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60
|
铁嘴钢牙
|
铁
|
tiě zuǐ gāng yá
|
比喻能言善辩。
|
《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
TZG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嘴尖牙利
|
|
./NTVkMg==.html
|
tie zui gang ya
|
|
8002
|
天姿国色
|
天
|
tiān zī guó sè
|
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 《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
TZG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国色天香
|
|
./NTUyOA==.html
|
tian zi guo se
|
|
8863
|
探赜钩深
|
探
|
tàn zé gōu shēn
|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
TZG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探赜索隐
|
|
./NTRkOA==.html
|
tan ze gou shen
|
|
8423
|
同舟共命
|
同
|
tóng zhōu gòng mìng
|
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
|
TZGM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船共命
|
|
./NTZkZw==.html
|
tong zhou gong ming
|
|
8999
|
兔走鹘落
|
兔
|
tù zǒu gǔ luò
|
见“兔起鹘落”。
|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失。”...
|
TZG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兔起鹘落
|
|
./NTcxYw==.html
|
tu zou gu luo
|
|
7740
|
同舟共济
|
同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TZGJ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
反目成仇、各行其事
|
./Mjhzdw==.html
|
tong zhou gong ji
|
|
9104
|
涂脂傅粉
|
涂
|
tú zhī fù fěn
|
脂:胭脂;傅粉:擦粉。搽胭脂抹粉。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某公穴窗纸窥之,则涂脂傅粉,钗钏衫裙,一一整饬。”
|
TZF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涂脂抹粉
|
|
./OGh5cQ==.html
|
tu zhi fu fen
|
|
8816
|
投传而去
|
投
|
tóu zhuàn ér qù
|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
《后汉书·陈蕃传》:“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
|
TZE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挂冠归隐
|
|
./MmRmaw==.html
|
tou zhuan er qu
|
|
9068
|
同舟而济
|
同
|
tóng zhōu ér jì
|
济:渡水。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TZEJ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舟共济
|
|
./N2kycw==.html
|
tong zhou er ji
|
|
8000
|
天知地知
|
天
|
tiān zhī dì zhī
|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
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
TZ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
./NTUwdQ==.html
|
tian zhi di zhi
|
|
8073
|
天值地值
|
天
|
tiān zhí dì zhí
|
|
|
TZDZ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zFzNA==.html
|
tian zhi di zhi
|
|
8187
|
头足倒置
|
头
|
tóu zú dào zhì
|
比喻颠倒事物的主次关系。
|
|
TZDZ
|
一般成语
|
|
|
|
./MmQ1dQ==.html
|
tou zu dao zhi
|
|
8129
|
挑针打眼
|
挑
|
tiāo zhēn dǎ yǎn
|
苛评,带有一定程度的敌意的批评或评论
|
|
TZDY
|
常用成语
|
贬义成语
|
吹毛求疵
|
|
./ODkxYw==.html
|
tiao zhen da yan
|
|
8335
|
天灾地妖
|
天
|
tiān zāi dì yāo
|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
|
《孔子家语·五仪》:“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
|
TZDY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UwMA==.html
|
tian zai di yao
|
|
7941
|
天造地设
|
天
|
tiān zào dì shè
|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自然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自然;造:制作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自然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自然;造:制作;设:安排。...
