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IdiomName FirstChar PinYin JieShi ChuChu JianPin ChengDu SeCai JinYiCi FanYiCi HtmlLink PinYin_Without_Tone
20812 专款专用 zhuān kuǎn zhuān yòng 专门用于指定项目的钱款专项使用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上级一再强调专款专用。” ZK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拆东补西 ./NnozcQ==.html zhuan kuan zhuan yong
20615 糟糠之妻 zāo kāng zhī qī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 ...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 ... ZKZQ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糟糠之妻不下堂 ./NXh4ZQ==.html zao kang zhi qi
20966 凿空之论 záo kōng zhī lùn 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ZKZL 一般成语 ./MnVhaQ==.html zao kong zhi lun
20907 钟馗捉鬼 zhōng kuí zhuō guǐ 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宋·王莹《群书类编故事·梦钟馗》:“钟馗捉鬼。” ZKZG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ODZhZw==.html zhong kui zhuo gui
21451 自刽以下 zì kuài yǐ xià 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 ZKYX 一般成语 ./NjR3OA==.html zi kuai yi xia
20693 众口一词 zhòng kǒu yī cí 很多人都说同样的话。 唐 令狐楚《谢赐冬衣状》:“自臣而下,万口一声。” ZKYC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异口同声 众说纷纭、言人人殊、莫衷一是 ./NjI5aQ==.html zhong kou yi ci
20987 众口一辞 zhòng kǒu yī cí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宋 欧阳修《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 ZKY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众口一词、众口同声、众口如一 ./Mnl4cQ==.html zhong kou yi ci
21555 众口销金 zhòng kǒu xiāo jīn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汉 焦赣《易林 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ZKX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众口铄金、众口烁金 ./Nm43eQ==.html zhong kou xiao jin
21554 众口相传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众人辗转述说。见“众口交传”。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ZKXC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众口交传 ./Nm43bw==.html zhong kou xiang chuan
21294 众口同声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59回:“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一路携老挈幼,头顶香盘,挨挨挤挤,众口同声攀留元 ... ZKT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异口同声 众说纷纭 ./NjI5OA==.html zhong kou tong sheng
20972 最可觞客 zhui ke shang ke 这里最适宜于请客喝酒赏景. ZKSK 一般成语 ./Mndnaw==.html zhui ke shang ke
20223 众口铄金 zhòng kǒu shuò jīn 人人这么说;足以熔化金(铄:熔化)。比喻舆论力量大;也比喻谣言多使是非混淆。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ZKSJ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积毁销骨、人言可畏 ./MnQyYw==.html zhong kou shuo jin
20866 作困兽斗 zuò kùn shòu dòu 虽受困顿,也要奋力相拼,抗争不休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ZKS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困兽犹斗 ./N280YQ==.html zuo kun shou dou
21479 嘴快舌长 zuǐ kuài shé cháng 爱说长道短。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妇言不是花言巧语,嘴快舌长,须是不苟言,不苟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总说 ... ZKSC 一般成语 ./NjVvYQ==.html zui kuai she chang
21553 众口如一 zhòng kǒu rú yī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 ZKR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众口一词、众口一辞、众口同声 众口纷纭 ./Nm43ZQ==.html zhong kou ru yi
20410 众口难调 zhòng kǒu nán tiáo 众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ZKNT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莫衷一是、见仁见智 一模一样、毫无二致、如出一辙 ./Mncxaw==.html zhong kou nan tiao
21552 众口交赞 zhòng kǒu jiāo zàn 众人交相赞美。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个长姐儿,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众口交赞,可见‘声 ... ZKJ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交口称赞 众口交詈 ./Nm43NA==.html zhong kou jiao zan
20426 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ZKJ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Mnc5Mg==.html zhang kou jie she
20529 罪魁祸首 zuì kuí huò shǒu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ZKH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元凶巨恶 ./MnhwYQ==.html zui kui huo shou
21229 指空话空 zhǐ kōng huà kōng 谓故弄玄虚。 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非是我指空话空,做这等巧神通,也只为结婚姻本待谐鸾凤。” ZKHK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E1cw==.html zhi kong hua kong
20389 众口纷纭 zhòng kǒu fēn yún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纭,恐不免秋扇之捐。” ZKF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MnZwdw==.html zhong kou fen yun
20780 自愧弗如 zì kuì fú rú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ZKF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愧不如 信心十足 ./Nm52YQ==.html zi kui fu ru
21546 中馈乏人 zhōng kuì fá rén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没有妻子。 《周易 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ZKF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中馈犹虚 ./Nm4ybw==.html zhong kui fa ren
20591 拙口钝腮 zhuō kǒu dùn sāi 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ZKD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拙口钝辞、笨口拙舌、拙嘴笨舌 伶牙俐齿 ./MnlyMg==.html zhuo kou dun sai
21088 张口掉舌 zhāng kǒu diào shé 谓发表言论。 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ZKDS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XlzOA==.html zhang kou diao she
