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36
|
颠三倒四
|
颠
|
diān sān dǎo sì
|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
DSD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语无伦次、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七颠八倒
|
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有条有理
|
./NTUw.html
|
dian san dao si
|
|
22451
|
财匮力绌
|
财
|
cái kuì lì chù
|
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
|
《明史 赵炳然传》:“浙罹兵燹久,又当宗宪汰侈后,财匮力绌。”
|
CK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财竭力尽
|
|
./MzZ2dQ==.html
|
cai kui li chu
|
|
8097
|
头痛治头
|
头
|
tóu tòng zhì tóu
|
指针对疼痛部位医治,不追究病因。比喻做事缺乏通盘计划,被动应付,不从根本上彻底的解决
|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 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
TT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
|
./Nzhsbw==.html
|
tou tong zhi tou
|
|
18441
|
血盆大口
|
血
|
xuè pén dà kǒu
|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
唐 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
XP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s1bw==.html
|
xue pen da kou
|
|
6319
|
多情多义
|
多
|
duō qíng duō yì
|
指重情谊
|
《品花宝鉴》第三回:“聘才已知富三是个热心肠、多情多义的人。”
|
DQD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无情无义
|
./Nmk2.html
|
duo qing duo yi
|
|
16335
|
酒后无德
|
酒
|
jiǔ hòu wú dé
|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罢!
|
JHW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DI5dQ==.html
|
jiu hou wu de
|
|
22154
|
醇酒美人
|
醇
|
chún jiǔ měi rén
|
指酒色。
|
清·宋琬《题戴苍画陈阶之小像和王阮亭韵》:“醇酒美人堪送老,唯学信陵君。”
|
CJM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醇酒妇人
|
|
./M2MzMg==.html
|
chun jiu mei ren
|
|
19988
|
肉林酒池
|
肉
|
ròu lín jiǔ chí
|
指酒肉极多。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
《元史·裕宗传》:“古有肉林酒池,尔欲吾效之耶!”
|
RLJ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酒池肉林、肉圃酒池
|
|
./N2o4cQ==.html
|
rou lin jiu chi
|
|
20156
|
肉圃酒池
|
肉
|
ròu pǔ jiǔ chí
|
指酒肉极多。形容极端奢侈豪华的生活
|
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纣为肉圃酒池。”
|
RPJ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肉林酒池、酒池肉林
|
|
./N2o4Ng==.html
|
rou pu jiu chi
|
|
15107
|
酒肉兄弟
|
酒
|
jiǔ ròu xiōng dì
|
指酒肉朋友
|
清 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
|
JRXD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酒肉朋友
|
患难之交
|
./Yjdt.html
|
jiu rou xiong di
|
|
22430
|
传杯换盏
|
传
|
chuán bēi huàn zhǎn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说着,家人摆上酒来,三个人传杯换盏,吃到半酣。”又第二九回:“传杯换盏,吃到午后。”...
|
CBH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弄盏、传杯送盏
|
|
./MnpsbQ==.html
|
chuan bei huan zhan
|
|
21699
|
传杯弄盏
|
传
|
chuán bēi nòng zhǎn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
CBN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传杯换盏、传杯送盏
|
|
./NDg4.html
|
chuan bei nong zhan
|
|
1708
|
避祸求福
|
避
|
bì huò qiú fù
|
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
《后汉书 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
BHQ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祸就福
|
|
./MzNyYw==.html
|
bi huo qiu fu
|
|
1052
|
避强击弱
|
避
|
bì qiáng jī ruò
|
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
BQJ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实击虚、避强打弱
|
|
./MXdj.html
|
bi qiang ji ruo
|
|
15629
|
就虚避实
|
就
|
jiù xū bì shí
|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
《孙子 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
JXB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避实击虚
|
|
./NDJrZQ==.html
|
jiu xu bi shi
|
|
1718
|
避难趋易
|
避
|
bì nán qiù yì
|
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
见“避难就易”。
|
BNQ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避难就易
|
|
./MzQyNg==.html
|
bi nan qiu yi
|
|
2244
|
避人耳目
|
避
|
bì rén ěr mù
|
指避免走漏消息。
|
?
