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05
|
同甘同苦
|
同
|
tóng gān tóng kǔ
|
甘:甜。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同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妋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
TGT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甘共苦
|
|
./N2k1aw==.html
|
tong gan tong ku
|
|
7935
|
同甘共苦
|
同
|
tóng gān gòng kǔ
|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TGG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同床异梦
|
./MmN0bQ==.html
|
tong gan gong ku
|
|
7877
|
同归于尽
|
同
|
tóng guī yú jìn
|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毁灭。归:走向;尽:灭亡。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
TG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玉石俱焚
|
贪生怕死
|
./MmJtdQ==.html
|
tong gui yu jin
|
|
7737
|
同归殊途
|
同
|
tóng guī shū tú
|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
TGS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殊途同归
|
|
./MjhyOA==.html
|
tong gui shu tu
|
|
8921
|
同归殊涂
|
同
|
tóng guī shū tú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
|
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TGST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殊途同归
|
|
./NTVtcw==.html
|
tong gui shu tu
|
|
8917
|
同符合契
|
同
|
tóng fú hé qì
|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
TFH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sZQ==.html
|
tong fu he qi
|
|
8370
|
铜打铁铸
|
铜
|
tóng dǎ tiě zhù
|
形容非常牢靠、稳固。
|
张恨水《啼笑姻缘》第七回:“现在只要你把书念的好好儿的,让大爷乐了,你的终身大事就是铜打铁铸的了。”
|
TDT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pYw==.html
|
tong da tie zhu
|
|
8103
|
同等对待
|
同
|
tóng děng duì dài
|
同等看待,等同对待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参军,都不再受影响。”...
|
TD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视同仁
|
区别对待
|
./N2k2NA==.html
|
tong deng dui dai
|
|
8824
|
同德一心
|
同
|
tóng dé yī xīn
|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
TDY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德协力
|
|
./Mnp0bw==.html
|
tong de yi xin
|
|
8372
|
同德协力
|
同
|
tóng dé xié lì
|
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
|
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万众一心,同德协力,共逐白山之兽,追还我黄帝之魂。”
|
TD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协力
|
|
./NTVpdw==.html
|
tong de xie li
|
|
8371
|
同德同心
|
同
|
tóng dé tóng xīn
|
见“同心同德”。
|
《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 《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一回:“然君臣同德同心,于兹可见。”...
|
TDT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心同德
|
|
./NTVpbQ==.html
|
tong de tong xin
|
|
7736
|
同出一辙
|
同
|
tóng chū yī zhé
|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
|
TC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如出一辙
|
|
./MjhxeQ==.html
|
tong chu yi zhe
|
|
8369
|
铜唇铁舌
|
铜
|
tóng chún tiě shé
|
比喻雄辩的口才。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
TCT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伶牙俐齿
|
笨嘴拙舌
|
./NTVpMg==.html
|
tong chun tie she
|
|
8365
|
同仇敌慨
|
同
|
tóng chóu dí kǎi
|
见“同仇敌忾”。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
TCD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仇敌忾
|
|
./NTVnZQ==.html
|
tong chou di kai
|
|
7902
|
同仇敌忾
|
同
|
tóng chóu dí kài
|
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
《诗经 秦风 无衣》:“与子同仇。”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
|
TC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仇敌慨
|
卖国求荣、屈膝投降
|
./MmMzcw==.html
|
tong chou di kai
|
|
8366
|
铜臭熏天
|
铜
|
tóng chòu xūn tiān
|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
TCXT
|
一般成语
|
|
|
|
./NTVnbw==.html
|
tong chou xun tian
|
|
8685
|
铜臭薰天
|
铜
|
tóng chòu xūn tiān
|
铜臭:铜钱的臭味。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
|
TCXT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ByYQ==.html
|
tong chou xun tian
|
|
8364
|
铜城铁壁
|
铜
|
tóng chéng tiě bì
|
见“铜墙铁壁”。
|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民间之作寨堡者,亦饬令仿效为之,处之铜城铁壁矣。”
|
TCT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墙铁壁、铜壁铁墙
|
|
./NTVnNA==.html
|
tong cheng tie bi
|
|
8910
|
同尘合污
|
同
|
tóng chén hé wū
|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
TCHW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流合污
|
|
./NTVmdQ==.html
|
tong chen he wu
|
|
9070
|
同窗契友
|
同
|
tóng chuāng qì yǒu
|
同窗:同学;契:意气相合。老同学,好朋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
|
TCQ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窗故友
|
|
./N2k2bw==.html
|
tong chuang qi you
|
|
8608
|
同窗故友
|
同
|
tóng chuāng gù yǒu
|
同窗:同学。老同学,好朋友
|
元·关汉卿《金线池》楔子:“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
|
TC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窗契友
|
|
./N2k2eQ==.html
|
tong chuang gu you
|
|
8911
|
同垂不朽
|
同
|
tóng chuí bù xiǔ
|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
|
《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
|
TCB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ocw==.html
|
tong chui bu xiu
|
|
7866
|
同床异梦
|
同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TCY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钩心斗角、离心离德
|
同心同德、情投意合
|
./MmJlaQ==.html
|
tong chuang yi meng
|
|
8368
|
同床共枕
|
同
|
tóng chuáng gòng zhěn
|
谓同床并头而眠。多指夫妻生活。
|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附马传》:“我王若依小臣奏,休信同床共枕人。”
|
TCG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床共寝
|
|
./NTVoaQ==.html
|
tong chuang gong zhen
|
|
8607
|
同床共寝
|
同
|
tóng chuáng gòng qǐn
|
共同睡一张床。形容两人关系密切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殊不知我与罗郎虽同床共寝两月,而此身从未沾染,此心可对天日。”
|
TC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床共枕
|
|
./N2k2ZQ==.html
|
tong chuang gong qin
|
|
8008
|
同床各梦
|
同
|
tóng chuáng gè mèng
|
比喻共同生活或共做一事而各有打算。
|
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
TCG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同床异梦
