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59
|
悬而未决
|
悬
|
xuán ér wèi jué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
XEW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束之高阁
|
|
./Mmp3bQ==.html
|
xuan er wei jue
|
|
24607
|
一盘散沙
|
一
|
yī pán sǎn shā
|
一盘黏合不到一起的沙子。比喻力量分散;没有组织起来。
|
清 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
|
YP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零八落、乌合之众
|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Mmp4cQ==.html
|
yi pan san sha
|
|
1777
|
百不一遇
|
百
|
bǎi bù yī yù
|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
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
BB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年难遇
|
唾手可得
|
./NjZ1cw==.html
|
bai bu yi yu
|
|
1245
|
百岁千秋
|
百
|
bǎi suì qiān qiū
|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明 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
BS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千秋万代
|
|
./aHdn.html
|
bai sui qian qiu
|
|
25595
|
有生之年
|
有
|
yǒu shēng zhī nián
|
一生之中最后的年月;即指馀年。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俾臣得保蚁命,此后有生之年,莫非主上所赐,惟求格外垂怜。”
|
YS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耄耋之年
|
豆蔻年华
|
./NXQ4cw==.html
|
you sheng zhi nian
|
|
2876
|
片甲无存
|
片
|
piàn jiǎ wú cún
|
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
明 梁辰鱼《浣纱记 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 陈仲琳《封神演义》 明 梁辰鱼《浣纱记 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 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
|
PJW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片甲不存
|
|
./NmU2NA==.html
|
pian jia wu cun
|
|
2558
|
片甲不存
|
片
|
piàn jiǎ bù cún
|
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
明 梁辰鱼《浣纱记 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 明 梁辰鱼《浣纱记 死忠》:“我夫差收楚服越……昨遣太宰先领一枝军支,与齐战于艾陵之上,杀得他片甲不存。”...
|
PJB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片甲无存
|
|
./NGlpdQ==.html
|
pian jia bu cun
|
|
25411
|
一片丹心
|
一
|
yī piàn dān xīn
|
一片红心。指全部忠诚之心。
|
宋 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
YPD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赤子之心、忠心耿耿、肝胆相照
|
心狠手辣、丧心病狂、丧尽天良
|
./NW53YQ==.html
|
yi pian dan xin
|
|
3377
|
渺无人烟
|
渺
|
miǎo wú rén yān
|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
MW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荒无人烟
|
人口稠密
|
./ZmZh.html
|
miao wu ren yan
|
|
6879
|
滴酒不沾
|
滴
|
dī jiǔ bù zhān
|
一点酒也不喝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
|
DJB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开怀畅饮、好酒贪杯
|
./OTRqOA==.html
|
di jiu bu zhan
|
|
11262
|
了不长进
|
了
|
liǎo bù zhǎng jǐn
|
一点进步也没有。形容没有出息。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甥了不长进,今且奈何。”
|
LBZ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
./MWt0dQ==.html
|
liao bu zhang jin
|
|
4191
|
莫展一筹
|
莫
|
mò zhǎn yī chóu
|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同“一筹莫展”。
|
明 张居正《与王鉴川计四事四要书》:“本兵错愕惶惑,莫展一筹。”
|
MZY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筹莫展
|
神通广大、大显身手
|
./NmRuOA==.html
|
mo zhan yi chou
|
|
25016
|
一得之见
|
一
|
yī dé zhī jiàn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D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孔之见、千虑一得、一得之功
|
博学多才
|
./MnB2dw==.html
|
yi de zhi jian
|
|
18244
|
星星之火
|
星
|
xīng xīng zhī huǒ
|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
|
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 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XX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星火燎原
|
|
./Mm1ucw==.html
|
xing xing zhi huo
|
|
24761
|
一无所能
|
一
|
yī wú suǒ néng
|
一点没有能耐(能:能力;本领)。
|
清 钱泳《履园丛话》:“又苏州叶某者,性迂拙,一无所能,其父死,既无产业,且有逋负。”
|
YWSN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所好、一无所长、一无可取
|
精明强干、神通广大、多才多艺
|
./Mm11cQ==.html
|
yi wu suo neng
|
|
25462
|
一无所成
|
一
|
yī wú suǒ chéng
|
一点没有成就。
|
清 黄遵楷《跋》:“读先兄病笃之书,谓平生怀抱,一无所成,惟近古体诗能自立耳。”
|
YWS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一无所能、徒劳无益、一无所得
|
精益求精、事半功倍
|
./NXBibw==.html
|
yi wu suo cheng
|
|
26115
|
万籁无声
|
万
|
wàn lài wú shēng
|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
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
WL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鸦雀无声、万籁俱寂
|
人声鼎沸
|
./MmQxbw==.html
|
wan lai wu sheng
|
|
18018
|
兴味索然
|
兴
|
xìng wèi suǒ rán
|
一点兴趣也没有。索然:毫无兴趣的样子。
|
清 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
|
XWSR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索然无味、心灰意冷
|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
./MmhvbQ==.html
|
xing wei suo ran
|
|
18092
|
星火燎原
|
星
|
xīng huǒ liáo yuán
|
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星火: 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星火:微小的火;燎原:火烧原野。...
