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4116 舍己成人 shě jǐ chéng rén 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虽父母之心;舍己成人,乃高明之事。” SJC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舍己为人 ./ODA1dw==.html she ji cheng ren
24115 舍命救人 shě mìng jiù rén 舍:放弃。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SMJ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舍己救人 谋财害命 ./ODA1Mg==.html she ming jiu ren
8628 贪生舍义 tān shēng shě yì 舍:放弃。为了活命,可以放弃道义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临难苟免,贪生舍义,在国为乱臣,即在家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 TSS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舍生取义 ./N3poNg==.html tan sheng she yi
2056 不舍昼夜 bù shě zhòu yè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S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夜以继日 ./MnN1.html bu she zhou ye
9174 难分难舍 nán fēn nán shě 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NFN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难解难分、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一刀两断、绝裾而去 ./ZjJz.html nan fen nan she
16670 求田问舍 qiú tián wèn shě 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 ... QTW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问舍求田 ./MXp5MA==.html qiu tian wen she
24259 舍己从人 shě jǐ cóng rén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SJC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舍己就人 ./MjRjbQ==.html she ji cong ren
6334 打家劫舍 dǎ jiā jié shè 舍:居住的房子。成群结伙地到别人家里;用暴力抢夺财物。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DJJ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为非作歹、杀人越货、趁火打劫、明火执杖 扶危济困、劫富济贫 ./dDd5.html da jia jie she
9098 退徙三舍 退 tuì xǐ sān shě 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汉·王充《论衡·变虚篇》:“夫三恶言不能使荧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荧惑退徙三舍?” TXSS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退避三舍 ./ODh3Yw==.html tui xi san she
1050 避君三舍 bì jūn sān shě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BJ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退避三舍 针锋相对 ./MXZz.html bi jun san she
13593 魂不守舍 hún bù shǒu shè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 ... HBS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失魂落魄 聚精会神 ./MTkwYQ==.html hun bu shou she
23689 舍死忘生 shě sǐ wàng shēng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SS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舍生忘死、忘生舍死 贪生怕死 ./NHY4dw==.html she si wang sheng
23174 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SJW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舍己救人、助人为乐 损人利己、假公济私 ./MjJvbQ==.html she ji wei ren
12099 割恩断义 gē ēn duàn yì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GEDY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生死与共 ./M282dw==.html ge en duan yi
23297 舍己救人 shě jǐ jiù rén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 ... SJJR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舍己为人 ./MjU0eQ==.html she ji jiu ren
26411 违利赴名 wéi lì fù míng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汉·王充《论衡·答佞》:“上世列传,弃宗养身,违利赴名,竹帛所载。” WLF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违利赴誉 追名逐利 ./NTkxYQ==.html wei li fu ming
23691 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SZQ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HZibw==.html she zhan qun ru
23186 舌剑唇枪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SJC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唇枪舌剑 ./MjJ6Ng==.html she jian chun qiang
16664 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QSR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花言巧语、巧言令色 笨口拙舌 ./MXp0dQ==.html qiao she ru huang
12701 钩深致远 gōu shēn zhì yuǎn 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周易 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GSZY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钩深索隐 ./MTV0YQ==.html gou shen zhi yuan
14922 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HQZX 生僻成语 中性成语 ./MWEzNg==.html he qi zhi xiang
24754 以冰致蝇 yǐ bīng zhì yíng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YB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以狸致鼠、缘木求鱼 ./Mm1zaQ==.html yi bing zhi ying
22088 错落有致 cuò luò yǒu zhì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CLY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有条不紊、有条有理 杂乱无章、错落不齐 ./dDI0.html cuo luo you zhi
20855 至公无私 zhì gōng wú sī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ZGW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大公无私、至公无我 损公肥私 ./N2Vxcw==.html zhi gong wu si
21279 至尊至贵 zhì zūn zhì guì 至:极。极其尊贵。 汉·荀悦《前汉纪·宣帝纪三》:“出门则乘骈辎,下堂则从傅母,进退则鸣佩玉,内饰则结纫绸缪。此则至尊至 ... ZZZG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IxNg==.html zhi zun zhi gui
7592 大公至正 dà gōng zhì zhèng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DGZZ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大公无私、大中至正 自私自利 ./NnlxNA==.html da gong zhi zheng