20288 主客颠倒 zhǔ kè diān dǎo 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由此,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但这样一来,写作却成为 ... ZKD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主次不分 ./MnU3cQ==.html zhu ke dian dao
20565 自愧不如 zì kuì bù rú 自己惭愧;比不上别人。形容因自觉不如别人或有缺点而感到惭愧。 唐 元结《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ZKB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自高自大、自以为是 ./Mnk5aw==.html zi kui bu ru
21136 遮空蔽日 zhē kōng bì rì 同“遮天蔽日”。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九回:“军行腾起地中尘,遮空蔽日;马走踏翻拦路草,偃土摇风。” ZKBR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遮天蔽日 ./NXpjaQ==.html zhe kong bi ri
21018 赞口不绝 zàn kǒu bù jué 见“赞不绝口”。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六十一回:“丁大爷听了,越想越是,不由的赞口不绝。” ZKBJ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赞不绝口、赞声不绝、交口称誉 ./NXhuZQ==.html zan kou bu jue
20489 自给自足 zì jǐ zì zú 依靠自己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给:供给;足:满足。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ZJZZ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自产自销 ./Mng3OA==.html zi ji zi zu
21348 逐句逐字 zhú jù zhú zì 见“逐字逐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ZJZZ 一般成语 ./NjM3ZQ==.html zhu ju zhu zi
21441 灼见真知 zhuó jiàn zhēn zhī 同“真知灼见”。正确透彻的见解。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平素具有灼见真知,临时乃能因材器使。” ZJZZ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真知灼见、真知卓见 一孔之见 ./NjRuYw==.html zhuo jian zhen zhi
20541 自觉自愿 zì jué zì yuàn 自己觉悟而愿意。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更可宝贵的是在阶级觉悟的基础上,纯粹出于自觉自愿,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性质。” ZJZY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心甘情愿 迫不得已 ./Mnh3OA==.html zi jue zi yuan
21224 知己之遇 zhī jǐ zhī yù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 ... ZJZY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NjExbQ==.html zhi ji zhi yu
21499 埳井之蛙 zuò jǐng zhī wā 见“坎井之蛙”。 ZJZW 一般成语 ./NjYwcw==.html zuo jing zhi wa
20921 捉奸捉双 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 奸:通奸。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况且‘捉奸捉双’,我和你又无实迹凭据,随他说长道短。” ZJZS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捉贼见赃 信口雌黄 ./OGc2YQ==.html zhuo jian zhuo shuang
21030 遭劫在数 zāo jié zài shù 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处,这人也就算个遭劫在数的了!” ZJZS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在劫难逃 ./NXh4NA==.html zao jie zai shu
21153 针芥之契 zhēn jiè zhī qì 同“针芥相投”。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 ZJZQ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针芥之合、针芥之投、针芥相投 ./NXpvNg==.html zhen jie zhi qi
20298 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再:继续;接:接触;厉:即“砺”;磨快。原指雄鸡相斗时;每次交锋前先磨磨嘴。现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 ... 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ZJZL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再接再砺 得过且过 ./MnVkaw==.html zai jie zai li
20975 再接再历 zài jiē zài lì 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同“再接再砺”。 ZJZL 一般成语 再接再砺 ./Mnd2MA==.html zai jie zai li
20976 再接再砺 zài jiē zài lì 接:交战;砺: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唐 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ZJZL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再接再厉 ./Mnd2YQ==.html zai jie zai li
20456 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 茧:蚕茧;缚:缠裹。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ZJZF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作法自毙、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嫁祸于人 ./MndtZQ==.html zuo jian zi fu
21029 造茧自缚 zào jiǎn zì fù 作茧自缚。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陶行知《中国大众教育问题》六:“他们帮助敌人造成联合战线攻打他们自己,他们像蚕一样,造茧自缚。” ZJZF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作茧自缚 ./NXh3dQ==.html zao jian zi fu
20313 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但上阵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战千赢。” ZJZB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MnVsMg==.html zhi ji zhi bi
20539 作嫁衣裳 zuò jià yī shāng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ZJYS 常用成语 贬义成语 为人作嫁 ./Mnh2ZQ==.html zuo jia yi shang
20844 自绝于人 zì jué yú rén 绝:断。自己断绝了跟别人的关系。指做了对不起人的事而不愿悔改 ZJYR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N2R2NA==.html zi jue yu ren
21226 志骄意满 zhì jiāo yì mǎn 形容得意骄傲。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贲志骄意满,不复顾虑。” ZJYM 一般成语 中性成语 志骄气盈、志满气骄 ./NjEzaw==.html zhi jiao yi man
20585 罪加一等 zuì jiā yī děng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 ... ZJYD 常用成语 中性成语 罪上加罪 ./Mnlscw==.html zui jia yi deng
21066 摘句寻章 zhāi jù xún zhāng 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元·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ZJXZ 一般成语 贬义成语 寻章摘句 ./NXlkOA==.html zhai ju xun zhang
20475 政简刑清 zhèng jiǎn xíng qīng 指官吏的政绩显著;社会安定;人民乐业。政简:施行轻微的赋役或减免繁文缛节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 ZJXQ 常用成语 褒义成语 政清狱简 ./Mnd5bQ==.html zheng jian xing 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