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31
|
三差五错
|
三
|
sān chā wǔ cuò
|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
SC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阴差阳错
|
|
./NHN5eQ==.html
|
san cha wu cuo
|
|
24681
|
一差二错
|
一
|
yī chà èr cuò
|
可能发生的意外或差错。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
YCE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阴差阳错
|
|
./MmxtdQ==.html
|
yi cha er cuo
|
|
958
|
白雪阳春
|
白
|
bái xuě yáng chūn
|
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
宋 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
BX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春白雪
|
|
./cXk=.html
|
bai xue yang chun
|
|
16704
|
曲高和寡
|
曲
|
qǔ gāo hè guǎ
|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QGH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春白雪
|
下里巴人
|
./MjB6OA==.html
|
qu gao he gua
|
|
12853
|
口是心非
|
口
|
kǒu shì xīn fēi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
KSX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言不由衷
|
言为心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MWluOA==.html
|
kou shi xin fei
|
|
3768
|
马上房子
|
马
|
mǎ shàng fáng zi
|
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
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 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
MSF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
|
|
./ZHUy.html
|
ma shang fang zi
|
|
6336
|
打马虎眼
|
打
|
dǎ mǎ hu yǎn
|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
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
DM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
|
|
./dDhz.html
|
da ma hu yan
|
|
10355
|
里挑外撅
|
里
|
lǐ tiǎo wài juē
|
阳奉阴违,搬弄是非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成团体。”...
|
LT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奉阴违
|
|
./N3RoYw==.html
|
li tiao wai jue
|
|
12884
|
康庄大道
|
康
|
kāng zhuāng dà dào
|
康庄:宽阔、通达的大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
KZ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关大道、前程似锦
|
羊肠小道、坎坷不平
|
./MWp6dQ==.html
|
kang zhuang da dao
|
|
25319
|
阳关三迭
|
阳
|
yáng guān sān dié
|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
唐 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YG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关三叠
|
|
./NWtiNA==.html
|
yang guan san die
|
|
11772
|
光明大道
|
光
|
guāng míng dà dào
|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9章:“我们已加入革命阵线,走上光明大道,何至于再入岔路,钻回黑暗中吗?”
|
GM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阳光大道、前程似锦
|
坎坷不平
|
./NnFqeQ==.html
|
guang ming da dao
|
|
25365
|
以防不测
|
以
|
yǐ fáng bù cè
|
防:防备;测:推测、预测、料想。用来防备不曾预料到的事。
|
张中明《人生劫》:“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抢险的一切准备,~,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侥幸心理。”
|
YF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
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
./NW02Yw==.html
|
yi fang bu ce
|
|
4711
|
弥患无形
|
弥
|
mí huàn wú xíng
|
弥:消除。把祸患消除在没有形成之前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弥患无形,办事切实。”
|
MH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患未然
|
|
./ODFxaw==.html
|
mi huan wu xing
|
|
4883
|
防微杜渐
|
防
|
fáng wēi dù jiàn
|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FW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患未然
|
养痈遗患
|
./MTBscw==.html
|
fang wei du jian
|
|
5139
|
防患未萌
|
防
|
fáng huàn wèi méng
|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
|
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
|
FH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患未然
|
江心补漏
|
./M2pmcw==.html
|
fang huan wei meng
|
|
19326
|
消患未形
|
消
|
xiāo huàn wèi xíng
|
消:消除;形:显露。在祸患尚未显露之前就予以消除
|
清·黎庶昌《上沈相国书》:“必有消患未形,而为朝野所利赖,远人所折服者。”
|
XHW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患未然
|
|
./OGhvcQ==.html
|
xiao huan wei xing
|
|
5403
|
防萌杜渐
|
防
|
fáng méng dù jiàn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
《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
FM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防微杜衅
|
养痈遗患
|
./M2ppMA==.html
|
fang meng du jian
|
|
6988
|
杜渐防微
|
杜
|
dù jiàn fáng wēi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
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
DJF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杜渐防萌
|
任其自然
|
./eTBn.html
|
du jian fang wei
|
|
4882
|
防患未然
|
防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
FHW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
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
./MTBsOA==.html
|
fang huan wei ran
|
|
919
|
遏渐防萌
|
遏
|
è jiàn fáng méng
|
犹言杜渐防萌。
|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贡真绌伪,遏渐防萌。”
|
EJF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
./M2lrZQ==.html
|
e jian fang meng
|
|
4726
|
弭患无形
|
弭
|
mǐ huàn wú xíng
|
弭:清除。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足见他能够弭患无形,办事切实。”
|
MHW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
./OGJyNA==.html
|
mi huan wu xing
|
|
6987
|
杜渐防萌
|
杜
|
dù jiàn fáng méng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
DJF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听之任之
|
./eTA2.html
|
du jian fang meng
|
|
14975
|
渐不可长
|
渐
|
jiàn bù kě zhǎng
|
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谭州居住。”...
