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16562 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 ...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QX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MXhsaw==.html qi xi yan yan
16762 气壮如牛 qì zhuàng rú niú 气很盛;但使人觉得笨拙。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十章:“‘我园艺场是书记的十大台柱子之一!’他会气壮如牛地告诉你。” QZRN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色厉内荏、装腔作势 胆小如鼠、死气沉沉 ./NGxmaw==.html qi zhuang ru niu
18334 潇洒风流 xiāo sǎ fēng liú 气度超脱,风度大方。亦作“风流潇洒”。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几年踪迹叹江湖,潇洒风流人怎知。” XSF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风流潇洒 ./NWV6Ng==.html xiao sa feng liu
25986 雅量高致 yǎ liàng gāo zhì 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幹(蒋幹)还,称瑜雅量高致, ... YLG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WlkeQ==.html ya liang gao zhi
16412 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QYXA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精神抖擞、英姿焕发 没精打采、垂头丧气、唯唯诺诺 ./MXRnNA==.html qi yu xuan ang
17759 气宇昂昂 qì yǔ áng áng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4回:“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QYAA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气宇轩昂、气宇不凡 ./NzMzdw==.html qi yu ang ang
16687 气味相投 qì wèi xiāng tóu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QWX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情投意合、志同道合 格格不入、针锋相对 ./MjBibQ==.html qi wei xiang tou
17231 气壮胆粗 qì zhuàng dǎn cū 气势壮、胆量大。形容无所畏惧。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此时转 ... QZD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胆大气粗 ./NGxlcQ==.html qi zhuang dan cu
16563 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势、气魄很大。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QTS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气息奄奄 ./MXhtbw==.html qi tun shan he
18972 雄伟壮观 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气势伟大美丽 XWZG 一般成语 ./NWhnMg==.html xiong wei zhuang guan
17127 气断声吞 qì duàn shēng tūn 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QDST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Gs1Ng==.html qi duan sheng tun
24451 少气无力 shǎo qì wú lì 气不壮,没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那女儿认得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 ... SQW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有气无力 精神抖擞 ./NHYxZQ==.html shao qi wu li
3894 民淳俗厚 mín chún sú hòu 民风质朴敦厚。 明·宋濂《敦睦堂记》:“海东之邑,闻有民淳俗厚如邹、鲁,必张氏之化也欤!” MC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DVpcw==.html min chun su hou
22924 村歌社鼓 cūn gē shè gǔ 民间的歌谣、鼓乐。 元·姚守中《粉蝶儿·牛诉冤》套曲:“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CGS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村歌社舞 ./M2NyaQ==.html cun ge she gu
3527 民生凋敝 mín shēng diāo bì 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破落;衰败。形容社会经济衰败;人民生活困苦。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民用凋敝,奸宄不禁。” MSDB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民不聊生 国富民强 ./MXJ4ZQ==.html min sheng diao bi
3566 民不堪命 mín bù kān mìng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MBK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 ./MXN5Yw==.html min bu kan ming
4486 民胞物与 mín bāo wù yǔ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MBW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XFuYQ==.html min bao wu yu
13548 毫厘不爽 háo lí bù shuǎng 毫:细毛;发:头发;爽:差错。形容一点不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HL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毫发不爽 大相径庭、天差地别 ./MTd1bQ==.html hao li bu shuang
14792 毫发无遗 háo fà wú yí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HFW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OHNwbw==.html hao fa wu yi
14254 毫毛不犯 háo máo bù fàn 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晋·常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又《南中志·宁州》:“广 ... HMB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秋毫不犯 ./M3MwNA==.html hao mao bu fan
4422 磨墨吮毫 mó mò shǔn háo 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0回:“各生童磨墨吮毫,发笔快的,早已有了破题、承题、小讲。” MMS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磨墨濡毫 ./OTZ5Ng==.html mo mo shun hao
14155 挥毫落纸 huī háo luò zhǐ 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挥毫落纸如云烟。” HHL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WNpbw==.html hui hao luo zhi
14793 毫不介怀 háo bù jiè huái 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HBJH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毫不介意、毫不经意 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OHNyYw==.html hao bu jie huai
13453 毫不介意 háo bù jiè yì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HB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毫不在乎、毫不在意 斤斤计较 ./NzZ3.html hao bu jie yi
13977 毫不在乎 háo bù zài hū 毫:丝毫,形容细小;在乎:在意。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但仍然毫不在乎地开着车来到这偏僻山庄,给生活于困境的孤儿寡母送这 ... HBZ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满不在乎 ./NnFsdw==.html hao bu zai hu
