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63
|
谈不容口
|
谈
|
tán bù róng kǒu
|
犹言赞不绝口。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有弘农杨蘧者,曾到岭外,见阳朔、荔浦山水,谈不容口。”
|
TBR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赞不绝口
|
|
./NTN6Mg==.html
|
tan bu rong kou
|
|
8505
|
抬脚动手
|
抬
|
tái jiǎo dòng shǒu
|
指一举一动。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
TJDS
|
一般成语
|
|
|
|
./NmhrbQ==.html
|
tai jiao dong shou
|
|
7975
|
台阁生风
|
台
|
tái gé shēng fēng
|
台阁:东汉尚书的办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台阁中严肃的风气。比喻官风清廉。
|
《晋书 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晋书 傅玄传》:“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于是贵游慑伏,台阁生风。”...
|
TG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N4NA==.html
|
tai ge sheng feng
|
|
8660
|
套言不叙
|
套
|
tào yán bù xù
|
套言:客套话。套话不多说了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
TY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套言不陈
|
|
./OGk4Zw==.html
|
tao yan bu xu
|
|
8661
|
套言不陈
|
套
|
tào yán bù chén
|
套言:客套话;陈:陈述。套话不多说了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书,递于绍闻,书上写道:‘字启谭大哥下入目。兹启者,套言不陈。’”...
|
TY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套言不叙
|
|
./OGk4cQ==.html
|
tao yan bu chen
|
|
9112
|
套头裹脑
|
套
|
tào tóu guǒ nǎo
|
比喻很多事情纠缠在一起,分辨不清。形容十分周密不露破绽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这桩套头裹脑的事,这段含着骨头露着肉的话。”
|
TTG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5MA==.html
|
tao tou guo nao
|
|
8693
|
探奥索隐
|
探
|
tàn ào suǒ yǐn
|
奥:深奥;隐:秘密。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卷:“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孰窥其宗?”
|
TA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赜索隐
|
|
./OHB3dQ==.html
|
tan ao suo yin
|
|
8781
|
探赜索隐
|
探
|
tàn zé suǒ yǐn
|
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
TZS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幽索隐、探奥索隐
|
|
./MmF4dQ==.html
|
tan ze suo yin
|
|
8863
|
探赜钩深
|
探
|
tàn zé gōu shēn
|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TZG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赜索隐
|
|
./NTRkOA==.html
|
tan ze gou shen
|
|
7985
|
探幽索隐
|
探
|
tàn yōu suǒ yǐn
|
同“探赜索隐”。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夫仁者乐,知者好诚,秉礼者探幽索隐。”
|
TY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赜索隐
|
|
./NTRiMA==.html
|
tan you suo yin
|
|
9137
|
探幽穷赜
|
探
|
tàn yōu qióng zé
|
幽:深;赜:幽深难见。探索深奥隐微的事理
|
《晋书·潘岳传》:“抽绎微言,启发道直。探幽穷赜,故故知新。”
|
TYQ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B1bQ==.html
|
tan you qiong ze
|
|
9138
|
探异玩奇
|
探
|
tàn yì wán qí
|
玩:玩赏。探寻异处,玩赏奇迹。指游览奇山异水
|
唐·刘禹锡《含辉洞述》:“公之来思,探异玩奇,拨野憩林,而民悦之。”
|
TYW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奇访胜
|
|
./OHB1dw==.html
|
tan yi wan qi
|
|
8161
|
探渊索珠
|
探
|
tàn yuān suǒ zhū
|
渊:深潭。深探九重之渊,索求千金之珠。比喻反复推敲文词,务求中肯得宜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9卷:“恐非发石取玉,探渊索珠之谓也。”
|
TY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骊获珠
|
|
./OHB1Yw==.html
|
tan yuan suo zhu
|
|
7693
|
叹为观止
|
叹
|
tàn wéi guān zhǐ
|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
TW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
海底捞针
|
./MjZwMg==.html
|
tan wei guan zhi
|
|
8855
|
探丸借客
|
探
|
tàn wán jiè kè
|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
TWJK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Q4cw==.html
|
tan wan jie ke
|
|
8285
|
探汤蹈火
|
探
|
tàn tāng dǎo huǒ
|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
|
TT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
|
|
./NTQ2dQ==.html
|
tan tang dao huo
|
|
7873
|
探头探脑
|
探
|
tàn tóu tàn nǎo
|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终看他未破,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
