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21
|
诞罔不经
|
诞
|
dàn wǎng bù jīng
|
见“诞妄不经”。
|
《扫迷帚》第九回:“辟辟实实,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 《扫迷帚》第九回:“辟辟实实,由光明正大一路去,把一切诞罔不经之事,付诸一笑,那就不负我今日一番饶舌了。”...
|
DWB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诞谩不经、诞幻不经
|
|
./M2R4Ng==.html
|
dan wang bu jing
|
|
22126
|
诚心实意
|
诚
|
chéng xīn shí yì
|
见“诚心诚意”。
|
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
CX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心实意、诚心诚意
|
三心二意
|
./MzlkMA==.html
|
cheng xin shi yi
|
|
23783
|
识时通变
|
识
|
shí shí tōng biàn
|
见“识时达变”。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时通变。”
|
SST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识时达变
|
|
./NHlvcw==.html
|
shi shi tong bian
|
|
2818
|
评头论脚
|
评
|
píng tóu lùn jiǎo
|
见“评头品足”。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
|
PTL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评头论足、评头品足
|
|
./NGo3YQ==.html
|
ping tou lun jiao
|
|
10996
|
论短道长
|
论
|
lùn duǎn dào cháng
|
见“论长说短”。
|
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
LDD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长道短、论长道短
|
|
./NGNtYw==.html
|
lun duan dao chang
|
|
15911
|
记功忘过
|
记
|
jì gōng wàng guò
|
见“记功忘失”。
|
明·张居正《为故大学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纳,记功忘过者,明主之深仁也。”
|
JGW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记功忘失
|
|
./M3dnNA==.html
|
ji gong wang guo
|
|
22493
|
讬诸空言
|
讬
|
cáng zhū kōng yán
|
见“讬之空言”。
|
|
CZKY
|
一般成语
|
|
|
|
./MzdhdQ==.html
|
cang zhu kong yan
|
|
20077
|
让三让再
|
让
|
ràng sān ràng zài
|
见“让再让三”。
|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四章:“且各曹长被举之人,亦必须让三让再以副举贤若夔龙之美事,及再三为大众所推乃得受之,以弘让德而镇嚣争焉。”...
|
RSR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让再让三
|
|
./NHFnbw==.html
|
rang san rang zai
|
|
19764
|
认贼为父
|
认
|
rèn zéi wéi fù
|
见“认贼作父”。
|
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 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
RZW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认贼作父、认仇作父、认敌作父
|
|
./NHI2aQ==.html
|
ren zei wei fu
|
|
19765
|
认贼作子
|
认
|
rèn zéi zuò zǐ
|
见“认贼为子”。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
RZZ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认贼为子
|
|
./NHI3Mg==.html
|
ren zei zuo zi
|
|
15941
|
计穷虑尽
|
计
|
jì qióng lǜ jìn
|
见“计穷虑极”。
|
三国·魏·缪袭《定武功》诗:“计穷虑尽,求来连和,和不时,心中忧戚。”
|
JQ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穷虑极、计穷智极
|
|
./M3d0cQ==.html
|
ji qiong lu jin
|
|
15942
|
计穷势迫
|
计
|
jì qióng shì pò
|
见“计穷势蹙”。
|
明·蹇义《上言十事疏》:“计穷势迫,愿投充军,原其本情,岂所得已。”
|
JQS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计穷势蹙
|
|
./M3d1YQ==.html
|
ji qiong shi po
|
|
15940
|
计穷力极
|
计
|
jì qióng lì jí
|
见“计穷力竭”。
|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明·冯梦龙《情史类略·东御史妓》:“妓曰:‘然则君将何往?’东谓:‘计穷力极,终还家,功名事终直之耳。’”...
|
JQ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穷力尽、计穷力诎、计穷力竭
|
|
./M3dzbQ==.html
|
ji qiong li ji
|
|
15949
|
计然之术
|
计
|
jì rán zhī shù
|
见“计然之策”。
|
|
JRZS
|
一般成语
|
|
|
|
./M3d4Mg==.html
|
ji ran zhi shu
|
|
15954
|
计日以待
|
计
|
jì rì yǐ dài
|
见“计日而待”。
|
明·赵元星《贺贾元礼食廪序》:“待御为两京学使者,即不复外补,坐致九列,惟计日以待耳。”
|
JRY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而待
|
|
./M3d6MA==.html
|
ji ri yi dai
|
|
15952
|
计日可期
|
计
|
jì rì kě qī
|
见“计日可待”。
|
唐·权德舆《中书门下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破蕃寇状》:“耀天威而尽潱,昭文德以即叙,止戈之庆,计日可期。 唐·权德舆《中书门下贺剑南西川节度使大破蕃寇状》:“耀天威而尽潱,昭文德以即叙,止戈之庆,计日可期。”...
