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0
|
不共戴天
|
不
|
bù gòng dài tiān
|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BGD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深仇大恨、势不两立、刻骨仇恨
|
相依为命、唇齿相依
|
./bGs0.html
|
bu gong dai tian
|
|
8607
|
同床共寝
|
同
|
tóng chuáng gòng qǐn
|
共同睡一张床。形容两人关系密切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殊不知我与罗郎虽同床共寝两月,而此身从未沾染,此心可对天日。”
|
TC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床共枕
|
|
./N2k2ZQ==.html
|
tong chuang gong qin
|
|
8959
|
通忧共患
|
通
|
tōng yōu gòng huàn
|
共同承担忧患。
|
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
TYG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iOA==.html
|
tong you gong huan
|
|
7935
|
同甘共苦
|
同
|
tóng gān gòng kǔ
|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TGGK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同床异梦
|
./MmN0bQ==.html
|
tong gan gong ku
|
|
488
|
安危与共
|
安
|
ān wēi yǔ gòng
|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
AWYG
|
一般成语
|
|
|
|
./ZzZz.html
|
an wei yu gong
|
|
8915
|
同恶相党
|
同
|
tóng è xiāng dǎng
|
共为恶者相结为党。
|
《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唐·孔颖疏:“言其同恶相党,共行虐政也。”
|
TEXD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VrMA==.html
|
tong e xiang dang
|
|
11062
|
兰情蕙性
|
兰
|
lán qíng huì xìng
|
兰:兰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质。比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会试》:“你兰情蕙性,休害得愁眉蹙捉。”
|
LQ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兰心蕙性
|
|
./N2IwMg==.html
|
lan qing hui xing
|
|
22452
|
采兰赠芍
|
采
|
cǎi lán zèng sháo
|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
《诗经 郑风 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
CL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采兰赠药
|
|
./MzZ3NA==.html
|
cai lan zeng shao
|
|
11271
|
兰芝常生
|
兰
|
lán zhī cháng shēng
|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
|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
LZC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xndw==.html
|
lan zhi chang sheng
|
|
11063
|
兰桂腾芳
|
兰
|
lán guì téng fāng
|
兰桂:芝兰和丹桂,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名。比喻子孙显贵发达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
LGT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兰桂齐芳
|
|
./N2IwYw==.html
|
lan gui teng fang
|
|
10463
|
兰桂齐芳
|
兰
|
lán guì qí fāng
|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
LGQ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兰桂腾芳、椿萱同茂
|
|
./MW1qOA==.html
|
lan gui qi fang
|
|
11283
|
兰因絮果
|
兰
|
lán yīn xù guǒ
|
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
|
清 龚自珍《丑奴儿令》:“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
LYX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0yYQ==.html
|
lan yin xu guo
|
|
10531
|
兰芷之室
|
兰
|
lán zhǐ zhī shì
|
兰、芷:两种香草。比喻良好的环境。亦作“芝兰之室”。
|
西汉·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
LZ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RxcQ==.html
|
lan zhi zhi shi
|
|
9960
|
六街三市
|
六
|
liù jiē sān shì
|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六街三市通车马,风流人物类京华。”
|
LJ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街小巷
|
|
./ZGo4.html
|
liu jie san shi
|
|
10302
|
六神不安
|
六
|
liù shén bǔ ān
|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
|
LSBA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六神无主
|
从容不迫
|
./NGFzaQ==.html
|
liu shen bu an
|
|
10205
|
六神无主
|
六
|
liù shén wú zhǔ
|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
LSW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惊慌失措、六神不安、心神不定
|
泰然处之、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
./MXB3bQ==.html
|
liu shen wu zhu
|
|
10112
|
六畜不安
|
六
|
liù chù bù ān
|
六畜:牛、马、羊、豕、鸡、犬。所有牲畜都不得安宁。
|
清 刘鹗《老残游记》:“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着什么呢?”
