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85
|
兴师动众
|
兴
|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兴、动:发动;众:指大队人马。
|
《吴子 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
XS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大动干戈、大张声势
|
小打小闹
|
./NWd5dQ==.html
|
xing shi dong zhong
|
|
19353
|
虚声恫吓
|
虚
|
xū shēng dòng xià
|
虚声:假装出一种声势。用虚张声势来恐吓别人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勋所谓‘谁敢造反我就去打谁’的一句豪语,不过虚声恫吓,他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8章:“张勋所谓‘谁敢造反我就去打谁’的一句豪语,不过虚声恫吓,他未尝不知道他的辫子军……并不善于冲锋陷阵。”...
|
XSD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90NA==.html
|
xu sheng dong xia
|
|
17879
|
先声夺人
|
先
|
xiān shēng duó rén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XSD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发制人
|
甘拜下风
|
./MmRieQ==.html
|
xian sheng duo ren
|
|
18687
|
西食东眠
|
西
|
xī shí dōng mián
|
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别人知道是性命交关的事,又谁敢多嘴,倒放骥东兼收并蓄,西食东眠,安享一年多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别人知道是性命交关的事,又谁敢多嘴,倒放骥东兼收并蓄,西食东眠,安享一年多的艳福了。”...
|
XSD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东食西宿
|
|
./NWQ0OA==.html
|
xi shi dong mian
|
|
18595
|
歇斯底里
|
歇
|
xiē sī dǐ lǐ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
XSD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镇定自若
|
./OTAxaw==.html
|
xie si di li
|
|
19273
|
相时度力
|
相
|
xiàng shí duó lì
|
相:察看。观察时机,估算力量
|
唐·司空图《题东汉传后》:“君子救时虽切,必相时度力,以致其用。”
|
XSD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gyMg==.html
|
xiang shi duo li
|
|
18193
|
信誓旦旦
|
信
|
xìn shì dàn dàn
|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
XSDD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海枯石烂、指天誓日、言而有信
|
言而无信、食言而肥
|
./Mmtwcw==.html
|
xin shi dan dan
|
|
18652
|
需沙出穴
|
需
|
xū shā chū xué
|
语本《易·需》:“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和“需于血,出自穴”。后因用“需沙出穴”谓遇险凶而能幸免。
|
语出《易·需》:“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和“需于血,出自穴”。
|
XSCX
|
一般成语
|
|
|
|
./NDZmdQ==.html
|
xu sha chu xue
|
|
19005
|
学疏才浅
|
学
|
xué shū cái qiǎn
|
同“学浅才疏”。
|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你读书思量做状元,我只怕你学疏才浅。”
|
XSC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才疏学浅
|
|
./NWh6aQ==.html
|
xue shu cai qian
|
|
17997
|
细水长流
|
细
|
xì shuǐ cháng liú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
XSC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持之以恒、精打细算
|
虎头蛇尾、大手大脚
|
./Mmg5Mg==.html
|
xi shui chang liu
|
|
18383
|
形色仓皇
|
形
|
xíng sè cāng huáng
|
动作匆忙,神色慌张。
|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46回:“威无从禁止,累得声势沮丧,形色仓皇。”
|
XSCH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慌慌张张
|
神安气定
|
./NWd4cQ==.html
|
xing se cang huang
|
|
18638
|
宿水餐风
|
宿
|
xiǔ shuǐ cān fēng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明·许三阶《节侠记·再贬》:“想当初关山万重,赋闲君今朝堪讽,也强似那宿水餐风。”
|
XSC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餐水宿、宿雨餐风
|
|
./NDY4bQ==.html
|
xiu shui can feng
|
|
19309
|
袖手充耳
|
袖
|
xiù shǒu chōng ěr
|
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清·夏燮《中西纪事·江上议款》:“既不能誓师讨贼,视其力之所能为,则当袖手充耳,姑听命于发踪指示之人。”...
