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86
|
心腹之言
|
心
|
xīn fù zhī yán
|
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玄德看了,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曰:‘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
|
XFZ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肺腑之言
|
|
./NzBvbw==.html
|
xin fu zhi yan
|
|
27381
|
窝停主人
|
窝
|
wō tíng zhǔ rén
|
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
宋洪迈《夷坚癸志 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
WTZR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FoOA==.html
|
wo ting zhu ren
|
|
22321
|
藏怒宿怨
|
藏
|
cáng nù sù yuàn
|
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
CNS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怒气冲天
|
./bzJl.html
|
cang nu su yuan
|
|
22324
|
藏形匿影
|
藏
|
cáng xíng nì yǐng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
CXN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躲躲闪闪
|
|
./bzNz.html
|
cang xing ni ying
|
|
25721
|
一薰一莸
|
一
|
yī xūn yī yóu
|
薰:香草。莸:臭草。香臭夹杂,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善易消而恶难除。有两个意 薰:香草。莸:臭草。香臭夹杂,往往只闻其臭不闻其香。故用来比喻一善一恶之中,善易消而恶难除。有两个意思:(1)比喻善易消恶易存,或善不能止恶,恶能消善。(2)一香一臭,善恶分明。...
|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
YXY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nN2MA==.html
|
yi xun yi you
|
|
18622
|
薰天赫地
|
薰
|
xūn tiān hè dì
|
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
XTHD
|
一般成语
|
|
|
|
./MmprZQ==.html
|
xun tian he di
|
|
22670
|
秤薪而爨
|
秤
|
chēng xīn ér cuàn
|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
《淮南子 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CXEC
|
一般成语
|
|
|
|
./MzljZw==.html
|
cheng xin er cuan
|
|
15132
|
积薪厝火
|
积
|
jī xīn cuò huǒ
|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
|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
JX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厝火积薪
|
|
./MWJ2bQ==.html
|
ji xin cuo huo
|
|
21853
|
尝胆卧薪
|
尝
|
cháng dǎn wò xīn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CDW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卧薪尝胆
|
骄奢淫逸
|
./b3hp.html
|
chang dan wo xin
|
|
22539
|
尝胆眠薪
|
尝
|
cháng dǎn mián xīn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
|
见“尝胆卧薪”。
|
CDM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尝胆卧薪、卧薪尝胆
|
骄奢淫逸
|
./Mzd1aw==.html
|
chang dan mian xin
|
|
26311
|
卧薪尝胆
|
卧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
WXC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
乐不思蜀
|
./MmdmMg==.html
|
wo xin chang dan
|
|
1300
|
抱薪救火
|
抱
|
bào xīn jiù huǒ
|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 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害;结果不但没有消除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也作“负(背)薪救火”。...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
BXJH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火上浇油、饮鸩止渴
|
雪中送炭、根除祸患、釜底抽薪
|
./aW11.html
|
bao xin jiu huo
|
|
18685
|
西山日薄
|
西
|
xī shān rì báo
|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宋·洪咨夔《风流子》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欲高三著。况转首,西山日薄。”
|
XSR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
旭日东升
|
./NWQzZQ==.html
|
xi shan ri bao
|
|
19446
|
日薄西山
|
日
|
rì bó xī shān
|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
RB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日薄崦嵫、气息奄奄
|
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
./MjE5cw==.html
|
ri bo xi shan
|
|
11462
|
高义薄云
|
高
|
gāo yì bó yún
|
薄:迫近。原指文章表达的内容很有意义。后形容人很讲义气。
|
《宋书 谢灵运传论》:“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
|
GYBY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义薄云天
|
|
./MTVodw==.html
|
gao yi bo yun
|
|
11036
|
力薄才疏
|
力
|
lì bó cái shū
|
薄:轻微;疏:粗疏。力量和才能都很有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初世为人,便要结识天下好汉,奈缘力薄才疏,不能接待,以遂平生之愿。”
|
LBC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力薄能疏
|
|
./NnZiMg==.html
|
li bo cai shu
|
|
6882
|
德薄望浅
|
德
|
dé bó wàng qiǎn
|
薄:轻微;望:名望,声望。品德低下,名望轻微
|
|
DBWQ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德薄望轻
|
德高望重
|
./OTYyOA==.html
|
de bo wang qian
|
|
1681
|
薄情无义
|
薄
|
báo qíng wú yì
|
薄:淡薄。感情淡薄,没有情义。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
|
BQW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薄情寡义
|
深情厚意
|
./MzMybQ==.html
|
bao qing wu yi
|
|
6690
|
德薄才疏
|
德
|
dé bó cái shū
|
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
DBC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德薄能鲜、才疏学浅
|
德才兼备
|
./M2Vuaw==.html
|
de bo cai shu
|
|
21635
|
才薄智浅
|
才
|
cāi bó zhì qiǎn
|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
CBZ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疏学浅
|
博学多才
|
./MzFx.html
|
cai bo zhi qian
|
|
6036
|
福薄灾生
|
福
|
fú báo zāi shēng
|
薄:浅。福分浅了,灾祸便容易发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门生想在这里报效老师,无奈门生福薄灾生,门生的母亲又生起病来,门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门生想在这里报效老师,无奈门生福薄灾生,门生的母亲又生起病来,门生不得不回去。”...
