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68
|
醍醐灌顶
|
醍
|
tí hú guàn dǐng
|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
THGD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茅塞顿开
|
|
./MmFkMA==.html
|
ti hu guan ding
|
|
8840
|
提纲振领
|
提
|
tí gāng zhèn lǐng
|
同“提纲挈领”。
|
《金石萃编·匡国节度使冯行袭德政碑》:“追本寻源,提纲振领。”
|
TGZ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提纲举领、提纲挈领
|
|
./NDV5dw==.html
|
ti gang zhen ling
|
|
7769
|
提纲挈领
|
提
|
tí gāng qiè lǐng
|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
TG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纲举目张、一针见血
|
不得要领、言不及义
|
./Mjlmbw==.html
|
ti gang qie ling
|
|
8242
|
提纲举领
|
提
|
tí gāng jǔ lǐng
|
同“提纲挈领”。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
TG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提纲挈领、提纲振领
|
|
./NDV5bQ==.html
|
ti gang ju ling
|
|
8658
|
倜傥之才
|
倜
|
tì tǎng zhī cái
|
倜傥:卓异;才:学问和才能。卓越特出的才能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
|
TT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3Yw==.html
|
ti tang zhi cai
|
|
8659
|
倜傥风流
|
倜
|
tì tǎng fēng liú
|
倜傥:超逸豪爽,不拘束;风流:英俊有才学。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南邑某生,少而聪慧,既长,丰神韶秀,倜傥风流。”
|
TTF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倜傥
|
|
./OGk3bQ==.html
|
ti tang feng liu
|
|
7973
|
倜傥不群
|
倜
|
tì tǎng bù qún
|
卓异不凡;出众。
|
《晋书·索靖传》:“或若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倜傥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
|
TTB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鹤立鸡群
|
|
./NDYxbw==.html
|
ti tang bu qun
|
|
8844
|
倜傥不羁
|
倜
|
tì tǎng bù jī
|
倜傥:洒脱,不拘束;羁:马笼头,比喻束缚、拘束。形容洒脱豪放,不受拘束。
|
《晋书 袁耽传》:“耽字彦道,少有才气,俶傥不羁,为士类所称。”
|
TT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豪放不羁
|
|
./NDYxZQ==.html
|
ti tang bu ji
|
|
9028
|
逖听远闻
|
逖
|
tì tīng yuǎn wén
|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唐 姚思廉《梁书 武帝纪中》:“庶以矜隐之念,昭被四方,逖听远闻,事均亲览。”
|
TTYW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逖听遐视
|
|
./Nmh4NA==.html
|
ti ting yuan wen
|
|
8846
|
逖听遐视
|
逖
|
tì tīng xiá shì
|
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
《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 《新唐书·选举志下》:“圣主明目达聪,逖听遐视,罪其私冒不慎举者,小加谴责,大正刑典,责成授任,谁敢不勉?”...
|
TTX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Yycw==.html
|
ti ting xia shi
|
|
7782
|
替天行道
|
替
|
tì tiān xíng dào
|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
TT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为民除害
|
|
./Mjl1bw==.html
|
ti tian xing dao
|
|
8211
|
涕泗纵横
|
涕
|
tì sì zòng héng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
宋 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
TS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流涟、涕泗交流、涕泗横流
|
|
./MzBrMg==.html
|
ti si zong heng
|
|
7912
|
涕泗滂沱
|
涕
|
tì sì pāng tuó
|
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像下雨一样。泗:鼻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
|
《诗经 陈风 泽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
TSP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哭流涕、涕泗横流
|
眉开眼笑、笑容可掬
|
./MmNidQ==.html
|
ti si pang tuo
|
|
8246
|
涕泗滂沲
|
涕
|
tì sì pāng duò
|
见“涕泗滂沱”。
|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 《南齐书·孔稚珪传》:“孔稚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灵产,泰始中罢晋安太守。有隐遁之怀,于禹井山立馆,事道精笃,吉日于静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
|
TSPD
|
一般成语
|
|
|
|
./NDYxNA==.html
|
ti si pang duo
|
|
8527
|
涕泗流涟
|
涕
|
tì sì liú lián
|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
《世说新语 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TSLL
|
一般成语
|
|
|
|
./Nmh3dQ==.html
|
ti si liu lian
|
|
8526
|
涕泗交颐
|
涕
|
tì sì jiāo yí
|
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
宋 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男抛未下,女失所依。矧姑钟爱,涕泗交颐。”
|
TSJ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交下、涕泗流涟、涕泗纵横
|
|
./Nmh3aw==.html
|
ti si jiao yi
|
|
8525
|
涕泗交下
|
涕
|
tì sì jiāo xià
|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
唐 孙棨《北里志 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 唐 孙棨《北里志 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泗交下。”...
