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05
|
诸如此例
|
诸
|
zhū rú cǐ lì
|
许多像这样的事例。
|
《梁书 武帝纪中》:“凡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如此例,一皆放遣。”
|
ZRC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FqMg==.html
|
zhu ru ci li
|
|
21553
|
众口如一
|
众
|
zhòng kǒu rú yī
|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
ZK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一词、众口一辞、众口同声
|
众口纷纭
|
./Nm43ZQ==.html
|
zhong kou ru yi
|
|
20987
|
众口一辞
|
众
|
zhòng kǒu yī cí
|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
ZK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众口一词、众口同声、众口如一
|
|
./Mnl4cQ==.html
|
zhong kou yi ci
|
|
24698
|
一诺千金
|
一
|
yī nuò qiān jīn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YN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而有信
|
言而无信
|
./Mmx6Mg==.html
|
yi nuo qian jin
|
|
4154
|
木讷寡言
|
木
|
mù nè guǎ yán
|
讷:说话迟钝。形容人不爱说话。
|
《晋书·葛洪传》:“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
|
MNGY
|
一般成语
|
|
|
|
./NGZndQ==.html
|
mu ne gua yan
|
|
9727
|
讷言敏行
|
讷
|
nè yán mǐn xíng
|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NYM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谨言慎行
|
|
./MXUwbw==.html
|
ne yan min xing
|
|
9721
|
讷口少言
|
讷
|
nè kǒu shǎo yán
|
讷口:不善于说话。不善言谈,说话不多。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
NKSY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沉默寡言、笨嘴拙舌
|
口若悬河、能说会道
|
./MXRyOA==.html
|
ne kou shao yan
|
|
667
|
讴功颂德
|
讴
|
ōu gōng sòng dé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OG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歌功颂德
|
|
./N2ptbQ==.html
|
ou gong song de
|
|
14643
|
讳败推过
|
讳
|
huì bài tuī guò
|
讳:隐瞒。隐瞒失败,推托过失
|
晋·习凿齿《司马景王引过》:“若乃讳败推过,归咎万物,常执其功,而隐其表,上下离心。”
|
HBT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w3YQ==.html
|
hui bai tui guo
|
|
13786
|
讳莫如深
|
讳
|
huì mò rú shēn
|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
|
《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
HM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高深莫测
|
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显而易见
|
./MWJ2dw==.html
|
hui mo ru shen
|
|
13784
|
讳疾忌医
|
讳
|
huì jí jì yī
|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HJ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文过饰非
|
知错必改
|
./MWJ0ZQ==.html
|
hui ji ji yi
|
|
13588
|
毫不讳言
|
毫
|
háo bù huì yán
|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
|
HB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言不讳
|
含含糊糊
|
./MTh5bQ==.html
|
hao bu hui yan
|
|
26350
|
无可讳言
|
无
|
wú kě huì yán
|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
WK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直言相告、实话实说
|
|
./Mmh1Ng==.html
|
wu ke hui yan
|
|
26008
|
言从计纳
|
言
|
yán cóng jì nà
|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
YCJ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言从计听、言听计从
|
|
./NWlxNg==.html
|
yan cong ji na
|
|
15211
|
讲经说法
|
讲
|
jiǎng jīng shuō fǎ
|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
《西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
JJ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经论道、引经据典
|
|
./MWViNA==.html
|
jiang jing shuo fa
|
|
20431
|
仗义疏财
|
仗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
ZY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慷慨解囊、博施济众
|
一毛不拔
|
./MndiMA==.html
|
zhang yi shu cai
|
|
23833
|
疏财仗义
|
疏
|
shū cái zhàng yì
|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人,扶危济困。
|
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
SCZ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仗义疏财
|
见利忘义
|
./NTA1aw==.html
|
shu cai zhang yi
|
|
15747
|
假仁纵敌
|
假
|
jiǎ rén zòng dí
|
讲不该讲的仁义,做出不该做的事情,给自己招致祸患
|
|
JRZ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HMwbw==.html
|
jia ren zong di
|
|
10992
|
论辩风生
|
论
|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
LBF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论议风生
|
|
./NGNsOA==.html
|
lun bian feng sheng
|
|
20179
|
啧有烦言
|
啧
|
zé yǒu fán yán
|
议论纷纷;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
ZY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怨天尤人、怨声载道
