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7
|
八面威风
|
八
|
bā miàn wēi fēng
|
八面:各方面。形容声势气派十足。
|
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三折:“托赖着真天子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BM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威风凛凛、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
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卑躬屈膝
|
./Z3Vv.html
|
ba mian wei feng
|
|
2059
|
八荒之外
|
八
|
bā huāng zhī wài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BH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眉睫之内
|
./Z3Rh.html
|
ba huang zhi wai
|
|
1171
|
八百孤寒
|
八
|
bā bǎi gū hán
|
八百:形容多;孤寒:指贫困的读书人。许多生活贫困的读书人。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
BBG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白衣秀士
|
白衣卿相
|
./Z3J3.html
|
ba bai gu han
|
|
745
|
耳听八方
|
耳
|
ěr tīng bā fāng
|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ET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眼观六路
|
不闻不问
|
./emd5.html
|
er ting ba fang
|
|
23549
|
四面八方
|
四
|
sì miàn bā fāng
|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
SM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湖四海
|
一步之遥
|
./Mjk3Mg==.html
|
si mian ba fang
|
|
1174
|
八方呼应
|
八
|
bā fāng hū yìng
|
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
|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 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到底只有较少人数。”...
|
BFH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呼百应
|
孤掌难鸣
|
./Z3Nx.html
|
ba fang hu ying
|
|
943
|
八方风雨
|
八
|
bā fāng fēng yǔ
|
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
BFF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jY=.html
|
ba fang feng yu
|
|
1173
|
八斗之才
|
八
|
bā dǒu zhī cái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
BD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高八斗、文江学海
|
胸无点墨、绣花枕头
|
./Z3Nn.html
|
ba dou zhi cai
|
|
1860
|
八拜为交
|
八
|
bā bài wéi jiāo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交情,友谊。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有个八拜为交的故人,乃青州刺史刘元普。”
|
BB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八拜之交
|
|
./NnZpdQ==.html
|
ba bai wei jiao
|
|
1172
|
八拜之交
|
八
|
bā bài zhī jiāo
|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旧时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
BB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金兰之好、八拜为交
|
一日之雅
|
./Z3M2.html
|
ba bai zhi jiao
|
|
1027
|
半斤八两
|
半
|
bàn jīn bā liǎng
|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
BJ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旗鼓相当、不相上下、平分秋色
|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远
|
./MW42.html
|
ban jin ba liang
|
|
9986
|
两全其美
|
两
|
liǎng quán qí měi
|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
LQQ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
玉石俱焚、两败俱伤
|
./MWs0MA==.html
|
liang quan qi mei
|
|
16599
|
全始全终
|
全
|
quán shǐ quán zhōng
|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而今更有一段话,又只因一句戏言,致得两边错认,得了一个老婆。全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而今更有一段话,又只因一句戏言,致得两边错认,得了一个老婆。全始全终,比前话更为完美。”...
|
QSQ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自始至终
|
有头无尾
|
./MXk4Mg==.html
|
quan shi quan zhong
|
|
5283
|
福无十全
|
福
|
fú wú shí quán
|
全:完备,齐全。有福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没有缺陷
|
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文》:“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
FWS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I2aQ==.html
|
fu wu shi quan
|
|
17789
|
全身远祸
|
全
|
quán shēn yuǎn huò
|
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
QS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全身远害、远害全身
|
|
./N2pjYw==.html
|
quan shen yuan huo
|
|
8923
|
通计熟筹
|
通
|
tōng jì shú chóu
|
全面考虑,仔细筹划。
|
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 清·林则徐《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拟于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虎门、澳门等处,与水师提臣关天培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
|
TJS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uYw==.html
|
tong ji shu chou
|
|
24734
|
一团漆黑
|
一
|
yī tuán qī hēi
|
全部都是黑的。比喻没有一点好的地方。
|
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YTQ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无是处、一无可取、暗无天日
|
光彩夺目、光辉灿烂、光天化日
|
./Mm1oeQ==.html
|
yi tuan qi hei
|
|
3421
|
满打满算
|
满
|
mǎn dǎ mǎn suàn
|
全部计算在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孔夫子给子华他们老太太的米,那是行人情,自然给的是串过的细米,那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孔夫子给子华他们老太太的米,那是行人情,自然给的是串过的细米,那得满打满算。”...
