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893
|
趁虚而入
|
趁
|
chèn xū ér rù
|
趁力量虚弱时侵入。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0回:“如今百病趁虚而入。”
|
CXE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乘虚而入
|
|
./cHRx.html
|
chen xu er ru
|
|
16430
|
起承转合
|
起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元 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
QCZ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承上启下
|
|
./MXVscw==.html
|
qi cheng zhuan he
|
|
14489
|
回生起死
|
回
|
huí shēng qǐ sǐ
|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
HSQS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起死回生
|
|
./M3Y0bQ==.html
|
hui sheng qi si
|
|
16999
|
起早摸黑
|
起
|
qǐ zǎo mō hēi
|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
QZM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起早贪黑
|
|
./OGo3Zw==.html
|
qi zao mo hei
|
|
16869
|
起居无时
|
起
|
qǐ jū wú shí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
QJ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废寝忘食
|
|
./NmVnNA==.html
|
qi ju wu shi
|
|
25061
|
迎头赶上
|
迎
|
yíng tóu gǎn shàng
|
赶上最前头的。
|
瞿秋白《迎头经》:“这样,所谓迎头赶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见于经典而且证诸实验的真理了。”
|
YT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奋起直追
|
退避三舍、踌躇不前、甘拜下风
|
./MnFpNA==.html
|
ying tou gan shang
|
|
16571
|
前赴后继
|
前
|
qián fù hòu jì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
|
QFH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前仆后继、一往无前
|
临阵脱逃、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MXhxdQ==.html
|
qian fu hou ji
|
|
5083
|
赴汤蹈火
|
赴
|
fù tāng dǎo huǒ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FTD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生入死
|
贪生怕死
|
./MTM4cw==.html
|
fu tang dao huo
|
|
5968
|
赴汤投火
|
赴
|
fù tāng tóu huǒ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
FT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赴汤跳火
|
|
./OGVsMg==.html
|
fu tang tou huo
|
|
5969
|
赴汤跳火
|
赴
|
fù tāng tiào huǒ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
FT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赴汤投火
|
|
./OGVsYw==.html
|
fu tang tiao huo
|
|
5971
|
赴蹈汤火
|
赴
|
fù dǎo tāng huǒ
|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
FDT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赴汤蹈火
|
|
./OGVtZw==.html
|
fu dao tang huo
|
|
16695
|
全力以赴
|
全
|
quán lì yǐ fù
|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
QL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竭尽全力、全心全意
|
敷衍了事、三心二意
|
./MjBoNg==.html
|
quan li yi fu
|
|
15491
|
赳赳武夫
|
赳
|
jiū jiū wǔ fū
|
赳赳:雄壮威武的样子。形容雄壮威武的勇士。
|
《诗经 国风 兔置》:“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
JJW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彪形大汉
|
文弱书生、文质彬彬
|
./MWpubQ==.html
|
jiu jiu wu fu
|
|
15144
|
鸡飞狗走
|
鸡
|
jī fēi gǒu zǒu
|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你看前两天那种搜索的样子,只就我们歇宿的那一家客寓,已经是闹得鸡飞狗走,鬼哭神号。”...
