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54
|
青眼白眼
|
青
|
qīng yǎn bái yǎn
|
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
QY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Brdw==.html
|
qing yan bai yan
|
|
11793
|
古寺青灯
|
古
|
gǔ sì qīng dēng
|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
GSQ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JuZQ==.html
|
gu si qing deng
|
|
16952
|
青毡旧物
|
青
|
qīng zhān jiù wù
|
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比喻珍贵之物
|
《晋书·王献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
QZJ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旧物青毡
|
|
./ODBqaQ==.html
|
qing zhan jiu wu
|
|
16725
|
青梅竹马
|
青
|
qīng méi zhú mǎ
|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QM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
背信弃义
|
./Mnpwcw==.html
|
qing mei zhu ma
|
|
17672
|
青史垂名
|
青
|
qīng shǐ chuí míng
|
青史:青指竹简,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垂:流传下去。指在历史上留名,永垂不朽。
|
唐 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诗之八:“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
QSCM
|
一般成语
|
|
|
|
./NmVzdw==.html
|
qing shi chui ming
|
|
17509
|
青史标名
|
青
|
qīng shǐ biāo míng
|
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 青史:史书。标:记下。在史书上记下姓名。比喻在历史上留下好的名声。亦作“青史留名”、“青史传名”、“青史名留”、“青史流芳”。...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六回:“众将军年虽弱冠,各负雄才,文武兼通,正堪为朝廷之股肱,庙廊之梁栋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六回:“众将军年虽弱冠,各负雄才,文武兼通,正堪为朝廷之股肱,庙廊之梁栋。今能顺天知命,解甲而降,准拟青史标名,流芳千古。”...
|
QSB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史传名、青史流芳
|
|
./NG9wMg==.html
|
qing shi biao ming
|
|
17674
|
青史留芳
|
青
|
qīng shǐ liú fāng
|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
QSLF
|
一般成语
|
|
|
|
./NmV0Zw==.html
|
qing shi liu fang
|
|
17675
|
青史留名
|
青
|
qīng shǐ liú míng
|
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
QSL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史传名、青史标名
|
|
./NmV0cQ==.html
|
qing shi liu ming
|
|
17090
|
青史传名
|
青
|
qīng shǐ chuán míng
|
青史:史书。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
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标名,留芳万古。”
|
QSC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史流芳
|
|
./MjFsZw==.html
|
qing shi chuan ming
|
|
22406
|
垂名青史
|
垂
|
chuí míng qīng shǐ
|
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
CMQS
|
一般成语
|
|
|
|
./cnRv.html
|
chui ming qing shi
|
|
17671
|
青过于蓝
|
青
|
qīng guò yú lán
|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
QG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青出于蓝、青出于蓝
|
|
./NmVzbQ==.html
|
qing guo yu lan
|
|
16832
|
青云直上
|
青
|
qīng yún zhí shàng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
Q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平步青云、一步登天、飞黄腾达
|
一落千丈
|
./NHAxdQ==.html
|
qing yun zhi shang
|
|
6614
|
独霸一方
|
独
|
dú bà yī fāng
|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
DBY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独占鳌头、横行霸道
|
|
./eG84.html
|
du ba yi fang
|
|
952
|
白骨露野
|
白
|
bái gǔ lù yě
|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
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BGL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尸横遍野、白骨累累
|
|
./b3E=.html
|
bai gu lu ye
|
|
21639
|
财不露白
|
财
|
cái bù lù bái
|
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
|
明 海瑞《驿传议 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 明 海瑞《驿传议 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仗戈夺之?”...
