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46
|
反复无常
|
反
|
fǎn fù wú cháng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
FFW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尔反尔、翻云覆雨
|
始终如一、始终不渝
|
./NjNn.html
|
fan fu wu chang
|
|
5870
|
反复不常
|
反
|
fǎn fù bù cháng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
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
FF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复无常
|
|
./NzVrOA==.html
|
fan fu bu chang
|
|
23836
|
熟读深思
|
熟
|
shú dú shēn sī
|
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
宋·苏轼《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
SD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熟读精思
|
|
./NTA5Ng==.html
|
shu du shen si
|
|
20819
|
左说右说
|
左
|
zuǒ shuō yòu shuō
|
反复地说
|
王松《老游击队员》:“李科长跟他左说右说,他怎么也听不进。”
|
ZS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好说歹说
|
|
./NzdmcQ==.html
|
zuo shuo you shuo
|
|
4744
|
反唇相稽
|
反
|
fǎn chún xiāng jī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
FC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唇相讥
|
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
./NjJ3.html
|
fan chun xiang ji
|
|
4848
|
反唇相讥
|
反
|
fǎn chún xiāng jī
|
反唇:原指翻嘴唇表示不服气;引申为顶嘴。讥:讽刺、挖苦、嘲笑。反过嘴来讥讽对方。
|
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误增不字义》:“于是知不善读书而率臆妄改,皆与古人反唇相讥也。”
|
FCX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反唇相稽
|
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
./MTA1NA==.html
|
fan chun xiang ji
|
|
5190
|
反哺之私
|
反
|
fǎn bǔ zhī sī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
FB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哺之情
|
|
./Njl6MA==.html
|
fan bu zhi si
|
|
16523
|
强奸民意
|
强
|
qiáng jiān mín yì
|
反动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群众头上;硬说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
QJM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强人所难
|
顺天应人
|
./MXgyZQ==.html
|
qiang jian min yi
|
|
5873
|
反侧自安
|
反
|
fǎn cè zì ān
|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
|
FCZ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反侧获安
|
|
./NzVsYw==.html
|
fan ce zi an
|
|
5067
|
福无双至
|
福
|
fú wú shuāng zhì
|
双:成双地;至:到来。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而来。
|
汉 刘向《说苑 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
FWS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福不重至
|
祸不单行
|
./MTJ6dw==.html
|
fu wu shuang zhi
|
|
17607
|
权均力齐
|
权
|
quán jūn lì qí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
QJL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权均力敌、权钧力齐
|
|
./NHB3NA==.html
|
quan jun li qi
|
|
20451
|
指腹为婚
|
指
|
zhǐ fù wéi hūn
|
双方家长将腹中胎儿结为婚姻。
|
《魏书 王宝兴传》:“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
ZFW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
|
./MndrcQ==.html
|
zhi fu wei hun
|
|
10663
|
力均势敌
|
力
|
lì jūn shì dí
|
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
《尹文子》:“两智不能相使,两贤不能相临,两辨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力。”
|
LJS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势均力敌、力钧势敌
|
天差地别
|
./NDhxdw==.html
|
li jun shi di
|
|
9341
|
你兄我弟
|
你
|
nǐ xiōng wǒ dì
|
双方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密切
|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你逐日在外头呼朋唤友,你兄我弟,是没有工夫料理家务的。”
|
NX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NrMA==.html
|
ni xiong wo di
|
|
20512
|
众寡悬殊
|
众
|
zhòng guǎ xuán shū
|
双方人数多少差别很大。众:多;寡:少。
|
《隋书 杨善会传》:“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
ZG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寡不敌众、众寡不敌、大相径庭
|
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半斤八两
|
./Mnhnbw==.html
|