|
JBK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微杜渐
|
|
./OTF1.html
|
jian bu ke zhang
|
|
5312
|
防不及防
|
防
|
fáng bù jí fáng
|
防:防备。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
|
FB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防不胜防
|
应付自如
|
./MTBrbw==.html
|
fang bu ji fang
|
|
14745
|
宦囊羞涩
|
宦
|
huàn náng xiū sè
|
宦囊:因做官而得到的财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儿子的终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
HNX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阮囊羞涩
|
腰缠万贯
|
./OGR6NA==.html
|
huan nang xiu se
|
|
17594
|
阒无人声
|
阒
|
qù wú rén shēng
|
谓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僵尸鬼》:“趋至,则破屋前后二间,阒无人声。”
|
QW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阒若无人
|
|
./NHBwNg==.html
|
qu wu ren sheng
|
|
11205
|
阑风长雨
|
阑
|
lán fēng zhàng yǔ
|
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泛指风雨不已
|
唐 杜甫《秋雨叹》:“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
LFZ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阑风伏雨
|
|
./Ynlr.html
|
lan feng zhang yu
|
|
17963
|
显微阐幽
|
显
|
xiǎn wēi chǎn yōu
|
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著明。
|
《周易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
XWC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阐幽显微
|
|
./Mmdpbw==.html
|
xian wei chan you
|
|
22531
|
阐幽抉微
|
阐
|
chǎn yōu jué wēi
|
指阐明幽隐,抉发精微。
|
秦牧《艺海拾贝 象和蚁的童话》:“一些谈艺术理论的著作为了要‘阐幽抉微’,也往往容易把艺术的道理谈得 秦牧《艺海拾贝 象和蚁的童话》:“一些谈艺术理论的著作为了要‘阐幽抉微’,也往往容易把艺术的道理谈得很深奥。”...
|
CY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阐幽明微
|
|
./MzdzMg==.html
|
chan you jue wei
|
|
21648
|
阐幽明微
|
阐
|
chǎn yōu míng wēi
|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
|
CYM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阐幽抉微
|
|
./M2F3.html
|
chan you ming wei
|
|
11277
|
阆苑琼楼
|
阆
|
làng yuàn qióng lóu
|
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1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
LYQ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阆苑瑶台
|
|
./MWxzMA==.html
|
lang yuan qiong lou
|
|
11152
|
阆苑瑶台
|
阆
|
làng yuàn yáo tái
|
阆:空旷;瑶:美玉;瑶台: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台
|
宋·晏殊《浣溪沙》:“阆苑瑶台风露秋,整囊凝思捧觥筹。”
|
LYY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阆苑琼楼
|
|
./OGtxcQ==.html
|
lang yuan yao tai
|
|
15933
|
鸡鸣起舞
|
鸡
|
jī míng qǐ wǔ
|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
宋·韩元吉《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
|
JMQ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鸡起舞
|
|
./M3dwYQ==.html
|
ji ming qi wu
|
|
26803
|
闻风远扬
|
闻
|
wén fēng yuǎn yáng
|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
WF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远遁
|
|
./NTlybw==.html
|
wen feng yuan yang
|
|
27360
|
闻风远遁
|
闻
|
wén fēng yuǎn dùn
|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贾似道打听得蒙古有事北归,鄂州围解,遂将议和称臣纳币之事瞒过不提,上表夸张己功。只说蒙古俱己威名,闻风远遁。”...