|
JRK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以待、计日以期、计日可待
|
|
./M3d5Zw==.html
|
ji ri ke qi
|
|
15955
|
计日以期
|
计
|
jì rì yǐ qī
|
见“计日以俟”。
|
明·徐祯稷《耻言》:“望焉而羡,至焉则厌,计日以期,涉艰不倦,嗜荣者之情与!”
|
JR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日以待、计日可待、计日可期
|
遥遥无期
|
./M3d6YQ==.html
|
ji ri yi qi
|
|
15888
|
计不反顾
|
计
|
jì bù fǎn gù
|
见“计无返顾”。
|
明·范景文《恤用建储被废诸臣缘由疏》:“当其慷慨发言,计不反顾,岂知有今日哉!”
|
JBF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不返顾
|
|
./M3czdw==.html
|
ji bu fan gu
|
|
15889
|
计不返顾
|
计
|
jì bù fǎn gù
|
见“计无返顾”。
|
明·范景文《叙》:“愤柄人之嫉,最后慷慨殉城,计不返顾。”
|
JBF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不反顾
|
|
./M3c0Ng==.html
|
ji bu fan gu
|
|
15959
|
计上心头
|
计
|
jì shàng xīn tóu
|
见“计上心来”。
|
元·张氏《青衲袄·偷期》:“计上心头,暗令家童私问候。”
|
JSX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计上心来
|
|
./M3gweQ==.html
|
ji shang xin tou
|
|
26010
|
言从计行
|
言
|
yán cóng jì xíng
|
见“言行计从”。
|
《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
|
YCJ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从计纳
|
|
./NWlxcQ==.html
|
yan cong ji xing
|
|
25310
|
言行若一
|
言
|
yán xíng ruò yī
|
见“言行抱一”。
|
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
YXR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
言行不一
|
./NWp6cQ==.html
|
yan xing ruo yi
|
|
26000
|
言不二价
|
言
|
yán bù èr jià
|
见“言无二价”。
|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
YBE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无二价
|
|
./NWlrdw==.html
|
yan bu er jia
|
|
25309
|
言信行果
|
言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见“言必信,行必果。”
|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
YXX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言必信,行必果
|
言而无信
|
./NWp5Yw==.html
|
yan xin xing guo
|
|
26009
|
言从计听
|
言
|
yán cóng jì tīng
|
见“言听计从”。
|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
YC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听计从、言从计纳、言从计行
|
|
./NWlxZw==.html
|
yan cong ji ting
|
|
26007
|
言出祸随
|
言
|
yán chū huò suí
|
见“言出祸从”。
|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
YC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出祸从
|
|
./NWlwYw==.html
|
yan chu huo sui
|
|
22788
|
触类而通
|
触
|
chù lèi ér tōng
|
见“触类旁通”。
|
《说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寿福德》:“人之念虑一正,则万善可触类而通;行一善,则万善皆萌 《说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彦《东谷所见·寿福德》:“人之念虑一正,则万善可触类而通;行一善,则万善皆萌蘖于此。”...
|
CL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类旁通
|
|
./M2F3aw==.html
|
chu lei er tong
|
|
22795
|
触目伤怀
|
触
|
chù mù shāng huái
|
见“触目伤心”。
|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
CM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目伤心
|
|
./M2IwNg==.html
|
chu mu shang huai
|
|
22784
|
触景伤怀
|
触
|
chù jǐng shāng huái
|
见“触景伤情”。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夜来皓魄当空,澄波万里,上下一碧,灿若独自无聊,触景伤怀,遂尔口占一曲。”
|
CJ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景伤情、触景伤心
|
|
./M2F2Zw==.html
|
chu jing shang huai
|
|
22785
|
触景伤心
|
触
|
chù jǐng shāng xīn
|
见“触景伤情”。
|
《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
CJ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景伤怀
|
|
./M2F2cQ==.html
|
chu jing shang xin
|
|
16165
|
解衣抱火
|
解
|
jiě yī bào huǒ
|
见“解衣包火”。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
JYB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解衣包火
|
|
./M3pzNA==.html
|
jie yi bao huo
|
|
16145
|
解甲休兵
|
解
|
jiě jiǎ xiū bīng
|
见“解甲休士”。
|
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夷陵既烧,黔中方定,旋军反旆,解甲休兵。”
|
JJX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解甲休士
|
|
./M3ppbw==.html
|
jie jia xiu bing
|
|
23787
|
视同陌路
|
视
|
shì tóng mò lù
|
见“视若路人”。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0回:“他今有病,便视同陌路,此岂稍有人心者耶?”