|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XH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星星之火、水滴石穿
|
|
./MmlzMg==.html
|
xing huo liao yuan
|
|
14073
|
毫无所得
|
毫
|
háo wú suǒ dé
|
一点儿也没有得到
|
方志敏《清贫》:“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失望呵!”
|
HWS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无所得
|
满载而归
|
./OHNvMA==.html
|
hao wu suo de
|
|
26128
|
文风不动
|
文
|
wén fēng bù dòng
|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
WF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纹丝不动
|
东摇西摆
|
./MmQ4Mg==.html
|
wen feng bu dong
|
|
26822
|
文丝不动
|
文
|
wén sī bù dòng
|
一点儿也不动。
|
杨朔《三千里江山》:“路边几棵见了风,最爱噪嘴的小叶杨也那么安生,文丝不动。”
|
WS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风不动、纹丝不动
|
|
./NWEwaw==.html
|
wen si bu dong
|
|
25928
|
一丝不紊
|
一
|
yī sī bù wěn
|
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
老舍《神拳》第二幕:“我服了,万没想到你会这么细心,井井有条,一丝不紊。”
|
YSB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井井有条
|
|
./MnBlZQ==.html
|
yi si bu wen
|
|
25729
|
一丝不乱
|
一
|
yī sī bù luàn
|
一点也不紊乱。形容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
|
|
Y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井然有序
|
杂乱无章
|
./NnRraw==.html
|
yi si bu luan
|
|
3312
|
茫无所知
|
茫
|
máng wú suǒ zhī
|
一点也不知道
|
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
MW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窍不通
|
了如指掌
|
./ZWVj.html
|
mang wu suo zhi
|
|
26185
|
纹丝不动
|
纹
|
wén sī bù dòng
|
一点也不动。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
W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
闻风而起
|
./MmU0MA==.html
|
wen si bu dong
|
|
10394
|
溜干二净
|
溜
|
liū gān èr jìng
|
一点不剩,非常干净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
LGE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干二净
|
|
./OTFkMg==.html
|
liu gan er jing
|
|
5225
|
分星掰两
|
分
|
fēn xīng bāi liǎng
|
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
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
FX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掰两分星、斤斤计较
|
|
./NzU5NA==.html
|
fen xing bai liang
|
|
14934
|
积少成多
|
积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
JS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日积月累、积水成渊、聚沙成塔
|
杯水车薪
|
./OGRl.html
|
ji shao cheng duo
|
|
6844
|
点点滴滴
|
点
|
diǎn diǎn dī dī
|
一点一滴地落下,形容数量非常少
|
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DD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点一滴
|
成千上万
|
./OGV6cw==.html
|
dian dian di di
|
|
6529
|
滴水不漏
|
滴
|
dī shuǐ bù lòu
|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DS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圆其说、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隙可乘
|
破绽百出、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
./dzR5.html
|
di shui bu lou
|
|
24706
|
一潭死水
|
一
|
yī tán sǐ shuǐ
|
一池子死水。比喻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潭:深水池。
|
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 元 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
YT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成不变、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
一泻千里、万马奔腾、龙腾虎跃
|
./Mm0yeQ==.html
|
yi tan si shui
|
|
1963
|
步步进逼
|
步
|
bù bù jìn bī
|
一步一步地逼进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他俩见凌、通二妖步步进逼,心中也是大怒,忙使手中兵器上前敌住。”
|
BBJ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步为营、步步紧逼
|
|
./N3ZtYQ==.html
|
bu bu jin bi
|
|
1962
|
步步深入
|
步
|
bù bù shēn rù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
BBS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ZtMA==.html
|
bu bu shen ru
|
|
1136
|
步步登高
|
步
|
bù bù dēng gāo
|