|
唐 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
TZDS
|
常用成语
|
褒义成语
|
鬼斧神工
|
牵强附会、矫柔造作
|
./MmN5Mg==.html
|
tian zao di she
|
|
8131
|
逃灾躲难
|
逃
|
táo zāi duǒ nàn
|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明·无名氏《四马投唐》第三折:“颇奈李密无礼,你逃灾躲难,到于此处,倒毁骂吾神。”
|
TZD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灾避难
|
|
./ODkyNg==.html
|
tao zai duo nan
|
|
8564
|
天灾地孽
|
天
|
tiān zāi dì niè
|
灾:灾祸;孽:灾殃。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
|
《隋书·高祖纪》:“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
TZDN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灾地变、天灾物怪
|
|
./NzF0aQ==.html
|
tian zai di nie
|
|
7727
|
天诛地灭
|
天
|
tiān zhū dì miè
|
指为天地所不容而丧命。多用作赌咒语。诛:杀死。
|
宋 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
TZD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理难容
|
天经地义
|
./MjhpMg==.html
|
tian zhu di mie
|
|
8961
|
通真达灵
|
通
|
tōng zhēn dá líng
|
与神仙交往。
|
《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
TZD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ZkNg==.html
|
tong zhen da ling
|
|
8533
|
天震地骇
|
天
|
tiān zhèn dì hài
|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
TZD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震天动地、震天骇地、震天撼地
|
|
./Nmkxaw==.html
|
tian zhen di hai
|
|
8820
|
同舟敌国
|
同
|
tóng zhōu dí guó
|
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TZD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舟中敌国
|
|
./MmUyYw==.html
|
tong zhou di guo
|
|
8334
|
天灾地变
|
天
|
tiān zāi dì biàn
|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变异。
|
《魏书·崔诰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
|
TZDB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灾地孽、天灾物怪
|
|
./NTR6cQ==.html
|
tian zai di bian
|
|
9041
|
痛自创艾
|
痛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 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
TZCY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改头换面
|
死不改悔、顽固不化
|
./Nmk5dw==.html
|
tong zi chuang yi
|
|
9081
|
拖紫垂青
|
拖
|
tuō zǐ chuí qīng
|
拖:垂下。汉代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比喻官位显赫
|
《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青。”
|
TZCQ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拖青纡紫
|
|
./N3o4aw==.html
|
tuo zi chui qing
|
|
8890
|
天造草昧
|
天
|
tiān zào cǎo mèi
|
①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②谓草创之时。
|
《周易·屯》:“天造草昧。”
|
TZCM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UwYQ==.html
|
tian zao cao mei
|
|
9074
|
投之豺虎
|
投
|
tóu zhī chái hǔ
|
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
宋·陈亮《寄何茂恭文》:“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
TZC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投畀豺虎
|
|
./N3FtMA==.html
|
tou zhi chai hu
|
|
8862
|
餔糟啜醨
|
餔
|
tān zāo chuò fǎ
|
见“餔糟歠醨”。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
TZCF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哺糟啜醨、餔糟歠醨
|
|
./NTRjeQ==.html
|
tan zao chuo fa
|
|
7929
|
停滞不前
|
停
|
tíng zhì bù qián
|
停留下来不继续前进。滞:滞留;停留不动;停滞: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前进或发展。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
|
TZBQ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畏缩不前、踌躇不前
|
锐意进取、马不停蹄
|
./MmNyNA==.html
|
ting zhi bu qian
|
|
8490
|
吞纸抱犬
|
吞
|
tūn zhǐ bào quǎn
|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
TZBQ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TdnbQ==.html
|
tun zhi bao quan
|
|
8132
|
逃灾避难
|
逃
|
táo zāi bì nàn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似这等逃灾避难,倒不如奔井投河。”
|
TZBN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逃灾躲难、避难逃灾
|
|
./ODkyZw==.html
|
tao zai bi nan
|
|
9000
|
图作不轨
|
图
|
tú zuò bù guǐ
|
图谋不轨。
|
《东观汉记·郑众传》:“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
|
TZBG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图为不轨
|
|
./NTcxdw==.html
|
tu zuo bu gui
|
|
8512
|
唐虞之治
|
唐
|
táng yú zhī zhì
|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