TTT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张西望、探头缩脑
|
|
./MmJrYw==.html
|
tan tou tan nao
|
|
7983
|
探头缩脑
|
探
|
tàn tóu suō nǎo
|
小心胆怯张望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
TTS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头探脑
|
|
./NTQ3eQ==.html
|
tan tou suo nao
|
|
8162
|
探手可得
|
探
|
tàn shǒu kě dé
|
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
|
元·曾瑞卿《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
TSK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
|
./OHB2Zw==.html
|
tan shou ke de
|
|
8689
|
探奇穷异
|
探
|
tàn qí qióng yì
|
探:寻求;穷:尽。探寻异处,玩赏奇迹。指游览奇山异水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小生一时探奇穷异,实出无心,若是就了此亲,外人不晓得的,尽道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小生一时探奇穷异,实出无心,若是就了此亲,外人不晓得的,尽道小生是有所贪求而为此,反觉无颜。”...
|
TQ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异玩奇、探奇访胜
|
|
./OHB2cQ==.html
|
tan qi qiong yi
|
|
8690
|
探奇访胜
|
探
|
tàn qí fǎng shèng
|
探:寻求;访:访问。探寻奇迹,访求胜地。指游览和寻访山水名胜
|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最爱游山玩水,常常领了一群人到处探奇访胜。”
|
TQ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奇穷异
|
|
./OHB3MA==.html
|
tan qi fang sheng
|
|
8825
|
探囊胠箧
|
探
|
tàn náng wú qiè
|
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
|
语出《庄子 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
TNW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胠箧探囊
|
|
./MzEwNg==.html
|
tan nang wu qie
|
|
7813
|
探囊取物
|
探
|
tàn náng qǔ wù
|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
TNQ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轻而易举、手到擒来
|
难上加难
|
./MmFocQ==.html
|
tan nang qu wu
|
|
8277
|
叹老嗟卑
|
叹
|
tàn lǎo jiē bēi
|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
宋·陆游《岁莫》诗:“小筑幽栖与拙宜,读书写字伴儿嬉,已无叹老嗟卑意,却喜分冬守岁时。”
|
TLJ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QzaQ==.html
|
tan lao jie bei
|
|
8691
|
探骊获珠
|
探
|
tàn lí huò zhū
|
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 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
《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
TL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骊得珠
|
|
./OHB3YQ==.html
|
tan li huo zhu
|
|
8718
|
探骊得珠
|
探
|
tàn lí dé zhū
|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
清 陈其元《庸闲窄笔记 蒋振生书法论》:“如探骊得珠,觉前贤纷纷议论,均为饶舌矣。”
|
TLD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骊获珠
|
|
./MjZ0cw==.html
|
tan li de zhu
|
|
8276
|
探口而出
|
探
|
tàn kǒu ér chū
|
犹言脱口而出。
|
|
TKEC
|
一般成语
|
|
|
|
./NTQyeQ==.html
|
tan kou er chu
|
|
8270
|
探竿影草
|
探
|
tàn gān yǐng cǎo
|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
TG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QxYQ==.html
|
tan gan ying cao
|
|
8177
|
叹观止矣
|
叹
|
tàn guān zhǐ yǐ
|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
|
TGZY
|
一般成语
|
|
|
|
./Mjh1YQ==.html
|
tan guan zhi yi
|
|
8272
|
探观止矣
|
探
|
tàn guān zhǐ yǐ
|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
TGZY
|
一般成语
|
|
|
|
./NTQxdQ==.html
|
tan guan zhi yi
|
|
8692
|
探本溯源
|
探
|
tàn běn sù yuán
|
探:求索。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
|
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第五章第三节:“它对词语的探本溯源工作,作得还不到家。”
|
TB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本穷源
|
|
./OHB3aw==.html
|
tan ben su yuan
|
|
8262
|
探本穷源
|
探
|
tàn běn qióng yuán
|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
|
TBQ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本溯源
|
|
./NTN5cw==.html
|
tan ben qiong yuan
|
|
9057
|
太阿在握
|
太
|
tài ē zài wò
|
太阿:泰阿,宝剑名;握:执持。比喻掌握权柄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
TEZ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权在握
|
|
./NzJldw==.html
|
tai e zai wo
|
|
8592
|
太阿之柄
|
太
|
tài ē zhī bǐng
|
太阿:宝剑名;柄:器物的把儿。比喻权柄、权力
|
清·觉佛《女英雄》:“昏君无北伐之心,奸相操太阿之柄。”
