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816
|
十字街口
|
十
|
shí zì jiē kǒu
|
十字街头。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SZ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字路头、十字街头
|
|
./NHpqdw==.html
|
shi zi jie kou
|
|
23225
|
十指连心
|
十
|
shí zhǐ lián xīn
|
十个指头连着心。表示身体的每个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关系。比喻亲人跟自身休戚相关。
|
明 汤显祖《南柯记 情尽》:“哎也!焚烧十指连心痛,图得三生见面圆。”
|
SZL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休戚相关
|
|
./MjNzYw==.html
|
shi zhi lian xin
|
|
23417
|
食指大动
|
食
|
shí zhǐ dà dòng
|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
S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ZuZQ==.html
|
shi zhi da dong
|
|
23413
|
十之八九
|
十
|
shí zhī bā jiǔ
|
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
|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
|
SZ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有八九
|
|
./MjZscQ==.html
|
shi zhi ba jiu
|
|
23496
|
实至名归
|
实
|
shí zhì míng guī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
SZM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归实至
|
|
./Mjd6cQ==.html
|
shi zhi ming gui
|
|
23806
|
十有八九
|
十
|
shí yǒu bā jiǔ
|
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
|
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
S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之八九
|
|
./NHphcQ==.html
|
shi you ba jiu
|
|
24080
|
时隐时现
|
时
|
shí yǐn shí xiàn
|
现:显露。时而隐没时而现出。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
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子房当烹狗藏弓之世,时隐时现,托赤松以自保。”
|
SY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若隐若现
|
|
./N3F4ZQ==.html
|
shi yin shi xian
|
|
23805
|
时隐时见
|
时
|
shí yǐn shí jiàn
|
隐:隐没。见:同“现”;出现。有时隐没,有时出现。远处事物忽明忽暗。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其间林木荟蔚,云烟掩映,高楼曲榭,时隐时见,使画工极思不可图。”
|
SY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隐时现
|
|
./NHphNg==.html
|
shi yin shi jian
|
|
23612
|
时运亨通
|
时
|
shí yùn hēng tōng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终有日时运亨通,封侯拜相,扬名六国。”
|
SY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亨运泰
|
时运不济
|
./Mnl6NA==.html
|
shi yun heng tong
|
|
23611
|
时运不济
|
时
|
shí yùn bù jì
|
时机和命运不佳。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先对莫翁道:‘寄儿蒙公公相托,一向看牛不差。近来时运不济,前日失了两牛,今蹇驴又生病,寄儿看管不来。’”...
|
SY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运不齐
|
时运亨通
|
./Mnl5dQ==.html
|
shi yun bu ji
|
|
23261
|
时移俗易
|
时
|
shí yí sú yì
|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
S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Rodw==.html
|
shi yi su yi
|
|
23804
|
时移势易
|
时
|
shí yí shì yì
|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
清 杭世骏《质疑 诸史》:“时移势易,踵事增华,亦不得独罪商君矣。”
|
S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移势迁、时移势变
|
|
./NHo5Mg==.html
|
shi yi shi yi
|
|
23345
|
时移势迁
|
时
|
shí yí shì qiān
|
时候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
SY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时移势易
|
|
./MjVvbw==.html
|
shi yi shi qian
|
|
23803
|
拾遗补阙
|
拾
|
shí yí bǔ quē
|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
SY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补阙拾遗
|
|
./NHo3bw==.html
|
shi yi bu que
|
|
23532
|
食言而肥
|
食
|
shí yán ér féi
|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
SYE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言而无信
|
言而有信
|
./Mjh3aQ==.html
|
shi yan er fei
|
|
23993
|
十月怀胎
|
十
|
shí yuè huái tāi
|
比喻事情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
SY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身怀六甲
|
|
./NnVvdQ==.html
|
shi yue huai tai
|
|
23801
|
实心实意
|
实
|
shí xīn shí yì
|
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
SX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心实意
|
虚情假意
|
./NHo0Mg==.html
|
shi xin shi yi
|
|
24145
|
食无求饱
|
食
|
shí wú qiú bǎo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SWQ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食不求饱、食不念饱
|
|
./ODlzMA==.html
|
shi wu qiu bao
|
|
23797
|
识文断字
|
识
|
shí wén duàn zì
|
知晓文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
SW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文谈字
|
|
./NHowcQ==.html
|
shi wen duan zi
|
|
23946
|
时望所归
|
时
|
shí wàng suǒ guī
|
声望很高,为世人所敬仰。
|
《晋书 阮籍传》:“卿时望所归,今欲屈卿同受顾托。”
|
SW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望所归
|
千夫所指
|
./NmdyNg==.html
|
shi wang suo gui
|
|
23792
|
十万火速
|
十
|
shí wàn huǒ sù
|
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动作极快地行事。
|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我立刻收拾着行李,十万火速地准备出发。”
|
SW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万火急
|
|
./NHl4NA==.html
|
shi wan huo su
|
|
23340
|
十万火急
|
十
|
shí wàn huǒ jí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
SW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急如星火、迫不及待
|
慢条斯理
|
./MjVtcQ==.html
|
shi wan huo ji
|
|
23791
|
识途老马
|
识
|
shí tú lǎo mǎ
|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STL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马识途、驾轻就熟
|
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
./NHl3YQ==.html
|
shi tu lao ma
|
|
23973
|
石投大海
|
石
|
shí tóu dà hǎi
|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0回:“吕岳闻杨瑨之言,如石投大海,半晌无言。”
|
ST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石沉大海
|
|
./NnJlOA==.html
|
shi tou da hai
|
|
23451
|
食宿相兼
|
食
|
shí sù xiāng jiān
|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
汉 应劭《风俗通 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 汉 应劭《风俗通 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SS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食西宿
|
|
./Mjc3eQ==.html