|
JFG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鸡飞狗跳
|
鸡犬不惊
|
./MWNiZw==.html
|
ji fei gou zou
|
|
1702
|
奔走如市
|
奔
|
bēn zǒu rú shì
|
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由是不肖之人,奔走如市,科道衙门,皆其心腹牙爪。”
|
BZ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NtYw==.html
|
ben zou ru shi
|
|
20514
|
走马赴任
|
走
|
zǒu mǎ fù rèn
|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先以陈公走马赴任,乃树一魁妖,共翼佐之。”
|
ZMF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马上任、走马之任、走马到任
|
|
./Mnhocw==.html
|
zou ma fu ren
|
|
20490
|
走马看花
|
走
|
zǒu mǎ kà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ZMK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
鞭辟入里
|
./Mng3cw==.html
|
zou ma kan hua
|
|
20868
|
走街串巷
|
走
|
zǒu jiē chuàn xiàng
|
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各个角落
|
老舍《四世同堂》:“虽说为了生活他得走街串巷,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可他从来没跟人动过手。”
|
ZJC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南闯北
|
|
./N29hbw==.html
|
zou jie chuan xiang
|
|
15695
|
进进出出
|
进
|
jìn jìn chū chū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霞芬进进出出,招呼得十二分殷勤。”
|
JJ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出进进
|
|
./N3R6bw==.html
|
jin jin chu chu
|
|
9892
|
踉踉跄跄
|
踉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
LLQ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履蹒跚
|
健步如飞
|
./Y25r.html
|
liang liang qiang qiang
|
|
6420
|
大摇大摆
|
大
|
dà yáo dà bǎi
|
走路时身子摇摆;乱晃。形容举动无所顾忌;扬扬自得的样子。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
DYD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神气十足、威风凛凛、高视阔步
|
如履薄冰、缩手缩脚、蹑手蹑脚
|
./dTZ5.html
|
da yao da bai
|
|
20215
|
趾高气扬
|
趾
|
zhǐ gāo qì yáng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
|
ZGQ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
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
./MnN0Zw==.html
|
zhi gao qi yang
|
|
1960
|
步态蹒跚
|
步
|
bù tài pán shān
|
走路摇摆、缓慢的姿态
|
|
BT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步履蹒跚
|
|
./N3Zrdw==.html
|
bu tai pan shan
|
|
23553
|
送往迎来
|
送
|
sòng wǎng yíng lái
|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他。”
|
SWY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送旧迎新
|
|
./Mjlhbw==.html
|
song wang ying lai
|
|
25124
|
迎来送往
|
迎
|
yíng lái sòng wǎng
|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
《庄子·山木》:“其送往而迎来,来者勿禁,往者勿止。”
|
YLS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送往迎来
|
|
./MnJpaQ==.html
|
ying lai song wang
|
|
20869
|
走火入魔
|
走
|
zǒu huǒ rù mó
|
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
ZHR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9jMg==.html
|
zou huo ru mo
|
|
21465
|
走漏天机
|
走
|
zǒu lòu tiān jī
|
走漏:泄漏。泄漏秘密。
|
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这件事,心知腹知。口里言,心中计,休得便走漏天机。”
|
ZL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泄露天机
|
|
./NjVheQ==.html
|
zou lou tian ji
|
|
11291
|
履霜之戒
|
履
|
lǚ shuāng zhī jiè
|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
清 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
LSZ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02Zw==.html
|
lu shuang zhi jie
|
|
22329
|
草行露宿
|
草
|
cǎo xíng lù sù
|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
《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
CXL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餐风露宿
|
|
./b2E2.html
|
cao xing lu su
|
|
10132
|
履险如夷
|
履
|
lǚ xiǎn rú yí
|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
LXR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履险若夷
|
|
./MW8wdQ==.html
|
lu xian ru yi
|
|
774
|
儿童走卒
|
儿
|
ér tóng zǒu zú
|
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
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
ETZ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nB3Mg==.html
|
er tong zou zu
|
|
10794
|
临崖勒马
|
临
|
lín yá lè mǎ
|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 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LY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勒马悬崖
|
|
./NGFiYQ==.html
|
lin ya le ma
|
|
20814
|
中途而废
|
中
|
zhōng tú ér fèi
|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
《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