《古文观止 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
TYZZ
|
一般成语
|
|
|
|
./NmhxcQ==.html
|
tang yu zhi zhi
|
|
8122
|
统一战线
|
统
|
tǒng yī zhàn xiàn
|
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
TYZX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
各自为政
|
./ODh4Zw==.html
|
tong yi zhan xian
|
|
8169
|
跳跃纸上
|
跳
|
tiào yuè zhǐ shàng
|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
TYZS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跃然纸上、跃跃纸上
|
|
./OTA4aQ==.html
|
tiao yue zhi shang
|
|
9144
|
嗒焉自丧
|
嗒
|
tà yān zì sàng
|
嗒焉:沮丧的样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
TYZS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垂头丧气
|
|
./OHZ0Mg==.html
|
ta yan zi sang
|
|
8333
|
鼪鼬之迳
|
鼪
|
tiān yòu zhī jìng
|
鼠鼬类往来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
|
TYZJ
|
一般成语
|
|
|
|
./NTR6Zw==.html
|
tian you zhi jing
|
|
8532
|
天渊之隔
|
天
|
tiān yuān zhī gé
|
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
TYZG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渊之别、天壤之别、天壤之隔
|
相差无几
|
./NmkxYQ==.html
|
tian yuan zhi ge
|
|
8531
|
天涯咫尺
|
天
|
tiān yá zhǐ chǐ
|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
|
《左传 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
TYZC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NmkxMA==.html
|
tian ya zhi chi
|
|
8887
|
添盐着醋
|
添
|
tiān yán zhe cù
|
见“添油加醋”。
|
沈从文《王谢子弟》:“律师添盐着醋把一些大人物的话转来转去说给七爷听。”
|
TYZC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添醋加油、添油加醋
|
|
./NTR5Yw==.html
|
tian yan zhe cu
|
|
7788
|
天渊之别
|
天
|
tiān yuān zhī bié
|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
鲁迅《书信集 致曹靖华》:“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
|
TYZB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天壤之别、天差地别
|
千篇一律
|
./MmExMg==.html
|
tian yuan zhi bie
|
|
8422
|
同源异派
|
同
|
tóng yuán yì pai
|
见“同源异流”。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
TYYP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源异流
|
|
./NTZjdw==.html
|
tong yuan yi pai
|
|
8421
|
同源异流
|
同
|
tóng yuán yì liú
|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
明·何景明《寄粹夫》诗之一:“君就河内栖,予从关西役;同源异流止,抚事乘心迹。”
|
TYYL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源异派
|
|
./NTZjbQ==.html
|
tong yuan yi liu
|
|
8821
|
吞言咽理
|
吞
|
tūn yán yān lǐ
|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
|
《南史·王藻传》:“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迩,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
|
TYYL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
|
./MnZ4ZQ==.html
|
tun yan yan li
|
|
8543
|
头晕眼花
|
头
|
tóu yūn yǎn huā
|
头发昏,眼发花。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
TYYH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昏眼花、头眩眼花、头眩目昏
|
|
./NmlidQ==.html
|
tou yun yan hua
|
|
9058
|
头晕眼昏
|
头
|
tóu yūn yǎn hūn
|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
|
TYYH
|
生僻成语
|
中性成语
|
头晕眼花、头眩眼花、头眩目昏
|
|
./NzhsNA==.html
|
tou yun yan hun
|
|
7848
|
徒有虚名
|
徒
|
tú yǒu xū míng
|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
TYXM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徒有其名、名不副实
|
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
./MmI0aQ==.html
|
tu you xu ming
|
|
8461
|
徒拥虚名
|
徒
|
tú yōng xū míng
|
见“徒有虚名”。
|
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
TYXM
|
一般成语
|
贬义成语
|
徒有虚名、徒拥其名、徒负虚名
|
|
./NTcwcw==.html
|
tu yong xu ming
|
|
8418
|
同忧相救
|
同
|
tóng yōu xiāng jiù
|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TYXJ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同病相怜
|
|
./NTZiaQ==.html
|
tong you xiang jiu
|
|
7940
|
痛痒相关
|
痛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明 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TYXG
|
常用成语
|
中性成语
|
息息相关
|
无关痛痒
|
./MmN4cw==.html
|
tong yang xiang guan
|
|
8662
|
桃夭新妇
|
桃
|
táo yāo xīn fù
|
桃夭:比喻女性貌美。指年轻貌美的新娘
|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TYXF
|
一般成语
|
中性成语
|
|
|
./OGlhNA==.html
|
tao yao xin fu
|