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49
|
无任之禄
|
无
|
wú rèn zhī lù
|
谓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得到禄位。
|
《孔丛子·陈士义》:“子顺相魏,改甓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
WRZ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WJ0YQ==.html
|
wu ren zhi lu
|
|
26980
|
无为而成
|
无
|
wú wéi ér chéng
|
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
WWE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为自成
|
|
./NWM5ZQ==.html
|
wu wei er cheng
|
|
15973
|
计无返顾
|
计
|
jì wú fǎn gù
|
谓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
|
明·赵南星《答蔡闻吾书》:“乃门下遂跃马东归,计无返顾。”
|
JWF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g2aQ==.html
|
ji wu fan gu
|
|
26730
|
枉物难消
|
枉
|
wǎng wù nán xiāo
|
谓不义之财难于消受,反而招灾惹祸。
|
|
WWNX
|
一般成语
|
|
|
|
./NThsZw==.html
|
wang wu nan xiao
|
|
21245
|
指日成功
|
指
|
zhǐ rì chéng gōng
|
谓不久即可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ZRC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指日可待
|
遥遥无期
|
./NjFlZQ==.html
|
zhi ri cheng gong
|
|
17261
|
潜德隐行
|
潜
|
qián dé yǐn xíng
|
谓不为人知的德行。
|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
QD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潜德秘行
|
|
./NGxwMA==.html
|
qian de yin xing
|
|
17229
|
弃智遗身
|
弃
|
qì zhì yí shēn
|
谓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
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
QZ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xlNg==.html
|
qi zhi yi shen
|
|
18715
|
下情上达
|
下
|
xià qíng shàng dá
|
谓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
语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
XQ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上情下达、政通人和
|
下塞上聋
|
./NWRrMg==.html
|
xia qing shang da
|
|
24447
|
上溢下漏
|
上
|
shàng yì xià lòu
|
谓上富下贫。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
SY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HV5dw==.html
|
shang yi xia lou
|
|
8889
|
天诱其衷
|
天
|
tiān yòu qí zhōng
|
谓上天开导其心意。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
|
TYQZ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R6Ng==.html
|
tian you qi zhong
|
|
3858
|
免怀之岁
|
免
|
miǎn huái zhī suì
|
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岁”。
|
《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
MH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U1Ng==.html
|
mian huai zhi sui
|
|
16117
|
交詈聚唾
|
交
|
jiāo lì jù tuò
|
谓一齐唾骂。
|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朝班》:“时蔡虚台为仪郎,当主议,稍以极事折之,为豺绣交詈聚唾,因调停为常 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朝班》:“时蔡虚台为仪郎,当主议,稍以极事折之,为豺绣交詈聚唾,因调停为常朝大朝之说,总之无成规也。”...
|
JLJ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o0aQ==.html
|
jiao li ju tuo
|
|
21293
|
重金兼紫
|
重
|
zhòng jīn jiān zǐ
|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金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
ZJ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I4bw==.html
|
zhong jin jian zi
|
|
22653
|
成群集党
|
成
|
chéng qún jí dǎng
|
谓一部分人结成小团体。
|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就有那一班意气相投的人,成群集党,如兄若弟往来。”
|
CQJ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成群结党
|
|
./Mzk0eQ==.html
|
cheng qun ji dang
|
|
21395
|
转喉触讳
|
转
|
zhuǎn hóu chù huì
|
谓一说话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
|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ZHC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N4OA==.html
|
zhuan hou chu hui
|
|
25459
|
一卧不起
|
一
|
yī wò bù qǐ
|
谓一病不愈。
|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
YW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病不起
|
|
./NXBhYQ==.html
|
yi wo bu qi
|
|
12136
|
根株牵连
|
根
|
gēn zhū qiān lián
|
谓一方有祸,另一方如同根与株一般不可避免地受到牵累。
|
《新唐书·李德裕传赞》:“身为名宰相,不能损所憎,显示挤以仇,使比周势成,根株牵连,贤智播奔,而王室 《新唐书·李德裕传赞》:“身为名宰相,不能损所憎,显示挤以仇,使比周势成,根株牵连,贤智播奔,而王室亦衰,宁明有未哲欤?”...
