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78
|
光阴荏苒
|
光
|
guāng yīn rěn rǎn
|
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
GYR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
./MTgwcQ==.html
|
guang yin ren ran
|
|
19657
|
荏苒代谢
|
荏
|
rěn rǎn dài xiè
|
荏苒:时光渐渐过去;代谢:交替。指日月交替运行,时光渐渐消逝
|
西晋·张华《励志》:“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
RRD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荏苒日月
|
|
./OGFqOA==.html
|
ren ran dai xie
|
|
19996
|
荏苒日月
|
荏
|
rěn rǎn rì yuè
|
荏苒:时光渐渐过去。指日月交替运行,时光渐渐消逝
|
梁启超《三十自述》:“欲草一中国通史,以助爱国思想之发达,然荏苒日月,至今犹未能成十之二。”
|
RR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荏苒代谢
|
|
./OGFpeQ==.html
|
ren ran ri yue
|
|
21808
|
草莽英雄
|
草
|
cǎo mǎng yīng xióng
|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
冯铿《红的日记》:“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真是个‘草莽英雄’的气慨。”
|
C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草泽英雄、绿林好汉
|
|
./bzhz.html
|
cao mang ying xiong
|
|
21803
|
草草了事
|
草
|
cǎo cǎo liǎo shì
|
草草:草率;马虎;了:了结;结束。草率地把事结束了。也作“草率了事”、“草草完事”。
|
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明 李贽《答焦漪园书》:“为友人写《心经》毕,尚余一幅,遂续墨而填之,以还其人。皆草草了事,欲以自娱。”...
|
CCL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草草收兵、敷衍了事
|
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
./bzYw.html
|
cao cao liao shi
|
|
23347
|
视如草芥
|
视
|
shì rú cǎo jiè
|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样轻贱。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SRCJ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视如敝屣、草菅人命、不屑一顾
|
刮目相看、敝帚自珍
|
./MjVwcw==.html
|
shi ru cao jie
|
|
21806
|
草率从事
|
草
|
cǎo shuài cóng shì
|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
CSC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草率了事
|
郑重其事
|
./bzd5.html
|
cao shuai cong shi
|
|
26126
|
望风披靡
|
望
|
wàng fēng pī mǐ
|
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交锋就溃散了。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
WFP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望风而逃、一触即溃
|
所向披靡
|
./MmQ3OA==.html
|
wang feng pi mi
|
|
2163
|
不弃草昧
|
不
|
bù qì cǎo mèi
|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
BQCM
|
一般成语
|
|
|
|
./bWJ3.html
|
bu qi cao mei
|
|
3973
|
满目荆榛
|
满
|
mǎn mù jīng zhēn
|
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
《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 《旧五代史·唐书·张全义传》:“蔡贼、孙儒、诸葛爽争据洛阳,迭相攻伐,七八年间,都城灰烬,满目荆榛。”...
|
MMJ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GRhcw==.html
|
man mu jing zhen
|
|
15607
|
荆棘丛生
|
荆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
JJ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荆棘满途
|
一帆风顺
|
./NDFqZw==.html
|
jing ji cong sheng
|
|
15608
|
荆棘满途
|
荆
|
jīng jí mǎn tú
|
荆棘遍地。喻世道艰难。
|
元·任昱《上小楼·隐居》:“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
|
JJM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荆棘塞途
|
|
./NDFqcQ==.html
|
jing ji man tu
|
|
15053
|
荆天棘地
|
荆
|
jīng tiān jí dì
|
荆、棘:带刺的灌木。天地间到处是荆棘。比喻处境艰险;障碍重重。
|
清 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
JTJ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昏地暗、寸步难行、天荒地老
|
光辉灿烂、光天化日
|
./YTFv.html
|
jing tian ji di
|
|
19478
|
茹毛饮血
|
茹
|
rú máo yǐn xuè
|
茹:音如;吃。用来描写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
RMY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生吞活剥、刀耕火种
|
|
./MjI5dw==.html
|
ru mao yin xue
|
|
13646
|
含辛茹苦
|
含
|
hán xīn rú kǔ
|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
HXR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饱经风霜、千辛万苦
|
无忧无虑、养尊处优
|
./MTl1MA==.html
|
han xin ru ku
|
|
19994
|
茹泣吞悲
|
茹
|
rú qì tūn bēi
|
茹:吃;茹泣:饮泣。形容十分悲痛
|
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
|
RQT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FoYQ==.html
|
ru qi tun bei
|
|
19993
|
茹痛含辛
|
茹
|
rú tòng hán xīn
|
茹:吃;含:含着。吃苦的含辣的。比喻忍受艰难困苦
|
宋·范成大《相州》诗:“茹痛含辛说乱华。”
|
RTH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茹苦含辛
|
|
./OGFoMA==.html
|
ru tong han xin
|
|
25049
|
饮血茹毛
|
饮
|
yǐn xuè rú máo
|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
YXR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茹毛饮血
|
|
