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4365 描鸾刺凤 miáo luán cì fèng 描:摹写或绘画;鸾:凤凰鸟;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明·陆采《明珠记·由房》:“作赋吟诗,人人尽说蔡文姬的再生;描鸾刺凤,个个皆称薛夜来的神针。” MLC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描龙刺凤 ./OHI3OA==.html miao luan ci feng
4366 描龙刺凤 miáo lóng cì fèng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MLC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描龙绣凤 ./OHI3aQ==.html miao long ci feng
3372 描神画鬼 miáo shén huà guǐ 描画鬼神,指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叶紫序》:“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 MSH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ZmR3.html miao shen hua gui
18195 揎拳捋袖 xuān quán luō xiù 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欺良压善没分晓,揎拳捋袖行凶暴。” XQL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揎拳掳袖 ./MmtxYw==.html xuan quan luo xiu
20076 攘袂引领 rǎng mèi yǐn lǐng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天下学士有志于圣人者,莫不攘袂引领,愿受指教,听教诲。” RMYL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翘首引领、翘足引领 ./NHFmaw==.html rang mei yin ling
12831 揆理度情 kuí lǐ duó qíng 揆:揣测;理:事理;度:估计,猜度;情:常情。从情理上揣度 明 刘若愚《酌中志 辽左弃地》:“揆理度情,大有未便。” KLD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揆情度理 ./Yzlv.html kui li duo qing
12400 古今一揆 gǔ jīn yī kuí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GJY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古今一辙 ./N2JvaQ==.html gu jin yi kui
12916 揆情度理 kuí qíng duó lǐ 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宋 彭龟年《止堂集 祭陈克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鉴之明;泛酬曲应,如衡之平。” KQD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详情度理 ./MWxnbQ==.html kui qing duo li
24014 水磨功夫 shuǐ mó gōng fū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功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SMG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水磨工夫 操之过急 ./NzJoZQ==.html shui mo gong fu
25804 吆五喝六 yāo wǔ hè liù 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赌博时的喧哗声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8回:“你这个将军,好不知事务,只管的吆五喝六,叫我如何使出这盘头盖顶来?” YWH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吆三喝四 ./N2dkZQ==.html yao wu he liu
11159 掳袖揎拳 lǔ xiù xuān quán 掳: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元·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一个个酒囊饭袋成何用,掳袖揎拳号俊杰。” LXX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揎拳掳袖 ./OHJpbQ==.html lu xiu xuan quan
9632 怒容可掬 nù róng kě jū 掬:两手捧取。形容一脸怒气,让人觉得可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方欲启问,只见那义士怒容可掬,飕地掣出匕首。” NRK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怒气冲冲、怒容满面 笑容可掬 ./OGI5Yw==.html nu rong ke ju
18374 刑措不用 xíng cuò bù yòng 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XC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政简刑清 ./NWdtbQ==.html xing cuo bu yong
1607 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BZS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手足无措、惊惶失措、心慌意乱 从容不迫、不动声色、应付自如 ./bjZx.html bu zhi suo cuo
4353 莫知所措 mò zhī suǒ cuò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9卷:“忽因昼寝,梦坐烟霞之境,四顾而望,熊罴虎豹,围绕周匝,莫知所措。 ... MZSC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不知所措 应付自如 ./OGs2Zw==.html mo zhi suo cuo
27107 未知所措 wèi zhī suǒ cuò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WZS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不知所措 ./NzhpbQ==.html wei zhi suo cuo
15327 举止失措 jǔ zhǐ shī cuò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JZS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手足无措 举止大方 ./MWdhcw==.html ju zhi shi cuo
23831 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SZW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手忙脚乱、惊慌失措 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NTAycw==.html shou zu wu cuo
15741 惊恐失措 jīng kǒng shī cuò 措:安排。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都德《柏林之围》:“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 JKSC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惊惶失措 镇定自若 ./OHJ2NA==.html jing kong shi cuo
22901 词严义密 cí yán yì mì 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宋朝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词严义密,无馀蕴。” CYY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2NmMA==.html ci yan yi mi
22158 词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 CY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义正严词 ./M2NmYQ==.html ci yan yi zheng
22254 措置有方 cuò zhì yǒu fāng 措置:安排;方:条理。处理事务错落有致,井井有条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女子见他措置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无主,放心随他去。” CZYF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措置乖方 ./OHRibQ==.html cuo zhi you fang
22090 措置裕如 cuò zhì yù rú 措置:安排、料理;裕如: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又完成得很好。 汉 扬雄《法言》:“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虽山川丘陵,草木鸟兽,裕如也。” CZY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游刃有余、应付裕如、从容不迫 手足无措、措手不及 ./dDM4.html cuo zhi yu ru
21758 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措手:着手处理;应付;不及:来不及。着手处理已来不及了。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应付。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CS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猝不及防、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措置裕如、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NWVn.html cuo shou bu ji
