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79
|
支吾其词
|
支
|
zhī wú qí cí
|
言辞躲躲闪闪;搪塞应付(支吾:言词不清)。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这句话不便向时筱仁说明,只得支吾其词道。”
|
ZW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词、闪烁其词、吞吞吐吐
|
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开门见山
|
./MnUxbQ==.html
|
zhi wu qi ci
|
|
7979
|
谈论风生
|
谈
|
tán lùn fēng shēng
|
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生素豪,谈论风生,孝儿亦倜傥。”
|
TLF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笑风生、谈议风生
|
|
./NTQ0Mg==.html
|
tan lun feng sheng
|
|
25826
|
言不及私
|
言
|
yán bù jí sī
|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
YB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心为公
|
自私自利
|
./N3B3Ng==.html
|
yan bu ji si
|
|
23621
|
闪烁其词
|
闪
|
shǎn shuò qí cí
|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
SSQ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糊其辞、隐约其辞
|
直言不讳、心直口快
|
./MzBzbw==.html
|
shan shuo qi ci
|
|
14947
|
疾声厉色
|
疾
|
jí shēng lì sè
|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
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
JS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疾言厉色
|
|
./OHJ1.html
|
ji sheng li se
|
|
25825
|
言差语错
|
言
|
yán chā yǔ cuò
|
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骂。”...
|
YCY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2Yw==.html
|
yan cha yu cuo
|
|
22874
|
唇尖舌利
|
唇
|
chún jiān shé lì
|
言词尖利。
|
|
CJSL
|
一般成语
|
|
|
|
./M2MxeQ==.html
|
chun jian she li
|
|
22904
|
词正理直
|
词
|
cí zhèng lǐ zhí
|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
CZL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NneQ==.html
|
ci zheng li zhi
|
|
10997
|
论高寡合
|
论
|
lùn gāo guǎ hé
|
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
|
LGGH
|
一般成语
|
|
|
|
./NGNtbQ==.html
|
lun gao gua he
|
|
24211
|
慎言慎行
|
慎
|
shèn yán shèn xíng
|
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
|
SY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BoeQ==.html
|
shen yan shen xing
|
|
3698
|
没深没浅
|
没
|
méi shēn méi qiǎn
|
言行没分寸
|
浩然《艳阳天》第109章:“瞧你这个人,办事怎么这么没深没浅哪!”
|
MSM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知深浅
|
|
./N3QyYw==.html
|
mei shen mei qian
|
|
23801
|
实心实意
|
实
|
shí xīn shí yì
|
言行发自内心,真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
SXS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真心实意
|
虚情假意
|
./NHo0Mg==.html
|
shi xin shi yi
|
|
24128
|
说到做到
|
说
|
shuō dào zuò dào
|
言行一致,说过的话一定用行动实现
|
莫应丰《将军吟》第二章:“你看吧!我说到做到。”
|
SDZ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出必行
|
言行不一
|
./ODk5bw==.html
|
shuo dao zuo dao
|
|
25822
|
言者无罪
|
言
|
yán zhě wú zuì
|
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
《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YZ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Bwcw==.html
|
yan zhe wu zui
|
|
7559
|
多言数穷
|
多
|
duō yán shuò qióng
|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DYS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lyaQ==.html
|
duo yan shuo qiong
|
|
24749
|
言传身教
|
言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
YC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
|
言而无信、言行不一
|
./Mm1xYQ==.html
|
yan chuan shen jiao
|
|
24367
|
三怨成府
|
三
|
sān yuàn chéng fǔ
|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
|
SYCF
|
一般成语
|
|
|
|
./NHRscQ==.html
|
san yuan cheng fu
|
|
20743
|
自言自语
|
自
|
zì yán zì yǔ
|
言、语:说。自己跟自己说话。
|
元 王晔《桃花女》第四折:“你这般鬼促促的,在这里自言自语,莫不要出城去砍那桃树吗?”
|
ZY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喃喃自语
|
默不做声
|
./NjU0MA==.html
|
zi yan zi yu
|
|
24672
|
一触即发
|
一
|
yī chù jí fā
|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 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YCJ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箭在弦上、剑拔弩张、千钧一发
|
引而不发
|
./MmxpNA==.html
|
yi chu ji fa
|
|
21986
|
触景生情
|
触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触:接触;情:感情。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
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CJ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触物伤情、见景生情、抚景伤情
|
无动于衷
|
./cmZp.html
|
chu jing sheng qing
|
|
21693
|
触类旁通
|
触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
《周易 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CLP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
一窍不通
|
./NDZh.html
|
chu lei pang tong
|
|
21695
|
触目惊心
|
触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
CMJ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胆战心惊、惊心动魄
|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
./NDZ1.html
|
chu mu jing xin
|
|
21694
|
触目皆是
|
触
|
chù mù jiē shì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CM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俯拾即是、比比皆是、堆积如山、为数众多
|
寥寥无几、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
./NDZr.html
|
chu mu jie shi
|
|
16170
|
解疑释惑
|
解
|
jiě yí shì huò
|
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
汉 孔融《荐祢衡表》:“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
JYS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p0aQ==.html
|
jie yi shi huo
|
|
1104
|
不解之缘
|
不
|
bù jiě zhī yuán
|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
BJ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解难分、唇齿相依、藕断丝连
|
一刀两断
|
./Mmx3.html
|
bu jie zhi yuan
|
|
1897
|
不解衣带
|
不
|
bù jiě yī dài
|
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BJ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衣不解带
|
|
./NzZ3YQ==.html
|
bu jie yi dai
|
|
15309
|
解甲归田
|
解
|
jiě jiǎ guī tián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