20277 至大至刚 zhì dà zhì gāng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ZD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MnUwaQ==.html zhi da zhi gang
21201 至诚高节 zhì chéng gāo jié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ZCGJ 一般成语 褒义成语 ./NjBsaQ==.html zhi cheng gao jie
20673 至善至美 zhì shàn zhì měi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 ... ZSZM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十全十美 ./NjFndw==.html zhi shan zhi mei
21251 至圣先师 zhì shèng xiān shī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礼记 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联盟睿知,足以有临也。《礼记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 ... ZSXS 一般成语 ./NjFpMA==.html zhi sheng xian shi
21257 至死靡它 zhì sǐ mǐ tā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诗经 墉风 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ZSMT 一般成语 ./NjFsdw==.html zhi si mi ta
20677 至死不渝 zhì sǐ bù yú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ZSB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死不悟、始终不渝、死心塌地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随风转舵 ./NjFrcw==.html zhi si bu yu
26480 无所不至 wú suǒ bù zhì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WSB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所不为、为所不为 无恶不作 ./NWMxdw==.html wu suo bu zhi
20237 至死不变 zhì sǐ bù biàn 至:到。到死都不变。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ZSB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一成不变、始终不渝、死不改悔 反复无常 ./MnRheQ==.html zhi si bu bian
20853 至死不屈 zhì sǐ bù qū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 ZSB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视死如归 贪生怕死 ./N2VucQ==.html zhi si bu qu
20382 至理名言 zhì lǐ míng yán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清 李绿园《歧路灯》:“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却是至理名言。” ZLM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金玉良言、良药苦口 奇谈怪论、无知妄说、无稽之谈 ./MnZtdQ==.html zhi li ming yan
24062 死不开口 sǐ bù kāi kǒu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老舍《四世同堂》:“别跟我装蒜了,死不开口。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 SBKK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死不吭声、缄口不言 ./N2lpbQ==.html si bu kai kou
20459 至亲骨肉 zhì qīn gǔ ròu 至亲:关系最近的亲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最亲近的亲属。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ZQG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至亲好友 ./MndvbQ==.html zhi qin gu rou
26207 无声无臭 wú shēng wú xiù 臭:气味。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诗经 大雅 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WSWX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举世闻名 ./MmVpZw==.html wu sheng wu xiu
25201 遗臭万年 yí chòu wàn nián 臭:比喻恶名声;万年:指时间很长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却永远流传下去;遭人唾骂。 《宋史 林勋等传赞》:“若乃程珌之窃取富贵,梁本大李知孝甘为史欧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YCWN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声名狼藉、人所不齿、臭名昭著 万古流芳、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MnN3cw==.html yi chou wan nian
21952 臭不可闻 chòu bù kě wén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唐·柳宗元《东海若》:“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 而实之,臭不可当也。” CBKW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臭不可当 ./cXhn.html chou bu ke wen
15236 骄傲自满 jiāo ào zì mǎn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JAZM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自命不凡、目空一切 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MWV1YQ==.html jiao ao zi man
23662 杀身之祸 shā shēn zhī huò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SSZH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灭门之灾 ./NHUzOA==.html sha shen zhi huo
7190 德薄才鲜 dé báo cái xiān 自谦道德修养不足,才能薄弱 DBCX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德薄能鲜 ./M2VuMA==.html de bao cai xian
26667 无以塞责 wú yǐ sè zé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 ... WYS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MzBjYQ==.html wu yi se ze
20581 自强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ZQBX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卧薪尝胆 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 ./Mnlqaw==.html zi qiang bu xi
21631 自视不明 zì shì bù míng 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ZSB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zYw==.html zi shi bu ming
15641 举止自若 jǔ zhǐ zì ruò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JZ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举止自如、镇定自若 惊慌失措 ./NDJ6ZQ==.html ju zhi zi ruo
23942 神情自若 shén qíng zì ruò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马南邨《燕山夜话 编一套“特技”丛书吧》:“举出最普通的例子来说,当你随便走进一家澡堂的时候,你就会 ... SQZ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神态自若 ./NmdoZw==.html shen qing zi ruo
21632 自胜者强 zì shèng zhě qiáng 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德经》第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ZSZ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2RzbQ==.html zi sheng zhe 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