|
BRE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掩人耳目
|
|
./MzQ0bw==.html
|
bi ren er mu
|
|
12065
|
高举深藏
|
高
|
gāo jǔ shēn cáng
|
指避世隐居。
|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者莫他高举深藏,你看我驾天风定然赶上,则好去深渊中躲避灾殃。”
|
GJS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250MA==.html
|
gao ju shen cang
|
|
18250
|
循规蹈矩
|
循
|
xún guī dǎo jǔ
|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
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
XGD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安分守己、规行矩步
|
胡作非为、随心所欲、轻举妄动
|
./Mm40cQ==.html
|
xun gui dao ju
|
|
5913
|
扶余海外
|
扶
|
fú yú hǎi wài
|
指遥远的外国
|
柳亚子《诗翁行哭李少石》:“从兹双宿复双飞,扶余海外三年久。”
|
FYH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海外扶余
|
|
./N3V3Ng==.html
|
fu yu hai wai
|
|
14634
|
海外扶余
|
海
|
hǎi wài fú yú
|
指遥远的外国
|
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
HWF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扶余海外
|
|
./NnFsMg==.html
|
hai wai fu yu
|
|
23669
|
山南海北
|
山
|
shān nán hǎi běi
|
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
SNH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南海北、四面八方
|
近在眼前
|
./NHVlMg==.html
|
shan nan hai bei
|
|
10573
|
流风余俗
|
流
|
liú fēng yú sú
|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
宋·王安石《虔州学记》:“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余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
|
LF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Z2eQ==.html
|
liu feng yu su
|
|
17481
|
清净寂灭
|
清
|
qīng jìng jì miè
|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
唐·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
|
QJJ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9jdQ==.html
|
qing jing ji mie
|
|
26981
|
无为之治
|
无
|
wú wéi zhī zhì
|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
WWZ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M5bw==.html
|
wu wei zhi zhi
|
|
14580
|
壶里乾坤
|
壶
|
hú lǐ qián kūn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明 朱有燉《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
HLQK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天日月、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
|
./NmJkYQ==.html
|
hu li qian kun
|
|
14581
|
壶天日月
|
壶
|
hú tiān rì yuè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
金 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
HT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壶里乾坤、壶中日月、壶中天地
|
|
./NmJkaw==.html
|
hu tian ri yue
|
|
15209
|
交淡若水
|
交
|
jiāo dàn ruò shuǐ
|
指道义上的往来。
|
《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JD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君子之交
|
小人之交
|
./MWU4dw==.html
|
jiao dan ruo shui
|
|
20783
|
走为上策
|
走
|
zǒu wéi shàng cè
|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
ZWS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为上计、走为上着
|
|
./Nm8xbw==.html
|
zou wei shang ce
|
|
21599
|
走为上着
|
走
|
zǒu wèi shàng zhaō
|
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
ZWS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走为上策、走为上计
|
|
./Nm8xeQ==.html
|
zou wei shang zhao
|
|
15693
|
奸夫淫妇
|
奸
|
jiān fū yín fù
|
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指淫乱的男女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
JFY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N2w0OA==.html
|
jian fu yin fu
|
|
13164
|
溃兵游勇
|
溃
|
kuì bīng yóu yǒng
|
指逃散的士兵。
|
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
KBY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散兵游勇
|
|
./NDRqaQ==.html
|
kui bing you yong
|
|
26168
|
亡命之徒
|
亡
|
wáng mìng zhī tú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周书 郭彦传》:“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
WMZT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逞之徒
|
谦谦君子
|
./MmR1aw==.html
|
wang ming zhi tu
|
|
6958
|
东风化雨
|
东
|
dōng fēng huà yǔ
|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
|
DFHY
|
一般成语
|
|
|
|
./eDJ1.html
|
dong feng hua yu
|
|
26074
|
玩物丧志
|
玩
|
wán wù sàng zhì
|
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
《尚书 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
WWS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务正业
|
业精于勤
|
./MmM0dw==.html
|
wan wu sang zhi
|
|
622
|
騃女痴儿
|
騃
|
ái nǚ chī ér
|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
清 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
ANCE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騃女痴男
|
|
./MzFvbQ==.html
|
ai nu chi er
|
|
623
|
騃女痴男
|
騃
|
ái nǚ chī nán
|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
宋 徐铉《新月赋》:“乃有騃女痴男,朱颜稚齿,欣春物之骀荡,登春台之靡辷。”
|
ANC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騃女痴儿
|
|
./MzFvdw==.html
|
ai nu chi nan
|
|
3369
|
绵绵不绝
|
绵
|
mián mián bù jué
|
指连续不断
|
《逸周书 和寤》:“绵绵不绝,蔓蔓若何?”