|
交口称誉、口碑载道
|
./MnAyZw==.html
|
ze you fan yan
|
|
26488
|
物议沸腾
|
物
|
wù yì fèi téng
|
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
|
宋 苏舜钦《诣匦疏 景佑五年》:“降麻之后,物论沸腾,故疾缠其身,灾仍于国。”
|
WYF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议论纷纷、说长道短
|
缄口不言、守口如瓶
|
./NWNoNg==.html
|
wu yi fei teng
|
|
10993
|
论长说短
|
论
|
lùn cháng shuō duǎn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说短,欲诉无门。”
|
LCS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论短道长、说三道四、论长道短
|
|
./NGNsaQ==.html
|
lun chang shuo duan
|
|
9932
|
论长道短
|
论
|
lùn cháng dào duǎn
|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
LCD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说长道短
|
|
./ZDUy.html
|
lun chang dao duan
|
|
23870
|
说短论长
|
说
|
shuō duǎn lùn cháng
|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
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
SD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说长道短、说长话短、说长论短
|
一言不发
|
./NTF0aw==.html
|
shuo duan lun chang
|
|
18754
|
闲言长语
|
闲
|
xián yán cháng yǔ
|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
|
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昏如醉酒,羞见总龟灵且寿。笑杀常何,空有闲言长语多。”
|
XY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闲言碎语
|
|
./NWUyZQ==.html
|
xian yan chang yu
|
|
25435
|
议事日程
|
议
|
yì shì rì chéng
|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日程表;计划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进程表;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计划之内的讨 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日程表;计划好的按日安排的工作进程表;这里指安排好的日期。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
|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建立根据地的任务,放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把它作为战略任务执行起来。”...
|
YSR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9uaQ==.html
|
yi shi ri cheng
|
|
9886
|
练兵秣马
|
练
|
liàn bīng mò mǎ
|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
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
LB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厉兵秣马
|
|
./Y2x3.html
|
lian bing mo ma
|
|
14682
|
好让不争
|
好
|
hào ràng bù zhēng
|
让:退让,谦让。乐于谦让,不同别人争长短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1回:“如此看来,这几个交易光景,岂非‘好让不争’的一幅行乐图么?”
|
HR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xxZw==.html
|
hao rang bu zheng
|
|
11442
|
各不相让
|
各
|
gè bù xiāng ràng
|
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历)害一天。”
|
GBX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互不相让
|
你谦我让、拱手让人
|
./MTU4Zw==.html
|
ge bu xiang rang
|
|
591
|
安车蒲轮
|
安
|
ān chē pú lún
|
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
|
ACP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Znh3.html
|
an che pu lun
|
|
6219
|
带罪立功
|
带
|
dài zuì lì gōng
|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
清 李渔《蜃中楼 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
DZ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戴罪立功
|
死不悔改
|
./NHg4.html
|
dai zui li gong
|
|
26076
|
完璧归赵
|
完
|
wán bì guī zhào
|
让完好无损的璧回归赵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完:完整无损;璧:宝玉;赵:赵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
WBG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物归原主
|
支离破碎
|
./MmM1Zw==.html
|
wan bi gui zhao
|
|
27134
|
误国害民
|
误
|
wù guó hài mín
|
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4回:“张俊身为大将,不思报效,专权乱政,误国害民。”
|
WGH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误国殃民、祸国殃民、误国殄民
|
|
./ODhuZw==.html
|
wu guo hai min
|
|
10322
|
令人钦佩
|
令
|
lìng rén qīn pèi
|
让人高度敬重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文艺工作者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
LR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FvZQ==.html
|
ling ren qin pei
|
|
10325
|
令人吃惊
|
令
|
lìng rén chī jīng
|
让人感到惊讶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LRC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平淡无奇
|
./N2FwOA==.html
|
ling ren chi jing
|
|
10324
|
令人寒心
|
令
|
lìng rén hán xīn
|
让人失望而痛心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我们做了封疆大吏,上头还如此不放心我们,听了叫人寒心!”