一步一步地向高处登。比喻不断上升。也形容官运亨通;连续得到提升。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他只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
|
BBD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摇直上、一步登天、青云直上
|
一落千丈
|
./Mnpz.html
|
bu bu deng gao
|
|
24944
|
一误再误
|
一
|
yī wù zài wù
|
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
《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
YWZ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知错不改
|
知错改错
|
./Mm96eQ==.html
|
yi wu zai wu
|
|
5233
|
反反复复
|
反
|
fǎn fǎn fù fù
|
一次又一次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床上卧了两个多月,反反复复只是不愈,连累主人家小厮,伏侍得不耐烦。”
|
FFF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反覆覆
|
|
./NzVrcw==.html
|
fan fan fu fu
|
|
11351
|
概莫能外
|
概
|
gài mò néng wài
|
一概不能除外。指都在所指范围之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莫能外。”
|
GMN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NoeQ==.html
|
gai mo neng wai
|
|
24719
|
一草一木
|
一
|
yī cǎo yī mù
|
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
YC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针一线
|
|
./Mm1iaw==.html
|
yi cao yi mu
|
|
7030
|
独木不林
|
独
|
dú mù bù lín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汉 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
DMB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木不成林
|
|
./MzB0OA==.html
|
du mu bu lin
|
|
4478
|
麦穗两歧
|
麦
|
mài suì liǎng qí
|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
MSL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麦秀两歧
|
|
./MXExYw==.html
|
mai sui liang qi
|
|
25491
|
一针一线
|
一
|
yī zhēn yī xiàn
|
一根针;一条线。比喻极细小的或不值钱的东西。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
YZ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草一木
|
斗牛车薪
|
./NXFlYQ==.html
|
yi zhen yi xian
|
|
6978
|
独木难支
|
独
|
dú mù nán zhī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单薄的力量无法维持全局。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
DMN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不从心、孤掌难鸣、回天乏术
|
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回天之力
|
./eHRp.html
|
du mu nan zhi
|
|
6100
|
发引千钧
|
发
|
fà yǐn qiān jūn
|
一根头发系着千钧重的东西。比喻极危急。
|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FYQ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千钧一发
|
|
./enNt.html
|
fa yin qian jun
|
|
7118
|
单丝不线
|
单
|
dān sī bù xiàn
|
一根丝纺不成线。①比喻单身,没有配偶。亦作“单丝不线,孤掌难鸣”。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说甚么单丝不线,我着你缺月再圆。”
|
DSBX
|
一般成语
|
|
|
|
./M2R2cw==.html
|
dan si bu xian
|
|
24973
|
一搭两用
|
一
|
yī dā liǎng yòng
|
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
|
YD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BlNA==.html
|
yi da liang yong
|
|
1695
|
杯水粒粟
|
杯
|
bēi shuǐ lì sù
|
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
宋 洪迈《夷坚丙志 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喜饮酒,好作诗,行年六十,而颜色如壮者 宋 洪迈《夷坚丙志 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喜饮酒,好作诗,行年六十,而颜色如壮者。”...
|
BSL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山珍海味、大吃大喝
|
./MzNnaQ==.html
|
bei shui li su
|
|
25734
|
一蛇吞象
|
一
|
yī shé tūn xiàng
|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YSTX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人心不足蛇吞象
|
知足常乐
|
./NnRvNg==.html
|
yi she tun xiang
|
|
25627
|
遇事生风
|
遇
|
yù shì shēng fēng
|
一有机会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
YSS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风是雨、无事生非、遇事生端
|
|
./NXYybQ==.html
|
yu shi sheng feng
|
|
4080
|
名重一时
|
名
|
míng zhòng yī shí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MZ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倾一时、名噪一时
|
|
./NGVtMA==.html
|
ming zhong yi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