./MnFiZw==.html
|
yin xue ru mao
|
|
3548
|
茫无头绪
|
茫
|
máng wú tóu xù
|
茫: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没有边际;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或事情摸不到边 茫: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没有边际;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或事情摸不到边;不知从何而起。...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得了这个信,便传两司来商议。”
|
MWT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茫无端绪
|
思绪万千
|
./MXNsMA==.html
|
mang wu tou xu
|
|
4349
|
茫然若迷
|
茫
|
máng rán ruò mí
|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迷惑不解的样子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语。”
|
MRR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M2bw==.html
|
mang ran ruo mi
|
|
4350
|
茫然费解
|
茫
|
máng rán fèi jiě
|
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只图讲究古音,总是转弯磨禄,令人茫然费解。”
|
MRFJ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茫然不解
|
|
./OGM2eQ==.html
|
mang ran fei jie
|
|
3282
|
茫然若失
|
茫
|
máng rán ruò shī
|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
MRR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若有所失
|
|
./ZTNz.html
|
mang ran ruo shi
|
|
3991
|
茫然不解
|
茫
|
máng rán bù jiě
|
茫然迷惘的样子。指对某事不理解。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二回:“邵肩齐说及前事,娄朴茫然不解。”
|
MRB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茫然费解
|
豁然开朗
|
./NGRpMA==.html
|
mang ran bu jie
|
|
20456
|
作茧自缚
|
作
|
zuò jiǎn zì fù
|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
ZJZF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作法自毙、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
嫁祸于人
|
./MndtZQ==.html
|
zuo jian zi fu
|
|
12370
|
鳏寡孤茕
|
鳏
|
guān guǎ gū qióng
|
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
唐 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
GGG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鳏寡孤独、鳏寡茕独
|
|
./NmI0eQ==.html
|
guan gua gu qiong
|
|
12371
|
鳏寡茕独
|
鳏
|
guān guǎ qióng dú
|
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
唐 李白《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
|
GGQ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鳏寡孤独、鳏寡孤茕
|
|
./NmI1OA==.html
|
guan gua qiong du
|
|
3497
|
茅塞顿开
|
茅
|
máo sè dùn kāi
|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
MSDK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恍然大悟
|
冥顽不灵
|
./MXI5OA==.html
|
mao se dun kai
|
|
4304
|
茅室土阶
|
茅
|
máo shì tǔ jiē
|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
MST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茅茨土阶、土阶茅屋、土阶茅茨
|
高楼大厦、楼台亭阁
|
./ODFybw==.html
|
mao shi tu jie
|
|
4467
|
茅茨土阶
|
茅
|
máo cì tǔ jiē
|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
MCT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茅室土阶、土阶茅屋、土阶茅茨
|
|
./MXBhNA==.html
|
mao ci tu jie
|
|
4714
|
茅茨不翦
|
茅
|
máo cí bù jiǎn
|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生活简陋俭朴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
MCB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zOA==.html
|
mao ci bu jian
|
|
21975
|
初出茅庐
|
初
|
chū chū máo lú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CCM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初露头角、乳臭未干、初露锋芒
|
老成持重、老马识途
|
./cjZ3.html
|
chu chu mao lu
|
|
6114
|
范张鸡黍
|
范
|
fàn zhāng jī shǔ
|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FZJ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BmNA==.html
|
fan zhang ji shu
|
|
14125
|
皓月千里
|
皓
|
hào yuè qiān lǐ
|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
|
HYQ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lpbQ==.html
|
hao yue qian li
|
|
17031
|
群英荟萃
|
群
|
qún yīng huì cuì
|
英:才能出众的人;荟萃:聚集。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
|
|
QYH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群英会
|
|
./OTBsaw==.html
|
qun ying hui cui
|
|
25541
|
英雄本色
|
英
|
yīng xióng běn sè
|
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帅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闲,挫动锐气。’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四回:“段韶道:‘元帅所言,正是英雄本色,但要用心莫作等闲,挫动锐气。’”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四公子道:‘这才是英雄本色。’”...
