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5986 际遇风云 jì yù fēng yún 见“际会风云”。 宋·陈亮《廷对应制》:“际遇风云凡事别,识功日月壮心愆。” JYF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际会风云 ./M3hjMg==.html ji yu feng yun
5907 附人骥尾 fù rén jì wěi 骥:千里马。依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七章:“痛责那倡言合作的学生,说他们太无志气,不识潮流,要附人骥尾。” FRJ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附骥名彰 ./N3V0NA==.html fu ren ji wei
4845 繁文缛节 fán wén rù jié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FWRJ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附赘悬疣、连篇累牍 ./MTAzcQ==.html fan wen ru jie
5905 附膻逐秽 fù shān zhú huì 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FSZ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附膻逐臭 ./N3Vzaw==.html fu shan zhu hui
5906 附膻逐臭 fù shān zhú chòu 膻:羊臊气。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 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比,附凤攀龙。” FSZ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附膻逐秽 ./N3VzdQ==.html fu shan zhu chou
5082 附耳低言 fù ěr dī yán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 ... FE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附耳低语、窃窃私语 ./MTM3bw==.html fu er di yan
5238 附耳低语 fù ěr dī yǔ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茅盾《幻灭》:“抱素向李克走进一步,附耳低语道……” FED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附耳低言、附耳密谈 ./N3V0eQ==.html fu er di yu
5237 附耳密谈 fù ěr mì tán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茅盾《动摇》:“胡国光远远地看见王荣昌站在一家小杂货铺前和一个人附耳密谈。” FEM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附耳低言、附耳低语 ./N3V0bw==.html fu er mi tan
5696 附影附声 fù yǐng fù shēng 盲目附和。 清·钮琇《觚剩·惠士陈言》:“何意三春出作之时……始觉说痴说梦,无非附影附声。” FYF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附声吠影 ./M214dw==.html fu ying fu sheng
846 阿谀顺旨 ē yú shùn zhì 阿谀:曲意逢迎;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严光传》:“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艳。” EYS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顺旨、阿旨顺情 ./NnBmZQ==.html e yu shun zhi
928 阿意顺旨 ē yì shùn zhì 阿意:迎合他人心意;顺旨:顺从君主意图。曲意逢迎,顺从君主的意图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人规戒》:“汉人于交友故旧,动存规戒,其不肯阿意顺旨,以限于非义,此风凛然可喜 ... EYS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阿谀顺旨 ./NnBlMA==.html e yi shun zhi
694 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EYF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逢迎、阿其所好 刚正不阿 ./YWth.html e yu feng cheng
22184 吹吹拍拍 chuī chuī pāi pāi 阿谀逢迎,过分称颂、赞许 邓小平《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反而觉得那些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人对他很好,对他有温暖,而这种东西 ... CCPP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逢迎、吹牛拍马 刚正不阿 ./NnAxOA==.html chui chui pai pai
842 阿意苟合 ē yì gǒu hé 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东汉 班固《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阿意苟合,以说其上。” EYG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苟合 ./NnBkcQ==.html e yi gou he
906 阿谀取容 ē yú qǔ róng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其阿谀取容者,则因公褒举,以报私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肆 ... EYQR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阿谀逢迎、阿意取容 刚正不阿 ./YWtr.html e yu qu rong
1312 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BGQX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阿谀奉迎、奴颜婢膝 不亢不卑、宁死不屈、刚正不阿 ./aXNv.html bei gong qu xi
693 阿谀逢迎 ē yú féng yíng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 ... EYF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阿其所好 刚正不阿、守正不阿 ./YWsw.html e yu feng ying
22149 吹牛拍马 chuí niú pāi mǎ 吹嘘奉承。 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 CNP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阿谀奉承、吹吹拍拍 ./M2J0dw==.html chui niu pai ma
692 阿谀谄媚 ē yú chǎn mèi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要博相国欢喜,自然重价购买。” EYC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 ./YWpx.html e yu chan mei
845 阿谀曲从 ē yú qū cóng 阿谀: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讨好别人 东汉 班固《汉书 匡衡传》:“阿谀曲从,阿上罔下,无大臣辅政之义。” EYQ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 ./NnBmNA==.html e yu qu cong
927 阿顺取容 ē shùn qǔ róng 阿:曲从,迎合。曲意顺从以博取他人的欢悦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ESQR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奉承 ./NnBkZw==.html e shun qu rong
10104 溜须拍马 liū xū pāi mǎ 比喻讨好奉承。 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LXP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阿谀奉承 刚正不阿 ./MW5ucw==.html liu xu pai ma
929 阿谀求容 ē yú qiú róng 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孔丛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EYQR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取容、阿匼取容 ./NnBldQ==.html e yu qiu rong
926 阿匼取容 ē ǎn qǔ róng 阿匼:一味迎合的样子。一味巴结别人以求得他们的喜欢 《新唐书 杨再思传》:“居宰相十余年,阿匼取容,无所荐达。” EAQR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阿谀取容 刚正不阿 ./NnBkNg==.html e an qu rong
507 阿狗阿猫 ā gǒu ā māo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AGA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阿猫阿狗 达官贵人 ./MzFtbw==.html a gou a mao
100 阿猫阿狗 ā māo ā gǒu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AMAG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阿狗阿猫 头面人物 ./MzFuaQ==.html a mao a gou