|
LCB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鸡犬不宁、六神无主、鸡飞狗走
|
相安无事、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
./MW5yZQ==.html
|
liu chu bu an
|
|
9961
|
六畜兴旺
|
六
|
liù chù xīng wàng
|
六畜:牛、马、羊、猪、鸡、狗。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
|
LCX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五谷丰登
|
|
./ZGpp.html
|
liu chu xing wang
|
|
23207
|
身怀六甲
|
身
|
shēn huái liù jiǎ
|
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
|
《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
SH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jNnNA==.html
|
shen huai liu jia
|
|
9959
|
六根清净
|
六
|
liù gēn qīng jìng
|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
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
LGQ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六根清静
|
六根不净
|
./ZGl5.html
|
liu gen qing jing
|
|
11037
|
六朝脂粉
|
六
|
liù cháo zhī fěn
|
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 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赏月遇恶》:“且乐平生,尘寰事,六朝脂粉飞灰冷。”
|
LC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六朝金粉
|
|
./NzN0cQ==.html
|
liu chao zhi fen
|
|
10492
|
六朝金粉
|
六
|
liù cháo jīn fěn
|
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 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
元·无名氏《醉花阴·秋怀》:“他他他把六朝金粉收拾去,单单单留下写恨几行书。”
|
LC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六朝脂粉
|
|
./MW9sbw==.html
|
liu chao jin fen
|
|
689
|
耳顺之年
|
耳
|
ér shùn zhī nián
|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ESZ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花甲之年
|
|
./NjA0.html
|
er shun zhi nian
|
|
11263
|
六出纷飞
|
六
|
liù chū fēn fēi
|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
|
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
LCF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雪纷飞
|
|
./MWt2aQ==.html
|
liu chu fen fei
|
|
10218
|
六亲不认
|
六
|
liù qīn bù rèn
|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不认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不徇私情。
|
张天翼《万仞约》:“那名堂一立,就六亲不认了。”
|
LQ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寡情绝义、铁面无私
|
与人为善、普渡众生
|
./MXE2Yw==.html
|
liu qin bu ren
|
|
12681
|
公门桃李
|
公
|
gōng mén táo lǐ
|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
GMT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UxaQ==.html
|
gong men tao li
|
|
24798
|
一国三公
|
一
|
yī guó sān gōng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
YGSG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政出多门
|
|
./Mm45Zw==.html
|
yi guo san gong
|
|
12683
|
公诸同好
|
公
|
gōng zhū tóng hào
|
公:公开;诸:“之于”的合音;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同爱好相同的人一起欣赏。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定仁义之度,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
|
GZT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诸世人
|
秘而不宣、藏之名山
|
./MTUzZw==.html
|
gong zhu tong hao
|
|
11699
|
公之于众
|
公
|
gōng zhī yú zhòng
|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8回:“曾向玉帝上过条陈,拟把电力公之于众,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皆可利用吾电,以惩治恶人。”...