zhong gua xuan shu
|
|
18792
|
相视而笑
|
相
|
xiāng shì ér xiào
|
双方互相看着,发出会心的微笑。形容二者情合意洽的情态。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慧生指与老残看,彼此相视而笑。”
|
XSE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VrZw==.html
|
xiang shi er xiao
|
|
10756
|
两相情原
|
两
|
liǎng xiāng qíng yuán
|
双方互相愿意。
|
|
LXQY
|
一般成语
|
|
|
|
./NDl4NA==.html
|
liang xiang qing yuan
|
|
9219
|
难解难分
|
难
|
nán jiě nán fēn
|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正在难解难分,忽听东边山上,犹如千军万马之声。”
|
NJN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难舍难分、相持不下
|
一刀两断
|
./MXNuaQ==.html
|
nan jie nan fen
|
|
15652
|
君子协定
|
君
|
jūn zǐ xié dìng
|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 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
JZX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NkYQ==.html
|
jun zi xie ding
|
|
20452
|
左右开弓
|
左
|
zuǒ yòu kāi gōng
|
双手都能拉弓射箭。形容双手交替打人耳光;也形容向两边拉开。
|
元 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
ZYK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左宜右有
|
左支右绌
|
./MndsMA==.html
|
zuo you kai gong
|
|
6689
|
淡水交情
|
淡
|
dàn shuǐ jiāo qíng
|
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
《庄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DSJ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
|
|
./M2R2aQ==.html
|
dan shui jiao qing
|
|
10114
|
力所能及
|
力
|
lì suǒ néng jí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 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LSN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挽狂澜、得心应手、为所欲为
|
力不能支、无能为力
|
./MW5yeQ==.html
|
li suo neng ji
|
|
9870
|
力所不及
|
力
|
lì suǒ bù jí
|
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
宋 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平生所未见之文,公力所不及之义,备聚其中。”
|
LS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不能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
得心应手、力所能及、为所欲为
|
./Y2dj.html
|
li suo bu ji
|
|
24945
|
愚不可及
|
愚
|
yú bù kě jí
|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YBK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愚昧无知、笨头笨脑
|
足智多谋、大智若愚、耳聪目明
|
./MnAwOA==.html
|
yu bu ke ji
|
|
24567
|
言不及义
|
言
|
yán bù jí yì
|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中心。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
YBJ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胡言乱语、鬼话连篇、信口开河
|
一语破的、一针见血、言之有理
|
./Mmg5dw==.html
|
yan bu ji yi
|
|
1058
|
鞭不及腹
|
鞭
|
biān bù jí fù
|
及:到。指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力量达不到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BBJ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鞭长莫及
|
绰绰有余
|
./MXo0.html
|
bian bu ji fu
|
|
15819
|
及第成名
|
及
|
jí dì chéng míng
|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
JD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Y2cw==.html
|
ji di cheng ming
|
|
15174
|
及时行乐
|
及
|
jí shí xíng lè
|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
JS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花天酒地
|
奋发图强、乐极生悲
|
./MWRiMA==.html
|
ji shi xing le
|
|
115
|
矮矮胖胖
|
矮
|
ǎi ǎi pàng pàng
|
又矮又胖的样子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大概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一类的病,留下了痼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大概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一类的病,留下了痼疾。”...
|
AAP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矮矮实实
|
高大魁梧
|
./Nm83aQ==.html
|
ai ai pang pang
|
|
2023
|
暴饮暴食
|
暴
|
bào yǐn bào shí
|
又猛又急地大量吃喝,使身体失调
|
王朔《我是你爸爸》:“长得单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即使从现在起就牛肉牛奶地暴饮暴食,换出一身牛 王朔《我是你爸爸》:“长得单薄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即使从现在起就牛肉牛奶地暴饮暴食,换出一身牛力气也得寒暑几载。”...