JJG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
投笔从戎
|
./MWcwaQ==.html
|
jie jia gui tian
|
|
1244
|
百思不解
|
百
|
bǎi sī bù jiě
|
解:理解。经过百般反复思索仍不理解。也作“百思不得其解”。
|
清 无名氏《葛仙翁全传》:“百思不解,五夜踌蹰,故乘隙邀君一面,以决中疑。”
|
B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高深莫测、大惑不解、玄之又玄
|
恍然大悟、通俗易懂、老妪能解
|
./aHc2.html
|
bai si bu jie
|
|
1041
|
杯酒解怨
|
杯
|
bēi jiǔ jiě yuàn
|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
《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
BJ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杯酒言欢
|
|
./MXNn.html
|
bei jiu jie yuan
|
|
4574
|
妙语解颐
|
妙
|
miào yǔ jiě yí
|
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
《汉书 匡衡传》:“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使人笑不能止也。”
|
MYJ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obw==.html
|
miao yu jie yi
|
|
16150
|
解黏去缚
|
解
|
jiě nián qù fù
|
解除粘着和束缚。
|
|
JNQF
|
一般成语
|
|
|
|
./M3prdw==.html
|
jie nian qu fu
|
|
1745
|
不解之仇
|
不
|
bù jiě zhī chóu
|
解除不了的仇恨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
|
BJ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仇大恨
|
|
./MzV0OA==.html
|
bu jie zhi chou
|
|
3846
|
明火执械
|
明
|
míng huǒ zhí xiè
|
解释】: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同“明火执仗”。
|
清·毛祥麟《对山余墨·石洞绣鞋记》:“即募死士百人,明火执械为前锋,千军后随。”
|
MH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火执仗
|
|
./MzE4OA==.html
|
ming huo zhi xie
|
|
21586
|
自救不暇
|
自
|
zì jiù bù xiá
|
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
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 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
ZJB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顾不暇
|
|
./Nm51Ng==.html
|
zi jiu bu xia
|
|
15432
|
救苦救难
|
救
|
jiù kǔ jiù nàn
|
解救众人的痛苦和灾难。
|
元 王实甫《西厢记》:“虽不会法灸神针,更胜似救苦救难观世音。”
|
JKJN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助人为乐、救困扶危
|
杀人放火、投井下石、嫁祸于人
|
./MWljNA==.html
|
jiu ku jiu nan
|
|
24966
|
衣不解带
|
衣
|
yī bù jiě dài
|
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任凭少奶奶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
|
YB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衣不解结
|
|
./MnBiMg==.html
|
yi bu jie dai
|
|
2976
|
破觚为圆
|
破
|
pò gū wéi yuán
|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缚虎手》:“又用事皆破觚为圆,挫刚成柔,如为有功者,昔人所谓缚虎手也。”
|
PG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圜
|
|
./OGpqNA==.html
|
po gu wei yuan
|
|
3055
|
破觚为圜
|
破
|
pò gū wéi yuán
|
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
《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斵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
PGW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破觚为圜,斫雕为朴
|
|
./MXR6YQ==.html
|
po gu wei yuan
|
|
27243
|
五角六张
|
五
|
wǔ jiǎo liù zhāng
|
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
|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
WJLZ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七颠八倒
|
|
./MmYwaQ==.html
|
wu jiao liu zhang
|
|
21007
|
逐逐眈眈
|
逐
|
zhú zhú dān dān
|
觊觎的样子。
|
语本《易 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
ZZDD
|
一般成语
|
|
|
|
./MzFtNA==.html
|
zhu zhu dan dan
|
|
19206
|
先觉先知
|
先
|
xiān jué xiān zhī
|
觉:明白;知:认识。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
|
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先觉先知,得累圣不传之学。”
|
XJX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知先觉
|
|
./N2hxdQ==.html
|
xian jue xian zhi
|
|
18144
|
先知先觉
|
先
|
xiān zhī xiān jué
|
觉:对事物有所认识。对哲理和社会政治等问题的认识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
XZ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见之明
|
后知后觉
|
./MmpqdQ==.html
|
xian zhi xian jue
|
|
22649
|
称奇道绝
|
称
|
chēng qí dào jué
|
觉得奇怪难得。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道绝。”
|
CQD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kzaw==.html
|
cheng qi dao jue
|
|
17433
|
寝食俱废
|
寝
|
qǐn shí jù fèi
|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
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
QS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废寝忘食
|
|
./NG54MA==.html
|
qin shi ju fei
|
|
1434
|
博览群书
|
博
|
bó lǎn qún shū
|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
BLQ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
不学无术、才疏学浅、目不识丁
|
./a3Jp.html
|
bo lan qun shu
|
|
25056
|
一览无余
|
一
|
yī lǎn wú yú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YL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目了然、一览而尽、尽收眼底
|
一鳞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窥豹
|
./MnFmMg==.html
|
yi lan wu yu
|
|
23777
|
视如敝屣
|
视
|
shì rú bì xǐ
|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
《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
SRB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弃如敝屣、视同草芥
|
视如珍宝、视如拱璧
|
./NHloMA==.html
|
shi ru bi xi
|
|
24740
|
一视同仁
|
一
|
yī shì tóng rén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唐 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
YST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
另眼相看、厚此薄彼
|
./Mm1sdQ==.html
|
yi shi tong ren
|
|
4234
|
目不旁视
|
目
|
mù bù páng shì
|
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0回:“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
|
MBP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目不别视、目不斜视
|
瞻前顾后
|
./N2FmaQ==.html
|
mu bu pang shi
|
|
7864
|
天下一家
|
天
|
tiān xià yī jiā
|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
TXY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统天下
|
|
./MmJkeQ==.html
|
tian xia yi 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