|
FB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JhNA==.html
|
fu bao zai sheng
|
|
1440
|
薄技在身
|
薄
|
bó jì zài shēn
|
薄:微小。指自己掌握了微小的技能。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
BJ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一技之长
|
一无所长
|
./a3c4.html
|
bo ji zai shen
|
|
11572
|
广种薄收
|
广
|
guǎng zhòng bó shōu
|
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
|
明·康海《秋兴次前韵》:“凭着这广种薄收百亩庐,有甚踌躇?”
|
GZBS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Tcyaw==.html
|
guang zhong bo shou
|
|
1098
|
薄暮冥冥
|
薄
|
bó mù míng míng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
BMM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薄暮蒙蒙
|
晨光熹微
|
./Mmlr.html
|
bo mu ming ming
|
|
2129
|
薄寒中人
|
薄
|
bó hán zhòng rén
|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
BH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a3Z5.html
|
bo han zhong ren
|
|
2130
|
薄命佳人
|
薄
|
bó mìng jiā rén
|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
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
BMJ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红颜薄命
|
|
./a3dp.html
|
bo ming jia ren
|
|
6075
|
风流蕴藉
|
风
|
fēng liú yùn jiè
|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
《北齐书 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
FLY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流儒雅、风度翩翩
|
俗不可耐、庸懦无能
|
./NmVh.html
|
feng liu yun jie
|
|
14823
|
蕙折兰摧
|
蕙
|
huì zhé lán cuī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
HZL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蕙损兰摧
|
|
./OTV0Yw==.html
|
hui zhe lan cui
|
|
14824
|
蕙损兰摧
|
蕙
|
huì sǔn lán cuī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明·梁辰鱼《破齐阵·咏时序悼亡》:“把酒对斜晖,问芳卿为甚的便蕙损兰摧。”
|
HSL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香销玉殒、蕙折兰摧
|
|
./OTV0bQ==.html
|
hui sun lan cui
|
|
13819
|
蕙心兰质
|
蕙
|
huì xīn lán zhì
|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
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
HXLZ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蕙质兰心
|
|
./MWNpeQ==.html
|
hui xin lan zhi
|
|
15773
|
蕉鹿之梦
|
蕉
|
jiāo lù zhī mèng
|
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
JLZ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TVyZQ==.html
|
jiao lu zhi meng
|
|
890
|
二次三番
|
二
|
èr cì sān fān
|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
|
ECS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三番两次、几次三番
|
|
./NnE1cw==.html
|
er ci san fan
|
|
6042
|
蕃篱之鷃
|
蕃
|
fān lí zhī yàn
|
蕃:通“藩”;蕃篱:篱笆;鷃:鹌鹑。栖息在篱笆上的鹌鹑。比喻鼠目寸光,见识狭小的人
|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
FLZY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V6Zw==.html
|
fan li zhi yan
|
|
1369
|
蔽聪塞明
|
蔽
|
bì cōnɡ sè mínɡ
|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
BCS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不闻不问、蔽明塞聪
|
耳聪目明
|
./anEw.html
|
bi conɡ se minɡ
|
|
24982
|
衣不蔽体
|
衣
|
yī bù bì tǐ
|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
YBBT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食不果腹、衣不布体、衣不遮体
|
锦衣玉食
|
./MnBoZw==.html
|
yi bu bi ti
|
|
9641
|
浓荫蔽天
|
浓
|
nóng yīn bì tiān
|
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
《星火燎原·难忘的日子》:“我们全团战士集合在有几排浓荫蔽天的大树遮盖的一个院子里。”
|
NYBT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浓荫蔽日
|
|
./OGJkOA==.html
|
nong yin bi tian
|
|
22438
|
才蔽识浅
|
才
|
cái bì shí qiǎn
|
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 蔽:塞而不通。才能蔽塞见识浅陋。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乃假翼于皇极。”...