|
MDM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留有余地
|
./MW9nNA==.html
|
man da man suan
|
|
15686
|
尽收眼底
|
尽
|
jìn shōu yǎn dǐ
|
全部看在眼里
|
阿来《尘埃落定》第二章:“他们徒劳无功的努力都被我尽收眼底。”
|
JS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览无遗
|
云遮雾罩
|
./N2tzYQ==.html
|
jin shou yan di
|
|
4971
|
粉身碎骨
|
粉
|
fěn shēn suì gǔ
|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
FSS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肝脑涂地、身首异处、杀身成仁
|
完好无损
|
./MTFzMA==.html
|
fen shen sui gu
|
|
7786
|
体无完肤
|
体
|
tǐ wú wán fū
|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
TW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遍体鳞伤、皮开肉绽
|
完好无损、安然无恙、完美无缺
|
./Mjl5aw==.html
|
ti wu wan fu
|
|
3305
|
满不在意
|
满
|
mǎn bù zài yì
|
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
|
巴金《复仇集 不幸的人》:“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
|
MB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满不在乎
|
郑重其事
|
./ZWM0.html
|
man bu zai yi
|
|
3463
|
灭门绝户
|
灭
|
miè mén jué hù
|
全家死尽,无一幸免。
|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纵是你旧媳妇旧丈夫依旧欢聚,可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
MM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斩尽杀绝
|
|
./MXFmaQ==.html
|
mie men jue hu
|
|
7709
|
天下太平
|
天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
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TXT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下大治、国泰民安
|
天下大乱、动荡不安、兵荒马乱
|
./Mjd3NA==.html
|
tian xia tai ping
|
|
25964
|
亿兆一心
|
亿
|
yì zhào yī xīn
|
全国人民一条心。
|
毛泽东《祭文 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
YZYX
|
一般成语
|
|
|
|
./Mnp1cw==.html
|
yi zhao yi xin
|
|
15631
|
举国一致
|
举
|
jǔ guó yī zhì
|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
|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
JG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上下一致
|
|
./NDJxOA==.html
|
ju guo yi zhi
|
|
15469
|
举世无敌
|
举
|
jǔ shì wú dí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他们认为是‘异常强大’的,‘举世无敌’的。”
|
JS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世无比、举世无双、无往不胜
|
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
./MWo0cQ==.html
|
ju shi wu di
|
|
22266
|
痴痴迷迷
|
痴
|
chī chī mí mí
|
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有些执迷不悟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0回:“终日痴痴迷迷,愁眉泪眼。”
|
CCM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Jvaw==.html
|
chi chi mi mi
|
|
25161
|
英雄入彀
|
英
|
yīng xióng rù gòu
|
入彀:指进入弓箭的射程以内,比喻就范。天下英雄均已就范。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
YXR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M3aQ==.html
|
ying xiong ru gou
|
|
19960
|
入室弟子
|
入
|
rù shì dì zǐ
|
入室:到家;弟子:学生,徒弟。指学问技能得师传达到高深境地的学生或门徒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RS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V0aw==.html
|
ru shi di zi
|
|
16291
|
兢兢战战
|
兢
|
jīng jīng zhàn zhàn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
JJZZ
|
一般成语
|
|
|
|
./NDFtOA==.html
|
jing jing zhan zhan
|
|
15057
|
兢兢业业
|
兢
|
jīng jīng yè yè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JJYY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脚踏实地
|
敷衍了事、敷衍塞责
|
./YTMy.html
|
jing jing ye ye
|
|
6608
|
兜肚连肠
|
兜
|
dōu dǔ lián cháng
|
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
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
DDL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翻肠倒肚
|
|
./eGl5.html
|
dou du lian chang
|
|
6477
|
党同伐异
|
党
|
dǎng tóng fá yì
|
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 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
DTF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结私营党、诛除异己、朋比为奸
|
无偏无坦、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
./djV5.html
|
dang tong fa yi
|
|
14004
|
红头文件
|
红
|
hóng tóu wén jiàn
|
