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81
|
混淆黑白
|
混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HXH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颠三倒四、颠倒黑白
|
泾渭分明、黑白分明、是非分明
|
./MWZldQ==.html
|
hun xiao hei bai
|
|
25208
|
语无伦次
|
语
|
yǔ wú lún cì
|
伦次:次序;条理。话讲得颠三倒四;毫无条理。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第七卷引《诗眼》:“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论次,而意若贯珠。”
|
YW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三倒四、乱七八糟、胡说八道
|
井井有条、有条有理、有条不紊
|
./MnQxaQ==.html
|
yu wu lun ci
|
|
6919
|
倒三颠四
|
倒
|
dǎo sān diān sì
|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
DSD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三倒四
|
|
./dmMy.html
|
dao san dian si
|
|
16427
|
七颠八倒
|
七
|
qī diān bā dǎo
|
形容十分凌乱。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1卷:“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上下崩颓。”
|
QD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颠三倒四
|
|
./MXVnaQ==.html
|
qi dian ba dao
|
|
24950
|
以手加额
|
以
|
yǐ shǒu jiā é
|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
宋 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
YSJE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首相庆
|
|
./MnAycQ==.html
|
yi shou jia e
|
|
819
|
额手相庆
|
额
|
é shǒu xiāng qìng
|
见“额手称庆”。
|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
ESX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颂、额手称庆
|
|
./M2ltbQ==.html
|
e shou xiang qing
|
|
8712
|
弹冠相庆
|
弹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TGX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庆、鸡犬升天
|
如丧考妣
|
./dXV1.html
|
tan guan xiang qing
|
|
818
|
额手称颂
|
额
|
é shǒu chēng sòng
|
同“额手称庆”。
|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 《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颂,欣喜欲狂。”...
|
E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庆、额手相庆
|
|
./M2ltYw==.html
|
e shou cheng song
|
|
2530
|
普天同庆
|
普
|
pǔ tiān tóng qìng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
PT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额手称庆、拍手称快
|
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
./MXhtZQ==.html
|
pu tian tong qing
|
|
13268
|
颗粒无存
|
颗
|
kē lì wú cún
|
颗粒:一颗一粒。指粮食没有存货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船上米粮,都被劫得颗粒无存,如今饿的头晕眼花,哪有气力还去拿篙弄柁?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船上米粮,都被劫得颗粒无存,如今饿的头晕眼花,哪有气力还去拿篙弄柁?”...
|
KLW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颗粒无收
|
|
./OTN4MA==.html
|
ke li wu cun
|
|
12983
|
颗粒无收
|
颗
|
kē lì wú shōu
|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颗粒无收的了。”
|
KL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颗粒无存
|
|
./NDNwaQ==.html
|
ke li wu shou
|
|
15410
|
涓滴归公
|
涓
|
juān dī guī gōng
|
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
JDG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颗粒归公、点滴归公
|
假公济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
./MWh0OA==.html
|
juan di gui gong
|
|
25538
|
颖悟绝伦
|
颖
|
yǐng wù jué lún
|
颖悟:聪颖。绝伦:超过同辈。聪明过人。亦作“颖悟绝人”。
|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 元·脱脱《宋史·张方平传》:“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
|
YWJ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颖悟绝人
|
|
./NXMwdw==.html
|
ying wu jue lun
|
|
8168
|
颓垣断壁
|
颓
|
tuí yuán duàn bì
|
残垣断壁
|
茅盾《归途杂拾》:“月光照着那些颓垣断壁,除了脚下格格的瓦砾碎响,更没有别的声音。”
|
TYD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颓垣败壁
|
|
./OTA3eQ==.html
|
tui yuan duan bi
|
|
8033
|
颓垣败壁
|
颓
|
tuí yuán bài bì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
TYB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颓垣断壁、颓垣败井、颓垣废井
|
|
./NTdiYw==.html
|
tui yuan bai bi
|
|
8481
|
颓垣废井
|
颓
|
tuí yuán fèi jǐng
|
倒塌了的墙,废弃不用的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宋苏轼《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 宋苏轼《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虽然,不可以不一言,使数百年之后,得此文于颓垣废井之间者,茫然长思而一叹也。”...