|
LRH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令人心寒
|
感人肺腑
|
./N2FveQ==.html
|
ling ren han xin
|
|
20566
|
自讨苦吃
|
自
|
zì tǎo kǔ chī
|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
ZTK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自寻烦恼
|
|
./MnlhNA==.html
|
zi tao ku chi
|
|
9065
|
讨恶剪暴
|
讨
|
tǎo è jiǎn bào
|
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土民之心,各知所归。”
|
TEJ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讨恶翦暴
|
|
./NzhwdQ==.html
|
tao e jian bao
|
|
8597
|
讨逆除暴
|
讨
|
tǎo nì chú bào
|
讨: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
《晋书·张轨传》:“所以讨逆除暴,成功济务,宁宗庙社稷,致天下之福,不可废也。”
|
TNC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hwaw==.html
|
tao ni chu bao
|
|
22529
|
谄笑胁肩
|
谄
|
chǎn xiào xié jiān
|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
《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
|
CXX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胁肩谄笑
|
刚正不阿
|
./MzdyaQ==.html
|
chan xiao xie jian
|
|
21666
|
谄上抑下
|
谄
|
chǎn shàng yi xià
|
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
《北史 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笃爱厚,不谄上抑下。”
|
CSY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谄上欺下
|
|
./M3Zx.html
|
chan shang yi xia
|
|
25293
|
厌故喜新
|
厌
|
yàn gù xǐ xīn
|
讨厌旧的,喜欢新的。
|
《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
YG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喜新厌旧
|
|
./NWl6dw==.html
|
yan gu xi xin
|
|
20699
|
诛暴讨逆
|
诛
|
zhū bào tǎo nì
|
讨伐凶暴、叛逆之人。诛:讨伐。
|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
ZBTN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诛凶殄逆
|
|
./NjJ1bQ==.html
|
zhu bao tao ni
|
|
11742
|
贵人多忘
|
贵
|
guì rén duō wàng
|
讥诮显贵者不念旧交。亦嘲人健忘。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
GRDW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贵人多忘事、贵人善忘
|
|
./M3FvYw==.html
|
gui ren duo wang
|
|
23791
|
识途老马
|
识
|
shí tú lǎo mǎ
|
认识路的老马。比喻熟悉情况、富有经验的人。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STL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老马识途、驾轻就熟
|
初出茅庐、乳臭未干
|
./NHl3YQ==.html
|
shi tu lao ma
|
|
13490
|
糊里糊涂
|
糊
|
hú lǐ hú tú
|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
HLH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浑浑噩噩
|
清清楚楚
|
./N3lv.html
|
hu li hu tu
|
|
19301
|
相得恨晚
|
相
|
xiāng dé hèn wǎn
|
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
|
XDH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知恨晚、恨相见晚、恨相知晚
|
|
./ODhodw==.html
|
xiang de hen wan
|
|
21539
|
知过能改
|
知
|
zhī guò néng gǎi
|
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
《论语 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ZGN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过必改
|
死不悔改
|
./Nm13YQ==.html
|
zhi guo neng gai
|
|
15718
|
矜矜业业
|
矜
|
jīn jīn yè yè
|
认真踏实,一丝不苟
|
晋·陈寿《三国志·高堂隆传》:“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矜矜业业,惟恐有违。”
|
JJ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兢兢业业
|
敷衍了事
|
./OGQ5MA==.html
|
jin jin ye ye
|
|
11734
|
观往知来
|
观
|
guān wǎng zhī lái
|
认真研究过去,就能推测未来。
|
《列子 说符》:“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
GW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E3NA==.html
|
guan wang zhi l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