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06
|
红口白牙
|
红
|
hóng kǒu bái yá
|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56回:“红口白牙,吃了东西,要甜的不敢给咸的,要辣的不敢给酸的,吃完了不给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56回:“红口白牙,吃了东西,要甜的不敢给咸的,要辣的不敢给酸的,吃完了不给钱?”...
|
HK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赤口白牙
|
|
./N2xsZw==.html
|
hong kou bai ya
|
|
1804
|
百事大吉
|
百
|
bǎi shì dà jí
|
指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
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 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
|
BSD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万事大吉
|
艰难曲折
|
./Njc5aQ==.html
|
bai shi da ji
|
|
17972
|
咸与维新
|
咸
|
xián yǔ wéi xīn
|
指一切除旧更新。
|
《尚书 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
XY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咸与惟新
|
|
./MmdueQ==.html
|
xian yu wei xin
|
|
12374
|
概不由己
|
概
|
gài bù yóu jǐ
|
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
GB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
|
./NnFmOA==.html
|
gai bu you ji
|
|
26048
|
蔚成风气
|
蔚
|
wèi chéng fēng qì
|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在康奈尔校园里》:“可惜这种个人捐献在我们国家里还只是麟角凤毛,还没蔚成风气。”...
|
WCF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蔚然成风
|
|
./MmIwdw==.html
|
wei cheng feng qi
|
|
8505
|
抬脚动手
|
抬
|
tái jiǎo dòng shǒu
|
指一举一动。
|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当年做过生意,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
TJDS
|
一般成语
|
|
|
|
./NmhrbQ==.html
|
tai jiao dong shou
|
|
18965
|
行住坐卧
|
行
|
xíng zhù zuò wò
|
指一举一动。
|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XZZ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行动坐卧
|
|
./NWhhcw==.html
|
xing zhu zuo wo
|
|
4233
|
目不识字
|
目
|
mù bù shí zì
|
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
MBSZ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目不识丁
|
满腹经纶
|
./N2Flbw==.html
|
mu bu shi zi
|
|
25407
|
一男半女
|
一
|
yī nán bàn nǚ
|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
YN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寸男尺女
|
|
./NW50aQ==.html
|
yi nan ban nu
|
|
11838
|
国中之国
|
国
|
guó zhōng zhī guó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
GZZ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立王国
|
|
./ODNmbw==.html
|
guo zhong zhi guo
|
|
3681
|
目光远大
|
目
|
mù guāng yuǎn dà
|
指一个人的见解及处世观高远而伟大
|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四章:“我为自己有这么一个目光远大的姐而骄傲。”
|
MGY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目光短浅
|
./N2Fidw==.html
|
mu guang yuan da
|
|
12342
|
盖棺定论
|
盖
|
gài guān dìng lùn
|
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
|
明 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明 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
GG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盖棺事定、盖棺论定
|
|
./NmFvdQ==.html
|
gai guan ding lun
|
|
16884
|
前途无量
|
前
|
qián tú wú liàng
|
指一个人的前途没有限量
|
钱钟书《围城》:“鸿渐还低头不响——‘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
|
QTWL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前程远大
|
前途渺茫
|
./NnIzbw==.html
|
qian tu wu liang
|
|
13600
|
和蔼可亲
|
和
|
hé ǎi kě qīn
|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
HAKQ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平易近人、和颜悦色
|
气势汹汹、冷若冰霜、横眉怒目
|
./MTk0Zw==.html
|
he ai ke qin
|
|
25733
|
一身两任
|
一
|
yī shēn liǎng rèn
|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
|
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
YSL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身而二任
|
|
./NnRudw==.html
|
yi shen liang ren
|
|
14109
|
辉光日新
|
辉
|
huī guāng rì xīn
|
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
《周易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
HGR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晖光日新
|
|
./ODV3.html
|
hui guang ri xin
|
|
23965
|
三角恋爱
|
三
|
sān jiǎo liàn ài
|
指一个人和两个异性同时恋爱的不正常的关系
