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6454 青黄不接 qīng huáng bù jiē 青:田里的青苗;黄:成熟的庄稼。旧粮已吃完;新粮未成熟;口粮中断。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 《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QH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以为继、后继无人 陈陈相因、后继有人 ./MXZkMA==.html qing huang bu jie
9696 难乎为继 nán hū wéi jì 难于继续下去。 清 王夫之《读通鉴论 汉元帝三》:“赵充国持重以破羌,功莫盛矣!二十余年而羌人复反,吾故曰:难乎为继 ... NHW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难以为继 ./MXBodw==.html nan hu wei ji
15743 接不上茬 jiē bù shàng chá 接不上别人的话头说话,指不能继续下去 JB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以为继 ./OHJ4Mg==.html jie bu shang cha
1744 不好意思 bù hǎo yì sī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BHY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以为情 ./MzVxZw==.html bu hao yi si
9401 难乎为情 nán hū wéi qíng 见“难以为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斯时也,伤春者有难乎为情之怨,寻胜者作无可奈何之歌。” NHW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难以为情 ./NGZ2MA==.html nan hu wei qing
9365 难以启齿 nán yǐ qǐ chǐ 启齿:开口。话很难说出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NYQ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于启齿 ./OGswMg==.html nan yi qi chi
9552 难于上天 nán yú shàng tiān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NYS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难于上青天 轻而易举 ./NmR3NA==.html nan yu shang tian
9224 难以为继 nán yǐ wéi jì 难于继续下去。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NYW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乎为继 ./MXNyeQ==.html nan yi wei ji
9406 难以为情 nán yǐ wéi qíng 情面上过不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NYW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难乎为情 ./NGZ4OA==.html nan yi wei qing
3714 抹不下脸 mā bù xià liǎn 碍于脸面或情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人家见他说得如此恳切,有些抹不下脸的,不免都应酬他几块,然而大注 ... MBX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为情、拉不下脸 六亲不认 ./ODF3NA==.html ma bu xia lian
9287 难如登天 nán rú dēng tiān 形容难办的事 NRDT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难上加难 易如反掌 ./NGZ3ZQ==.html nan ru deng tian
9400 难乎其难 nán hū qí nán 非常困难。 曾朴《孽海花》第25回:“但一说到办法,就是难乎其难。” NHQN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难上加难 ./NGZ1cQ==.html nan hu qi nan
11689 隔靴抓痒 gé xuē zhuā yǎng 同“隔靴搔痒”。 《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GXZ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隔靴搔痒、隔靴爬痒 ./M29nYw==.html ge xue zhua yang
17950 膝痒搔背 xī yǎng sāo bèi 膝部发痒,却去搔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汉 桓宽《盐铁论 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 XYS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隔靴搔痒 搔到痒处 ./Mmc3MA==.html xi yang sao bei
12124 隔靴爬痒 gé xuē pá yǎng 同“隔靴搔痒”。 清·钱大昭《迩言》卷六:“《朱子语类》云:圣人只是识得性。百家纷纷,只是不识性字。扬子鹘鹘突突,荀子 ... GXP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隔靴抓痒、隔靴搔痒 ./M29nMg==.html ge xue pa yang
12095 隔壁撺椽 gé bì cuān chuán 见“隔屋撺椽”。 《雍煕乐府·点绛唇·妓者嗟怨》:“隔壁撺椽没忖量,更那堪不大量。” GBC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隔屋撺椽 ./M281cw==.html ge bi cuan chuan
12118 隔屋撺椽 gé wū cuān chuán 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GWC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隔壁撺椽 ./M29lZQ==.html ge wu cuan chuan
11427 隔墙有耳 gé qiáng yǒu ěr 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GQYE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MTR5Zw==.html ge qiang you er
12588 隔窗有耳 gé chuāng yǒu ěr 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瓣卸,堕地无踪。” GCYE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隔墙有耳、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OHh4cQ==.html ge chuang you er
13507 恍如隔世 huǎng rú gé shì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HRG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隔世之感 ./ODQ4.html huang ru ge shi
23166 三天两头 sān tiān liǎng tóu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STL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隔三差五 ./MjJpaQ==.html san tian liang tou
11900 隔三差五 gé sān chà wǔ 比喻时常发生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GSC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隔三岔五 ./OHh4Ng==.html ge san cha wu
25684 隐隐约约 yǐn yǐn yuē yuē 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只见山坡旁隐隐约约,倒象撺出一箭,直向大虫面上射去。” YY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隐隐绰绰 ./Nmx3Zw==.html yin yin yue yue
4720 眇眇忽忽 miǎo miǎo hū hū 眇眇:辽远;忽忽:印象模糊。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MMHH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隐隐约约 ./OGJsaw==.html miao miao hu hu
25511 隐迹埋名 yǐn jì mái míng 隐藏行踪、埋没名姓以求不使人知。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或有山间林下,怀才抱德,隐迹埋名。” YJM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隐迹藏名 ./NXIxMg==.html yin ji mai ming
7481 遁迹藏名 dùn jì cáng míng 犹言隐居不出。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DJC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隐迹埋名 ./M2kxcw==.html dun ji cang ming