|
ST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视若路人、视如陌路
|
情同手足
|
./NHl1bQ==.html
|
shi tong mo lu
|
|
23794
|
视为儿戏
|
视
|
shì wéi ér xì
|
见“视同儿戏”。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3回:“你不可视为儿戏。”
|
SWE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视同儿戏、视若儿戏
|
郑重其事
|
./NHl4bw==.html
|
shi wei er xi
|
|
12260
|
观形察色
|
观
|
guān xíng chá sè
|
见“观貌察色”。
|
《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观形察色,见貌之情。”
|
GX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观貌察色、观颜察色
|
|
./M3E3ZQ==.html
|
guan xing cha se
|
|
12266
|
观者成堵
|
观
|
guān zhě chéng dǔ
|
见“观者如堵”。
|
明·沈榜《宛署杂记·寺观》:“又见其紫衫衣衲、拽杖挂珠,交错燕市之衢,所在说法衍乐,观者成堵。”
|
GZ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观者如堵、观者如山、观者云集
|
|
./M3E5Yw==.html
|
guan zhe cheng du
|
|
12267
|
观者如垛
|
观
|
guān zhě rú duǒ
|
见“观者如堵”。
|
《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时琼英这段事,东京已传遍了。当日观者如垛。”
|
GZR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观者如堵、观者成堵、观者如市
|
|
./M3E5bQ==.html
|
guan zhe ru duo
|
|
12255
|
观机而作
|
观
|
guān jī ér zuò
|
见“观机而动”。
|
《隋书·贺娄子幹传》:“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
|
GJE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观机而动、相机而动
|
|
./M3E0Mg==.html
|
guan ji er zuo
|
|
15575
|
见钱眼红
|
见
|
jiàn qián yǎn hóng
|
见“见钱眼开”。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其中最易辨的,就只那双贼眼,因他见钱眼红,所以易辨。”
|
JQY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钱眼开
|
|
./M3lidw==.html
|
jian qian yan hong
|
|
16030
|
见德思齐
|
见
|
jiàn dé sī qí
|
见“见贤思齐”。
|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JD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贤思齐
|
|
./M3kwaQ==.html
|
jian de si qi
|
|
16049
|
见诮大方
|
见
|
jiàn qiào dà fāng
|
见“见笑大方”。
|
清·吴趼人《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见诮大方,而笔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资料也。”
|
JQD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笑大方
|
|
./M3ljNg==.html
|
jian qiao da fang
|
|
16062
|
见所不见
|
见
|
jiàn suǒ bù jiàn
|
见“见所未见”。
|
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
JS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所未见
|
|
./M3lpMA==.html
|
jian suo bu jian
|
|
16035
|
见怪非怪
|
见
|
jiàn guài fēi guài
|
见“见怪不怪”。
|
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
JGF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怪不怪
|
|
./M3kzaw==.html
|
jian guai fei guai
|
|
16063
|
见危致命
|
见
|
jiàn wēi zhì mìng
|
见“见危授命”。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JW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危授命
|
|
./M3lpdQ==.html
|
jian wei zhi ming
|
|
16068
|
见义当为
|
见
|
jiàn yì dāng wéi
|
见“见义必为”。
|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赵实见义当为,不行邪径,就加你为吉阳县令。”
|
JYD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义必为
|
见义不为
|
./M3lraQ==.html
|
jian yi dang wei
|
|
16069
|
见义敢为
|
见
|
jiàn yì gǎn wéi
|
见“见义勇为”。
|
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为吏明悟敏捷,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
JYG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义勇为
|
见义不为
|
./M3lrcw==.html
|
jian yi gan wei
|
|
14327
|
衡石程书
|
衡
|
héng shí chéng shū
|
见“衡石量书”。
|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近君子而远小人,虽不亲细务,大功可成;不然,虽衡石程书,卫士传 宋·李纲《建炎进退志·总叙下之上》:“近君子而远小人,虽不亲细务,大功可成;不然,虽衡石程书,卫士传餐,亦无益也。”...
|
HS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衡石量书、悬石程书
|
|
./M3N4Zw==.html
|
heng shi cheng shu
|
|
15588
|
街谈巷语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ǔ
|
见“街谈巷议”。
|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JTX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谚、街谭巷议、街谈巷议
|
|
./M3pxZw==.html
|
jie tan xiang yu
|
|
16159
|
街谈巷说
|
街
|
jiē tán xiàng shuō
|
见“街谈巷议”。
|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 《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
JTX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市语、街谈巷谚、街谈巷议
|
|
./M3pwbQ==.html
|
jie tan xiang shuo
|
|
16160
|
街谈巷谚
|
街
|
jiē tán xiàng yàn
|
见“街谈巷议”。
|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 清·昭梿《啸亭杂录·松相公好理学》:“公于召见时,凡民间隐情,街谈巷谚,无不率口而出,毫无隐忌,故人多尼之。”...
|
JT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街谈巷说、街谈巷语、街谈巷议
|
|
./M3pwdw==.html
|
jie tan xiang 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