|
老舍《黑白李》:“三角恋爱,不得劲儿。”
|
SJLA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I5aQ==.html
|
san jiao lian ai
|
|
13626
|
何足挂齿
|
何
|
hé zú guà chǐ
|
挂齿:放在嘴里说。有什么值得说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带有轻蔑意;现表示客套的话语。
|
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HZG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足挂齿、微不足道、何足道哉
|
津津乐道、大书特书、至关紧要
|
./MTlpdw==.html
|
he zu gua chi
|
|
18629
|
心无挂碍
|
心
|
xīn wú guài ài
|
挂碍: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
|
唐 玄奘《般若波罗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这离颠倒梦想。”
|
XWGA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无忧无虑
|
顾虑重重
|
./MzAxNg==.html
|
xin wu guai ai
|
|
24768
|
扬幡招魂
|
扬
|
yáng fān zhāo hún
|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
YFZ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招魂扬幡
|
|
./Mm15dw==.html
|
yang fan zhao hun
|
|
11963
|
挂冠求去
|
挂
|
guà guān qiú qù
|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
GG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挂冠而归、挂冠归去
|
|
./MTZpMA==.html
|
gua guan qiu qu
|
|
20183
|
张灯结彩
|
张
|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9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
ZDJ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披红戴绿
|
披麻戴孝
|
./MnFzbw==.html
|
zhang deng jie cai
|
|
22371
|
持之有故
|
持
|
chí zhī yǒu gù
|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CZ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顺理成章、言之有理
|
妄下雌黄、无稽之谈、不经之谈
|
./cWZv.html
|
chi zhi you gu
|
|
22687
|
持刀动杖
|
持
|
chí dāo dòng zhàng
|
持:拿。杖:木棒。指动武。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
CD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刀执棍
|
|
./Mzlqbw==.html
|
chi dao dong zhang
|
|
11402
|
各持己见
|
各
|
gè chí jǐ jiàn
|
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
|
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
GCJ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各抒己见、各执一词
|
众口一词
|
./MTRuMg==.html
|
ge chi ji jian
|
|
21724
|
持之以恒
|
持
|
chí zhī yǐ héng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CZY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
一暴十寒、半途而废
|
./NGhv.html
|
chi zhi yi heng
|
|
2210
|
抱关执钥
|
抱
|
bào guān zhí yuè
|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
汉 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钥,不意录符很 汉 蔡邕《巴郡太守谢版》:“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头冗抱关执钥,不意录符很青,授任千里。”...
|
BGZY
|
一般成语
|
|
|
|
./MzJ5Zw==.html
|
bao guan zhi yue
|
|
21562
|
重厚寡言
|
重
|
zhòng hòu guǎ yán
|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
《金史 襄传》:“襄重厚寡言,务以镇静守法。”
|
ZHGY
|
一般成语
|
|
|
|
./Nm5oZQ==.html
|
zhong hou gua yan
|
|
22368
|
持禄养交
|
持
|
chí lù yǎng jiāo
|
持禄:保持禄位;养交:交结权贵。指结交权贵以保持自己的职位。
|
管仲《管子 明法》:“大臣务相贵而不任国,小臣持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故官失其能。”
|
CL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cWVh.html
|
chi lu yang jiao
|
|
22369
|
持平之论
|
持
|
chí píng zhī lùn
|
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
CP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
偏听偏信、一孔之见
|
./cWVr.html
|
chi ping zhi lun
|
|
4049
|
斠然一概
|
斠
|
mí rán yī gài
|
持平一致。
|
|
MRY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Uzbw==.html
|
mi ran yi gai
|
|
22723
|
持正不阿
|
持
|
chí zhèng bù ā
|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平居议论臧贬,务持正不阿;与人交,不以盛衰为轩轾。”
|
CZBA
|
一般成语
|
褒义成语
|
刚正不阿
|
阿谀奉承
|
./M2E0cw==.html
|
chi zheng bu a
|
|
14316
|
横刀揭斧
|
横
|
héng dāo jiē fǔ
|
持刀执斧。
|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八节:“据说,茶贩的队伍往往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
|
HDJ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Nxcw==.html
|
heng dao jie fu
|
|
22700
|
持久之计
|
持
|
chí jiǔ zhī jì
|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
CJZ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长久之计
|
|
./MzlxbQ==.html
|