930 阿旨顺情 ē zhì shùn qíng 阿:曲从;旨:圣旨。曲意逢迎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政体》:“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EZSQ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阿意顺旨、阿谀顺旨 ./NnBmbw==.html e zhi shun qing
844 阿谀苟合 ē yú gǒu hé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怪遇阿谀苟合之徒,……不可胜数也。” EYGH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阿意苟合 刚正不阿 ./NnBlaw==.html e yu gou he
898 阿世取容 ē shì qǔ róng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ESQR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阿意取容 刚正不阿 ./MTQ=.html e shi qu rong
17812 求容取媚 qiú róng qǔ mèi 媚:谄媚。谄媚讨好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QRQ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阿意取容 ./N3JmcQ==.html qiu rong qu mei
508 阿姑阿翁 ā gū ā wēng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唐 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暖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尚父拘暖,自诣朝童结罪。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 ... AGA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阿家阿翁 ./MzFteQ==.html a gu a weng
146 阿家阿翁 ā jiā ā wēng 阿:助词,用在称呼的前头;家:通“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公公婆婆 唐 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AJAW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阿公阿婆 ./YQ==.html a jia a weng
3095 朋党比周 péng dǎng bǐ zhōu 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一》:“夫从人朋党比周,莫不以从为可。” PDBZ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阿党比周、结党营私 ./MXdvcw==.html peng dang bi zhou
924 阿保之功 ē bǎo zhī gōng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EBZ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阿保之劳 ./NnBjYw==.html e bao zhi gong
925 阿保之劳 ē bǎo zhī láo 阿保:保护养育。保护养育幼儿的功劳 《晋书 顾和传》:“帝以保母周氏有阿保之劳,颌假其名号,内外皆奉诏。” EBZ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阿保之功 ./NnBjbQ==.html e bao zhi lao
789 阿意取容 ē yì qǔ róng 阿意:迎合他人的心意;取容:博取别人的欢心。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南史 孝义传下 陶季直》:“季直不能阿意取容,明帝颇忌之,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EYQ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阿世取容 刚正不阿 ./MWU=.html e yi qu rong
6192 风樯阵马 fēng qiáng zhèn mǎ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唐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FQZM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阵马风樯 ./MTJoYQ==.html feng qiang zhen ma
25792 阴云密布 yīn yún mì bù 比喻形势险恶或将要发生重大事件的郁闷气氛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03回:“二人行不到二里之遥,天就阴云密布。” YYM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霾密布 ./N2ZycQ==.html yin yun mi bu
25795 阴险歹毒 yīn xiǎn dǎi dú 指人心黑手辣 YXD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险毒辣 ./N2Z0NA==.html yin xian dai du
11227 鲁鱼亥豕 lǔ yú hài shǐ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 LYH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阴阳背谬、阴差阳错 ./ZDAy.html lu yu hai shi
10381 浪声浪气 làng shēng làng qì 怪声怪调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四回:“没的浪声浪气、放屁拉臊,精扯淡的话!” LSL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阳怪气 ./OGtwbQ==.html lang sheng lang qi
11318 怪声怪气 guài shēng guài qì 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鲁迅《二心集 宣传与做戏》:“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GSG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阴阳怪气 字正腔圆 ./Nnpl.html guai sheng guai qi
11849 怪里怪气 guài lǐ guài qì 形状、装束、声音等奇怪,跟一般的不同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朱汉才用手电筒照着图解,叫着各种怪里怪气的名称。” GLG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阴阳怪气 ./ODN1eQ==.html guai li guai qi
12478 怪腔怪调 guài qiāng guài diào 怪:奇异的。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宗璞《东藏记》第三章:“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 GQGD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阴阳怪气 ./ODN1bw==.html guai qiang guai diao
25820 妖声怪气 yāo shēng guài qì 说话腔调妖里妖气,姿态怪异而轻佻 YSGQ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阳怪气 ./N3Buaw==.html yao sheng guai qi
11574 鬼蜮伎俩 guǐ yù jì liǎng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GYJ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谋诡计、居心叵测、心怀鬼胎 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MTczbw==.html gui yu ji liang
25147 阴魂不散 yīn hún bù sàn 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李晓明《平原枪声》:“我一合眼就看见周大贵,大概是他阴魂不散,咱们要替他……” YHB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灵不散 灰飞烟灭 ./MnJ6Ng==.html yin hun bu san
18005 小往大来 xiǎo wǎng dà lái 本指人事的消长,后比喻商人以小牟取暴利。 《周易 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XWD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消阳长 ./MmhnYQ==.html xiao wang da lai
3103 牝鸡司晨 pìn jī sī chén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PJSC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阴差阳错、牝鸡司旦 ./MXg3eQ==.html pin ji si chen
20364 铸成大错 zhù chéng dà cuò 铸造一把大锉刀。借指造成大错误。错:错刀;古代币名。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ZCD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阴差阳错 痛改前非 ./MnZjaw==.html zhu cheng da 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