|
ZTE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中道而废、中道而止
|
|
./Nno3Mg==.html
|
zhong tu er fei
|
|
12971
|
跬步千里
|
跬
|
kuǐ bù qiān lǐ
|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KB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92ZQ==.html
|
kui bu qian li
|
|
3214
|
被赭贯木
|
被
|
pī zhě guàn mù
|
赭:赭衣,古代囚衣;木:指“三木”。加在手足上的刑具。穿囚衣,戴刑具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虽李绂、孙嘉琻之无过,犹一切被赭贯木以挫辱之。”
|
PZG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pudQ==.html
|
pi zhe guan mu
|
|
14184
|
赫斯之威
|
赫
|
hè sī zhī wēi
|
赫:显耀。斯:语气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
|
《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
HS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BnNg==.html
|
he si zhi wei
|
|
13601
|
赫赫之功
|
赫
|
hè hè zhì gōng
|
赫赫:盛大显著貌。显赫的业绩。形容功劳极大。
|
《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
HH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k0cQ==.html
|
he he zhi gong
|
|
14183
|
赫赫扬扬
|
赫
|
hè hè yáng yáng
|
赫赫:显赫的样子。①光明盛大的样子。②形容兴旺显赫。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诊崇》:“赫赫扬扬,日出东方。”
|
HHY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BmbQ==.html
|
he he yang yang
|
|
13702
|
赫赫有名
|
赫
|
hè hè yǒu míng
|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名声极大。也作“赫赫之名”。
|
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先贤士女》:“临州郡虽无赫赫之名,及去,民思之。”
|
HHY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举世闻名、大名鼎鼎、扬名天下
|
不见经传、默默无闻、无声无息
|
./MWFrZQ==.html
|
he he you ming
|
|
14817
|
赫赫有声
|
赫
|
hè hè yǒu shēng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声: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清·汪琬《宋既庭五十寿序》:“赫赫有声屋间。”
|
HH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声名、赫赫有名、赫赫之名
|
|
./OTQ2Ng==.html
|
he he you sheng
|
|
14816
|
赫赫之名
|
赫
|
hè hè zhī míng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故当时无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后安之。”
|
HHZ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声名
|
|
./OTQ1dw==.html
|
he he zhi ming
|
|
14818
|
赫赫声名
|
赫
|
hè hè shēng míng
|
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
唐·张籍《送白宾客分司东都》:“赫赫声名三十春,高情人独出尘埃。”
|
HHS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赫赫之名
|
|
./OTQ3MA==.html
|
he he sheng ming
|
|
9752
|
赧颜汗下
|
赧
|
nǎn yán hàn xià
|
赧:因羞愧而脸红。颜:面容。形容羞愧到极点。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公子誉之过情,令人赧颜汗下。”
|
NYH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Z3bw==.html
|
nan yan han xia
|
|
23083
|
赤胆忠肝
|
赤
|
chì dǎn zhōng gān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十分忠诚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我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
CDZG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赤胆忠心
|
阳奉阴违
|
./N3Zjaw==.html
|
chi dan zhong gan
|
|
21931
|
赤胆忠心
|
赤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
CDZX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忠心耿耿、披肝沥胆、耿耿此心
|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
./cWxz.html
|
chi dan zhong xin
|
|
21932
|
赤地千里
|
赤
|
chì dì qiān lǐ
|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
CDQ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寸草不留、不毛之地
|
郁郁葱葱、蓊蓊郁郁
|
./cW0y.html
|
chi di qian li
|
|
22380
|
赤心报国
|
赤
|
chì xīn bào guó
|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
CXBG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精忠报国、赤心奉国
|
卖国求荣
|
./cW9h.html
|
chi xin bao guo
|
|
23079
|
赤心奉国
|
赤
|
chì xīn fèng guó
|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
|
CXFG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赤心报国
|
|
./N3ZiNg==.html
|
chi xin feng guo
|
|
21933
|
赤口毒舌
|
赤
|
chì kǒu dú shé
|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 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
CK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恶言恶语、出口伤人
|
|
./cW1j.html
|
chi kou du she
|
|
21682
|
赤身裸体
|
赤
|
chì shēn luǒ tǐ
|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
CS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丝不挂
|
衣冠楚楚
|
./NDEw.html
|
chi shen luo 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