|
XSCE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袖手旁观、充耳不闻、漠然置之
|
|
./OGhjcw==.html
|
xiu shou chong er
|
|
19115
|
心碎肠断
|
心
|
xīn suì cháng duàn
|
形容极度悲痛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
XSC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肝肠寸断
|
|
./NzBocQ==.html
|
xin sui chang duan
|
|
18384
|
行色匆匆
|
行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
XSCC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风尘仆仆、行色仓皇
|
无所事事、悠哉游哉
|
./NWd5MA==.html
|
xing se cong cong
|
|
17957
|
心术不正
|
心
|
xīn shù bù zhèng
|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
XSB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居心叵测、心术不端
|
心地善良
|
./MmdjYQ==.html
|
xin shu bu zheng
|
|
19306
|
洗手不作
|
洗
|
xǐ shǒu bù zuò
|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
|
XSB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洗手不干
|
|
./ODhsOA==.html
|
xi shou bu zuo
|
|
18808
|
销声避影
|
销
|
xiāo shēng bì yǐng
|
犹言销声匿迹。
|
唐·孙揆《令应传》:“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销声避影,而自困如是。”
|
X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销声匿影、销声匿迹
|
|
./NWYwMA==.html
|
xiao sheng bi ying
|
|
18893
|
信守不渝
|
信
|
xìn shǒu bù yú
|
坚守信用不变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
XSB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信守诺言
|
言而无信
|
./NWdhbw==.html
|
xin shou bu yu
|
|
18578
|
雄师百万
|
雄
|
xióng shī bǎi wàn
|
雄:威武雄壮;师:军队。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宣和遗事》第三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师百万,占了中原。”
|
XSBW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百万雄兵、雄兵百万、百万雄师
|
残兵败将
|
./OHY0dw==.html
|
xiong shi bai wan
|
|
18789
|
向声背实
|
向
|
xiàng shēng bèi shí
|
向往虚名而不求实际;注重传闻而背离事实。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亲,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
XSB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WVqbQ==.html
|
xiang sheng bei shi
|
|
18233
|
形势逼人
|
形
|
xíng shì bī rén
|
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
谢觉哉《冷和热》:“‘热’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热起来,形势逼人,不热不可。”
|
XSBR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局势逼人
|
|
./Mmx2cQ==.html
|
xing shi bi ren
|
|
19324
|
消损白日
|
消
|
xiāo sǔn bái rì
|
消:耗费;损:减;白日:时光。耗费时光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符传》:“坐食嘉谷,消损白日。”
|
XSBR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消磨时光、虚度光阴
|
寸阴是惜
|
./OGhubQ==.html
|
xiao sun bai ri
|
|
19226
|
形神不全
|
形
|
xíng shén bù quán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XS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3E4ZQ==.html
|
xing shen bu quan
|
|
18367
|
心神不宁
|
心
|
xīn shén bù níng
|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
XS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神不定
|
心如止水
|
./NWdhNA==.html
|
xin shen bu ning
|
|
18291
|
洗手不干
|
洗
|
xǐ shǒu bù gàn
|
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后来洗手不干,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
|
XSB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邪归正、洗心革面
|
死不悔改、执迷不悟
|
./NWQ0cw==.html
|
xi shou bu gan
|
|
18272
|
修饰边幅
|
修
|
xiū shì biān fú
|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
《后汉书 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 《后汉书 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
XSBF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不修边幅
|
./NDY4Yw==.html
|
xiu shi bian fu
|
|
18165
|
心神不定
|
心
|
xīn shén bù dìng
|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
《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
X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神不宁
|
镇定自若
|
./MmswaQ==.html
|
xin shen bu ding
|
|
18603
|
瞎说白道
|
瞎
|
xiā shuō bái dào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
|
X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瞎说八道、胡说八道
|
言之有据
|
./OTUyZQ==.html
|
xia shuo bai dao
|
|
18604
|
瞎说八道
|
瞎
|
xiā shuō bā dào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
丁玲《水》:“大福,你这小子懂什么!菩萨又看不见,你尽瞎说八道……”
|
XSBD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瞎说白道、胡说八道、胡言乱语
|
言之有据
|
./OTUybw==.html
|
xia shuo ba dao
|
|
18894
|
心术不端
|
心
|
xīn shù bù duān
|
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好笑那莫稽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七卷:“好笑那莫稽只想着今日富贵,却忘了贫贱的时节,把老婆资助成名一段功劳化为春水,这是他心术不端处。”...
|
XSBD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心术不正
|
|
./NWdiOA==.html
|
xin shu bu duan
|
|
19116
|
心术不定
|
心
|
xīn shù bù dìng
|
心术:心计。心计难以捉摸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不想今日去往无门,非在位次低微,且王伦只心术不定,语言不准,难以相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不想今日去往无门,非在位次低微,且王伦只心术不定,语言不准,难以相聚。”...