chi jiu zhi ji
|
|
9823
|
拿风跃云
|
拿
|
ná fēng yuè yún
|
拿:握持。比喻气概雄杰俊伟
|
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
NFY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s0cw==.html
|
na feng yue yun
|
|
11043
|
龙拿虎跳
|
龙
|
lóng ná hǔ tiào
|
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龙骧军,虎贲军,用着他龙拿虎跳。”
|
LNH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龙拏虎跳、龙争虎斗
|
|
./N2FtNg==.html
|
long na hu tiao
|
|
21445
|
捉鼠拿猫
|
捉
|
zhuō shǔ ná māo
|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论我腹中的兵书,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有捉鼠拿猫之法。”
|
ZSN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RyaQ==.html
|
zhuo shu na mao
|
|
14722
|
虎跳龙拿
|
虎
|
hǔ tiào lóng ná
|
拿:取。像老虎那样跳跃,像龙那样伸爪抓取。形容人身手敏捷或激烈搏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就是他帐下那班奔走的健儿,也是一个个有……虎跳龙拿之技。”
|
HTL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虎掷龙拿
|
|
./ODMwNA==.html
|
hu tiao long na
|
|
24759
|
以卵击石
|
以
|
yǐ luǎn jī shí
|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
YLJ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卵投石、不自量力
|
|
./Mm11Ng==.html
|
yi luan ji shi
|
|
21576
|
装腔作态
|
装
|
zhuāng qiāng zuò tài
|
拿腔拿调,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
|
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教那厮越装模,越作势。”
|
ZQZ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装腔作势、装腔做势
|
|
./Nm5vbQ==.html
|
zhuang qiang zuo tai
|
|
9762
|
拈毫弄管
|
拈
|
niān háo nòng guǎn
|
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
|
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明·徐渭《女状元》第一折:“且喜这所在,涧谷幽深,林峦雅秀,森列于明窗净几之外,默助我拈毫弄管之神。”...
|
NHN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djOA==.html
|
nian hao nong guan
|
|
1194
|
把玩无厌
|
把
|
bǎ wán wǔ yàn
|
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
汉 陈琳《为曹洪与世子书》:“得九月二十日书读之,喜笑把玩无厌。”
|
BW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玩不厌
|
|
./aDZt.html
|
ba wan wu yan
|
|
25222
|
羽扇纶巾
|
羽
|
yǔ shàn guān jīn
|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YSG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纶巾羽扇
|
|
./MnRoMg==.html
|
yu shan guan jin
|
|
24452
|
烧琴煮鹤
|
烧
|
shāo qín zhǔ hè
|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SQZH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焚琴煮鹤、煮鹤烧琴
|
|
./NHYxbw==.html
|
shao qin zhu he
|
|
9517
|
弄斤操斧
|
弄
|
nòng jīn cāo fǔ
|
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
|
宋·张来臣《珊瑚钩诗话》第一卷:“如杨大年西昆体非不佳也,而弄斤操斧太甚,所谓七日而混沌死也。”
|
NJ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g0aw==.html
|
nong jin cao fu
|
|
9199
|
拿手好戏
|
拿
|
ná shǒu hǎo xì
|
拿手:擅长。原指演员最擅长的剧目。后用来形容最擅长的本领。
|
茅盾《子夜》十七:“制造空气是老赵的拿手好戏!他故意放出什么托拉斯的空气来,好叫人们起恐慌。”
|
NS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精于此道、看家本领
|
一无所长、一无所能
|
./MXIyMA==.html
|
na shou hao xi
|
|
25279
|
以德报怨
|
以
|
yǐ dé bào yuàn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YD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
|
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
./MzFhNg==.html
|
yi de bao yuan
|
|
18098
|
小题大作
|
小
|
xiǎo tí dà zuò
|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
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 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
XTD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借题发挥、大惊小怪
|
等闲视之、淡然处之
|
./Mml2ZQ==.html
|
xiao ti da zuo
|
|
25202
|
以耳代目
|
以
|
yǐ ěr dài mù
|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臧克家《以耳代目之类》:“这种~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
|
YE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以耳为目
|
|
./MnN4Mg==.html
|
yi er dai mu
|
|
8466
|
推诚接物
|
推
|
tuī chéng jiē wù
|
拿出真心来对待别人。
|
《晋书·刘元海载记》:“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
|
TCJ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推诚待物
|
|
./NTc1OA==.html
|
tui cheng jie w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