24573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 ... YEDL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开诚布公 ./Mmk4Mg==.html yan er dao ling
24710 掩鼻而过 yǎn bí ér guò 掩:遮盖。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YBE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人皆掩鼻 蜂拥而至 ./Mm00dw==.html yan bi er guo
24583 掩人耳目 yǎn rén ěr mù 掩:遮盖。堵住人家耳朵;遮着人家的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欺骗人。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事迹显然,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YRE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欲盖弥彰、偷天换日、瞒上欺下 原形毕露、真心实意、光明磊落 ./Mmlycw==.html yan ren er mu
24609 掩其无备 yǎn qí wú bèi 掩:掩袭;备:防备。称乘敌方毫无防备时进行突袭。 《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YQW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掩其不备 ./Mmp6bw==.html yan qi wu bei
26806 文过遂非 wén guò suí fēi 掩饰过失,顺随错误。 宋·苏轼《论时政状》:“而近日之事,乃有文过遂非之风,此臣之所以愤懑太息而不能已也。” WGS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文过饰非 ./NTlzaQ==.html wen guo sui fei
27361 文奸济恶 wén jiān jì è 掩饰奸诈,助长恶行。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WJJE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NTl0Yw==.html wen jian ji e
20448 自我解嘲 zì wǒ jiě cháo 掩饰、开脱自己被人嘲笑的事。 郁彦《闽西一老人》:“居然没有上火,反而自我解嘲地说:‘年轻人,可别火气太盛!你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 ZWJ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作聪明 ./MndqYw==.html zi wo jie chao
8837 韬曜含光 tāo yào hán guāng 掩藏隐匿光明。谓不显耀名声。 明·何景明《七述》:“出则施声教,款遐荒,臻盛美,流休详;处则韫椟深藏,韬曜含光。” TYHG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NDV3ZQ==.html tao yao han guang
14379 护过饰非 hù guò shì fēi 掩护错误、文饰过失。 《清史稿 和珅传》:“和珅率对不以实,诏斥护过饰非,革职留任。” HGSF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文过饰非 ./M3RuMA==.html hu guo shi fei
8673 推贤下士 tuī xián xià shì 推:赞许。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 《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 TXX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礼贤下士 ./OHBpeQ==.html tui xian xia shi
15847 解衣推食 jiě yī tuī shí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 ... JYT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助人为乐、慷慨解囊 ./MWkybw==.html jie yi tui shi
9009 推食解衣 tuī shí jiě yī 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TSJY 生僻成语 褒义成语 解衣推食 ./NTc5bw==.html tui shi jie yi
1273 半推半就 bàn tuī bàn jiù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但内心愿意接受;假意拒绝的样子。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揾香腮。” BTB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虚情假意、装模作样、半真半假 拒人千里、闭门谢客、婉言谢绝 ./aTlp.html ban tui ban jiu
7608 东推西阻 dōng tuī xī zǔ 推:推诿;阻:阻挠。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都氏只是拣精剔肥,东推西阻,媒婆说得丑些,又落得好推。” DTX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推三阻四 ./N2Nldw==.html dong tui xi zu
9125 推三宕四 tuī sān dàng sì 推:推诿;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没钱还他,那店伙天天来讨,总是推三宕四,那讨账 ... TSD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推三挨四 ./OHBrdw==.html tui san dang si
9124 推三拉四 tuī sān lā sì 推:推诿。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好生给姨太太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拉四的。” TSL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推三阻四 ./OHBrbQ==.html tui san la si
8675 推三挨四 tuī sān āi sì 推:推诿。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几次叫你做个手脚,你总是推三挨四,还打官话。” TSA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推三宕四 ./OHBsNg==.html tui san ai si
23122 三推六问 sān tuī liù wèn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 STLW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六问三推 ./MjAwcw==.html san tui liu wen
8676 推情准理 tuī qíng zhǔn lǐ 推:推测;准:定。按照情理来推测确定 《魏书·礼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TQ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HBscQ==.html tui qing zhun li
9119 推宗明本 tuī zōng míng běn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5卷:“其道经焉,推宗明本,穷玄极妙,总众枝于真根,摄万条于一要。” TZMB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HBpNA==.html tui zong ming ben
17325 千推万阻 qiān tuī wàn zǔ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明·朱权《荆钗记》第四十六出:“邓尚书说亲,直恁千推万阻;见王太守乐意,却不顾五典三纲。” QTW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1qYQ==.html qian tui wan zu
9121 推贤乐善 tuī xián lè shàn 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晋书·傅玄传》:“疾恶如仇,推贤乐善,常慕季文子、仲山甫之志。” TXL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HBqaQ==.html tui xian le shan
9120 推贤逊能 tuī xián xùn néng 推:举荐;逊:退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元·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社稷宁谧,黎民乐业,皆晏推贤逊能之助。” TXXN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推贤让能 ./OHBpbw==.html tui xian xun neng
7862 推贤让能 tuī xián ràng néng 推:举荐;让:谦让。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TXRN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推贤逊能 尸位素餐 ./MmJkNA==.html tui xian rang neng
8674 推贤任人 tuī xián rèn rén 推:举荐。推荐贤士,任用能人 唐·严郢《驳议吕湮》:“公践台衡,专以推贤任人为务。” TXR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HBqOA==.html tui xian ren ren
9123 推贤进士 tuī xián jìn shì 推:举荐。推荐贤人,引进学者 唐·姚崇《答张九龄书》:“近蒙奖擢,倍励驽庸,每以推贤进士为务,欲使公卿大夫称职。” TXJ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OHBrMg==.html tui xian jin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