|
BY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吃大喝
|
|
./OTZhYQ==.html
|
bao yin bao shi
|
|
10312
|
雷电交加
|
雷
|
léi diàn jiāo jiā
|
又是打雷,又是闪电。交加: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或错杂出现。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忽然阴云四合,空中雷电交加,李三身上枷钮尽行脱落。”
|
LD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雨交加
|
风平浪静
|
./NmRnaw==.html
|
lei dian jiao jia
|
|
20518
|
抓耳挠腮
|
抓
|
zhuā ěr náo sāi
|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
ZEN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搓手顿脚、心急火燎、无可如何
|
镇定自若
|
./MnhqNg==.html
|
zhua er nao sai
|
|
23202
|
三心二意
|
三
|
sān xīn èr yì
|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SXE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见异思迁、朝三暮四
|
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
./MjNkbQ==.html
|
san xin er yi
|
|
21518
|
杂乱无序
|
杂
|
zá luàn wú xù
|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
ZLWX
|
一般成语
|
|
|
|
./Nm1qaQ==.html
|
za luan wu xu
|
|
25693
|
有意无意
|
有
|
yǒu yì wú yì
|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
YY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03MA==.html
|
you yi wu yi
|
|
22305
|
参透机关
|
参
|
cān tòu jī guān
|
参:检验,察看。机关:阴谋或秘密所在。看透了阴谋和秘密。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
|
CTJ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看破红尘
|
|
./bm9z.html
|
can tou ji guan
|
|
21773
|
参差错落
|
参
|
cēn cī cuò luò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
CC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参差不齐
|
井井有条
|
./bm84.html
|
cen ci cuo luo
|
|
21772
|
参差不齐
|
参
|
cēn cī bù qí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
CC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良莠不齐、犬牙交错
|
整齐划一
|
./bm55.html
|
cen ci bu qi
|
|
11712
|
古木参天
|
古
|
gǔ mù cān tiān
|
参天:高入云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1回:“但见碧峰叠翠,古木参天,千红万紫,遍满幽谷。”
|
GMC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Bpbw==.html
|
gu mu can tian
|
|
24481
|
参辰日月
|
参
|
shēn chén rì yuè
|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
SC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参辰卯酉
|
|
./NHZoaQ==.html
|
shen chen ri yue
|
|
22476
|
参商之虞
|
参
|
cān shāng zhī yú
|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
|
CSZY
|
一般成语
|
|
|
|
./Mzc1MA==.html
|
can shang zhi yu
|
|
17781
|
去害兴利
|
去
|
qù hài xīng lì
|
去:除掉;兴:兴办。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
|
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
|
QH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兴利除弊
|
|
./NzlucQ==.html
|
qu hai xing li
|
|
16521
|
去伪存真
|
去
|
qù wěi cún zhēn
|
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
QWC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去粗取精、本来面目
|
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
./MXgxaw==.html
|
qu wei cun zhen
|
|
18787
|
相去几何
|
相
|
xiāng qù jǐ hé
|
去:距离。相差有多少呢?形容差距不大。
|
《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
XQJ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去无几、彼此彼此
|
相去天渊、天渊之别
|
./NWVpaQ==.html
|
xiang qu ji he
|
|
13737
|
何去何从
|
何
|
hé qù hé cóng
|
去:离开;从:跟随。往哪里去?跟什么人?多指在重大问题上做出某种抉择。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
HQ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择喜而从
|
听天由命、听之任之
|
./MWI2dw==.html
|
he qu he cong
|
|
18123
|
心去难留
|
心
|
xīn qù nán liú
|
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
|
南朝梁·王僧孺《为姬人自伤》诗:“断弦犹可续,心去最难留。”
|
XQN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去意已决
|
|
./Mmo4cQ==.html
|
xin qu nan liu
|
|
6402
|
大事去矣
|
大
|
dà shì qù yǐ
|
去:失去。形容事情无法挽回了。多指政权丧失,国家灭亡等大事。
|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诚用此计,大事去矣。”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
DS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大势已去
|
欣欣向荣
|
./dTBr.html
|
da shi qu yi
|
|
5149
|
废私立公
|
废
|
fèi sī lì gōng
|
去私为公。
|
《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
FSL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公无私
|
|
./M2sxcQ==.html
|
fei si li gong
|
|
11598
|
刮目相看
|
刮
|
guā mù xiāng kàn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GMX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另眼相看、另眼看待
|
视同一律
|
./MTdmMg==.html
|
gua mu xiang kan
|
|
17579
|
去就之分
|
去
|
qù jiù zhī fēn
|
去就;进退或取舍。分:分寸。引申为应持的态度。比喻进取、取舍的分寸。亦作“去就之际”。
|
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
QJZ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去就之际
|
|
./NHBqbQ==.html
|
qu jiu zhi f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