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69
|
铤而走险
|
铤
|
tǐng ér zǒu xiǎn
|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
《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TE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见义勇为、孤注一掷
|
畏缩不前
|
./MzBkeQ==.html
|
ting er zou xian
|
|
22701
|
耻居王后
|
耻
|
chǐ jū wáng hòu
|
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
《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 《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
CJW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zlxdw==.html
|
chi ju wang hou
|
|
6971
|
读书种子
|
读
|
dú shū zhǒng z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
DS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eG55.html
|
du shu zhong zi
|
|
18234
|
休养生息
|
休
|
xiū yǎng shēng xī
|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
XY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居乐业、养精蓄锐
|
动荡不安、离乡背井、颠沛流离
|
./Mmx3MA==.html
|
xiu yang sheng xi
|
|
19923
|
戎马倥傯
|
戎
|
róng mǎ kǒng zǒng
|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
|
RMKZ
|
一般成语
|
|
|
|
./NmZucQ==.html
|
rong ma kong zong
|
|
6616
|
独步当时
|
独
|
dú bú dāng shí
|
指在当时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
DBD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盖世无双、独一无二、独步当世
|
比比皆是
|
./eG9z.html
|
du bu dang shi
|
|
26668
|
枉曲直凑
|
枉
|
wǎng qǔ zhí còu
|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
WQZC
|
一般成语
|
|
|
|
./MzFjeQ==.html
|
wang qu zhi cou
|
|
18012
|
先入之见
|
先
|
xiān rù zhī jiàn
|
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
|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
XR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入为主、自以为是
|
放马后炮
|
./Mmhqdw==.html
|
xian ru zhi jian
|
|
7272
|
点纸画字
|
点
|
diǎn zhǐ huà zì
|
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纸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DZ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点指画字
|
|
./M2ZqOA==.html
|
dian zhi hua zi
|
|
7273
|
点指画字
|
点
|
diǎn zhǐ huà zì
|
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
DZ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点纸画字
|
|
./M2ZqaQ==.html
|
dian zhi hua zi
|
|
17673
|
青史流芳
|
青
|
qīng shǐ liú fāng
|
指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元 沈僖《一枝花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套曲:“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
QSL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史标名、青史留名
|
|
./NmV0Ng==.html
|
qing shi liu fang
|
|
9161
|
内查外调
|
内
|
nèi chá wài diào
|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
《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 《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
NCW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ZXl3.html
|
nei cha wai diao
|
|
26422
|
为人师表
|
为
|
wéi rén shī biǎo
|
指在人品德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多指教师。师表:榜样;表率。
|
《北齐书 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
|
WRS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率马以骥
|
误人子弟
|
./NTk4OA==.html
|
wei ren shi biao
|
|
18470
|
下不了台
|
下
|
xià bù le tái
|
指在人前受窘
|
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
XB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下不来台
|
|
./Nnc4eQ==.html
|
xia bu le tai
|
|
18471
|
下不来台
|
下
|
xià bù lái tái
|
指在人前受窘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只是‘居移气,养移体’,一时下不来台就是了。”...
|
XBL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下不了台
|
|
./Nnc5OA==.html
|
xia bu lai tai
|
|
17003
|
情趣横生
|
情
|
qíng qù héng shēng
|
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
|
QQ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妙趣横生
|
|
./OHFsaw==.html
|
qing qu heng sheng
|
|
7900
|
谈笑自若
|
谈
|
tán xiào zì ruò
|
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若:跟平常一样。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
TXZ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谈笑风生、神色自若
|
张皇失措
|
./MmMyeQ==.html
|
tan xiao zi ruo
|
|
20934
|
站稳脚跟
|
站
|
zhàn wěn jiǎo gēn
|
指在一地站稳或指占有一席之地
|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少数民族热烈拥护。”
|
ZWJ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站不住脚
|
./OGdvYw==.html
|
zhan wen jiao gen
|
|
13976
|
旱涝保收
|
旱
|
hàn lào bǎo shōu
|
指土地灌溉及排水情况良好,不论天旱或多雨,都能得到好收成。泛指获利有保证的事情
|
浩然《艳阳天》第97章:“有了扬水站,起码有一半地水浇了,就是说,往后要有一半地旱涝保收。”
|
HL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FsbQ==.html
|
han lao bao shou
|
|
7635
|
地广人众
|
地
|
dì guǎng rén zhòng
|
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
|
DGR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广土众民、地广民众
|
|
./N215bQ==.html
|
di guang ren zhong
|
|
8569
|
天下大治
|
天
|
tiān xià dà zhì
|
指国泰民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
TXD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泰民安
|
天下大乱
|
./NzF5OA==.html
|
tian xia da zhi
|
|
21781
|
残山剩水
|
残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
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
CS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剩水残山
|
大好河山
|
./bnRp.html
|
can shan sheng shui
|
|
27478
|
亡国败家
|
亡
|
wáng guó bài jiā
|
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
WGBJ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国破家亡、亡国破家
|
|
./NndmbQ==.html
|
wang guo bai jia
|
|
19859
|
辱国丧师
|
辱
|
rǔ guó sàng shī
|
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
《明史 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
|
RGSS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丧师辱国
|
|
./NHM5bw==.html
|
ru guo sang shi
|
|
12730
|
官法如炉
|
官
|
guān fǎ rú lú
|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
GFR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法无情