|
同心同德
|
./NTVoOA==.html
|
tong chuang ge meng
|
|
8367
|
同船合命
|
同
|
tóng chuán hé mìng
|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
TCH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合命
|
|
./NTVneQ==.html
|
tong chuan he ming
|
|
8361
|
同胞共气
|
同
|
tóng bāo gòng qì
|
喻指亲兄弟。
|
《北齐书·孝昭帝纪》:“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
TB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lNg==.html
|
tong bao gong qi
|
|
7908
|
同病相怜
|
同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TB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
同床异梦、幸灾乐祸
|
./MmM5dw==.html
|
tong bing xiang lian
|
|
8907
|
同敝相济
|
同
|
tóng bì xiāng jì
|
犹同恶相济。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
TBX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恶相济
|
|
./NTVlZw==.html
|
tong bi xiang ji
|
|
8686
|
铜壁铁墙
|
铜
|
tóng bì tiě qiáng
|
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
TBT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铜墙铁壁
|
|
./OHByaw==.html
|
tong bi tie qiang
|
|
8652
|
透古通今
|
透
|
tòu gǔ tōng jīn
|
透:通过。贯通古今
|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间隔》:“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
TG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xcw==.html
|
tou gu tong jin
|
|
8966
|
透骨酸心
|
透
|
tòu gǔ suān xīn
|
形容极度伤心。
|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弥天恨事,透骨酸心。
|
TGS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mZQ==.html
|
tou gu suan xin
|
|
9041
|
痛自创艾
|
痛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
TZC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头换面
|
死不改悔、顽固不化
|
./Nmk5dw==.html
|
tong zi chuang yi
|
|
8694
|
痛之入骨
|
痛
|
tòng zhī rù gǔ
|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全相平话·七国春秋》:“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
|
TZR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痛切心骨、痛心刻骨、痛心入骨
|
|
./OHZtbw==.html
|
tong zhi ru gu
|
|
8695
|
痛饮狂歌
|
痛
|
tòng yǐn kuáng gē
|
痛:痛快,尽情;狂:越出常度。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
|
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
|
TYK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狂歌痛饮
|
|
./OHZteQ==.html
|
tong yin kuang ge
|
|
7922
|
痛饮黄龙
|
痛
|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
《宋史 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
TY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黄龙痛饮
|
|
./MmNsYQ==.html
|
tong yin huang long
|
|
7940
|
痛痒相关
|
痛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明 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TY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息息相关
|
无关痛痒
|
./MmN4cw==.html
|
tong yang xiang guan
|
|
9040
|
痛心伤臆
|
痛
|
tòng xīn shāng yì
|
形容悲痛到极点。
|
《后汉书 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 《后汉书 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
TXS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心切骨
|
|
./Nmk5bQ==.html
|
tong xin shang yi
|
|
7812
|
痛心入骨
|
痛
|
tòng xīn rù gǔ
|
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谭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伤时人不能相忍也。”
|
TX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悲痛欲绝、痛心切骨
|
|
./MmFoZw==.html
|
tong xin ru gu
|
|
8696
|
痛心泣血
|
痛
|
tòng xīn qì xuè
|
泣血:流血泪。痛煞心田,哭出血泪。形容十分悲痛
|
汉·荀悦《汉纪·孝元皇帝纪下》:“若夫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
|
TXQ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ZuaQ==.html
|
tong xin qi xue
|
|
9039
|
痛心切骨
|
痛
|
tòng xīn qiè gǔ
|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
TXQ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心绝气
|
|
./Nmk5Yw==.html
|
tong xin qie gu
|
|
8697
|
痛心刻骨
|
痛
|
tòng xīn kè gǔ
|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报。”
|
TXK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切心骨、痛之入骨、痛心入骨
|
|
./OHZucw==.html
|
tong xin ke gu
|
|
7886
|
痛心疾首
|
痛
|
tòng xīn jí shǒu
|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
TX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恶痛绝、捶胸顿足
|
感恩戴德
|
./MmJ0OA==.html
|
tong xin ji shou
|
|
9038
|
痛心绝气
|
痛
|
tòng xīn jué qì
|
形容悲愤到极点。
|
《晋书 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 《晋书 桓温传》:“今寇贼冰消,大事垂定……而横议妄生,成此贝锦,使垂灭之贼复获苏息,所以痛心绝气,悲慨弥深。”...
|
TXJ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心切骨
|
|
./Nmk5Mg==.html
|
tong xin jue qi
|
|
9037
|
痛心病首
|
痛
|
tòng xīn bìng shǒu
|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
|
《新唐书 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 《新唐书 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
|
TXB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k4cw==.html
|
tong xin bing shou
|
|
7805
|
痛心拔脑
|
痛
|
tòng xīn bá nǎo
|
形容伤心到极点。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陆机与长沙顾母书,述从祖弟士横死。乃言,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
TXB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FlNA==.html
|
tong xin ba nao
|
|
9036
|
痛下针砭
|
痛
|
tòng xià zhēn biān
|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
《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
TXZ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k4aQ==.html
|
tong xia zhen bian
|
|
9035
|
痛诬丑诋
|
痛
|
tòng wū chǒu dǐ
|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
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 轶闻 〈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 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 轶闻 〈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
TWCD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mk4OA==.html
|
tong wu chou di
|
|
8163
|
痛痛快快
|
痛
|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
马上,毫不犹豫。尽情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
TTK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尽情尽兴
|
|
./OHZvMg==.html
|
tong tong kuai ku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