|
XSB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BpMA==.html
|
xin shu bu ding
|
|
17917
|
袭人故智
|
袭
|
xí rén ɡù zhì
|
袭:因袭,套用。智:指计算。套用别人使用过的计策。
|
|
XRɡZ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
|
./MmY3Zw==.html
|
xi ren ɡu zhi
|
|
19236
|
欣然自喜
|
欣
|
xīn rán zì xǐ
|
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
|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
XRZ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欣然自得、欣然自乐
|
|
./N3ltYw==.html
|
xin ran zi xi
|
|
18891
|
心如止水
|
心
|
xīn rú zhǐ shuǐ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XRZS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心同止水
|
心潮澎湃
|
./NWc5MA==.html
|
xin ru zhi shui
|
|
19065
|
心同止水
|
心
|
xīn rú zhǐ shuǐ
|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同“心如止水”。
|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
XRZS
|
一般成语
|
|
|
|
./Nmp1MA==.html
|
xin ru zhi shui
|
|
19104
|
习若自然
|
习
|
xí ruò zì rán
|
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
XRZR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习惯若自然、习惯成自然
|
|
./Nndjaw==.html
|
xi ruo zi ran
|
|
19237
|
欣然自乐
|
欣
|
xīn rán zì lè
|
欣然:喜悦的样子。高兴地自觉欢喜
|
汉·王逸《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
XRZ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欣然自得、欣然自喜
|
|
./N3ltbQ==.html
|
xin ran zi le
|
|
18012
|
先入之见
|
先
|
xiān rù zhī jiàn
|
指在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前就形成或接受的看法。指成见。
|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
XRZJ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入为主、自以为是
|
放马后炮
|
./Mmhqdw==.html
|
xian ru zhi jian
|
|
18885
|
欣然自得
|
欣
|
xīn rán zì dé
|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
XRZD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欣然自乐、欣然自喜
|
|
./NWc1eQ==.html
|
xin ran zi de
|
|
17949
|
霄壤之别
|
霄
|
xiāo rǎng zhī bié
|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
鲁迅《两地书 致许广平121》:“北平久不下雨,比之南方的梅雨天,真有‘霄壤之别’。”
|
XR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差地别、天壤之别、霄壤之殊
|
相差无几
|
./Mmc2Zw==.html
|
xiao rang zhi bie
|
|
19288
|
相濡以泽
|
相
|
xiāng rú yǐ zé
|
濡:沾湿;泽:唾液或汗水。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
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嘘枯养瘠,相濡以泽。”
|
XRYZ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相濡以沫、相濡相呴
|
|
./ODhjYw==.html
|
xiang ru yi ze
|
|
19239
|
降人以心
|
降
|
xiáng rén yǐ xīn
|
降:降服。使人心服
|
《三略·下略》:“圣人之政,降人以心;贤人之政,降人以礼。”
|
XRYX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降人以礼
|
|
./N3lwNA==.html
|
xiang ren yi xin
|
|
17954
|
相濡以沫
|
相
|
xiāng rú yǐ mò
|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XRYM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同甘共苦、生死与共
|
自私自利
|
./Mmdhdw==.html
|
xiang ru yi mo
|
|
19259
|
修仁行义
|
修
|
xiū rén xíng yì
|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
|
XRX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DdtaQ==.html
|
xiu ren xing yi
|
|
18365
|
新人新事
|
新
|
xīn rén xīn shì
|
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
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全国各处的工厂里、农村里、部队里、学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 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全国各处的工厂里、农村里、部队里、学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现吗?”...
|
XRX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老生常谈、陈芝麻烂谷子
|
./NWc2cw==.html
|
xin ren xin shi
|
|
18188
|
血肉相连
|
血
|
xuè ròu xiāng lián
|
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
宋 洪迈《夷坚丁志 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
XRXL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
不关痛痒、漠不关心
|
./MmtqNA==.html
|
xue rou xiang lian
|
|
19152
|
血肉相联
|
血
|
xuè ròu xiāng lián
|
联:关联。像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
XRX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血肉相连
|
|
./N2dyYQ==.html
|
xue rou xiang lian
|
|
18099
|
先入为主
|
先
|
xiān rù wéi zhǔ
|
指先听进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
东汉 班固《汉书 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
XRW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先入之见
|
实事求是、后来居上
|
./Mml2bw==.html
|
xian ru wei zhu
|
|
18187
|
行若无事
|
行
|
xíng ruò wú shì
|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
XRW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泰然自若、神色不惊
|
手忙脚乱、大惊小怪
|
./MmtpdQ==.html
|
xing ruo wu 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