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40
|
改姓更名
|
改
|
gǎi xìng gēng míng
|
改换原来的姓名。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同“改名换姓”。
|
明 无名氏《闹铜台》楔子:“则今日辞别尊兄疾去忙,改姓更名离水乡。”
|
GXG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名易姓
|
|
./NmFvYQ==.html
|
gai xing geng ming
|
|
2101
|
变名易姓
|
变
|
biàn míng yì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
|
BM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名换姓
|
|
./andv.html
|
bian ming yi xing
|
|
11354
|
改名换姓
|
改
|
gǎi míng huàn xìng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
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
GMH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头换面、改名易姓
|
|
./MTNucw==.html
|
gai ming huan xing
|
|
11943
|
革风易俗
|
革
|
gé fēng yì sú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
GFY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风易俗
|
墨守陈规
|
./MTU2aQ==.html
|
ge feng yi su
|
|
12019
|
改政移风
|
改
|
gǎi zhèng yí fēng
|
改变风气习俗。
|
《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 《东观汉记·马廖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
GZY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风易俗
|
|
./M25hbw==.html
|
gai zheng yi feng
|
|
12682
|
革图易虑
|
革
|
gé tú yì lǜ
|
改变计谋策略。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谭传》:“若乃天启尊心,革图易虑,则我将军匍匐悲号于将军股掌之上。”
|
GT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Uydw==.html
|
ge tu yi lu
|
|
12339
|
改途易辙
|
改
|
gǎi tú yì zhé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同“改辙易途”。
|
清 朱之瑜《端亭记》:“勉吾子改途易辙而合同乎世俗,则告朋友不信,将如何而可?”
|
GT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辙易途
|
|
./NmFucQ==.html
|
gai tu yi zhe
|
|
12341
|
改辙易途
|
改
|
gǎi zhé yì tú
|
改变行车轨道,另走一条路。比喻改变方向、目标或做法。
|
宋 杨夔《复宫阙后上执政书》:“前车已覆,后车岂可蹑而行之,固当改辙易途,以取其不倾不蹶。”
|
GZY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途易辙
|
|
./NmFvaw==.html
|
gai zhe yi tu
|
|
12016
|
改行自新
|
改
|
gǎi xíng zì xīn
|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
GX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自新
|
|
./M245aw==.html
|
gai xing zi xin
|
|
25007
|
移气养体
|
移
|
yí qì yǎng tǐ
|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
YQY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居移气,养移体
|
|
./MnByZw==.html
|
yi qi yang ti
|
|
25976
|
移天换日
|
移
|
yí tiān huàn rì
|
改变天,更换日。比喻价目表使用欺骗手段篡夺政权。
|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YTH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移天易日
|
|
./MzB1Yw==.html
|
yi tian huan ri
|
|
12336
|
改节易操
|
改
|
gǎi jié yì cāo
|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
GJY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操易节
|
|
./NmFtdw==.html
|
gai jie yi cao
|
|
17409
|
乔装改扮
|
乔
|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
改变原来外形,使人不认识他
|
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
QZG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乔装打扮、乔妆改扮
|
|
./NG5pYQ==.html
|
qiao zhuang gai ban
|
|
2256
|
变俗易教
|
变
|
biàn sú yì jiào
|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
《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
BS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变容改俗
|
|
./MzRsYw==.html
|
bian su yi jiao
|
|
1731
|
变古易俗
|
变
|
biàn gǔ yì sú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BGY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移风易俗
|
|
./MzRoNg==.html
|
bian gu yi su
|
|
11425
|
改头换面
|
改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
|
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
GTH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乔装打扮、面目一新
|
依然如故、原封不动
|
./MTR4dw==.html
|
gai tou huan mian
|
|
12015
|
改行为善
|
改
|
gǎi xíng wéi shàn
|
改变不良行为,诚心向善。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天子悲怜其意,遂下令曰:‘夫训导不纯,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为善,其道无由也。’”...