|
GZ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9raQ==.html
|
gen zhu qian lian
|
|
18897
|
心往神驰
|
心
|
xīn wǎng shén chí
|
谓一心向往。
|
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自公之丧,道路嗟咨。况于愚鄙,久辱公知;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冗,哭 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自公之丧,道路嗟咨。况于愚鄙,久辱公知;系官在朝,心往神驰,送不临冗,哭不望帷。”...
|
XW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动神驰、心驰神往
|
|
./NWdjMg==.html
|
xin wang shen chi
|
|
27396
|
无冬历夏
|
无
|
wú dōng lì xià
|
谓一年到头。
|
《中国民间故事选·天池水》:“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
WDL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年到头
|
|
./NWF0Ng==.html
|
wu dong li xia
|
|
25476
|
一言兴邦
|
一
|
yī yán xīng bāng
|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
YYX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言丧邦
|
./NXB0cQ==.html
|
yi yan xing bang
|
|
25475
|
一言丧邦
|
一
|
yī yán sàng bāng
|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
YY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一言兴邦
|
./NXB0Ng==.html
|
yi yan sang bang
|
|
5172
|
风行一世
|
风
|
fēng xíng yī shì
|
谓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
|
胡適《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
|
FX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行一时
|
|
./M2xqMg==.html
|
feng xing yi shi
|
|
18840
|
心不两用
|
心
|
xīn bù liǎng yòng
|
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
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 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
XBL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无二用、心无二想、专心致志
|
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一心二用
|
./NWZqZw==.html
|
xin bu liang yong
|
|
19337
|
谑近于虐
|
谑
|
xuè jìn yú nüè
|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这番比喻虽谑近于虐,却非深知此中甘苦者道不出来。”
|
XJY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谑而虐、谑而近虐
|
|
./OG9mcw==.html
|
xue jin yu nüe
|
|
19338
|
谑而近虐
|
谑
|
xuè ér jìn nüè
|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3回:“这等议论,谑而近虐。”
|
XEJ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谑而虐、谑近于虐
|
|
./OG9nYw==.html
|
xue er jin nüe
|
|
20957
|
嘴里牙多
|
嘴
|
zuǐ lǐ yá duō
|
谑语,指会说话
|
马力《黑牡丹》:“算啦算啦!你嘴里牙多,我说不过你。”
|
ZLY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能说会道
|
|
./OTZjcw==.html
|
zui li ya duo
|
|
21711
|
从谏如流
|
从
|
cóng jiàn rú liú
|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
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
CJR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从善如流
|
独断专行、讳疾忌医、刚愎自用
|
./NGM0.html
|
cong jian ru liu
|
|
15120
|
拒谏饰非
|
拒
|
jù jiàn shì fēi
|
谏:劝告;饰:遮掩;遮盖;非:错误。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
荀况《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
JJS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文过饰非
|
严于律己、从善如流
|
./YmMy.html
|
ju jian shi fei
|
|
3969
|
谩辞哗说
|
谩
|
màn cí huá shuō
|
谎言乱语。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君王国于会稽,穷于入吴,言悲辞苦……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用而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君王国于会稽,穷于入吴,言悲辞苦……而君王何为谩辞哗说,用而相欺,臣诚不取。”...