|
|
./MTZsdw==.html
|
guan fa ru lu
|
|
1657
|
半壁河山
|
半
|
bàn bì hé shān
|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清 钮琇《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清 钮琇《觚剩 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
BBH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壁江山
|
金瓯无缺
|
./MzJrMA==.html
|
ban bi he shan
|
|
1658
|
半壁山河
|
半
|
bàn bì shān hé
|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
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
BBS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半壁山河
|
金瓯无缺
|
./MzJrYQ==.html
|
ban bi shan he
|
|
23983
|
霜露之疾
|
霜
|
shuāng lù zhī jí
|
指因风寒而引起的疾病,指感冒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公孙弘传》:“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
|
SL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外感内伤
|
|
./NnJpNA==.html
|
shuang lu zhi ji
|
|
27195
|
忘其所以
|
忘
|
wàng qí suǒ yǐ
|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
WQSY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
谦虚谨慎
|
./MmMwZw==.html
|
wang qi suo yi
|
|
17653
|
棋输先著
|
棋
|
qí shū xiān zhuó
|
指因被对方占了先手而输了棋。比喻功力稍逊于对方。
|
|
QSXZ
|
一般成语
|
|
|
|
./NmVmdQ==.html
|
qi shu xian zhuo
|
|
778
|
耳聋眼瞎
|
耳
|
ěr lóng yǎn xiā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
EL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聋眼黑
|
耳聪目明
|
./NnB6bw==.html
|
er long yan xia
|
|
880
|
耳聋眼黑
|
耳
|
ěr lóng yǎn hēi
|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
清 翟灏《通俗编 身体 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
EL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耳聋眼瞎
|
|
./NnB6NA==.html
|
er long yan hei
|
|
3777
|
卖儿贴妇
|
卖
|
mài ér tiē fù
|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
《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
MET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ZHhv.html
|
mai er tie fu
|
|
3786
|
卖男鬻女
|
卖
|
mài nán yù nǚ
|
指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卢梦仙江上寻妻》:“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
|
MNYN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卖儿鬻女
|
丰衣足食
|
./ZThz.html
|
mai nan yu nu
|
|
23558
|
死去活来
|
死
|
sǐ qù huó lái
|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
SQH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痛不欲生、寻死觅活
|
不痛不痒
|
./MjlqYQ==.html
|
si qu huo lai
|
|
5026
|
夫人裙带
|
夫
|
fū rén qún dài
|
指因妻子方面的关系使丈夫得到官职或其他好处。
|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
|
FR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裙带关系
|
|
./MTJlOA==.html
|
fu ren qun dai
|
|
3968
|
漫藏诲盗
|
漫
|
màn cáng huì dào
|
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MCHD
|
一般成语
|
|
|
|
./NGQ5NA==.html
|
man cang hui dao
|
|
2
|
哀声叹气
|
哀
|
āi shēng tàn qì
|
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AST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咳声叹气
|
喜气洋洋、眉开眼笑
|
./Mjg=.html
|
ai sheng tan qi
|
|
6804
|
打道回府
|
打
|
dǎ dào huí fǔ
|
指回家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
DD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班师回朝
|
一去不返
|
./N2Nxaw==.html
|
da dao hui fu
|
|
12392
|
归老田间
|
归
|
guī lǎo tián jiān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回:“我明日即行辞职,还是归老田间罢。”
|
GL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老林下、归老林泉
|
|
./N2JrYw==.html
|
gui lao tian jian
|
|
12393
|
归老林下
|
归
|
guī lǎo lín xià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
GLL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归老林泉、归老田间
|
|
./N2JrbQ==.html
|
gui lao lin xia
|
|
19303
|
咸酸苦辣
|
咸
|
xián suān kǔ là
|
指四种口味。比喻各种世态人情滋味
|
清·张岱《老饕隽序》:“盖咸酸苦辣,着口即知。”
|
XSK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酸咸苦辣、甜酸苦辣
|
|
./ODhqaw==.html
|
xian suan ku la
|
|
9657
|
南北东西
|
南
|
nán běi dōng xī
|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
宋·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NB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西南北
|
|
./OGJsYQ==.html
|
nan bei dong xi
|
|
6587
|
东西南北
|
东
|
dōng xī nán běi
|
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
DXN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南西北
|
|
./eDg0.html
|
dong xi nan bei
|
|
22227
|
春夏秋冬
|
春
|
chūn xià qiū dōng
|
指四季或一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
CX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Y1dw==.html
|
chun xia qiu dong
|
|
6590
|
东征西讨
|
东
|
dōng zhēng xī tǎo
|
指四处出战征伐。
|
唐 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
|
DZX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南征北战、转战南北
|
安常处顺、安家立业、安营扎寨
|
./eDlp.html
|
dong zheng xi tao
|
|
7622
|
多嘴饶舌
|
多
|
duō zuǐ ráo shé
|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
|
《三遂平妖传》第二回:“那个多嘴饶舌的、闲在那里不去打瞌睡,却去报新闻,搬起这样是非。”
|
DZR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多嘴多舌
|
|
./N21xdQ==.html
|
duo zui rao she
|
|
6322
|
多嘴多舌
|
多
|
duō zuǐ duō shé
|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
DZ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七嘴八舌
|
缄口不言
|
./Nmow.html
|
duo zui duo she
|
|
15458
|
酒色财气
|
酒
|
jiǔ sè cái qì
|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
JSC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色之徒
|
|
./MWl2YQ==.html
|
jiu se cai qi
|
|
6806
|
打打闹闹
|
打
|
dǎ dǎ nào nào
|
指喧嚷地争吵和打架或用语言和行动来开玩笑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另外人家的妇女就不受这种约束了,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跟赶集上会一般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另外人家的妇女就不受这种约束了,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跟赶集上会一般。”...
|
DDN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正经八板
|
./N2NyNA==.html
|
da da nao n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