|
GXW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行迁善
|
|
./M245MA==.html
|
gai xing wei shan
|
|
11302
|
改恶从善
|
改
|
gǎi è cóng shàn
|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
GE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过迁善、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
负隅顽抗、顽固不化、死不改悔
|
./NnJ3.html
|
gai e cong shan
|
|
12644
|
改容易貌
|
改
|
gǎi róng yì mào
|
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
|
《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 《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
GRY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容更貌
|
|
./MTNnMA==.html
|
gai rong yi mao
|
|
11914
|
改操易节
|
改
|
gǎi cāo yì jié
|
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
《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 《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
GCY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节易操
|
|
./MTNmNg==.html
|
gai cao yi jie
|
|
18520
|
性命攸关
|
性
|
xìng mìng yōu guān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八章:“我怎么忘记了沈昆铜,忘记了城外的抗清义师,忘记了我正在做着性命攸 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八章:“我怎么忘记了沈昆铜,忘记了城外的抗清义师,忘记了我正在做着性命攸关的勾当!”...
|
XM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性命交关
|
|
./N3lsOA==.html
|
xing ming you guan
|
|
23438
|
生死攸关
|
生
|
shēng sǐ yōu guān
|
攸:所。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
《龙虎风云记》:“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体啊!”
|
SS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死存亡、非同小可
|
无关紧要、无关痛痒
|
./MjZ5cw==.html
|
sheng si you guan
|
|
4254
|
名利兼收
|
名
|
míng lì jiān shōu
|
收:收获。又有名又得利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法子是有的,不过要化几文,然而倒是个名利兼收的事情。”
|
MLJ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名利双收
|
|
./N2p5dQ==.html
|
ming li jian shou
|
|
12983
|
颗粒无收
|
颗
|
kē lì wú shōu
|
收:收成。连一粒米也没收获到。多指因灾祸造成绝收。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三回:“我家今年那租田,自然颗粒无收的了。”
|
KL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颗粒无存
|
|
./NDNwaQ==.html
|
ke li wu shou
|
|
9883
|
敛色屏气
|
敛
|
liǎn sè bǐng qì
|
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谨慎畏惧,不敢放肆
|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宋 欧阳修《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县之奸豪,皆敛色屏气,指权相戒,不可犯公法。”...
|
LS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敛声屏气
|
嬉皮笑脸
|
./Y2wy.html
|
lian se bing qi
|
|
8827
|
韬戈卷甲
|
韬
|
tāo gē juàn jiǎ
|
收藏起武器铠甲。指息兵。
|
《旧唐书·陈少游传》:“韬戈卷甲,伫候指挥。”
|
TGJ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戈偃武
|
|
./NDVtbw==.html
|
tao ge juan jia
|
|
8215
|
韬戈偃武
|
韬
|
tāo gē yǎn wǔ
|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谓息兵修文。
|
《隋书·炀帝纪》:“译靡绝时,书无虚目,韬戈偃武,天下晏如。”
|
TGYW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韬戈卷甲
|
|
./NDVteQ==.html
|
tao ge yan wu
|
|
8216
|
韬光敛彩
|
韬
|
tāo guāng liǎn cǎi
|
收敛光采。比喻隐匿才华,无声无息。
|
明·宋濂《史处士墓碑文》:“自是益韬光敛彩,系情山水间。”
|
TG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VuOA==.html
|
tao guang lian cai
|
|
1141
|
不可收拾
|
不
|
bù kě shōu shí
|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
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
BKS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可救药、土崩瓦解
|
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
./M2Z3.html
|
bu ke shou shi
|
|
499
|
按甲寝兵
|
按
|
àn jiǎ qǐn bīng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 傅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 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 傅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
AJQ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解甲归田、按甲休兵
|
|
./Z2Jz.html
|
an jia qin bing
|
|
600
|
按甲休兵
|
按
|
àn jiǎ xiū bīng
|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 东汉 班固《汉书 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
AJXB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按甲寝兵
|
|
./Z2Nt.html
|
an jia xiu bing
|
|
3780
|
卖官卖爵
|
卖
|
mài guān mài jué
|
收受钱财,出卖官爵
|
清 王汝润《馥芬居日记》:“本朝卖官卖爵,竟无一人可靠。”
|
MGM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卖官鬻爵
|
|
./ZHlp.html
|
mai guan mai jue
|
|
10064
|
乐不可支
|
乐
|
lè bù kě zhī
|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
LBK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喜出望外、兴高采烈
|
痛不欲生、肝肠寸断
|
./MW14eQ==.html
|
le bu ke zhi
|
|
19619
|
入不支出
|
入
|
rù bù zhī chū
|
支:付出。收入不够支付用度
|
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贫……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重折价钱,尚且入 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三》:“本路土瘠民贫……入少出多,往往例于常赋之外,多收加耗,重折价钱,尚且入不支出,公私俱困。”...