|
MCH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Q5ZQ==.html
|
man ci hua shuo
|
|
22389
|
出谋画策
|
出
|
chū móu huà cè
|
谋:谋略。画:筹划。制定计谋策略。常指为人出主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CMHC
|
一般成语
|
|
|
|
./cjJx.html
|
chu mou hua ce
|
|
3522
|
谋财害命
|
谋
|
móu cái hài mìng
|
谋:谋求;谋取。图谋钱财;残害性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也只是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
|
MCH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打家劫舍
|
仗义疏财
|
./MXJ1Mg==.html
|
mou cai hai ming
|
|
3395
|
谋事在人
|
谋
|
móu shì zài rén
|
谋:谋划;安排。计划安排事情是属于人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
MS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事在人为
|
听天由命
|
./Zmxl.html
|
mou shi zai ren
|
|
7019
|
多谋善虑
|
多
|
duō móu shàn lǜ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
DMSL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多谋善断
|
|
./eXA2.html
|
duo mou shan lu
|
|
21730
|
出谋划策
|
出
|
chū móu huà cè
|
谋:计谋;划:筹划。制定计谋策略。指为人出主意。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
CM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运筹帷幄
|
|
./NGtn.html
|
chu mou hua ce
|
|
7623
|
多谋少断
|
多
|
duō móu shǎo duàn
|
谋:计谋,计策;判:判断。富于谋略,但缺少决断
|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有为不能有守,好用权术,多谋少断。”
|
DM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1ybw==.html
|
duo mou shao duan
|
|
4363
|
谋及庶人
|
谋
|
móu jí shù rén
|
谋:计谋,商议;庶人:百姓。与老百姓商量国家大事。比喻广泛征求意见
|
《尚书·洪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
MJS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HI2ZQ==.html
|
mou ji shu ren
|
|
1526
|
不谋而合
|
不
|
bù móu ér hé
|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
BME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异口同声、殊途同归、不约而同
|
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见仁见智
|
./bTdx.html
|
bu mou er he
|
|
4362
|
谋逆不轨
|
谋
|
móu nì bù guǐ
|
谋:图谋;逆:违背;不轨:不合法。图谋进行违法叛逆活动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汝窃据太原,称孤道寡,偷生一隅,亦已足矣,奈何谋逆不轨。”
|
MNB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谋图不轨、谋为不轨
|
|
./OHI1aw==.html
|
mou ni bu gui
|
|
11441
|
各不相谋
|
各
|
gè bù xiāng móu
|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
《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GB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自为政
|
|
./MTU3bQ==.html
|
ge bu xiang mou
|
|
2058
|
不谋而同
|
不
|
bù móu ér tóng
|
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
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
BME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谋而合
|
众说纷纭
|
./M2o4.html
|
bu mou er tong
|
|
1565
|
不相为谋
|
不
|
bù xiāng wéi móu
|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BXW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
切磋琢磨
|
./bXFj.html
|
bu xiang wei mou
|
|
4117
|
谋如涌泉
|
谋
|
móu rú yǒng quán
|
谋略像奔涌的泉水一样多。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势如转规。”
|
MR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黔驴技穷
|
./NGYyNA==.html
|
mou ru yong quan
|
|
24461
|
射利沽名
|
射
|
shè lì gū míng
|
谋取财利和名誉。
|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昉》:“乃迹寄林泉,心悬富贵,旦暮奔走,射利沽名而叩其中,且空空无当于用。”
|
SLG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HY3aQ==.html
|
she li gu ming
|
|
4119
|
谋图不轨
|
谋
|
móu tú bù guǐ
|
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
《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
MTBG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谋逆不轨、谋为不轨
|
|
./NGYybw==.html
|
mou tu bu gui
|
|
7772
|
图谋不轨
|
图
|
tú móu bù guǐ
|
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图:谋;图谋:暗中谋划;轨:法度;准则。
|
晋 陈寿《三国志 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祸及门户。”
|
TMB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包藏祸心
|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
./MjlpNg==.html
|
tu mou bu gui
|
|
23300
|
深思远虑
|
深
|
shēn sī yuǎn lǜ
|
谋划周密,老虎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
|
SS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思熟虑、深计远虑、深思极虑
|
|
./MjU2Mg==.html
|
shen si yuan lu
|
|
23705
|
深情厚意
|
深
|
shēn qíng hòu yì
|
谊:交情。深厚的感情与友谊。
|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
SQ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情厚谊、情同手足、骨肉深情
|
无情无义、六亲不认
|
./NHc0MA==.html
|
shen qing hou yi
|
|
8655
|
通财之谊
|
通
|
tōng cái zhī yì
|
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
|
TCZ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k0aw==.html
|
tong cai zhi yi
|
|
8288
|
谈吐生风
|
谈
|
tán tǔ shēng fēng
|
谈话机敏风趣。
|
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则其人殊魁梧俊伟,谈吐生风。”
|
TT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吐风生
|
|
./NTQ4aQ==.html
|
tan tu sheng feng
|
|
8266
|
谈霏玉屑
|
谈
|
tán fēi yù xiè
|
谈话时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形容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
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诗:“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
TF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QwNg==.html
|
tan fei yu x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