|
shi su xiang jian
|
|
23502
|
十生九死
|
十
|
shí shēng jiǔ sǐ
|
形容历尽艰险。
|
唐 韩愈《八月十五赠张功曹》诗:“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
SS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九死一生
|
|
./Mjg3OA==.html
|
shi sheng jiu si
|
|
24107
|
实实在在
|
实
|
shí shí zài zài
|
真实,不夸张,现实存在的
|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40回:“八王就实实在在问话,孩儿也细细告诉了他,就求他请诏。”
|
SSZ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实打实
|
虚无缥缈
|
./N3p6OA==.html
|
shi shi zai zai
|
|
23783
|
识时通变
|
识
|
shí shí tōng biàn
|
见“识时达变”。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时通变。”
|
SS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时达变
|
|
./NHlvcw==.html
|
shi shi tong bian
|
|
23974
|
时时刻刻
|
时
|
shí shí kè kè
|
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时时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
|
SS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每时每刻
|
|
./NnJlaQ==.html
|
shi shi ke ke
|
|
23780
|
识时达务
|
识
|
shí shí dá wù
|
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分儿,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
|
SSD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ltMA==.html
|
shi shi da wu
|
|
23782
|
实事求是
|
实
|
shí shì qiú shì
|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
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SS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脚踏实地
|
有名无实、徒有虚名
|
./NHlvOA==.html
|
shi shi qiu shi
|
|
23328
|
十室九空
|
十
|
shí shì jiǔ kōng
|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
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SSJ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沛流离、家破人亡
|
人烟稠密、安居乐业
|
./MjVndw==.html
|
shi shi jiu kong
|
|
23781
|
十世单传
|
十
|
shí shì dān chuán
|
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
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
SS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ltYQ==.html
|
shi shi dan chuan
|
|
23498
|
食肉寝皮
|
食
|
shí ròu qǐn pí
|
吃他们的肉;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
SR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恨之入骨
|
情深义重、一往情深
|
./MjgwdQ==.html
|
shi rou qin pi
|
|
23619
|
拾人牙慧
|
拾
|
shí rén yá huì
|
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
SR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拾人涕唾、人云亦云
|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
./MzBoYQ==.html
|
shi ren ya hui
|
|
23434
|
拾人涕唾
|
拾
|
shí rén tì tuò
|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宋 严羽《沧浪诗话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
SRT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拾人牙慧
|
独到见解
|
./MjZ3YQ==.html
|
shi ren ti tuo
|
|
23209
|
十亲九故
|
十
|
shí qīn jiǔ gù
|
形容亲戚朋友很多。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受千辛万苦,想十亲九故,在三江五湖。”
|
SQ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沾亲带故
|
非亲非故
|
./MjNnbw==.html
|
shi qin jiu gu
|
|
24263
|
食亲财黑
|
食
|
shí qīn cái hēi
|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
|
SQCH
|
一般成语
|
|
|
|
./MjRvdQ==.html
|
shi qin cai hei
|
|
23546
|
十全十美
|
十
|
shí quán shí měi
|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
SQS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尽善尽美、完美无缺
|
一无是处、一无可取
|
./Mjk1eQ==.html
|
shi quan shi mei
|
|
23994
|
十全大补
|
十
|
shí quán dà bǔ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
|
SQ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VxaQ==.html
|
shi quan da bu
|
|
23433
|
食前方丈
|
食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
SQF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食必方丈、食案方丈、食味方丈
|
食不二味、食不重味
|
./MjZ2Ng==.html
|
shi qian fang zhang
|
|
23318
|
石破天惊
|
石
|
shí pò tiān jīng
|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SPT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天动地、天翻地覆
|
默默无闻
|
./MjVkaw==.html
|
shi po tian jing
|
|
23583
|
十拿九稳
|
十
|
shí ná jiǔ wěn
|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如此一行,只怕这事例有个十拿九稳也不见得。”
|
SN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无一失、稳操胜券
|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
./MmE1OA==.html
|
shi na jiu wen
|
|
23462
|
十年寒窗
|
十
|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
|
SN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年窗下、十载寒窗
|
|
./Mjdnaw==.html
|
shi nian han chuang
|
|
23772
|
十年读书
|
十
|
shí nián dú shū
|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SN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年寒窗
|
|
./NHk4bw==.html
|
shi nian du shu
|
|
23156
|
十年窗下
|
十
|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SN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十年寒窗
|
|
./MjI4OA==.html
|
shi nian chuang xia
|
|
23995
|
十磨九难
|
十
|
shí mó jiǔ nàn
|
指不断遭受的磨难
|
|
SMJ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帆风顺
|
./NnVyYw==.html
|
shi mo jiu nan
|
|
23339
|
十面埋伏
|
十
|
shí miàn mái fú
|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
《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
SMM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四面楚歌
|
|
./MjVsbQ==.html
|
shi mian mai fu
|
|
23768
|
十里洋场
|
十
|
shí lǐ yáng chǎng
|
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 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多含贬义。②泛指繁荣的市场。...
|
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
SLY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k0OA==.html
|
shi li yang chang
|
|
23405
|
十里长亭
|
十
|
shí lǐ cháng tíng
|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
SL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Zoaw==.html
|
shi li chang 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