|
TS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交流、涕泗纵横、涕泪交流
|
|
./Nmh3YQ==.html
|
ti si jiao xia
|
|
8524
|
涕泗交流
|
涕
|
tì sì jiāo liú
|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
北齐 魏收《魏书 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 北齐 魏收《魏书 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
TS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下、涕泗交下、涕泗纵横
|
|
./Nmh3MA==.html
|
ti si jiao liu
|
|
7972
|
涕泗横流
|
涕
|
tì sì héng liú
|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
|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TSH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涕泗纵横
|
|
./NDYwdQ==.html
|
ti si heng liu
|
|
8755
|
绨袍之义
|
绨
|
tì páo zhī yì
|
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
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
TPZY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绨袍恋恋
|
|
./Mjlwbw==.html
|
ti pao zhi yi
|
|
7954
|
涕零如雨
|
涕
|
tì líng rú yǔ
|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
《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TL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泗滂沱
|
|
./MmRtaQ==.html
|
ti ling ru yu
|
|
8523
|
涕泪交下
|
涕
|
tì lèi jiāo xià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魏书 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
TL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零、涕泪交加、涕泪交集
|
|
./Nmh2cQ==.html
|
ti lei jiao xia
|
|
8522
|
涕泪交零
|
涕
|
tì lèi jiāo líng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
汉 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咷失声。”
|
TL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加、涕泪交下、涕泪交集
|
喜笑颜开
|
./Nmh2Ng==.html
|
ti lei jiao ling
|
|
8045
|
涕泪交流
|
涕
|
tì lèi jiāo liú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
|
TLJ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涕泪交垂、涕泪交下
|
|
./Nmh2Zw==.html
|
ti lei jiao liu
|
|
8244
|
涕泪交集
|
涕
|
tì lèi jiāo jí
|
眼泪和鼻涕一起流着。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亦作“涕泪交加”。
|
《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
TL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加
|
|
./NDV6cQ==.html
|
ti lei jiao ji
|
|
8521
|
涕泪交加
|
涕
|
tì lèi jiāo jiā
|
犹涕泪交零。
|
宋 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
TLJ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集、涕泪交零
|
|
./Nmh1dw==.html
|
ti lei jiao jia
|
|
8520
|
涕泪交垂
|
涕
|
tì lèi jiāo chuí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哀。
|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
TL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涕泪交流
|
|
./Nmh1bQ==.html
|
ti lei jiao chui
|
|
7706
|
腾云驾雾
|
腾
|
téng yún jià wù
|
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
TY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驾雾腾云
|
|
./MjduaQ==.html
|
teng yun jia wu
|
|
8241
|
腾焰飞芒
|
腾
|
téng yàn fēi máng
|
谓光芒四射。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昧爽放舟,晓色蒸霞,层岚开藻,既而火轮涌起,腾焰飞芒。”
|
TYF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5Yw==.html
|
teng yan fei mang
|
|
8143
|
疼心泣血
|
疼
|
téng xīn qì xuè
|
泣血:十分哀痛。痛煞心田,哭出血泪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
|
TXQ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心泣血
|
|
./OGk4Ng==.html
|
teng xin qi xue
|
|
9152
|
滕薛争长
|
滕
|
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
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指争夺尊位或首位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
TXZ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U0bQ==.html
|
teng xue zheng zhang
|
|
8240
|
腾腾兀兀
|
腾
|
téng téng wū wū
|
犹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
|
TTWW
|
一般成语
|
|
|
|
./NDV5Mg==.html
|
teng teng wu wu
|
|
8839
|
腾声飞实
|
腾
|
téng shēng fēi shí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
TSF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4cw==.html