|
YXB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XMzZQ==.html
|
ying xiong ben se
|
|
25954
|
英雄辈出
|
英
|
yīng xóng bèi chū
|
英雄层出不穷。
|
|
YXBC
|
一般成语
|
|
|
|
./Mnd0dw==.html
|
ying xong bei chu
|
|
25179
|
英姿焕发
|
英
|
yīng zī huàn fā
|
英姿:英勇威武姿态;焕发:光彩四射。形容英俊威武的样子。
|
宋·苏轼《念妈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
YZH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英姿勃发
|
|
./MnNraw==.html
|
ying zi huan fa
|
|
25545
|
英姿飒爽
|
英
|
yīng zī sà shuǎng
|
英姿:英俊的风姿;飒爽:豪迈;矫健;精神焕发。形容矫健威武;精神焕发的姿态。
|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
YZS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英姿焕发、英姿勃勃
|
獐头鼠目
|
./NXM4NA==.html
|
ying zi sa shuang
|
|
21764
|
才气无双
|
才
|
cái qì wú shuāng
|
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
CQW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才气过人
|
|
./bmlv.html
|
cai qi wu shuang
|
|
25835
|
英姿勃发
|
英
|
yīng zī bó fā
|
英勇威武,神采四溢
|
赖少其《序》:“现在的画面上舍弃了两棵大黄桷树,把柏树从小改大,使其英姿勃发,昂首挺立。”
|
YZ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英姿勃勃、英姿焕发
|
|
./N3kxcw==.html
|
ying zi bo fa
|
|
25685
|
英姿勃勃
|
英
|
yīng zī bó bó
|
英俊而富有朝气的样子。
|
刘白羽《火》:“这时,我看见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颊烧黑了,头发烧焦了,可是从他向上扬着的短短眉 刘白羽《火》:“这时,我看见躺在病床上的青年人,他的面颊烧黑了,头发烧焦了,可是从他向上扬着的短短眉毛上,还显露出一种英姿勃勃的神气。”...
|
YZBB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英姿勃发
|
|
./Nmx4dQ==.html
|
ying zi bo bo
|
|
4950
|
风流潇洒
|
风
|
fēng liú xiāo sǎ
|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
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
FLX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风流倜傥
|
|
./MTFqbw==.html
|
feng liu xiao sa
|
|
13578
|
含英咀华
|
含
|
hán yīng jǔ huá
|
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文 英、华:花;这里指精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把花朵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细细地琢磨。欣赏和领会诗文的精华;也比喻诗文字画等富有精华。...
|
唐 韩愈《进学解》:“沈浸醲郁,含英咀华。”
|
HY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含菁咀华
|
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
./MThzaQ==.html
|
han ying ju hua
|
|
21948
|
愁眉苦脸
|
愁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
CMK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愁眉锁眼、愁眉不展
|
笑逐颜开、喜笑颜开、眉开眼笑
|
./cXZp.html
|
chou mei ku lian
|
|
13214
|
苦语软言
|
苦
|
kǔ yǔ ruǎn yán
|
苦语:逆耳的忠言;软言:委婉的话。指善意规劝人的各种话语
|
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苦语软言,随方弘训。”
|
KYR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F6cQ==.html
|
ku yu ruan yan
|
|
12987
|
苦海茫茫
|
苦
|
kǔ hǎi máng máng
|
苦海:苦难深重如海;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无穷无尽的苦难。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六:“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
KHM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苦海无边
|
|
./NDQyMA==.html
|
ku hai mang mang
|
|
13222
|
苦海无涯
|
苦
|
kǔ hǎi wú yá
|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
金·长筌子《百宝妆》词:“苦海无涯,生灭甚时彻。”
|
KHW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苦海无边、无边苦海
|
|
./ODIzMg==.html
|
ku hai wu ya
|
|
26549
|
无边苦海
|
无
|
wú biān kǔ hǎi
|
苦海:比喻极困苦的环境。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
明·许三阶《节侠记·订访》:“打破了几座愁城,跳出那无边苦海。”
|
WBK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苦海无涯、苦海无边
|
|
./NzFkeQ==.html
|
wu bian ku hai
|
|
12838
|
苦海无边
|
苦
|
kǔ hǎi wú biān
|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
KHW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苦不堪言、回头是岸
|
欢乐无涯、欢天喜地
|
./MWhlOA==.html
|
ku hai wu bian
|
|
5295
|
翻肠倒肚
|
翻
|
fān cháng dǎo dù
|
苦思苦想,搜索枯肠
|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图在弟兄伙里捞便宜的奸诡之徒或者在隔壁邻居之间耍弄心术的不义之人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把那些企图在弟兄伙里捞便宜的奸诡之徒或者在隔壁邻居之间耍弄心术的不义之人戳得翻肠倒肚无言以对。”...
|
FCD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冥思苦想
|
|
./OThtNg==.html
|
fan chang dao 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