|
TYF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颓垣废址、颓垣败井、颓垣败壁
|
|
./NTdjNg==.html
|
tui yuan fei jing
|
|
8480
|
颓垣败井
|
颓
|
tuí yuán bài jǐng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花月痕》第四五回:“破庙荒凉,草深一尺,见一群的羊在那里吃草,颓垣败井,廊庑倾欹。”
|
TYB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颓垣废井、颓垣败壁、颓垣断堑
|
|
./NTdibQ==.html
|
tui yuan bai jing
|
|
8482
|
颓垣废址
|
颓
|
tuí yuán fèi zhǐ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宋欧阳修《有美堂记》:“今其江山虽在,而颓垣废址,荒烟野草,过而览者,莫不为之踌躇而凄怆。”
|
TYF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颓垣废井、颓垣败井、颓垣败壁
|
|
./NTdjZw==.html
|
tui yuan fei zhi
|
|
9012
|
颓垣断堑
|
颓
|
tuí yuán duàn piàn
|
犹颓垣废井。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
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 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
|
TYDP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颓垣废井、颓垣败井、颓垣败壁
|
|
./NTdidw==.html
|
tui yuan duan pian
|
|
6670
|
跌脚捶胸
|
跌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牵肠割肚把你个孩儿舍,跌脚捶胸,自叹嗟。”
|
DJ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顿足捶胸
|
|
./MzE0dw==.html
|
die jiao chui xiong
|
|
7487
|
顿脚捶胸
|
顿
|
dùn jiǎo chuī xiōng
|
同“顿足搥胸”。
|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
DJ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顿足捶胸
|
|
./M2kzcQ==.html
|
dun jiao chui xiong
|
|
20030
|
如饮醍醐
|
如
|
rú yǐn tí hú
|
比喻使人思想上一下就通了。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
|
RYT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顿开茅塞
|
|
./MjBhaQ==.html
|
ru yin ti hu
|
|
12209
|
顾盼自豪
|
顾
|
gù pàn zì háo
|
见“顾盼自雄”。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六回:“袁总统得此奇袭,未免顾盼自豪。”
|
GPZ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自雄
|
|
./M3BrYw==.html
|
gu pan zi hao
|
|
11552
|
顾盼自雄
|
顾
|
gù pàn zì xióng
|
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宋书 范晔传》:“跃马顾盼,自以为一世之雄。”
|
GP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自豪
|
|
./MTZzMA==.html
|
gu pan zi xiong
|
|
11993
|
顾盼生辉
|
顾
|
gù pàn shēng huī
|
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同“顾盼生姿”。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士有馀粮,马多剩草。一呼百诺,顾盼生辉。此送彼迎,尊荣莫并。”
|
GP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盼生姿
|
|
./Mnp5bw==.html
|
gu pan sheng hui
|
|
12529
|
顾彼失此
|
顾
|
gù bǐ shī cǐ
|
顾:照顾,照管。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不能全面照顾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6卷:“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
|
GB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此失彼
|
面面俱到
|
./OGxyZQ==.html
|
gu bi shi ci
|
|
12361
|
顾影惭形
|
顾
|
gù yǐng cán xíng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晋 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
GYC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景惭形
|
|
./NmIxdw==.html
|
gu ying can xing
|
|
11636
|
孤芳自赏
|
孤
|
gū fāng zì shǎng
|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
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
GFZ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顾影自怜、自命清高
|
自惭形秽
|
./MTg3NA==.html
|
gu fang zi shang
|
|
11708
|
顾而言他
|
顾
|
gù ér yán tā
|
见“顾左右而言他”。
|
《扫迷帚》第二一回:“那三人见话不投机,便顾而言他。”
|
GE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左右而言他
|
|
./M3BiZw==.html
|
gu er yan ta
|
|
11569
|
顾全大局
|
顾
|
gù quán dà jú
|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GQ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大局,识大体
|
|
./MTcxNg==.html
|
gu quan da ju
|
|
18167
|
循名责实
|
循
|
xún míng zé shí
|
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求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循:依着;责:求。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定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
XM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顾名思义、实事求是
|
徒慕虚名、名实不符
|
./MmsyNg==.html
|
xun ming ze shi
|
|
26263
|
望文生义
|
望
|
wàng wén shēng yì
|
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文:文字;语句;义:意义。
|
清 张之洞《輶轩转语 语学》:“不然,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即或有理,亦所谓郢书燕说耳。”
|
WWS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顾名思义、不求甚解
|
精益求精
|
./MmZlNA==.html
|
wang wen sheng yi
|
|
27148
|
顽铁生光
|
顽
|
wán tiě shēng guāng
|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
WTS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顽铁生辉
|
|
./OGh4dw==.html
|
wan tie sheng guang
|
|
27147
|
顽铁生辉
|
顽
|
wán tiě shēng huī
|
硬铁放出光辉。比喻人遇到好的机会就会大为改观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去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
|
WT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顽铁生光
|
|
./OGh4bQ==.html
|
wan tie sheng hui
|
|
26688
|
顽皮赖肉
|
顽
|
wán pí lài ròu
|
见“顽皮赖骨”。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棚、扒、吊、拷,备受苦楚。这些顽皮赖肉只不肯招。”
|
WPL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皮赖骨、顽皮贼骨
|
|
./NTd5ZQ==.html
|
wan pi lai rou
|
|
26689
|
顽皮贼骨
|
顽
|
wán pí zéi gǔ
|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
WPZ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皮赖肉、顽皮赖骨
|
|
./NTd5bw==.html
|
wan pi zei gu
|
|
26687
|
顽皮赖骨
|
顽
|
wán pí lài gǔ
|
①谓品行不端、无赖狡诈。②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等顽皮赖骨,不打如何肯招?”