|
TEZ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JlbQ==.html
|
tai e zhi bing
|
|
7747
|
太阿倒持
|
太
|
tài ē dào chí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
TED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倒持太阿、授人一柄
|
|
./Mjh2bw==.html
|
tai e dao chi
|
|
9115
|
泰阿倒持
|
泰
|
tài ē dào chí
|
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宋·秦观《李训论》:“自德宗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复可取。”
|
TED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太阿倒持
|
|
./OGlmeQ==.html
|
tai e dao chi
|
|
8667
|
泰山之安
|
泰
|
tài shān zhī ān
|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
TSZ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累卵之危
|
./OGlkZw==.html
|
tai shan zhi an
|
|
7794
|
泰山压卵
|
泰
|
tài shān yā luǎn
|
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
《晋书 孙惠传》:“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
TS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以卵投石
|
./MmE2dw==.html
|
tai shan ya luan
|
|
7744
|
泰山压顶
|
泰
|
tài shān yā dǐng
|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
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
TS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堪重负
|
|
./Mjh1dQ==.html
|
tai shan ya ding
|
|
8668
|
泰山若厉
|
泰
|
tài shān ruò lì
|
厉:通“砺”,磨刀石。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么小。比喻经历时间久远
|
东汉·班固《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爱及苗裔。”
|
TSR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lkcQ==.html
|
tai shan ruo li
|
|
8757
|
泰山其颓
|
泰
|
tài shān qí tuí
|
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TSQ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山梁木
|
|
./MjlzZw==.html
|
tai shan qi tui
|
|
8507
|
泰山磐石
|
泰
|
tài shān pán shí
|
比喻安定稳固。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
TSP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hsNg==.html
|
tai shan pan shi
|
|
7916
|
泰山梁木
|
泰
|
tài shān liáng mù
|
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TSL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山其颓
|
|
./MmNpaQ==.html
|
tai shan liang mu
|
|
8669
|
泰山可倚
|
泰
|
tài shān kě yǐ
|
倚:靠。像泰山那样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
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可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
TSK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冰山难靠
|
./OGllMA==.html
|
tai shan ke yi
|
|
7699
|
泰山鸿毛
|
泰
|
tài shān hóng máo
|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TSH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djeQ==.html
|
tai shan hong mao
|
|
7851
|
泰山北斗
|
泰
|
tài shān běi dǒu
|
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
TSB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德高望重、众望所归
|
|
./MmI1dw==.html
|
tai shan bei dou
|
|
8260
|
太山北斗
|
太
|
tài shān běi dòu
|
太山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上卷:“欧公在天下如太山北斗,伯修自揣何如,仅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
|
TS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山北斗
|
|
./NTN5OA==.html
|
tai shan bei dou
|
|
8737
|
太上忘情
|
太
|
tài shàng wàng qíng
|
太上:指圣人。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
TSW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太上无情
|
|
./Mjh0Zw==.html
|
tai shang wang qing
|
|
7808
|
泰然自若
|
泰
|
tài rán zì ruò
|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
TRZR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安之若素、若无其事
|
忐忑不安、心惊肉跳
|
./MmFmaQ==.html
|
tai ran zi ruo
|
|
8150
|
泰然自得
|
泰
|
tài rán zì dé
|
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
|
TR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怡然自得
|
|
./OGlmNA==.html
|
tai ran zi 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