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刊头的名称常印成红字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
HTW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xqcw==.html
|
hong tou wen jian
|
|
8023
|
兔角龟毛
|
兔
|
tu jiao gui mao
|
兔生角,龟长毛。都是没有的事。比喻有名无实。
|
《大智度论》第12卷:“如兔角龟毛,亦但有名而无实。”
|
TJG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龟毛兔角
|
|
./NTZ1bw==.html
|
tu jiao gui mao
|
|
7742
|
兔死狐悲
|
兔
|
tù sǐ hú bēi
|
兔子死了;狐狸很悲伤。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伤感。悲:悲伤。
|
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
TSHB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物伤其类
|
幸灾乐祸
|
./Mjh1MA==.html
|
tu si hu bei
|
|
7872
|
兔起鹘落
|
兔
|
tù qǐ gǔ luò
|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
TQG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兔起凫举
|
拖泥带水、蜗行牛步
|
./MmJodQ==.html
|
tu qi gu luo
|
|
8804
|
兔丝燕麦
|
兔
|
tù sī yàn mài
|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
《魏书 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
TSYM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有名无实
|
|
./MmJ4ZQ==.html
|
tu si yan mai
|
|
8449
|
兔角牛翼
|
兔
|
tù jiǎo niú yì
|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
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万论若兔角牛翼矣。”
|
TJN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乌白马角
|
|
./NTZ1eQ==.html
|
tu jiao niu yi
|
|
13291
|
克绍箕裘
|
克
|
kè shào jī qiú
|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 克:能够;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会学着先辈人缀补兽皮制皮袄;弯着柳条制畚箕。比喻能继承先辈事业。...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KSJ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耀门第、扬名显亲、光裕大业
|
倾家荡产
|
./MWhuNA==.html
|
ke shao ji qiu
|
|
12833
|
克勤克俭
|
克
|
kè qín kè jiǎn
|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KQK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省吃俭用、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
无所事事、挥霍无度、好逸恶劳
|
./MWd1OA==.html
|
ke qin ke jian
|
|
12982
|
克俭克勤
|
克
|
kè jiǎn kè qín
|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KJK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克勤克俭
|
挥霍无度、好逸恶劳
|
./NDNwOA==.html
|
ke jian ke qin
|
|
11519
|
攻无不克
|
攻
|
gōng wú bù kè
|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GWB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战无不胜
|
望风而逃
|
./MTY1cw==.html
|
gong wu bu ke
|
|
12875
|
克敌制胜
|
克
|
kè dí zhì shèng
|
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战胜敌人;取得胜利。
|
孙武《孙子 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
KD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奇制胜、旗开得胜、直捣黄龙
|
一败涂地、损兵折将、弃甲曳兵
|
./MWptOA==.html
|
ke di zhi sheng
|
|
13353
|
克己复礼
|
克
|
kè jǐ fù lǐ
|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
KJF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复礼克己
|
|
./MW4wcQ==.html
|
ke ji fu li
|
|
13060
|
克己慎行
|
克
|
kè jǐ shèn xíng
|
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
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
KJS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xhaQ==.html
|
ke ji shen xing
|
|
12855
|
克己奉公
|
克
|
kè jǐ fèng gōng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
KJFG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廉政无私、公而忘私、奉公守法
|
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
./MWlzOA==.html
|
ke ji feng gong
|
|
12739
|
光可鉴人
|
光
|
guāng kě jiàn rén
|
光:光亮;鉴:照。闪闪的光亮可以照见人影。形容头发乌黑,肌肤润泽艳丽或器物光滑明亮。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光可以鉴。”
|
GKJ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油光发亮
|
|
./MTZ0bw==.html
|
guang ke jian ren
|
|
11593
|
光风霁月
|
光
|
guāng fēng jì yuè
|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
宋 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
GF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霁月光风
|
|
./MTdjMA==.html
|
guang feng ji y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