|
GZ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诸于众、公之于世、公之世人
|
|
./M3AwYw==.html
|
gong zhi yu zhong
|
|
11436
|
公正无私
|
公
|
gōng zhèng wú sī
|
公道正直;没有私心。
|
荀况《荀子 赋》:“公正无私,反见从横。”
|
GZW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事公办
|
假公济私、贪赃枉法
|
./MTUzNg==.html
|
gong zheng wu si
|
|
11526
|
公平正直
|
公
|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
GPZ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公平无私
|
|
./MTZhOA==.html
|
gong ping zheng zhi
|
|
11788
|
公车上书
|
公
|
gōng chē shàng shū
|
公车:汉代官署名。指举人进京应试。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方朔传》:“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干奏牍。”
|
GC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RjMg==.html
|
gong che shang shu
|
|
12158
|
公是公非
|
公
|
gōng shì gōng fēi
|
公认的是非。
|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唐·刘禹锡《天论上》:“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
GSG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93Ng==.html
|
gong shi gong fei
|
|
20216
|
正大光明
|
正
|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
公正无私、胸怀坦白的样子。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
ZDG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光明磊落
|
心怀叵测、偷偷摸摸
|
./MnN1dQ==.html
|
zheng da guang ming
|
|
21613
|
正直公平
|
正
|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
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
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
ZZG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正直无私
|
|
./NzdyNA==.html
|
zheng zhi gong ping
|
|
7520
|
谠言嘉论
|
谠
|
dǎng yán jiā lùn
|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
DYJ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谠言直声
|
|
./NjkxNA==.html
|
dang yan jia lun
|
|
26309
|
未了公案
|
未
|
wèi liǎo gōng àn
|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
WLG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盖棺论定
|
./Mmdkbw==.html
|
wei liao gong an
|
|
2335
|
不得违误
|
不
|
bù dé wéi wù
|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
|
BDWW
|
一般成语
|
|
|
|
./MzVrbQ==.html
|
bu de wei wu
|
|
3385
|
明抢暗偷
|
明
|
míng qiǎng àn tōu
|
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
碧野《大巴山人》:“最使她痛恨的是,有些坏人滥伐森林,把木材明抢暗偷运出山去贩卖。”
|
MQA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Zmhz.html
|
ming qiang an tou
|
|
3470
|
明来暗往
|
明
|
míng lái àn wǎng
|
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往来频繁。
|
浩然《艳阳天》第120章:“马小辫跟马之悦明来暗往,大伙儿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目字儿。”
|
MLA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明来暗去
|
|
./MXFpdQ==.html
|
ming lai an wang
|
|
17306
|
潜窃阳剽
|
潜
|
qián qiè yáng piāo
|
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
|
明·方孝孺《答张廷璧书》:“今天下学者靡靡焉,惟习之所同;潜窃阳剽,无所顾忌。”
|
QQYP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G1heQ==.html
|
qian qie yang piao
|
|
11493
|
公正廉明
|
公
|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
GZL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清正廉明
|
贪赃枉法
|
./MTV2cw==.html
|
gong zheng lian ming
|
|
11308
|
公正不阿
|
公
|
gōng zhèng bù ē
|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
GZBE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刚正不阿
|
卑躬屈膝
|
./NnVv.html
|
gong zheng bu e
|
|
14443
|
斠若画一
|
斠
|
huàn ruò huà yī
|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
唐·程晏《萧何求继论》:“萧河为法,斠若画一。”
|
HRH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Vpbw==.html
|
huan ruo hua yi
|
|
11307
|
公平交易
|
公
|
gōng píng jiāo yì
|
公平合理的买卖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公平交易,又不化他,又不抢他,何罪之有!”
|
GPJ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
欺行霸市
|
./NnU0.html
|
gong ping jiao yi
|
|
11696
|
公买公卖
|
公
|
gōng mǎi gōng mài
|
公平合理地买卖。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7回:“大人做道员时,驿上草料豆子,公买公卖,丝毫不亏累民户。”
|
GMG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公平交易
|
|
./M291OA==.html
|
gong mai gong mai
|
|
12160
|
公私交困
|
公
|
gōng sī jiāo kùn
|
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
GSJ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公私两便
|
./M293cQ==.html
|
gong si jiao kun
|
|
11787
|
公私分明
|
公
|
gōng sī fēn míng
|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
GSF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假公济私
|
./NzQ5dQ==.html
|
gong si fen ming
|
|
11433
|
公事公办
|
公
|
gōng shì gōng bàn
|
公家事按公家规定来办;不徇私情;不讲情面。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卑职也知道罪无可逭,所以带印在此,情愿纳还此职,只求大帅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2回:“卑职也知道罪无可逭,所以带印在此,情愿纳还此职,只求大帅把这件事公事公办。”...
|
GSG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秉公持正
|
假公济私、徇私舞弊
|
./MTUxcw==.html
|
gong shi gong ban
|
|
12386
|
公公婆婆
|
公
|
gōng gōng pó pó
|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说他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说他好,这委屈向谁诉去?”...
|
GGP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RhNA==.html
|
gong gong po 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