|
teng sheng fei shi
|
|
8044
|
腾空而起
|
腾
|
téng kōng ér qǐ
|
腾空:向天空飞升。向高空升起。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李靖正欲挽留,只见那女子拨转马头,那马即腾空而起,倏忽不见。”
|
TK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h0aQ==.html
|
teng kong er qi
|
|
8727
|
腾蛟起凤
|
腾
|
téng jiāo qǐ fèng
|
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唐 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
TJQF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jduOA==.html
|
teng jiao qi feng
|
|
8239
|
腾达飞黄
|
腾
|
téng dá fēi huáng
|
同“飞黄腾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
TDF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飞黄腾达
|
|
./NDV4aQ==.html
|
teng da fei huang
|
|
8238
|
忑忑忐忐
|
忑
|
tè tè tǎn tǎn
|
心神不安,胆怯。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
|
TTTT
|
一般成语
|
|
|
|
./NDV4OA==.html
|
te te tan tan
|
|
8799
|
特立独行
|
特
|
tè lì dú xíng
|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
TLDX
|
生僻成语
|
褒义成语
|
|
|
./MmJzbw==.html
|
te li du xing
|
|
8131
|
逃灾躲难
|
逃
|
táo zāi duǒ nàn
|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三折:“颇奈李密无礼,你逃灾躲难,到于此处,倒毁骂吾神。”
|
TZ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灾避难
|
|
./ODkyNg==.html
|
tao zai duo nan
|
|
8132
|
逃灾避难
|
逃
|
táo zāi bì nàn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
TZ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灾躲难、避难逃灾
|
|
./ODkyZw==.html
|
tao zai bi nan
|
|
7703
|
逃之夭夭
|
逃
|
táo zhī yāo yāo
|
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
|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TZY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溜之大吉、桃之夭夭
|
岿然不动
|
./MjdpaQ==.html
|
tao zhi yao yao
|
|
8823
|
桃之夭夭
|
桃
|
táo zhī yāo yāo
|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毛传:“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礼记 大学》:“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
TZ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之夭夭
|
|
./Mnppaw==.html
|
tao zhi yao yao
|
|
8662
|
桃夭新妇
|
桃
|
táo yāo xīn fù
|
桃夭:比喻女性貌美。指年轻貌美的新娘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TY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lhNA==.html
|
tao yao xin fu
|
|
8202
|
桃夭李艳
|
桃
|
táo yāo lǐ yàn
|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
唐·罗邺《东归》诗:“桃夭李艳清明近、惆怅当年意尽违。”
|
TY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pdQ==.html
|
tao yao li yan
|
|
8203
|
桃夭柳媚
|
桃
|
táo yāo liǔ mèi
|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 三国·蜀·毛文锡《赞浦子》词:“锦帐添香睡,金炉换夕熏。懒结芙蓉带,慵拖翡翠裙。正是桃夭柳媚,那堪暮雨朝云。”...
|
TY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qNA==.html
|
tao yao liu mei
|
|
8204
|
桃羞杏让
|
桃
|
táo xiū xìng ràng
|
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
TXX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沉鱼落雁
|
|
./MnpqZQ==.html
|
tao xiu xing rang
|
|
9113
|
陶陶自得
|
陶
|
táo táo zì dé
|
自得:自己觉得快意。自己觉得舒畅快乐
|
宋·林正夫《括沁园春》:“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
TTZ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陶然自得
|
|
./OGk5aw==.html
|
tao tao zi de
|
|
8811
|
陶陶兀兀
|
陶
|
táo táo wù wù
|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
《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 《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
TTWW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NsMA==.html
|
tao tao wu wu
|
|
8144
|
桃腮杏脸
|
桃
|
táo sāi xìng liǎn
|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生得桃腮杏脸,星眼蛾眉。”
|
TS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杏脸桃腮
|
|
./OGlhZQ==.html
|
tao sai xing lian
|
|
8206
|
桃腮柳眼
|
桃
|
táo sāi liǔ yǎn
|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
朱自清《阿河》:“我再到韦君别墅的时候,水是绿绿的,桃腮柳眼,着意引人。”
|
TS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pqeQ==.html
|
tao sai liu 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