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后以“如堕烟雾”、“如堕烟海”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 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
RD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堕烟海
|
显而易见
|
./NHM4aw==.html
|
ru duo yan wu
|
|
19519
|
如堕烟海
|
如
|
rú duò yān hǎi
|
好像掉在烟雾弥漫的大海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
RD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雾里看花、如坐云雾
|
豁然开朗、显而易见
|
./MjQ0dQ==.html
|
ru duo yan hai
|
|
19498
|
如此而已
|
如
|
rú cǐ ér yǐ
|
就这样罢了。而已:罢了。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
RCE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仅此而已
|
|
./MjNieQ==.html
|
ru ci er yi
|
|
19640
|
如此这般
|
如
|
rú cǐ zhè bān
|
虚指没有详细说明或不要求详细说明的某种事物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今朝县中李大人到学生那里,如此这般,说大巡新近有参本上东京。”
|
RC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这样那样
|
|
./N2o2OA==.html
|
ru ci zhe ban
|
|
19850
|
如操左券
|
如
|
rú cāo zuǒ quàn
|
见“如持左券”。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抚两大人这次用兵,计虑周详,胜利如操左券。”
|
RC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持左券
|
|
./NHM2Yw==.html
|
ru cao zuo quan
|
|
19369
|
如出一辙
|
如
|
rú chū yī zhé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
RC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同一口、大同小异
|
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
./MXkwYQ==.html
|
ru chu yi zhe
|
|
19479
|
如出一口
|
如
|
rú chū yī kǒu
|
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
RCY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
众说纷纭
|
./MjJjeQ==.html
|
ru chu yi kou
|
|
19851
|
如痴似醉
|
如
|
rú chī sì zuì
|
亦作“如醉如痴”。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
RC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痴如醉、如醉如痴
|
|
./NHM2dw==.html
|
ru chi si zui
|
|
19454
|
如痴如醉
|
如
|
rú chī rú zuì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
RCR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醉如痴、如痴似醉
|
|
./MjFpeQ==.html
|
ru chi ru zui
|
|
19935
|
如痴如梦
|
如
|
rú chī rú mèng
|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
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
RCR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梦如醉、如醉如梦
|
|
./NmZydw==.html
|
ru chi ru meng
|
|
19934
|
如痴如狂
|
如
|
rú chī rú kuáng
|
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同“如醉如狂”。
|
《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 《孽海花》第七回:“倾城士女如痴如狂,一条七里山塘,停满了画船歌舫,真个靓妆藻野,炫服缛川,好不热闹。”...
|
RCR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醉如狂
|
|
./NmZybQ==.html
|
ru chi ru kuang
|
|
19642
|
如痴如呆
|
如
|
rú chī rú dāi
|
如:好像。形容极其迷恋某事
|
刘兰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他总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颠,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
|
RCR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痴如狂
|
|
./N2o2cw==.html
|
ru chi ru dai
|
|
19852
|
如持左券
|
如
|
rú chí zuǒ quàn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
RCZ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操左券
|
|
./NHM3Ng==.html
|
ru chi zuo quan
|
|
20113
|
跅弛不羁
|
跅
|
rú chí bù jī
|
放荡不受拘束。《汉书》: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
《晋书·周处传论》:“周子隐以跅弛之材,负不羁之行。”
|
RC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放荡不羁
|
|
./NHM2bQ==.html
|
ru chi bu ji
|
|
19643
|
如潮涌至
|
如
|
rú cháo yǒng zhì
|
像潮涌一样,比喻某种事物来势甚猛
|
|
RC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如潮涌
|
|
./N2o3Mg==.html
|
ru chao yong zhi
|
|
19641
|
如椽之笔
|
如
|
rú chuán zhī bǐ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
RC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椽大笔
|
|
./N2o2aQ==.html
|
ru chuan zhi bi
|
|
20114
|
如椽大笔
|
如
|
rú chuán dà bǐ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
宋 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
RCD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笔补造化、才高八斗
|
目不识丁
|
./NHM3cQ==.html
|
ru chuan da bi
|
|
20069
|
如不胜衣
|
如
|
rú bù shèng yī
|
胜: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
先秦 荀况《荀子 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
RBS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弱不禁风
|
|
./MjRtYw==.html
|
ru bu sheng yi
|
|
20048
|
如臂使指
|
如
|
rú bì shǐ zhǐ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RBS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
势成骑虎、束手无策
|
./MjIzaQ==.html
|
ru bi shi zhi
|
|
19899
|
润屋润身
|
润
|
rùn wū rùn shēn
|
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
|
《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
RWRS
|
一般成语
|
|
|
|
./NHNycQ==.html
|
run wu run shen
|
|
19958
|
润笔之资
|
润
|
rùn bǐ zhī zī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
RB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润笔之绢
|
|
./NnI4eQ==.html
|
run bi zhi zi
|
|
19999
|
润笔之绢
|
润
|
rùn bǐ zhī juàn
|
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回:“荷生自旧腊入都,迄今已九阅月,润笔之绢,谀墓之金,到手随尽。”
|
RB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润笔之资
|
|
./OGlxcw==.html
|
run bi zhi juan
|
|
20034
|
入主出奴
|
入
|
rù zhǔ chū nú
|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
唐 韩愈《原道》:“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
RZC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视同仁
|
./MjB1cw==.html
|
ru zhu chu nu
|
|
19888
|
入乡问俗
|
入
|
rù xiāng wèn sú
|
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
《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
RX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国问禁
|
|
./NHNsMg==.html
|
ru xiang wen su
|
|
19426
|
入乡随俗
|
入
|
rù xiāng suí sú
|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习俗。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
RX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境问俗、因地制宜
|
|
./MjBzYQ==.html
|
ru xiang sui su
|
|
19889
|
入孝出悌
|
入
|
rù xiào chū tì
|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
RXC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孝出弟
|
|
./NHNsbQ==.html
|
ru xiao chu ti
|
|
20121
|
入孝出弟
|
入
|
rù xiào chū dì
|
见“入孝出悌”。
|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RXC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孝出悌
|
|
./NHNsYw==.html
|
ru xiao chu di
|
|
19398
|
入吾彀中
|
入
|
rù wǔ gòu zhōng
|
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RW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尽入彀中
|
|
./MXpxcw==.html
|
ru wu gou zhong
|
|
20120
|
入文出武
|
入
|
rù wén chū wǔ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都督安公碑》:“总军挟郡,入文出武。三十年间,式遏戎虏。”
|
RWC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Nrcw==.html
|
ru wen chu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