|
WFY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远扬
|
|
./NTlyZQ==.html
|
wen feng yuan dun
|
|
26802
|
闻风响应
|
闻
|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
听到风声就起而赞同支持。
|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随有乡勇章双桂等三千余人,闻风响应。”
|
WF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而起、闻风而动
|
|
./NTlyNA==.html
|
wen feng xiang ying
|
|
26799
|
闻风而兴
|
闻
|
wén fēng ér xīng
|
见“闻风而起”。
|
明·李贽《读史汇·储瓘》:“后泰州有心斋先生,其闻风而兴者欤。”
|
WF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而起
|
|
./NTlxYQ==.html
|
wen feng er xing
|
|
26224
|
闻风而起
|
闻
|
wén fēng ér qǐ
|
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刻起来响应。
|
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
WFE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而动
|
纹丝不动
|
./MmVzNg==.html
|
wen feng er qi
|
|
26800
|
闻风而至
|
闻
|
wén fēng ér zhì
|
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舅兄只顾要将细鸟带回船去,刚才被他这阵乱叫,以致众兽闻风而至,几乎性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舅兄只顾要将细鸟带回船去,刚才被他这阵乱叫,以致众兽闻风而至,几乎性命不保。”...
|
WFE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而动
|
无动于衷
|
./NTlxaw==.html
|
wen feng er zhi
|
|
7735
|
谈虎色变
|
谈
|
tán hǔ sè biàn
|
色:脸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吓得脸色都变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
|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
TH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丧胆、心有余悸
|
面不改色、谈笑自若
|
./MjhxNA==.html
|
tan hu se bian
|
|
26801
|
闻风破胆
|
闻
|
wén fēng pò dǎn
|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的极度惶恐。
|
唐·李德裕《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故能望影揣情,已深致虏之术;岂止闻风破胆,益坚慕义之心。”
|
WFP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丧胆
|
所向无敌
|
./NTlxdQ==.html
|
wen feng po dan
|
|
26811
|
闻名丧胆
|
闻
|
wén míng sàng dǎn
|
听见名字就吓破了胆。形容威名很大,使人听到即甚为恐惧。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八回:“遂在陕西地面三载,绿林贼人闻名丧胆,江湖盗寇望影皆惊。”
|
WM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风丧胆
|
|
./NTl2aw==.html
|
wen ming sang dan
|
|
26824
|
闻所不闻
|
闻
|
wén suǒ bù wén
|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
WS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所未闻
|
习以为常
|
./NWExZQ==.html
|
wen suo bu wen
|
|
15453
|
久负盛名
|
久
|
jiǔ fù shèng míng
|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
JFS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名遐尔
|
默默无闻
|
./MWlyNA==.html
|
jiu fu sheng ming
|
|
26159
|
闻一知二
|
闻
|
wén yī zhī èr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WYZ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一知十
|
|
./MmRxNA==.html
|
wen yi zhi er
|
|
26318
|
闻一知十
|
闻
|
wén yī zhī shí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W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闻一知二
|
|
./MmdtdQ==.html
|
wen yi zhi shi
|
|
21856
|
怅然若失
|
怅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
CR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闷闷不乐、若有所失、惊惶失措
|
怡然自得、若无其事、泰然自若
|
./b3pn.html
|
chang ran ruo shi
|
|
4272
|
闷闷不悦
|
闷
|
mèn mèn bù yuè
|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悦:愉悦。形容心情烦闷不快活
|
明·郭勋《英烈传》第24回:“‘只可惜他落在别国,倒在此处做了对头。奈何,奈何!’闷闷不悦,这也不题 明·郭勋《英烈传》第24回:“‘只可惜他落在别国,倒在此处做了对头。奈何,奈何!’闷闷不悦,这也不题。”...
|
MMB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闷闷不乐
|
兴高采烈
|
./N3N5cQ==.html
|
men men bu yue
|
|
24934
|
抑郁寡欢
|
抑
|
yì yù guǎ huān
|
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
老舍《吐了一口气》:“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
YY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闷闷不乐
|
兴高采烈
|
./Mm91bw==.html
|
yi yu gua huan
|
|
25637
|
郁郁不乐
|
郁
|
yù yù bù lè
|
郁郁:心里忧愁;苦闷。形容愁闷不乐。
|
唐 蒋防《霍小玉传》:“伤情感物,郁郁不乐。”
|
YY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闷闷不乐
|
兴高采烈
|
./NXZtdw==.html
|
yu yu bu 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