|
MMB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接连不断、连绵不断
|
断断续续、一刀两断
|
./ZmM4.html
|
mian mian bu jue
|
|
9755
|
挠喉捩嗓
|
挠
|
náo hóu liè sǎng
|
指违腔走调,不合声律。
|
明江廷讷《广陵月》第二出:“欲度新声休走样,忌的是挠喉捩嗓。”
|
NHL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Z6cQ==.html
|
nao hou lie sang
|
|
9180
|
逆道乱常
|
逆
|
nì dào luàn cháng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
NDLC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逆天违理
|
|
./ZjVr.html
|
ni dao luan chang
|
|
3342
|
蔑伦悖理
|
蔑
|
miè lún bèi lǐ
|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备闻襄公淫妹之事,默然自叹:‘似此蔑伦悖理,禽兽不如。”
|
MLBL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ZW93.html
|
mie lun bei li
|
|
4012
|
昧己瞒心
|
昧
|
mèi jǐ mán xīn
|
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
MJM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RwOA==.html
|
mei ji man xin
|
|
9433
|
逆天违理
|
逆
|
nì tiān wéi lǐ
|
指违背天道常理。亦作“逆理违天”。
|
汉·荀悦《汉纪·孝武帝纪》:“诚逆天违理而不见时也。”
|
NTWL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逆天悖理、逆天背理
|
|
./NGc4Mg==.html
|
ni tian wei li
|
|
17299
|
千里之任
|
千
|
qiān lǐ zhī rèn
|
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
|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今处此而求大功,犹绊良骥之足,而责以千里之任。”
|
QL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01bw==.html
|
qian li zhi ren
|
|
1697
|
背乡离井
|
背
|
bèi xiāng lí jǐng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见“背井离乡”。
|
BXL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离乡背井
|
安居乐业
|
./MzNoYw==.html
|
bei xiang li jing
|
|
7823
|
他乡异县
|
他
|
tā xiāng yì xiàn
|
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
《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
TX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涯海角
|
本乡本土
|
./MmFudQ==.html
|
ta xiang yi xian
|
|
15831
|
近乡情怯
|
近
|
jìn xiāng qíng qiè
|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
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JXQ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WdkYQ==.html
|
jin xiang qing qie
|
|
14851
|
晖光日新
|
晖
|
huī guāng rì xīn
|
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
《隶释 汉度尚碑》:“令闻弥崇,晖光日新。”
|
HGRX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辉光日新
|
|
./ODVt.html
|
hui guang ri xin
|
|
22201
|
此路不通
|
此
|
cǐ lù bù tōng
|
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
|
周作人《我的复古的经验》:“但也因此得到一个极大的利益,便是‘此路不通’的一个教训。”
|
CL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死路一条
|
|
./N240Zw==.html
|
ci lu bu tong
|
|
26197
|
望尘而拜
|
望
|
wàng chén ér bài
|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
《晋书 潘岳传》:“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
|
WCE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望尘拜伏
|
|
./MmVhZQ==.html
|
wang chen er b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