|
RBZ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入不敷出、入少出多
|
|
./NnV1ZQ==.html
|
ru bu zhi chu
|
|
20253
|
支离破碎
|
支
|
zhī lí pò suì
|
支离:分散。形容散乱不整;残缺不全。
|
元 许谦《白云集》:“近代以文辞取士,而不考其实,惟务雕镌镂刻,破碎支离,波淫邪遁之辞,靡所不至。”
|
ZLP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七零八落、四分五裂、一鳞半爪
|
浑然一体、完美无缺、金瓯无缺
|
./MnRrZQ==.html
|
zhi li po sui
|
|
2966
|
破碎支离
|
破
|
pò suì zhī lí
|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
朱自清《比兴》:“一类可以说是毛、郑的影响,不过破碎支离,变本加厉。”
|
PS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离破碎
|
|
./OGplbw==.html
|
po sui zhi li
|
|
6696
|
顶门立户
|
顶
|
dǐng mén lì hù
|
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
|
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
DML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撑门拄户
|
|
./M2cxYQ==.html
|
ding men li hu
|
|
17043
|
擎天玉柱
|
擎
|
qíng tiān yù zhù
|
支撑天的柱子。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
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驾海金梁。”
|
QTY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擎天之柱
|
|
./OTZxeQ==.html
|
qing tian yu zhu
|
|
16827
|
擎天之柱
|
擎
|
qíng tiān zhī zhù
|
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
|
QTZ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擎天柱、擎天玉柱
|
|
./NG9zZQ==.html
|
qing tian zhi zhu
|
|
21608
|
支吾其辞
|
支
|
zhī wū qí cí
|
支吾:言辞不清。指言语含糊,搪塞应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实情
|
叶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脸上却不好意思发作,便支吾其辞说忘了。”
|
ZWQ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支吾其词
|
开门见山
|
./NnpkNg==.html
|
zhi wu qi ci
|
|
24110
|
实报实销
|
实
|
shí bào shí xiāo
|
支出多少报销多少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3章:“将来花多花少,实报实销,我也不多要你一个。”
|
SBS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AwMg==.html
|
shi bao shi xiao
|
|
16381
|
攫为己有
|
攫
|
jué wéi jǐ yǒu
|
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
《列子 说符》:“因攫其金而去。”
|
JWJ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据为己有
|
|
./NDM5eQ==.html
|
jue wei ji you
|
|
9785
|
拿云攫石
|
拿
|
ná yún jué shí
|
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
NY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RyZQ==.html
|
na yun jue shi
|
|
17084
|
取民愈广
|
取
|
qu min yu guang
|
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
|
QMYG
|
一般成语
|
|
|
|
./MjB4dQ==.html
|
qu min yu guang
|
|
19717
|
攘人之美
|
攘
|
rǎng rén zhī měi
|
攘:窃取、夺取。夺取别人的好处。形容窃取他人的利益和好处。
|
|
RRZM
|
一般成语
|
|
|
|
./NHFnZQ==.html
|
rang ren zhi mei
|
|
20078
|
攘外安内
|
攘
|
rǎng wài ān nèi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RWAN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安内攘外
|
|
./NHFneQ==.html
|
rang wai an nei
|
|
19900
|
攘臂一呼
|
攘
|
rǎng bì yī hū
|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
RB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振臂一呼
|
|
./NmY4cQ==.html
|
rang bi yi hu
|
|
20007
|
攘袂切齿
|
攘
|
rǎng mèi qiè chǐ
|
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十分愤怒或激动的样子
|
宋·秦观《进策·边防》:“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
RMQ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h5ZQ==.html
|
rang mei qie chi
|
|
859
|
饿虎攒羊
|
饿
|
è hǔ cuán yáng
|
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
|
EHC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饿虎吞羊、饿虎擒羊
|
|
./NnBuNg==.html
|
e hu cuan yang
|
|
22983
|
攒零合整
|
攒
|
cuán líng hé zhěng
|
攒:聚,凑集。把零碎的拼凑成整数。
|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庄院里攒零合整,收拾的这几两银子粜米。”
|
CLHZ
|
一般成语
|
|
|
|
./Nm1qcw==.html
|
cuan ling he z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