14081 毫不经意 háo bù jīng yì 毫:丝毫。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葛琴《罗警长》:“警长毫不经意的,从那黑泥中插过去,昂昂地跨着大的踏步。” HBJ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毫不介意 ./OHNyMg==.html hao bu jing yi
14078 毫不犹豫 háo bù yóu yù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HB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毫不迟疑 迟疑不决 ./OHNxOA==.html hao bu you yu
14085 毫不迟疑 háo bù chí yí 毫:一点儿。一点儿也不迟疑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 HBC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毫不犹豫、毫不怀疑 犹豫不决 ./OHNzZw==.html hao bu chi yi
19246 细入毫芒 xì rù háo máng 毫芒:指极细微。形容细微到极点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唐初虽有山水,然尚精工。如李思训、王摩诘之笔,皆细入毫芒。” XRH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细不容发 ./N3l1eQ==.html xi ru hao mang
14790 毫末之利 háo mò zhī lì 毫末:指细微。极小的利益 宋·欧阳修《原弊》:“有司屡变其法,以争毫末之利。” HM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蝇头小利 ./OHNwNA==.html hao mo zhi li
22563 畅行无阻 chàng xíng wú zǔ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铲除这两方面的祸根,才能使党在团结全党同志和团结全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畅行无 ... CXW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畅通无阻 ./MzgzNg==.html chang xing wu zu
22562 畅行无碍 chàng xíng wú ài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流通。多指事情能顺利地进行。亦作“畅通无阻”。 CXWA 一般成语 ./Mzgydw==.html chang xing wu ai
10583 略无忌惮 lüè wú jì dàn 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语出《礼记 中庸》:“小人而无惮也。”《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 LWJD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肆无忌惮 ./NDcxcw==.html lüe wu ji dan
10177 流言蜚语 liú yán fēi yǔ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LYF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蜚短流长、风言风语 金玉良言、药石之言 ./MXAwbw==.html liu yan fei yu
4778 风言风语 fēng yán fēng yǔ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 汉 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狂误。” FYFY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流言蜚语、流短蜚长 义正言辞 ./Nmp1.html feng yan feng yu
3311 茫无端绪 máng wú duān xù 毫无头绪,纷乱缺乏条理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五》:“男子不知何自来,亦无识者,研问邻里,茫无端绪。” MWD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茫无头绪 思绪万千 ./ZWUy.html mang wu duan xu
13618 毫发不爽 háo fà bù shuǎng 毫发:细发和头发;爽:差错。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也作“毫厘不爽”。 明 李贽《观音问 答自信》:“悭贪者报以饿狗,毒害者报以虎狼,分厘不差,毫发不爽。” HFB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不失分毫、丝毫不差、不差累黍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天差地别 ./MTllNg==.html hao fa bu shuang
16965 轻轻易易 qīng qīng yì yì 毫不费力,轻而易举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似他这样道德焉有不知老蛟被压所在,怎能轻轻易易地被他脱逃。” QQY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轻而易举 难上加难 ./OGFvaQ==.html qing qing yi yi
13336 慷慨输将 kāng kǎi shū jiāng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 KKSJ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0wYw==.html kang kai shu jiang
2137 不差毫发 bù chā háo fà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BCH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毫厘不差、不差毫厘、丝毫不差 差之千里 ./bDJ3.html bu cha hao fa
4923 分毫析厘 fēn háo xī lí 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FHX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TE2bQ==.html fen hao xi li
13579 毫厘千里 háo lí qiān lǐ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西汉 戴圣《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HLQ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MThzcw==.html hao li qian li
4212 毛热火辣 máo rè huǒ là 毛:粗率,急躁。形容十分焦急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毛热火辣地发躁。” MRH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火烧火燎 ./NzNwaw==.html mao re huo la
3678 毛毛细雨 máo máo xì yǔ 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刘胡兰传》:“那天恰好是个阴天,还落着毛毛细雨。” MMX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牛毛细雨 倾盆大雨 ./NzNwdQ==.html mao mao xi yu
4685 毛骨森竦 máo gǔ sēn sǒng 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恐惧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 MGSS 生僻成语 贬义成语 毛骨悚然、毛发悚立、毛骨竦然 镇定自若 ./NzNyOA==.html mao gu sen song
3409 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MGS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镇定自若、面无惧色 ./MW0zeQ==.html mao gu song ran
1523 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原指不种五谷的地方。后指最荒凉、贫瘠或没有被开垦的地方。也作“不发之地” ... 《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BMZD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bTZ3.html bu mao zhi di
3418 毛遂自荐 máo suì zì jiàn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 ... MSZ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告奋勇 自惭形秽 ./MW9hdQ==.html mao sui zi jian
26902 五花杀马 wǔ huā shā mǎ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WHSM 一般成语 ./NWIzZw==.html wu hua sha ma
18330 小脚女人 xiǎo jiǎo nǚ rén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 ...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 ... XJNR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NWV3ZQ==.html xiao jiao nu 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