|
CBL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财大气粗
|
./MzM0.html
|
cai bu lu bai
|
|
1521
|
不露声色
|
不
|
bù lù shēng sè
|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
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
BL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动声色、面不改色
|
面如土色、失魂落魄
|
./bTYy.html
|
bu lu sheng se
|
|
18615
|
显露头角
|
显
|
xiǎn lù tóu jiǎo
|
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
XL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崭露头角
|
|
./Mmd1Mg==.html
|
xian lu tou jiao
|
|
10405
|
露头露脸
|
露
|
lòu tóu lòu liǎn
|
露:显露。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
|
LTL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头露面
|
|
./OTkwdw==.html
|
lou tou lou lian
|
|
23041
|
出头露脸
|
出
|
chū tóu lù liǎn
|
露:显露。具体显示出来,指在公开场合出现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伯伯不守戒律,伯母何必出头露脸,送与官打,被他燥皮,又要吃惊吃吓。”
|
CTL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出头露面
|
大门不出
|
./N2N3ZQ==.html
|
chu tou lu lian
|
|
3443
|
磨刀霍霍
|
磨
|
mó dāo huò huò
|
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MDH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BqdQ==.html
|
mo dao huo huo
|
|
20320
|
震撼人心
|
震
|
zhèn hàn rén xīn
|
震:震动;撼:动摇。指某件事对人震动很大。
|
|
ZHR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激动人心、感人至深
|
静若秋水、无动于衷
|
./MnVvZQ==.html
|
zhen han ren xin
|
|
8533
|
天震地骇
|
天
|
tiān zhèn dì hài
|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
TZ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震天动地、震天骇地、震天撼地
|
|
./Nmkxaw==.html
|
tian zhen di hai
|
|
7522
|
荡魂摄魄
|
荡
|
dàng hún shè pò
|
震撼心神。
|
叶圣陶《倪焕之》十:“灯会自然搞得异常热烈,煊赫,每夜有新的名色,每夜有麻醉观众的荡魂摄魄的景象。”
|
DHS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jkxbw==.html
|
dang hun she po
|
|
20638
|
震古铄今
|
震
|
zhèn gǔ shuò jīn
|
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伟大。
|
清·谭嗣同《仁学》四六:“美释黑奴而封之……称震古铄今之仁政焉。”
|
ZGS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震古烁今
|
|
./NXpuMg==.html
|
zhen gu shuo jin
|
|
16319
|
惊心眩目
|
惊
|
jīng xīn xuàn mù
|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
《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
JXX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IyYw==.html
|
jing xin xuan mu
|
|
20645
|
震天动地
|
震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
ZT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惊天动地、震天骇地
|
无声无息
|
./NXp2eQ==.html
|
zhen tian dong di
|
|
6357
|
大发雷霆
|
大
|
dà fā léi tíng
|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
DFL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怒形于色、怒不可遏
|
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
./dGs2.html
|
da fa lei ting
|
|
16843
|
求过于供
|
求
|
qiú guò yú gòng
|
需求多而供应量少
|
|
QGY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供不应求
|
供过于求
|
./NHBiMA==.html
|
qiu guo yu gong
|
|
26955
|
雾释冰融
|
雾
|
wù shì bīng róng
|
雾气消散冰块融化。比喻疑难消除尽净。
|
明·杨慎《序》:“苦思精索,一旦豁然,若有神悟,离章错简,雾释冰融。”
|
WSB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J3dw==.html
|
wu shi bing rong
|
|
10625
|
雷惊电绕
|
雷
|
léi jīng diàn rào
|
雷鸣电闪。比喻落笔如飞的笔画。
|
宋·何蘧《春渚纪闻·赵德麟跋太白帖》:“虽自九天分派,不与万李同林。步处雷惊电绕,空余翰墨窥寻。”
|
LJD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DhhaQ==.html
|
lei jing dian rao
|
|
10280
|
雷霆之怒
|
雷
|
léi tíng zhī lù
|
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
LTZ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发雷霆
|
|
./NDhkaw==.html
|
lei ting zhi lu
|
|
10200
|
雷霆万钧
|
雷
|
léi tíng wàn yūn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
LTW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排山倒海、雷厉风行、大张旗鼓
|
和风细雨、温文尔雅、微乎其微
|
./MXBscw==.html
|
lei ting wan yun
|
|
14343
|
轰雷掣电
|
轰
|
hōng léi chè diàn
|
雷声隆隆,电光闪闪。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
|
HL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3Q3Ng==.html
|
hong lei che dian
|
|
8589
|
天打雷击
|
天
|
tiān dǎ léi jī
|
雷击:雷电杀伤。比喻不得好死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5回:“小人若是哄老爷,小人叫天打雷击了。”
|
TDL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打雷劈
|
|
./NzJiaw==.html
|
tian da lei ji
|
|
16573
|
七零八落
|
七
|
qī líng bā luò
|
零:零碎。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QLB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零七八碎、支离破碎
|
井井有条、浑然一体
|
./MXhzaQ==.html
|
qi ling ba luo
|
|
27251
|
望秋先零
|
望
|
wàng qiū xiān líng
|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
晋 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
WQXL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未老先衰
|
朝气蓬勃
|
./MmY5bw==.html
|
wang qiu xian ling
|
|
11186
|
零落山丘
|
零
|
líng luò shān qiū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LL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Fkdw==.html
|
ling luo shan qiu
|
|
24174
|
琐琐碎碎
|
琐
|
suǒ suǒ suì suì
|
零碎细小的事物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又被镇守装模作样,琐琐碎碎,心下又好恼,又好笑。”
|
SS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琐琐屑屑
|
|
./OHB4bw==.html
|
suo suo sui sui
|
|
10294
|
零零星星
|
零
|
líng líng xīng xīng
|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4卷:“于大郊见杨化零零星星收下好些包数银子,却不知有多少,心中动了火,思想要谋他的。”...