|
南朝·梁·江淹《萧重让扬州表》:“臣才蔽识浅,非集誉于乡曲;荣降宠臻,乃假翼于皇极。”
|
CBSQ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才疏学浅
|
|
./MzZyeQ==.html
|
cai bi shi qian
|
|
12635
|
概日凌云
|
概
|
gài rì líng yún
|
蔽日穿云,形容很高
|
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大舰,概日凌云。”
|
GRL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2tz.html
|
gai ri ling yun
|
|
1135
|
布衣蔬食
|
布
|
bù yī shū shí
|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
BYS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粗茶淡饭、布被瓦器
|
锦衣玉食
|
./Mnpp.html
|
bu yi shu shi
|
|
9376
|
蔫头耷脑
|
蔫
|
niān tóu dā nǎo
|
蔫:枯萎;耷:垂。没精打采的样子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满银蔫头耷脑走出门坎后,惊讶地看见是他的小舅子,便把罗着的腰直了一下,脸上倒显出了几分羞愧的颜色。”...
|
NT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蔫头蔫脑
|
斗志昂扬
|
./OTNwOA==.html
|
nian tou da nao
|
|
2383
|
不蔓不支
|
不
|
bù màn bù zhī
|
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
|
欧阳予倩《谈昆剧和长生殿>的演出》:“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只留熊友兰与 欧阳予倩《谈昆剧和长生殿>的演出》:“现在台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节删去,只留熊友兰与苏戍娟的一条线,干干净净八场戏,不蔓不支,我以为异常好。”...
|
BM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不蔓不枝
|
|
./MzYyZQ==.html
|
bu man bu zhi
|
|
4406
|
蔓引株连
|
蔓
|
màn yǐn zhū lián
|
蔓:蔓生植物的根茎。顺着蔓寻根。比喻一网打尽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八回:“御史等体上天好生之德,也不须蔓引株连了。”
|
MY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蔓引株求
|
|
./OTNzaw==.html
|
man yin zhu lian
|
|
2162
|
不蔓不枝
|
不
|
bù màn bù zhī
|
蔓:蔓延;枝:生枝节。原指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
|
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BM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珠圆玉润、一气呵成、文从字顺
|
拖泥带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
|
./bTZt.html
|
bu man bu zhi
|
|
4536
|
蔓蔓日茂
|
蔓
|
màn màn rì mào
|
蔓蔓:形容长久。天长日久,一天天茂盛起来。
|
《汉书·礼乐志》:“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
MMR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Qzdw==.html
|
man man ri mao
|
|
3801
|
蔓草难除
|
蔓
|
màn cǎo nán chú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
MCN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XBmZQ==.html
|
man cao nan chu
|
|
14812
|
毁廉蔑耻
|
毁
|
huǐ lián miè chǐ
|
蔑:无。不顾廉耻
|
明·方孝孺《官政》:“而令不信于下,知不为众之所与也,则益不自重,而为毁廉蔑耻之行。”
|
HLMC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
|
./OTF0Zw==.html
|
hui lian mie chi
|
|
14916
|
含蓼问疾
|
含
|
hán liǎo wèn jí
|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
HLW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Tl4Mg==.html
|
han liao wen ji
|
|
3248
|
蓬牖茅椽
|
蓬
|
péng yǒu máo chuán
|
蓬:蓬草;牖:窗。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用茅草做椽子。指贫苦人家的住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所以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并不足以妨我襟怀。”
|
PYMC
|
生僻成语
|
贬义成语
|
蓬户瓮牖、蓬户桑枢
|
|
./OTB5Yw==.html
|
peng you mao chuan
|
|
2450
|
蓬头垢面
|
蓬
|
péng tóu gòu miàn
|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
|
《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PTGM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囚首垢面、不修边幅
|
眉清目秀、风仪秀整
|
./MXRoOA==.html
|
peng tou gou mian
|
|
5431
|
飞蓬乘风
|
飞
|
fēi péng chéng fēng
|
蓬:蓬草。指蓬草乘风飞转,飘荡不定。比喻人无坚定意志,随情势而改变。亦作“飞蓬随风”。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禁使》:“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
FPCF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飞蓬随风
|
|
./M2p5NA==.html
|
fei peng cheng f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