|
WPL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皮赖肉、顽皮贼骨
|
|
./NTd5NA==.html
|
wan pi lai gu
|
|
20226
|
执迷不悟
|
执
|
zhí mí bù wù
|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ZMB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屡教不改
|
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
|
./MnQzZw==.html
|
zhi mi bu wu
|
|
4356
|
冥顽不化
|
冥
|
míng wán bù huà
|
冥顽:昏庸顽钝,愚钝无知。指人十分愚钝不开窍
|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本想叫你回心转意,改恶从善,不料你如此无礼,冥顽不化。”
|
MWB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
|
聪明绝顶
|
./OGthYw==.html
|
ming wan bu hua
|
|
14399
|
怙顽不悛
|
怙
|
hù wán bù quān
|
犹言顽固不化。
|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
HWB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
|
|
./M3R3cQ==.html
|
hu wan bu quan
|
|
26189
|
顽梗不化
|
顽
|
wán gěng bù huà
|
形容非常顽固。
|
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三幕第一场:“你往年同严仲子做过朋友,他的顽梗不化,你是明白的。”
|
WGB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顽固不化
|
|
./MmU1bw==.html
|
wan geng bu hua
|
|
22283
|
苍髯如戟
|
苍
|
cāng rán rú jǐ
|
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
唐 李延寿《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眉如戟,何无丈夫意?”
|
CRR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须髯如戟
|
白面书生
|
./Mzh5.html
|
cang ran ru ji
|
|
950
|
白发苍苍
|
白
|
bái fà cāng cāng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
BF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须发皆白
|
朱颜绿鬓
|
./bnc=.html
|
bai fa cang cang
|
|
23357
|
顺风而呼
|
顺
|
shǔn fēng ér hū
|
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
《荀子·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SFE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风扯旗
|
|
./MjV0ZQ==.html
|
shun feng er hu
|
|
23551
|
顺风驶船
|
顺
|
shǔn fēng shǐ chuán
|
比喻自己没有主意,跟着别人说话或办事。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驶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但是凡那下坡走马、顺风驶船,以至买好名儿、戴高帽儿的那些营生,我都不会作。”...
|
SF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风使船、顺风行船、顺风转舵
|
|
./Mjk5dQ==.html
|
shun feng shi chuan
|
|
23863
|
顺风扯帆
|
顺
|
shùn fēng chě fān
|
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
克非《春潮急》:“把祸事全推到他这个小‘先锋’脑壳上,又听李克口气,分明晓得了他们背后的阴谋知道不赶 克非《春潮急》:“把祸事全推到他这个小‘先锋’脑壳上,又听李克口气,分明晓得了他们背后的阴谋知道不赶快顺风扯帆不行。”...
|
SFC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风使帆、见风使舵、顺风使舵
|
|
./NTFrNA==.html
|
shun feng che fan
|
|
24130
|
顺顺当当
|
顺
|
shùn shùn dàng dàng
|
指十分顺利,没挫折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怪物暗自欢喜,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
|
SS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顺利利
|
一波三折
|
./ODlidw==.html
|
shun shun dang dang
|
|
24705
|
沿波讨源
|
沿
|
yán bō tǎo yuán
|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
晋 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
YBT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藤摸瓜、追本溯源
|
|
./Mm0yNA==.html
|
yan bo tao yuan
|
|
2084
|
抱蔓摘瓜
|
抱
|
bào wàn zhāi guā
|
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
|
唐 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BW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藤摸瓜、斩尽杀绝
|
|
./aW0w.html
|
bao wan zhai gua
|
|
1072
|
剥茧抽丝
|
剥
|
bō jiǎn chōu sī
|
剥:去掉外层。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 朱光潜《艺文杂谈 谈对话体》:“疑难是思想的起点与核心,思想由此出发,根据有关事实资料,寻求关系条理,逐渐剥茧抽丝,披沙拣金。”...
|
BJ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藤摸瓜、披沙拣金
|
本末倒置
|
./MjZj.html
|
bo jian chou 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