|
LLX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零零散散、零零碎碎
|
|
./NGFkaQ==.html
|
ling ling xing xing
|
|
7471
|
断纸馀墨
|
断
|
duàn zhǐ yú mò
|
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
《宣和书·詹鸾》:“彩鸾以书《唐韵》名于时,至今断纸馀墨,人传宝之。”
|
DZYM
|
一般成语
|
|
|
|
./M2h4bQ==.html
|
duan zhi yu mo
|
|
7367
|
东零西落
|
东
|
dōng líng xī luò
|
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
DL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零西散
|
|
./M2dvMg==.html
|
dong ling xi luo
|
|
16826
|
晴天霹雳
|
晴
|
qíng tiān pī lì
|
雳:炸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发性的令人吃惊的事情或灾祸。
|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
QTP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祸从天降
|
司空见惯
|
./NG9zNA==.html
|
qing tian pi li
|
|
1294
|
报仇雪恨
|
报
|
bào chóu xuě hèn
|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
BCX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报仇雪耻、深仇大恨、以牙还牙
|
以德报怨、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
./aWo4.html
|
bao chou xue hen
|
|
18997
|
雪耻报仇
|
雪
|
xuě chǐ bào chóu
|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
XCB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报仇雪耻
|
|
./NWh1aQ==.html
|
xue chi bao chou
|
|
978
|
报仇雪耻
|
报
|
bào chóu xuě chǐ
|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BCX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报仇雪恨、报怨雪耻、复仇雪耻
|
忍辱负重、忍生吞声、逆来顺受
|
./eXE=.html
|
bao chou xue chi
|
|
6684
|
大雨倾盆
|
大
|
dà yǔ qīng pén
|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
唐 杜甫《白帝》诗:“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
DYQP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雨滂沱、倾盆大雨
|
|
./M2Rlaw==.html
|
da yu qing pen
|
|
25133
|
雨过天青
|
雨
|
yǔ guò tiān qīng
|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
YGT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雨过天晴
|
大雨如注
|
./MnJvYw==.html
|
yu guo tian qing
|
|
6561
|
雕虫小技
|
雕
|
diāo chóng xiǎo jì
|
雕:刻;虫:鸟虫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 雕:刻;虫:鸟虫书。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鸟虫书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隋书 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
DCX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虫篆刻
|
雄才大略
|
./d202.html
|
diao chong xiao ji
|
|
27496
|
文擅雕龙
|
文
|
wén shàn diāo lóng
|
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
|
《北史·薛橙传论》:“橙并学称该博,文擅雕龙,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咸居禄位,各逞琳琅。”
|
WSD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文炳雕龙
|
|
./NzFpeQ==.html
|
wen shan diao long
|
|
6890
|
雕栏玉砌
|
雕
|
diāo lán yù qì
|
雕绘的栏杆;白玉般的石阶。泛指富丽堂皇的建筑(如宫殿)。
|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DLY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金壁辉煌
|
穷巷陋室
|
./NXBr.html
|
diao lan yu 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