25973 隐约其词 yǐn yuē qí cí 指语意隐晦不明或说话躲躲闪闪。亦作“隐约其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刁迈彭隐约其词,似乎嫌张太太一个钱不肯放松,这事总不会了。” YYQ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隐约其辞、含糊其辞 ./MzBzeQ==.html yin yue qi ci
22357 惩恶劝善 chéng è quàn shàn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CEQ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隐恶扬善 ./cTVv.html cheng e quan shan
25075 隐忍不言 yǐn rěn bù yán 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 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YR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隐忍不发 ./MnFwMg==.html yin ren bu yan
17940 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XSN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隐姓埋名、无影无踪、销声敛迹 死灰复燃、东山再起、抛头露面 ./MmcxcQ==.html xiao sheng ni ji
4360 埋名隐姓 mái míng yǐn xìng 隐:隐瞒。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后遂化鹤回家,埋名隐姓,生下你兄弟姊妹,幸今都已长成。” MMYX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隐姓埋名 抛头露面 ./OGtjYQ==.html mai ming yin xing
7015 遁名匿迹 dùn míng nì jì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DMN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隐姓埋名 ./eWxr.html dun ming ni ji
25236 迎风招展 yíng fēng zhāo zhǎn 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 YF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风飘扬、迎风飘扬 偃旗息鼓 ./MnUzYQ==.html ying feng zhao zhan
23908 随风倒舵 suí fēng dǎo duò 犹言看风使舵。 宋·陆游《醉歌》:“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舵更何忧。” SF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风转舵 ./NTM4eQ==.html sui feng dao duo
9215 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屈:弯曲;伸:伸直。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 《周易 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NQN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遇而安、能伸能屈 宁折不屈 ./MXNpOA==.html neng qu neng shen
24181 随波漂流 suí bō piāo liú 随:跟从。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熛俱灭者亦甚众多。” SBP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波逐流、随波逐浪、随波逐尘 ./OHEwcQ==.html sui bo piao liu
23912 随声附和 suí shēng fù hè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随:跟着;和:音贺。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SSF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波逐流、见风使舵 独具匠心、独出心裁、各抒己见 ./NTNlOA==.html sui sheng fu he
2314 波流茅靡 bō liú máo mǐ 随波逐流,随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趋势而行。 《明史 赵炳然传》:“世宗朝,璁、萼、言、嵩相继用事,六卿之长不得其职。大都波流茅靡,淟涊取容。” BLMM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随波逐流 ./MzVkNA==.html bo liu mao mi
8963 头出头没 tóu chū tóu mò 比喻追随世俗。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投子同禅师法嗣 濠州思明禅师》:“问:'如何是清洁法身。'师曰 ... TCTM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随波逐流 ./NTZlaw==.html tou chu tou mo
11206 澜倒波随 lán dǎo bō suí 比喻言行无标准 明 宋濂《序》:“第近年以来,传者失真,澜倒波随,所趣日下。” LDB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随波逐流 ./Ynl1.html lan dao bo sui
21383 逐影随波 zhú yǐng suí bō 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报复仇,且结张诚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 ZYS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随波逐流 ./NjNwZw==.html zhu ying sui bo
25216 与世沉浮 yú shì chén fú 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YSC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波逐流 ./MnRhNA==.html yu shi chen fu
13424 看风行事 kàn fēng xíng shì 看:观察,估量。比喻做事灵活机动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许多专制国家,都是顺应潮流去看风行事。” KFX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OGNzMg==.html kan feng xing shi
7949 通权达变 tōng quán dá biàn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TQD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机应变、看风使舵 刻舟求剑 ./MmRlcQ==.html tong quan da bian
11124 临机制变 lín jī zhì biàn 临到时机制定应变计划 《周书·陆腾传》:“必望临机制变,未敢顶陈。” LJZ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随机应变、临机设变、临事制变 一成不变、刻舟求剑 ./OGNpbQ==.html lin ji zhi bian
10494 临机应变 lín jī yìng biàn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6卷:“不过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盖未论临机应变,方略不同。” LJY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随机应变 ./MW9wMA==.html lin ji ying bian
10946 履机乘变 lǚ jī chéng biàn 犹随机应变。 唐·韦应物《弹棋歌》:“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LJCB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随机应变 ./NGMweQ==.html lu ji cheng bian
20622 占风使帆 zhān fēng shǐ fān 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看人眉来眼去,占风使帆。” ZFS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机应变 我行我素 ./NXlndQ==.html zhan feng shi fan
21802 操纵自如 cāo zòng zì rú 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 CZ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bzVx.html cao zong zi ru
26201 为所欲为 wéi suǒ yù wéi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WSY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安分守己 ./MmVkZw==.html wei suo yu 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